王嫻慧 指 導:張曉甦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南京中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22)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婦科常見的內分泌疾病,現(xiàn)代醫(yī)學總結PCOS 的臨床癥狀有“持續(xù)無排卵、雄激素過高、卵巢多囊改變及常伴有胰島素抵抗和肥胖”[1],其發(fā)病機制復雜,臨床癥狀易反復,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張曉甦教授是南京市名中醫(yī)、主任中醫(yī)師、南京中醫(yī)藥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婦科臨床、科研、教學工作30 余年,擅長辨病與辨證相結合診治婦科疑難雜癥,治療肥胖型PCOS 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其用藥靈活,療效確切,在臨床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診療思路。筆者有幸跟隨張教授侍診抄方學習,聆聽其用藥經驗傳授,感慨張教授辨證之精,用藥之切?,F(xiàn)總結張教授治療肥胖型PCOS 經驗,報告如下。
PCOS 的診斷必須具備“月經稀發(fā)或異常子宮出血或閉經”等月經異常的臨床癥狀,根據(jù)PCOS 的臨床特征和表現(xiàn),可以將其歸屬于中醫(yī)學“月經后期、閉經、不孕癥”等疾病的范疇。中醫(yī)認為PCOS的病機以臟腑功能失調為本,痰濁、瘀血阻滯為標[2]。張教授認為肥胖型PCOS 的發(fā)病大多以痰濕為標,腎虛為本。
1.1 痰濕為標 張教授認為大多肥胖型PCOS 的發(fā)生以痰濕為標。痰濕泛于肌膚,則見形體肥胖,正如清代醫(yī)學家陳修園所說:“大抵素稟之盛,從無所苦,惟是痰濕頗多?!敝斓は舱J可“肥白人多痰濕”之說,并且首次提出了“痰濕致不孕”的觀點,其在《丹溪心法》中云:“肥盛婦人,稟受其厚,恣于飲食,經水不調,不能成胎,謂之軀脂滿溢,閉塞子宮?!庇纱丝梢?,痰濕是造成婦人肥胖并進而導致月經病及不孕癥的重要因素。張教授結合臨床分析指出:痰濕之邪停聚機體,脂膜壅塞,易成肥胖;痰濕壅滯于胞宮血脈,沖任不通,則月經不調,進而導致不孕癥;痰濕膠著于卵巢,壅塞于輸卵管,則阻礙卵子成熟和排出,影響精卵結合進而導致不孕癥。張教授在臨床還觀察到:肥胖型PCOS 患者大多痤瘡明顯,且痤瘡色暗不易消退,考慮可能是痰濕日久,郁而生熱,機體陰陽失衡,邪雖有出路但邪出不暢,郁積于皮膚表面所致。但張教授認為痰濕之邪只是其標,痰濕產生雖與五臟密切相關,但其本在腎。
1.2 腎虛為本 有現(xiàn)代醫(yī)者認為肥胖型PCOS 的發(fā)生應以痰濕為本[3]。張教授認為腎總司一身陰陽,具有推動和調控臟腑氣化的功能,而腎虛則致五臟機能不調,水液化生障礙是導致痰濕產生的根本原因。王節(jié)首次提出:“痰之本,水也,原于腎”?!毒霸廊珪费裕骸澳I主水,水泛亦為痰……而痰之本無不在腎?!薄秼D人規(guī)》亦提及:“痰之本,經之源,為腎所主?!蹦I通調水液功能障礙,氣化失職,則津液停聚,釀為痰濁水濕,痰濕壅滯卵巢子宮,則造成月經病,甚或不孕癥。而月經的產生同樣以腎為主導,《傅青主女科》言:“經本于腎”“經水出諸腎”。因而古今大多醫(yī)家認為月經異常首先考慮從腎著手。張教授結合古今醫(yī)家理論,亦認為月經病的調治應以腎為重點,正如《婦人規(guī)》所言:“經候不調,病皆在腎經?!笨傊?,腎與月經異常的關系密切。痰濕之本在腎,月經異常、不孕亦與腎虛和痰濕之邪緊密相關,因而張教授認為肥胖型PCOS 的發(fā)病是以腎虛為本,痰濕為標。
2.1 先化痰濕,治標調經 張教授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肥胖型PCOS 患者大多以月經稀發(fā)或閉經前來就診,察舌象大多舌體胖大、舌苔厚膩,故而張教授認為肥胖型PCOS 的治療不應在治療初期就使用補腎調周法,應以燥濕化痰調節(jié)體質,治標為先,只因補腎之品大多滋膩厚重,易加重痰濕之患。
在用藥方面,張教授結合地域特點,注重用藥輕靈,以達到滋陰不礙胃、補陽不溫燥的效果,且尤其強調肥胖型PCOS 第一階段的治療雖以燥濕化痰為主,但應酌情添加補腎助陽之品,以助陽與理氣并重,使腎陽充盛,氣充血和,則痰濕得化。張教授選用蒼附導痰丸合越鞠丸加減作為第一階段的基礎方,方藥組成:蒼術10 g,茯苓10 g,香附10 g,陳皮6 g,川芎10 g,半夏6 g,白芥子(先煎)9 g,牡丹皮10 g,丹參15 g,炒山梔子6 g,當歸10 g,續(xù)斷10 g,菟絲子10 g,淫羊藿10 g,鹿角霜9 g。方中蒼術、茯苓健脾燥濕化痰,為全方之要藥;香附、陳皮、川芎理氣活血,調暢氣機,使痰濕得氣之推動,氣行則血行;半夏、白芥子溫通化痰促排卵;牡丹皮、丹參、炒山梔子清肝火及痰濕久蘊之濕熱;當歸補血活血,與燥濕化痰之品配伍,補血潤燥,活血調經而不傷陰;續(xù)斷、菟絲子、淫羊藿、鹿角霜溫補腎陽,溫而不燥,補而不峻,治疾病之本,以消痰濕之標。張教授主張待患者胖大舌轉為正常舌體,厚膩苔轉為薄白苔,此時痰濕已化,可考慮使用補腎調周法。若過早使用,恐病邪深入。
2.2 補腎為主,調周為要 張教授對肥胖型PCOS第二階段的治療以補腎調周為主,以治其本,調周以月經四期陰陽消長轉化節(jié)律為基礎。腎為五臟陰陽之本、精血之海、元氣之根,腎陰為經前期卵子的成熟提供物質基礎,腎陽為經間期卵子的排出提供內在動力,因此張教授認為月經四期陰陽轉化節(jié)律是治療月經病的重要理論基礎。
行經期“重陽轉陰”之際,應補腎助陽,行氣活血以助經血下行,以夏桂成經驗方五味調經散加減,原方組成:當歸10 g,赤芍10 g,五靈脂(包煎)10 g,艾葉9 g,益母草10 g。其中當歸、赤芍、五靈脂活血調經,艾葉溫經暖宮,益母草活血化瘀,促進經血排出。在原方基礎上可加香附10 g,郁金9 g理氣通暢助排經;加淫羊藿9 g,菟絲子10 g 補腎助陽,陽中育陰,增強經血排出動力;加川芎10 g,雞血藤15 g,澤蘭10 g,茯苓10 g 調經活血,利水消腫。經后期為“陰長”時期,治療目的是盡快達到重陰狀態(tài),使卵子發(fā)育,子宮血海充盈,用歸芍地黃湯加減,原方由六味地黃湯化裁而來,方藥組成:當歸12 g,白芍9 g,茯苓10 g,澤蘭10 g,雞血藤15 g,丹參15 g,牡丹皮10 g,懷山藥10 g,山茱萸10 g,熟地黃9 g,女貞子10 g,炙鱉甲10 g,懷牛膝10 g,生山楂10 g,麥芽15 g。其中當歸、白芍充盈血海;茯苓、澤蘭、雞血藤化痰濕,活血通經;丹參、牡丹皮清郁積之熱,消痤瘡之疾;懷山藥、山茱萸、熟地黃、女貞子滋養(yǎng)腎陰;炙鱉甲、懷牛膝陰中涵精;生山楂、麥芽防上藥滋膩礙胃。經間期氤氳之時,萬物化生,此時應理氣活血,溫通化痰促排卵,方用夏桂成經驗方補腎促排卵湯加減,由原方去山藥、牡丹皮、茯苓、菟絲子、山茱萸、山楂,添加理氣化痰、活血調經之品,方藥組成:當歸10 g,赤芍10 g,熟地黃9 g,川芎10 g,桃仁9 g,紅花6 g,五靈脂10 g,茺蔚子10 g,郁金10 g,柴胡10 g,陳皮10 g,白芥子9 g,浙貝母10 g,續(xù)斷10 g,鹿角霜10 g,紫石英10 g。其中當歸、赤芍、熟地黃養(yǎng)血;川芎、桃紅、五靈脂、茺蔚子活血利水,促進脂膜消融,以利于卵子排出;郁金、柴胡、陳皮理氣助運;白芥子、浙貝母溫通化痰;續(xù)斷、鹿角霜、紫石英補腎溫陽以助卵子順利排出。經前期為“陽長”時期,此時治療以受孕為目的,治療原則為補腎助陽,輔助陽長,以便胚胎著床或促進排經,以期進入新的月經周期,常用方為夏桂成經驗方補腎助孕湯加減,以陰中求陽,促進陽長,方藥組成:赤芍10 g,當歸10 g,續(xù)斷10 g,菟絲子10 g,淫羊藿10 g,熟地黃9 g,山茱萸10 g,白術10 g,茯苓10 g,陳皮6 g,香附9 g,川芎10 g,桃仁9 g,紅花6 g。方中赤芍、當歸養(yǎng)血;續(xù)斷、菟絲子、淫羊藿補腎陽;熟地黃、山茱萸滋陰;白術、茯苓健脾利濕;陳皮、香附理氣;川芎、桃紅活血排經。張教授用藥時時注重月經周期陰陽變化,并標本兼顧,顧護脾胃。諸藥合用,使痰濕得化,本固血充,周期得建,月事以時下。
2.3 中西結合,取長補短 張教授認為對于PCOS的治療必要時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以取長補短,增強療效。對于合并高雄激素血癥的患者可同時使用達英-35;對于有妊娠需求的患者,張教授一般選用雌孕激素序貫療法;對于有迫切妊娠需求者,采用促排卵藥物和指導同房的治療方案;對于合并糖代謝異常的患者,張教授強調應聯(lián)合內分泌科共同治療,安排更合理的調控方案以控制病情。
2.4 生活調攝,療效長遠 張教授認為肥胖型PCOS 患者減重是疾病有效控制的轉折點,在治療過程中要加強患者的生活調攝,管理體質量,加強運動,醫(yī)生要鼓勵、幫助肥胖患者建立減肥的信心和耐心。另外,張教授還要求患者保持充足睡眠,因為張教授認為睡眠是平衡機體陰陽的關鍵,若患者情緒煩躁,夜間失眠易醒,則在補腎調周方中加蓮子心5 g,夜交藤15 g 安神定志,從而提高療效,以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病例介紹
殷某,19歲,學生,身高165 cm,體質量80 kg,未婚未孕,于2021年8月17日首診。主訴:停經6月余。初潮年齡12歲,既往月經周期不規(guī)律,5~7/35~60 d,量中,色紅,無血塊,無經行腹痛,現(xiàn)無明顯誘因下停經6月余,余無不適。末次月經:2021年2月5日,經行如常。查體:面部痤瘡明顯,體毛偏重,舌淡紫,苔白膩,脈滑。性激素六項:雌二醇為59.81 pg/mL;促黃體生成素為9.67 IU/L;促卵泡生成素為3.90 IU/L;睪酮為1.39 nmol/L;垂體泌乳素為377.65 IU/L;孕酮為0.59 ng/mL。腹部B 超:子宮大小為46 mm×39 mm×33 mm;內膜厚度為8.3 mm。余未見異常。中醫(yī)診斷:月經后期腎虛痰濕證;西醫(yī)診斷:多囊卵巢綜合征。因患者年齡較小,子宮內膜8.3 mm,張教授優(yōu)先使用經前期方補腎助陽,活血化瘀以促使內膜轉化,加快月經來潮。方藥組成:當歸10 g,赤芍10 g,炒白術10 g,川芎10 g,益母草10 g,艾葉6 g,香附10 g,炒桃仁10 g,紅花6 g,生黃芪10 g,澤蘭10 g,續(xù)斷10 g,鉤藤10 g,丹參10 g。共7 劑,水煎煮,2 次/d,口服。囑患者注重生活調攝,測基礎體溫。
2021 年8 月26 日二診:患者訴服用中藥后月經仍未潮,張教授考慮僅依靠中藥促使內膜轉化力量不足,為滿足患者及家屬對于月經來潮的迫切需求,張教授建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患者及家屬同意用藥。遂予地屈孕酮10 mg,1 d 2 次,服用5 d,并配合經前期方7 劑口服,囑月經行經期第5 天前來復診。
2021 年9 月7 日三 診:末次月經為2021 年9 月6 日,服用地屈孕酮后撤退出血,量中偏多,色紅,無腹痛,少量血塊。基礎體溫:單相。查體:面部痤瘡較前略減輕,體質量維持,舌淡紫,苔白膩,脈滑。張教授見痰濕癥狀仍明顯,遂予PCOS 方加減先化痰濕,理氣血,幫助建立規(guī)律月經周期。補腎燥濕化痰法治療2 個月,期間月經規(guī)律來潮2 次,周期為30~32 d,時間分別為2021 年10 月6 日、2021 年11月8 日,經行正常。再次就診時間為2021 年11 月9 日,見患者面部痤瘡明顯改善,體質量降低至76 kg,基礎體溫未見雙相,舌體胖大,苔白,脈滑。繼予前方加減10 劑治療。2021 年11 月29 日復診,見患者面部痤瘡偶作,體質量74 kg,基礎體溫未見雙相,舌淡紫,苔薄白,脈緩,服藥未見明顯不適。續(xù)予經前期方10 劑。
2021 年12 月11 日四診:訴末次月經時間為2021 年12 月7 日,經行量中,色紅,小血塊,輕微痛經。查體:舌淡,苔白,脈細,體質量73 kg。予經后期方14 劑,方藥組成:當歸10 g,白芍10 g,茯苓10 g,澤蘭10 g,雞血藤10 g,丹參9 g,牡丹皮9 g,懷山藥15 g,山茱萸9 g,熟地黃9 g,女貞子10 g,炙鱉甲10 g,懷牛膝9 g,生山楂10 g,麥芽20 g。末次就診時間2021 年12 月28 日,患者未訴明顯不適,查體:舌淡,苔白,脈緩,體質量72 kg,面部痤瘡偶作。予經前期方加健脾利濕化痰藥10 劑。
按:張教授認為若患者數(shù)月月經未潮,且子宮內膜已有一定厚度,那么應當考慮使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促使內膜轉化,使內膜脫落來月經,久則恐生變證。此患者形體肥胖,面部痤瘡明顯,結合舌苔、脈象診斷為腎虛痰濕證。首診因患者停經6 月余,此時應“急則治其標”,用藥使月經來潮。中藥不效,可考慮予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月經來潮后則可考慮“緩則治其本”,患者痰濕較重,先化痰濕,再補腎調周,連續(xù)治療3 個月后患者痰濕諸癥明顯改善,舌苔已轉為薄白苔。此時正是補腎調周之機,后續(xù)治以補腎調周法,但仍要兼顧化痰濕。治療3 個月后,若患者月經仍能按月正常來潮3 次,說明患者PCOS 癥狀已控制,囑平日里注意合理飲食,適當運動,調暢心情。
張曉甦教授認為肥胖型PCOS 發(fā)病以腎虛為本,痰濕為標,治療主張先理氣助陽以燥濕化痰,再補腎調周以治其本,必要時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并強調生活調攝是疾病治療的轉折點。諸法同調,以期達到長期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