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業(yè)亮
2022年5月3日,在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當(dāng)?shù)孛癖娋奂就?,呼吁保護女性合法墮胎權(quán)利。
今年5月2日,美國政治新聞網(wǎng)(Politico)披露了聯(lián)邦最高法院正在審理的一起墮胎案裁決多數(shù)意見草案,引發(fā)美國朝野軒然大波。在近代美國最高法院歷史上,還從未發(fā)生過案件在審理過程中泄露的事件。尤其是草案顯示,最高法院準(zhǔn)備推翻“羅伊訴韋德案”(Roe v. Wade)和“美國計劃生育協(xié)會訴凱西案”(Planned Parenthood v. Casey)所確立的婦女受到憲法保護的墮胎權(quán),更是激起了支持墮胎的“選擇權(quán)”一派的強烈反對。此外,這起泄密事件對最高法院的信譽和今后的司法實踐也可能產(chǎn)生重大影響。
這份草案由保守派大法官塞繆爾·阿利托執(zhí)筆。除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外,該草案得到了最高法院其他四名保守派大法官的同意。這是一份去年12月1日最高法院審理密西西比州墮胎法案件裁決多數(shù)意見的初稿。密西西比州墮胎法規(guī)定,婦女在妊娠15周后禁止墮胎,而該案原告認為密西西比州的墮胎法違憲。這一案件最后被告到了最高法院。
美國最高法院曾在“羅伊訴韋德案”和“凱西案”中作出歷史性的判決——婦女的墮胎權(quán)受到憲法隱私權(quán)保護。但是對于這一判決,美國的保守派一直持有異議。因此,最高法院保守派法官認為,密西西比州墮胎案件給予了最高法院推翻“羅伊訴韋德案”一個機會。這次裁決也被視為1992年以來最高法院在墮胎問題上最重要的裁決。
在美國正在進行的“文化戰(zhàn)爭”中,婦女墮胎問題是最具爭議和引發(fā)分裂的社會問題之一,也是美國兩黨政治和選舉政治的一個敏感問題和中心議題?!傲_伊訴韋德案”是美國最高法院1973年1月作出的里程碑式的裁決。在該案中,最高法院法官以7比2的投票宣布,婦女擁有在胎兒具有生存能力(fetal viability)前(懷孕23周左右)終止妊娠的憲法權(quán)利。在“羅伊訴韋德案”裁決后,最高法院又審理了眾多的與墮胎爭議相關(guān)的案件,包括1976年“美國計劃生育協(xié)會訴丹弗思案”(Planned Parenthood v. Danforth)、1980年“哈里斯訴麥克羅伊案”(Harris v. McRae)、1986年“韋伯斯特訴生殖健康服務(wù)案”(Webster v.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1990年“霍奇森訴明尼蘇達州案”(Hodgson v. Minnesota)、1991年“拉斯特訴哈利文案”(Rust v. Sullivan)和1992年“美國計劃生育協(xié)會訴凱西案”。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計劃生育協(xié)會訴凱西案”。最高法院在該案中重申了“羅伊訴韋德案”中確立的婦女在胎兒具有生存能力前終止妊娠的權(quán)利,同時還規(guī)定,政府不得對墮胎權(quán)施加“不當(dāng)負擔(dān)”(undue burden),即“對婦女在胎兒獲得存活力之前尋求墮胎的過程中施加實質(zhì)性障礙”。羅伊案和凱西案的裁決受到支持墮胎的“選擇權(quán)”一派的支持,但遭到反對墮胎的宗教和社會保守派的反對。自“羅伊訴韋德案”裁決以來,支持婦女墮胎“選擇權(quán)”派與反對婦女墮胎的“生命權(quán)”派斗爭了近半個世紀(jì),推翻羅伊案的裁決是宗教與社會保守派社會和政治運動的一大目標(biāo)。特朗普在任期間提名了三名保守派人士擔(dān)任最高法院大法官,這使保守派法官在最高法院占絕對多數(shù),從而為推翻羅伊案提供了可能。
阿利托在長達98頁的多數(shù)意見草稿中回顧了美國墮胎政策的歷史,以此作為羅伊案和凱西案必須被推翻的依據(jù)之一。他認為,羅伊案“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可怕的錯誤”,它從做出裁決那刻起就與憲法“發(fā)生沖突”?!懊绹鴳椃]有提到墮胎,墮胎權(quán)也沒有受到任何憲法條款含蓄地保護?!北M管他承認最高法院解釋了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保護隱私權(quán),但這些權(quán)利“必須深深植根于美國傳統(tǒng)并在有秩序的自由的概念中”,而“墮胎權(quán)不屬于這一范疇”。從歷史來看,在羅伊案之前,美國沒有一部法律支持墮胎的憲法權(quán)利。他寫道,在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于19世紀(jì)60年代通過時,有3/4的州把墮胎視為非法;在最高法院審理羅伊案時,有30個州禁止婦女在妊娠的各個時期墮胎。盡管最高法院作出羅伊案裁決近半個世紀(jì),它不僅沒有能夠解決美國社會在墮胎問題上的分歧,反而“激化了矛盾,加劇了分歧”。阿利托得出的結(jié)論是,羅伊案“必須被推翻”。 阿利托稱:“對有秩序的自由的歷史了解并不能阻礙人民選擇的代表決定如何規(guī)制墮胎,這是憲法和法治所要求的。”
盡管泄漏的多數(shù)意見只是一份草案,正式裁決要到今年6月最高法院再次審理密西西比墮胎案后才會做出,但在目前美國最高法院九名大法官中六名保守派大法官都反對墮胎的情況下,羅伊案被推翻是個大概率事件。泄密事件和最高法院推翻羅伊案的裁決將對美國社會和政治產(chǎn)生重大影響。
首先,它將加劇“生命權(quán)”和“選擇權(quán)”兩派和兩黨在墮胎問題上的分裂。特別是在最高法院審理密西西比州墮胎案件中,這一分裂將會更加凸顯。
從社會層面來看,推翻羅伊案對主張“生命權(quán)”的宗教和社會保守派來說是一個歷史性勝利,但對支持婦女墮胎“選擇權(quán)”的自由派和民權(quán)人士來說,卻意味著“剝奪了美國數(shù)百萬婦女?dāng)?shù)十年所享有的基本權(quán)利和憲法權(quán)利”。近期民調(diào)顯示,大多數(shù)美國人支持墮胎權(quán),因此推翻羅伊案必將加劇美國社會在墮胎問題上的分裂。
從黨派層面來看,長期以來,共和黨一直主張推翻羅伊案。因此,對于密西西比墮胎案,最高法院的多數(shù)意見受到共和黨的歡迎。共和黨將之視為“生命權(quán)”的一大勝利,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對于泄密事件,共和黨指責(zé)是有人試圖在最高法院做出最后的裁決前,對法官進行“恐嚇”并施加壓力,迫使其改變立場。
而民主黨則反對推翻羅伊案。民主黨將羅伊案視為本黨綱領(lǐng)的基石之一。在泄密事件發(fā)生后,民主黨對最高法院做出的裁決表示反對。拜登聲稱:“婦女的墮胎選擇權(quán)是基本權(quán)利。羅伊案作為美國的法律將近50年,法律的穩(wěn)定和基本公平要求它不能被推翻?!睘榱藦牧⒎ㄉ媳Wo墮胎權(quán),今年2月,國會眾議院通過了《婦女健康保護法》(the Women's Health Protection Act),但該法案在參議院由于受到共和黨議員和民主黨溫和派議員的阻撓而未通過。泄密事件發(fā)生后,不少民主黨議員要求參議院盡快通過《婦女健康保護法》,將“羅伊訴韋德案”編撰入美國法典,以捍衛(wèi)墮胎自由權(quán)。此外,在2022年中期選舉民主黨選情不利的形勢下,為了保持民主黨在參眾兩院控制權(quán),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還明確提出把生育權(quán)問題列入各州選舉議題,放大墮胎權(quán)議題的作用,以提高民主黨基礎(chǔ)選民、特別是支持墮胎的人士和婦女投票的積極性。
其次,它將進一步推動南部和中西部保守州限制墮胎的立法。根據(jù)最高法院在羅伊案和凱西案確定的司法判例,當(dāng)婦女在懷孕23周前終止妊娠,無論聯(lián)邦政府,還是地方政府均不得干預(yù)。換言之,如果羅伊案被推翻,各州就可以對婦女何時墮胎和采取什么方式墮胎制定限制性法律,而聯(lián)邦法院對這些政策的合法性將不再有發(fā)言權(quán)。近年來,在宗教和社會保守派的推動下,同時受保守派大法官在最高法院人數(shù)占據(jù)優(yōu)勢的鼓舞,越來越多的共和黨主導(dǎo)的州通過限制墮胎的法案。截至2022年4月,全美共有42個州提出了限制墮胎的法案,高達536件。目前,已有21個州通過禁止墮胎法案或憲法修正案,其中有13個州的州議會(阿肯色、愛達荷、肯塔基、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密蘇里、北達科他、俄克拉荷馬、南達科他、田納西、得克薩斯、猶他、懷俄明)通過了所謂的“觸發(fā)法律”(trigger laws),即羅伊案一旦被推翻,這些禁止墮胎法將立刻生效。而民主黨控制的州則可能通過支持墮胎權(quán)的法案;一些紫色州(搖擺州)在墮胎立法上或采取中間立場,即不完全放開墮胎,而是按照羅伊案和凱西案的規(guī)定,把禁止墮胎的時間盡可能限定在妊娠期23周之后。
再次,如果羅伊案被推翻,一些州實施限制墮胎的法令,那么這些州想要墮胎的孕婦將不得不長途跋涉到法律允許墮胎的州做手術(shù),這大大增加了這些婦女的生命風(fēng)險和經(jīng)濟成本,同時還可能導(dǎo)致地下診所泛濫。
最后,美國最高法院一向標(biāo)榜“超越政治”,但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意識形態(tài)分野與其政治歸屬一致,即自由派都是由民主黨總統(tǒng)提名,而保守派都是由共和黨總統(tǒng)提名,這一事實充分說明最高法院已由“法律的仲裁者變?yōu)橐粋€政治機構(gòu)”。特別是近數(shù)十年來,在政治極化成為美國政治運作和政策制定的基本環(huán)境下,最高法院在一些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案件的裁決上久拖不決,導(dǎo)致美國民眾對最高法院的不滿增加。這起泄密事件對最高法院的公信力將進一步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美國的法律以判例為主,判例在司法裁決中具有普遍適用的效力。盡管歷史上不乏最高法院推翻以前判例的情況,其中不少案例生效時間甚至比羅伊案還長,但推翻羅伊案仍可能導(dǎo)致美國民眾對多年來一直被視為既定法律的最高法院各種判例的質(zhì)疑,引發(fā)民眾進一步思考判例在美國司法實踐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