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峰
摘要:人像攝影講究“神形兼?zhèn)洹保谂臄z時,光的運用、色調搭配及構圖方式尤為重要。本文將立足于個人的攝影實戰(zhàn)經驗,結合具體實例,從以上三方面淺析人像拍攝技巧。在拍攝時,光影運用的要點在于把握光的強弱和角度的差異;在色調搭配上,基于創(chuàng)作主題和表達效果,圍繞和諧、互補或是混搭三方面進行設計;關于構圖,則需注意人物的位置、畫面層次感及拍攝視角,通過多樣化的構圖方式呈現(xiàn)獨特的視覺效果。
關鍵詞:人像攝影 光影運用 色調搭配 構圖 實踐技巧 藝術效果
人像攝影是以人為對象的攝影形式,一幅好的人像攝影作品講究“神形兼?zhèn)洹?。所謂“形”,就是藝術的客觀存在來源,而“神”蘊含于光、色彩、構圖等要素融合之中。如何使人像攝影作品更富神韻,兼具豐富的內涵和藝術表現(xiàn)力?本文將從實踐出發(fā),圍繞光的運用、色調搭配、構圖方式三方面淺析人像攝影的創(chuàng)作技巧。
光在人像攝影中的運用技巧
光是我們感知萬物的源頭。光的存在,使得各種事物呈現(xiàn)出千變萬化的色彩和影調,是我們用相機記錄和呈現(xiàn)藝術神韻的來源。應用于攝影的光主要分為兩種,即硬光和軟光。對人像攝影的表現(xiàn)力產生至關重要影響的兩個因素,是光的強弱和角度的差異。
硬光就是直射光,它最直接的來源就是沒有任何遮擋的太陽。正如我們日常所感受到的,晴天或正午時,太陽光線最為強烈。直射光照射下的人,受光面和陰影部分之間的光比很大,明暗分明,亮部細節(jié)盡現(xiàn),畫面反差強烈,立體感突出。在日常人像攝影中,硬光特別適用于男性面部細節(jié),因為在硬光中,身體的肌肉線條、棱角的分明得以充分展現(xiàn),更適合塑造男性陽剛的神韻。當自然硬光條件不充足時,我們可以借助人造光,如閃光燈、照明燈光等,創(chuàng)造硬光光源,這些人造光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軟光也稱散射光,由于光源被介質遮擋,使得光線呈發(fā)散性。軟光一般出現(xiàn)在陰天或者多云的自然條件下,其特點是柔和、細膩,更適合展現(xiàn)女性的柔美之姿和兒童的俏皮可愛。在直射光線之下拍攝女性的時候,如果想要得到柔光的效果,就要對光比進行干預,通常采用反光板、閃光燈等專業(yè)設備。在具備專業(yè)設備情況下,在有條件的自然環(huán)境中,可以選取樹蔭或建筑面積大的區(qū)域,利用其產生的陰影效果,同時通過調整照相機曝光度來重塑軟光環(huán)境。在不具備有效自然環(huán)境時,可以采用日常生活用品作為軟光產生工具,比如遮陽傘銀色涂層面或白色T恤,對人物陰影部分補光;或者在陽光與人物之間遮擋柔光布,這樣可以使明暗對比減弱,光線進而變得柔和。
光源角度是人像攝影另一重要因素。光源的光位分為順光、側光、逆光。用順光拍攝人物能夠間接得到軟光效果,被拍攝者迎光而置,可以有效隱消皮膚表面的紋路。因此,在光源的角度作用下,順光拍攝的肖像形成天然的虛化濾鏡效果,使皮膚紋理更加細致平滑。尤其在光線不太強的清早和黃昏,順光拍攝會營造出更為柔和的畫面,給人以溫暖的感覺。在側光和逆光條件下,我們可以借此掩蓋一些不想展示的細節(jié),強烈的明暗反差能加強空間立體感,勾勒出光亮的輪廓,從而形成美麗的光影效果。
人像攝影的色調搭配種類
照片的色彩基調可以呈現(xiàn)其色彩傾向,分為冷、暖、中性、黑白等若干種。一幅攝影作品通常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它的總體色彩印象。照片的色彩基調對于塑造人物形象、表現(xiàn)拍攝主題、渲染圖片意境可謂至關重要,通過調整色彩基調的運用方式,攝影師得以更加準確地展現(xiàn)作品主題。在實踐操作中,藍青等冷色調表現(xiàn)深邃、炫酷、時尚;紅黃橙等暖色調可以表達熱烈、興奮、歡快;黑白色調使圖片變得更加安靜、沉穩(wěn)、懷舊,當色彩基調完全隱匿后,黑白結合可以使觀賞者更為直觀地捕捉圖片內涵的主題元素,體會蘊含其中的神韻。
關于人像攝影的色彩搭配,需要從色彩和諧、互補及混搭三方面出發(fā),進行設計拍攝。
首先是色彩和諧,一般由同一色調內相鄰的顏色構成,如橘紅、橘、橘黃和黃就可以搭配在同一圖片內。同色系的搭配,并非要求色彩完全一致,而是利用色彩的深淺形成畫面的層次感,為觀賞者帶來較為舒適的視覺體驗。例如,以藍色的天空作為背景拍攝人像時,在服裝搭配上,我們可以選擇含有各種深淺的藍元素的褲子和白色的上衣。人物服裝中的藍元素與天空背景色相映成趣,同色系的顏色融合在一起,畫面干凈、純潔,營造出一派柔和又富有詩意的浪漫意境。
其次,色彩的互補是我們進行人像攝影創(chuàng)作的另一種模式。色彩互補俗稱“撞色”,它是指兩個色環(huán)中相對的顏色,比如黃和紫、紅和綠等。利用互補色產生的碰撞,會使得攝影畫面形成強烈的對比,給人以鮮活明快的視覺效果。例如,置身于遍地盛開的淡紫色二月蘭中,被拍攝者可以搭配一件檸檬黃色的衣服,能使畫面鮮亮、充滿濃濃的春意;在河岸邊柳樹成蔭的背景前,搭配含有桃紅、橘紅或玫瑰紅的服飾不失為很好的嘗試。
最后,色彩混搭的設計同樣值得探討。在人像攝影中,雖然畫面色彩越簡單越容易把控,拍出好看照片的概率也會增大,但巧妙地將多種色彩合理安排在同一人像攝影畫面內,同樣可以把多顏色的畫面呈現(xiàn)出完美的視覺效果。比如,當拍攝場景色彩比較單一時,人物服飾的搭配不妨采用色彩多樣混合的做法,這樣圖片的中性顏色可平衡小范圍的鮮艷顏色,實現(xiàn)畫面的色彩平衡。反之,如果環(huán)境的色彩多樣繁雜,人物服飾就需要搭配單色或者中性色彩進行平衡。
人像攝影的構圖
在日常拍攝中,即使相同的鏡頭和相同的人物場景也會顯現(xiàn)出不同的畫面效果,這便是構圖的差異。我們在拍攝人像時,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構圖中要規(guī)避掉背景雜亂的元素,學會巧做減法,呈現(xiàn)的畫面應該更好地為突出人物服務。關于人像攝影的構圖方式,本文提供以下幾種方法做參考。
將人物置于視覺焦點處。在人物攝影中,最先考慮的是把人物安放在何處,畫面視覺焦點處就是最佳位置。視覺焦點處既可以是黃金分割點,又可以是對稱空間的中心處,還可以是線條透視延伸交匯處。我們所處的空間是由無數(shù)的點、線、面組成,它們之間的交匯或者延伸會形成透視效果。在拍攝的時候,要找到這個交匯的焦點的位置,讓人物的位置或者發(fā)生動作與這個焦點產生關聯(lián)。比如,在一條馬路邊拍攝時,背景是護欄和里面盛開的花朵,馬路、兩邊欄桿及花草向遠方匯集成一點。倘若讓人物在這個點的位置進行拍攝,不管人物處在中心還是黃金分割點的位置,人物始終在這個匯集點的延伸線上。延伸的線條使得視覺中的人物主體更加凸顯。
巧用前景增添畫面層次感。拍攝人像時,人們通常習慣于直接拍攝人物。然而,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是由前景、中景、背景等組成的,如果穿透前景拍攝人物,會獲得更多的畫面層次。例如,拍攝鏡中的人,可以把人物的虛化背影也留在畫面中,這樣就有了一個呼應的效果。利用前景虛化的樹葉或者花的虛影,鏡頭穿過它們拍攝人物,會更加突出人物的表情動作,并且使畫面縈繞著一種夢幻的故事感。
善于尋找不同的拍攝視角。拍攝視角是人像攝影中塑造表現(xiàn)人的外部形象和內在性格的主要因素。對于很多愛好者來說,拍攝時很容易忽略如何選擇與圖片表現(xiàn)相符合的視角,通常情況下大部分采用了平視的效果。但在實操中,當置身于高大建筑物群中或者聳立繁茂的植物中,拍攝人像全身可以嘗試將視角放低,機位壓到最低甚至到腳的位置,向上仰拍,使拍攝的人物形體與周圍環(huán)境縱深感形成呼應,增強人物的修長感和高大感。拍攝特寫時,應將視角放高,有效的俯拍可以規(guī)避掉人臉的一些明顯骨骼部位,讓被攝人物的眼睛處在畫面的中心或黃金分割點上,更加突出人物的心理特征。
隨著藝術者們大膽創(chuàng)新,一些新奇的拍攝角度可能帶來出乎意料地驚喜,個性特點和藝術效果更為突出。比如,在拍攝人物和大環(huán)境的時候,拍攝者可以上至高處俯拍,相機傾斜配合被攝者的動作,營造一種不穩(wěn)定感。這樣的拍攝方式視角獨特,使作品具有鮮明的個性,也更加凸顯攝影師的匠心與巧思。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技術的更迭,拍攝工具日趨多樣化,特別是手機日益強大的功能,減少了很多設備調試的復雜操作,更多的攝影愛好者不斷創(chuàng)新拍攝形式,捕捉到更多的藝術效果。追求藝術效果,無一不建立在光影、色彩、構圖的理論基礎之上。拍攝人像時,光的運用可謂重中之重,要點在于把握光的強弱和角度的差異;基于創(chuàng)作主題和表達效果,選擇和諧、互補或是混搭的色調搭配;構圖時注意人物的位置、畫面層次感及拍攝視角。只有系統(tǒng)地了解相關知識,并在實踐中加以運用,不斷體會感悟、推陳出新,方能創(chuàng)造出有立意、有新意的攝影作品。
(作者單位:北京廣播電視臺衛(wèi)視頻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