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就能好得快!錯!輸液時,藥物直接進入血液循環(huán),起效快,但目前研究不能證實其療效優(yōu)于其他給藥方式??诜o藥通過消化系統(tǒng)進入血液,過程緩慢,一些可能引起不良反應的雜質在消化道就被“處理掉了”,因此不良反應也較輕,發(fā)生不良反應時可以洗胃。皮下、肌肉注射的藥物吸收也需要一段時間,為急救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輸液時沒有吸收過程,因此發(fā)生不良反應時也會更快更猛。
大病小病都要輸液?錯!感冒絕大多數(shù)是病毒引起的,病程一般是一周,患者只要適當休息多飲水,即使不用藥,一周左右也能恢復。而隨意輸液、濫用抗菌藥物治療感冒的現(xiàn)象非常常見,這會使人體內正常菌群被破壞,導致菌群失調,免疫力降低;還會加快細菌耐藥,甚至制造出百藥不侵的“超級細菌”,最終無藥可用。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敵人”越來越強,自己卻越來越弱。
沒病防病補充營養(yǎng)?錯!有些老人會主動要求輸注活血化瘀、降低血液黏稠的藥物來疏通血管,保養(yǎng)身體,預防腦血栓等疾病。但這種治療目前是缺乏科學依據(jù)的。
醫(yī)生拒絕這類不合理要求后,還被患者質疑不負責任。老年患者,尤其是平時服藥品種多的慢病患者,大量輸液可能會加重肝腎負擔;對于本身就有心功能不全或心衰的老人,大量輸液會加重心臟負荷,對健康有害無益。
臨床用藥應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的原則。
(摘自《北京青年報》 王維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