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施施,李龍英,黃靜云
(茂名市人民醫(yī)院 廣東茂名525000)
骨質(zhì)疏松癥是一種以骨量低、骨組織微結構損壞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易導致脆性骨折,危害性極大。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骨質(zhì)疏松性骨折患者人數(shù)呈逐年上漲趨勢,由于脊椎為人體主要的承重結構,故發(fā)生脆性骨折的風險相對較高[1]。目前,針對輕度骨質(zhì)疏松椎體壓縮骨折,臨床常采用經(jīng)皮穿刺椎體成形術(PVP)進行治療,PVP治療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術后疼痛緩解迅速等優(yōu)點,但是由于老年患者機體各項功能有所衰減,耐受力和術后愈合能力均較差,應采取優(yōu)質(zhì)康復護理措施配合治療,以促進預后[2]。目前,常用的康復護理措施包括健康教育、指導功能鍛煉、心理護理等,對幫助患者獲取健康知識、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tài)、促進胸腰椎功能恢復具有重要臨床意義[3]。相關研究指出,思維導圖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思維導圖是一類表達發(fā)射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通過將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相結合,可有效幫助患者對復雜知識的掌握,具有簡單、成效好等優(yōu)點[4]??紤]年齡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可能影響患者對常規(guī)健康護理措施的掌握程度,因此,本研究將思維導圖應用于老年胸腰椎骨折PVP治療患者的健康教育中,經(jīng)臨床觀察,效果滿意?,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9月1日~2020年10月31日于本院行PVP治療的老年骨質(zhì)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骨質(zhì)疏松癥相關診斷的新鮮椎體壓縮骨折;②單個椎體骨折;③年齡≥60歲;④CT掃描顯示椎體后緣完整,脊髓和神經(jīng)均未受損;⑤患者及家屬同意參與本研究,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椎體腫瘤、血管瘤、嚴重感染;②凝血功能障礙;③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④有氣管插管全麻手術禁忌證。將納入研究的98例患者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9例。研究組男21例、女28例,年齡60~86(71.64±3.74)歲;骨折原因:跌倒16例,交通事故14例,高處墜落傷9例,重物砸傷7例,其他3例;骨折部位:胸椎11例,腰椎38例。對照組男20例、女29例,年齡60~85(71.53±3.81)歲;骨折原因:跌倒17例,交通事故14例,高處墜落傷8例,重物砸傷6例,其他4例;骨折部位:胸椎10例,腰椎3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原則。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包括護理、病情觀察、用藥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和出院指導。
1.2.2 研究組 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結合思維導圖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具體措施如下。①成立干預小組:由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生和護理人員共同組成,結合思維導圖圍繞骨質(zhì)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制訂圍術期護理方案,對干預小組成員進行詳細護理流程培訓,對常見問題率先提出解決措施,見圖1。同時,將思維導圖列入護理工作考核,以提高護理水平。②術前護理:入組后,由干預小組成員對患者生命體征、遵醫(yī)囑用藥情況、肢體情況和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針對患者自身情況,講解發(fā)病原因和術前檢查的重要性,并輔以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術前給予患者禁飲食、備皮、過敏試驗;提前準備好手術物品,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③術后護理:包括病情觀察、疼痛管理、健康指導、出院指導4個方面,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創(chuàng)口狀態(tài),通過分散注意力減輕患者疼痛;患者麻醉清醒后,聯(lián)合功能訓練思維導圖與常規(guī)出院指導進行詳細講解,每天鍛煉量逐漸增加,分別在早、中、晚3個時間點,少量多次,以無痛、不疲勞為宜。由護理人員示范正確的鍛煉動作,使患者形成直觀印象,再輔助患者完成,直至患者可自主完成,囑患者出院后堅持鍛煉。出院后1個月復查,再次運用思維導圖聯(lián)合記憶口訣進行健康教育。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調(diào)整功能鍛煉方案,并囑患者定期復查。
1.3 觀察指標 ①椎體形態(tài):分別于干預前、干預后1個月測量比較兩組椎體前緣高度及傷椎Cobb角。②疾病感知控制能力:分別于干預前、干預后1個月采用疾病感知問卷簡化版(BIPQ)[5]進行評估,包括認知、情緒、理解能力3個維度,共9個條目,分值0~8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感知控制能力越差。③自我效能:分別于干預前、干預后1個月采用骨質(zhì)疏松癥自我效能量表(OSES)[6]進行評估,包括攝鈣效能(0~60分)和運動效能(0~60分)2個維度,總分12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越高。④心理狀態(tài):分別于干預前、干預后1個月采用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和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7]進行評估;HAMA包括24個條目,總分0~56分;HAMD包括14個條目,每個條目0~4分,總評分0~56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越嚴重。⑤觀察比較兩組患者骨折整體愈合時間。
2.1 兩組干預前后椎體形態(tài)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椎體形態(tài)比較
2.2 兩組干預前后BIPQ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BIPQ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干預前后OSES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OSES評分比較(分,
2.4 兩組干預前后HAMA、HAMD評分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HAMA、HAMD評分比較(分,
2.5 兩組骨折整體愈合時間比較 研究組骨折整體愈合時間為(11.54±2.15)周,對照組骨折整體愈合時間為(12.23±2.33)周;研究組骨折整體愈合時間略短于對照組,但是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523,P=0.131)。
骨質(zhì)疏松性骨折是老年人群常見的骨科疾病,骨質(zhì)疏松性骨折多與骨小梁數(shù)量減少、變細、小梁間隙增寬、骨密度降低等因素有關,老年骨質(zhì)疏松椎體骨折多以壓縮性骨折最為常見,對該類人群,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動作均可引起脆性骨折,受到外來暴力時可能導致爆裂性骨折。由于脊柱是人體主要的承重部位,若遭受外界暴力,易造成胸腰椎骨折,主要表現(xiàn)為腰部疼痛,并伴有四肢酸痛、乏力,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8]。PVP治療對輕度骨質(zhì)疏松壓縮性骨折患者具有顯著臨床療效,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恢復脊柱穩(wěn)定性,與傳統(tǒng)臥床保守治療不同,患者術后即可下床活動,因而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9]。
為及時了解患者病情動態(tài)、更好地開展臨床護理工作以利于預后,本研究在治療和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將思維導圖應用于護理工作中,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椎體前緣高度、傷椎Cobb角均優(yōu)于干預前(P<0.05),而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BIPQ各維度評分均低于干預前(P<0.05),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1);干預后,兩組OSES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干預前(P<0.05),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1);干預后,兩組HAMA、HAMD評分均低于干預前(P<0.05),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1);兩組骨折整體愈合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結合思維導圖的健康教育對提高老年胸腰椎骨折行PVP治療患者圍術期疾病感知控制能力和術后自我效能、緩解不良情緒均具有較為顯著的應用效果。原因在于結合思維導圖的健康教育可增加患者對疾病及術后康復訓練相關知識的理解,相關問卷[10]調(diào)查結果顯示,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術后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功能訓練相關知識的匱乏,延緩了患者康復進程。思維導圖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將知識分層次、有重點地傳達給患者,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從而影響行為[11]。此外,細心講解術后功能鍛煉的方法、頻率及動作要點,囑患者循序漸進、少量多次進行訓練,告知患者術后3個月為恢復的黃金時期,強調(diào)堅持訓練的重要性,并由護理人員親自示范講解,以加深患者影響[12]。相關研究[13]在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出院后1、6個月分別進行干預知識問卷調(diào)查,結果顯示,兩次調(diào)查得分無明顯差異,表明思維導圖可有效促進患者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此外,老年患者胸腰椎骨折作為嚴重的應激事件,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疾病感知控制能力是患者應對疾病的重要能力,本研究通過對患者進行結合思維導圖的健康教育,不僅可以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還能使患者清楚地了解治療流程和整個康復過程,同時結合心理評估和心理干預,增強了治療信心,提高了疾病感知控制能力[14-15]。
綜上所述,結合思維導圖的健康教育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方式,對提高老年胸腰椎骨折行PVP治療患者圍術期疾病感知控制能力和術后自我效能、緩解不良情緒均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