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文 傅寶靜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臨床常見疾病,主要包括流感病例和肺炎病例,并呈現一定的季節(jié)特點[1]。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種類繁多,其中90%由病毒引起[2],常見的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多種病毒。對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開展定期監(jiān)測,掌握病原體的流行規(guī)律,有助于及時、準確地識別病原體,對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策略調整、臨床診斷及治療至關重要。調查分析2014至2020年北京市門頭溝區(qū)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譜,初步掌握其主要病原體的活動水平及流行趨勢,以調整傳染病預防措施。
1.1 調查對象 隨機采集門頭溝區(qū)某三級醫(yī)院發(fā)熱門診、呼吸科、兒科就診的發(fā)熱(腋下體溫≥38℃)伴有咳嗽或者咽痛、鼻塞、流涕、咳痰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的咽拭子,肺炎和重癥肺炎病例,采集下呼吸道標本,如痰液、肺泡灌洗液等,2014至2019年≥20份/月采集,每周平衡分布,共采集樣本1 406例,其中流感病例417例(29.66%),肺炎病例841例(59.82%),重癥肺炎病148例(10.53%),年齡分布為0~93歲,其中男826例,女580例,男、女性別比為1.42∶1。
1.2 儀器與試劑 MagNA Pure LC 2.0羅氏全自動核酸提取儀(德國);Roche LightCycler 480ⅡPCR 擴增儀器(德國)。QIAGEN-QIAampViral RNA Mini Kit;呼吸道病毒核酸多重聯檢試劑盒(實時熒光PCR法);肺炎支原體和肺炎衣原體核酸雙重檢測試劑盒(實時熒光PCR法);腸道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實時熒光PCR法)。
1.3 方法 對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4、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人偏肺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OC43和229E)、冠狀病毒(NL63和HKU1)、博卡病毒、腸道病毒、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進行檢測。全部采用實時熒光PCR方法進行檢測,按說明書操作即可,標本處理和檢測在BSL-2級實驗室中進行。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7.0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陽性檢出總體情況 2014至2020年共收集流感病例、肺炎病例和重癥肺炎病例樣本1 406例,檢出陽性267例,其中混合感染19例,總陽性率為18.99%,病原譜前三位的為:流感病毒占比33.33%,肺炎支原體占比17.89%,腺病毒占比10.18%。見圖1。
圖1 門頭溝區(qū)1406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病原譜
2.2 不同類型病例中的優(yōu)勢病原分布 采集的1 406份病例樣本中,肺炎病例占比最高,不同病例類型的陽性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999,P>0.05)。不同病例類型的優(yōu)勢病原體分布不同,流感病例:流感病毒占39.47%(30例),腺病毒占17.11%(13例);肺炎病例:流感病毒占26.51%(44例),肺炎支原體占21.69%(36例);重癥肺炎病例:流感病毒占48.00%(12例),肺炎支原體占16.00%(4例)。見表1,圖2。
表1 門頭溝區(qū)1 406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例類型分析
圖2 流感病例、肺炎病例和重癥肺炎病例的優(yōu)勢病原分布
2.3 陽性病例性別、年齡分布情況 267例檢測陽性患者中,男性153例,陽性率為18.52%(153/826),女性114例,陽性率為19.66%(114/580),男、女陽性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284,P=0.594)。
2.4 病原檢測陽性的季節(jié)分布 不同季節(jié)檢出的優(yōu)勢病原體也不同。各季節(jié)的優(yōu)勢病原體:春季: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和鼻病毒;夏季: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腸道病毒;秋季:肺炎支原體、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冬季: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混合感染夏季(10.71%)和冬季高發(fā)(8.99%)。見表2。
表2 門頭溝區(qū)1 406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季節(jié)分布 例(%)
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學十分復雜,因具有發(fā)病率高,傳播快等特點,對人民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脅。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呼吸道病毒流行規(guī)律具有一定的季節(jié)性和周期性,定期監(jiān)測并掌握本區(qū)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譜,對傳染病的預警預防及人群防控具有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意義。
本次研究的陽性率及病原譜與既往相關調查略有不同。與池細俤等[3]的調查相比,本次研究陽性率略低,分析原因可能與樣本來源不同有關。門頭溝區(qū)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譜前三位的分別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和腺病毒。流感病毒一直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優(yōu)勢病原體,與相關研究[4-6]報道結果一致,肺炎支原體的比例高于其他報道[7],與本次研究樣本類型涉及肺炎病例和重癥肺炎病例比例較高有關,有報道顯示,肺炎支原體在肺炎病例中高發(fā)[1]。腺病毒排在第三位,與北京市報道的結果[8]一致,腺病毒也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體之一,與李曉君等[9]的研究結果一致。
不同病例類型的優(yōu)勢病原體不同,在三種不同病例類型中,除流感病毒陽性率較高,其他病原體也占有一定比例。流感病例:腺病毒占17.11%,腺病毒感染主要導致人體呼吸系統(tǒng)感染,包括上(下)呼吸道感染,如急性發(fā)熱性咽喉炎、急性支氣管炎和肺炎等[10]。本文中不僅流感樣病例中檢出腺病毒13例,在肺炎病例中也檢出15例,與上述文獻結論一致。肺炎病例:肺炎支原體在肺炎和重癥肺炎病例中顯示出較高的陽性率,與李軍良[11]的研究結果一致。重癥肺炎病例:鼻病毒有3例,近年來由鼻病毒引起的重癥肺炎也常有報道[12,13],本文中雖不能證實重癥肺炎病例確由鼻病毒引起,但在重癥肺炎病例中檢出一定比例的鼻病毒,提示臨床醫(yī)師要關注鼻病毒感染,鼻病毒感染在臨床上需要得到重視。
不同季節(jié)檢出的優(yōu)勢病原體也不同,冬春季陽性率最高的均為流感病毒,北京屬于典型的北方氣候,冬春季節(jié)屬于流感的高發(fā)季節(jié),本文中流感病毒顯示全年均有檢出,且冬季陽性率占全年最高比例(12月~次年2月),與以往報道結果[14,15]一致。夏季陽性率最高的為腺病毒,在其他季節(jié)中也占有很高的比例,其構成比均排在第三位,各季節(jié)陽性率沒有明顯差異,與鄧潔等[16]的結果相同。除此之外,夏季腸道病毒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夏季腸道病毒高發(fā),與人們在外就餐次數增多,同時夏季高溫,食品容易變質有關。秋季陽性率最高的為肺炎支原體,值得注意的是肺炎支原體在各季節(jié)均有很高的陽性率,與李軍良等[11,17]的結果大體相同。
研究顯示,2005年博卡病毒在我國首次檢出[18],其多與其他呼吸道病毒共同感染,博卡病毒感染可引起上下呼吸道或消化道癥狀,本文中在肺炎病例中檢出1例,主要引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且為單獨感染。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北京市門頭溝地區(qū)1 40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進行了監(jiān)測分析,初步獲得了門頭溝地區(qū)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原譜和優(yōu)勢病原體的流行規(guī)律,為進一步揭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流行規(guī)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研究需要繼續(xù)開展系統(tǒng)和標準化的病原學監(jiān)測,同時對單病毒的病原學特征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為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治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