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秀玲, 萬雯雯
(河南省商城縣人民醫(yī)院 手術室, 河南 信陽 465350)
手術室是醫(y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救治危重癥患者的重要場所[1]。 護理操作為手術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其質量的高低對治療效果影響較大, 故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意義重大。 文獻[2]指出, 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對降低手術風險, 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大有裨益。 隨著對手術室護理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 常規(guī)的護理操作已無法滿足患者及醫(yī)務工作者的需求。本研究探討破窗理論融入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①患者資料: 選取2019 年3 月至2021 年3 月我院收治的126 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63 例。 觀察組年齡21 ~70 (48.26 ± 8.55) 歲, 男40 例, 女23 例。 對照組年齡20 ~70 (48.90 ± 8.18) 歲, 男37 例, 女26 例。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②護理人員資料: 以同期我院40 例手術室護理人員為對象, 年齡21 ~53 (36.25 ± 7.26) 歲, 男3 名,女37 名。 以2019 年3 月至2020 年2 月為融入前時間段, 以2020 年3 月至2021 年3 月至為融入后時間段。 在該時間段內,手術室無人事變動。 ③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 ①具有手術指征, 接受擇期手術;②美國麻醉師協(xié)會分級Ⅰ/Ⅱ級; ③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 ①術前合并凝血功能障礙; ②急診手術; ③嚴重意識障礙或昏迷; ④合并嚴重精神障礙性疾?。?⑤認知功能受損。
1.3 護理方法對照組行手術室常規(guī)護理, 如術前準備、 健康宣教、 術中體位護理、 輸液護理、 病情觀察及麻醉護理等。 觀察組行破窗理論融入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干預, 具體為: ①組織手術室護理人員學習破窗理論知識, 通過集體討論的方式,探究手術室護理期間存在或可能出現(xiàn)的破窗現(xiàn)象, 并提出改善方法。 ②強化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團隊意識, 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團隊責任制, 針對可能出現(xiàn)的破窗現(xiàn)象給予重點指導, 提高護理人員安全意識, 預防破窗事件的發(fā)生; 定期組織手術室人員開展相關會議, 對實施效果進行評價及討論。 ③制定相關管理制度, 對手術護理流程進行細化, 包括術前探視、 抗過敏治療、 術中保溫、 體位護理、 安全護理、 隱私護理等, 護理人員嚴格按照制定的流程實施護理。 ④組織護理人員開展安全管理會議, 對破窗理論實施體會進行分享, 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定期對手術室的安全情況進行檢查, 發(fā)現(xiàn)破窗現(xiàn)象, 及時處置。
1.4 觀察指標①采用我院自制問卷評價護理質量, 0 ~100分, 分值越高則護理質量越好。 ②記錄患者護理期間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③評價醫(yī)務人員對護理人員護理操作的滿意度, 0~100 分, 分值越高則滿意度越高。 ④評價患者滿意度, 采用我院自制問卷, 滿分100 分, >90 分為非常滿意, 70 ~90 分為滿意, <70 分為不滿意。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 計數(shù)資料[n (%)] 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 (± s) 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融入前后的護理質量融入后的基礎護理質量、 抗生素使用、 感染控制管理、 護理安全管理、 安全意識評分均高于融入前 (P<0.05), 見表1。
表1 融入前后的護理質量比較 (n=40; ±s, 分)
表1 融入前后的護理質量比較 (n=40; ±s, 分)
?
2.2 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觀察組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3.17% vs. 19.05%,P<0.05), 見表2。
表2 兩組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 [n (%)]
2.3 融入前后醫(yī)務人員的滿意度評分融入后的專業(yè)技術、 儀表行為、 語言溝通、 術中配合、 護理流程評分均高于融入前(P<0.05), 見表3。
表3 融入前后醫(yī)務人員的滿意度評分比較 (n=40; ±s, 分)
表3 融入前后醫(yī)務人員的滿意度評分比較 (n=40; ±s, 分)
?
2.4 患者滿意度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96.83%vs. 82.54%,P<0.05), 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n (%)]
手術室作為醫(yī)院內救治危重癥的場所, 護理質量的高低與患者的生命安全直接相關[3]。 因此, 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至關重要。 破窗理論的核心為嚴格把控細節(jié)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預防破窗事件的發(fā)生[4]。 該模式通過加強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培訓, 最大限度地減少第一次破窗事件的發(fā)生, 并及時對破窗進行維護, 防止后續(xù)事故的發(fā)生[5]。 定期組織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安全培訓, 提高全體護士的安全責任意識, 及時發(fā)現(xiàn)工作中潛在的破窗事件, 給予針對性的預防, 同時組織護理工作會議, 與本院實際情況相結合, 制定完善的護理工作制度, 嚴格要求護理人員落實各項措施, 不斷強化護理人員的團隊意識, 盡可能不做破窗第一人, 從源頭上保證護理工作的安全[6]。與此同時, 小組管理人員加強監(jiān)管, 定期或不定期對護理安全實施情況進行檢查, 對于表現(xiàn)良好者給予獎勵或鼓勵, 對于發(fā)現(xiàn)的可能問題或已出現(xiàn)問題的, 具體分析并按照護理安全規(guī)范及制度進行處置, 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 破窗理論融入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后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同時護理期間相關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大幅降低, 提示融入破窗理論通過培訓管理, 可有效提升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 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融入破窗理論后, 醫(yī)務人員對護理工作者的專業(yè)技術、 儀表行為、 語言溝通、 術中配合、 護理流程等的滿意度顯著提高。 有研究[7]顯示, 護理人員與醫(yī)師較好的配合度可提升手術成功率, 同時可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 通過將破窗理論融入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 可促使護理人員學習專業(yè)技能, 熟練地與醫(yī)師配合, 保證手術的順利完成, 同時專業(yè)的護理服務可提升患者的舒適感,提升患者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 破窗理論融入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可提升護理質量, 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提高醫(yī)務人員及患者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