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坤宗 馬傳奇
摘要:通過分析城市中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的現(xiàn)狀與健康素養(yǎng)情況的相關性,城市老年人參與體育運動鍛煉的過程中知識與技能得到提升,健康觀念、行為得到優(yōu)化,并有效獲取健康基本知識與理念的提供基礎。老年人選擇適應的體育鍛煉運動應為群體類型項目,供氧為有氧方式為主。城市老年人持續(xù)參與體育鍛煉,健康素養(yǎng)會得到明顯提升,同時有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及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促進健康水平的改善。
關鍵詞:城市居民老年人體育鍛煉健康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80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7(a)-0000-00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Literacy and Physical Exercise Behaviors of Urban Elderly
XIN Kunzong? MA Chuanq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eijiang,Sichuan Province,641112China )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us quo of urba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s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exercise and their health literacy,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urban elderly people’s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exercise have been improved, their health concepts and behaviors have been optimized, and they have effectively acquired basic health knowledge and concepts. Provide the basis. The physical exercise that the elderly choose to adapt should be a group type event, and the oxygen supply is mainly aerobic. Urban elderly people continue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s, and their health literacy will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help the elderly to develop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exercise habits,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health.
Key Words:Urban residents; The elderly; Physical exercise;Health literacy
人口老齡化趨勢在我國近年不斷加劇,國家積極采取相應的政策調控,但緩解效果目前不顯著。致使社會和家庭面臨潛在的壓力,同時對醫(yī)療衛(wèi)生資源和社會發(fā)展影響顯著[1-2]。健康素養(yǎng)作為健康教育重要的內容部分,同時也包含在健康素質之中。健康素養(yǎng)整體高的人能更好的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對于面臨當下的社會壓力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對促進健康和疾病的預防都有著堅實的操作能力。健康素養(yǎng)問題已成為各國關注的熱點,研究區(qū)域涉入得并不全面,建立科學、合理的健康評價體系和影響健康素養(yǎng)形成的因素是當下迫切解決的問題,對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提高健康素養(yǎng)增強健康水平有重要意義。從健康素養(yǎng)這一指標評價來看,對個體和群體健康能力都有評價價值,也可作為評價體育鍛煉效果。
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聯(lián)合頒布《“健康中國 2030”規(guī)劃綱要》[3],首次提出健康中國這一概念,并把提高全體人民健康素質列入衛(wèi)生工作重點任務和目標。自2008年以來,衛(wèi)生部多次組織各種宣傳教育活動以此提高居民健康素養(yǎng)水平,并把適量運動作為評價健康素養(yǎng)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廣泛開展適量宇各類人群的健身系列活動,將健康素養(yǎng)與體育鍛煉結合起來,豐富體育鍛煉內容,達到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效果。該研究旨在分析城市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對健康素養(yǎng)的影響及相關性。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抽取樣本,對某社區(qū)老年人大學40名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抽取鍛煉組20人(有固定體育鍛煉項目),非鍛煉組20人(無體育鍛煉項目)進行為期8周跟蹤調查,鍛煉組與非鍛煉組年齡、身高、體重、受文化程度無顯著性差異( P>0.05)。
1.2? 研究方法
嚴格按照社會學和體育科研方法對問卷調查設計的基本要求,并采用現(xiàn)場記錄詢問調查的方式,記錄老年人的個人基本信息及健康素養(yǎng)指標等。其中發(fā)放《健康素養(yǎng)調查問卷》40份,回收40份,有效40份,有效率達100%。
根據(jù)中國健康教育中心2017年發(fā)布的健康素養(yǎng)維度,劃分為3 個方面,即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yǎng)、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yǎng)以及基本技能素養(yǎng),問卷評價指標在3個方面素養(yǎng)的分布[4]。分別為22 題、16 題、12 題,共計滿分66分,得分達到總分80%及以上,即得分≥53分,判定其具備總體健康素養(yǎng)[4-5]。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以及Excel表格,將鍛煉組與非鍛煉組干預前后所測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干預前鍛煉組與非鍛煉組健康素養(yǎng)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各項指標均采用均值±標準差(`χ±s)表示。
2? 結果與分析
2.1 健康素養(yǎng)概念及評價指標
2.1.1? 健康素養(yǎng)概念
健康是社會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對人得到全面發(fā)展的基礎,是對經(jīng)濟效益的重要保證,也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得到改善的具體體現(xiàn)。傳統(tǒng)的觀念健康指的是身體沒有疾病困擾,而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下,所包含的內容不僅僅是身體沒有疾病,而且需要心理和生理全面完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越來越注重健康,健康意識愈加強烈,健康所包含的面更全面,更具體。健康素養(yǎng)的內涵在健康觀念的改變下變得更豐富。健康素養(yǎng)是涵蓋多方面、多層次的概念體系,與社會環(huán)境密切相關。從健康素養(yǎng)定義來看[6],是通過健康知識的增加改變人們的生活行為方式,并認識到健康與社會、經(jīng)濟、環(huán)境等條件緊密聯(lián)系,這些因素在個人和集體的行為作用下加強,進而對健康產(chǎn)生積極作用。
2.1.2? 健康素養(yǎng)的評價指標
對健康素養(yǎng)相關文獻歸納,針對健康素養(yǎng)如何評價,特別是城市老年人健康素養(yǎng)評價,整理出合理、清晰的反映老年人健康素養(yǎng)水平,有助于進一步分析健康水平與體育鍛煉的關系。查閱文獻得知,健康素養(yǎng)分為3個一級指標: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二級指標用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預防、心理健康、個人衛(wèi)生行為、健康技能的主觀和客觀評定等說明,所有的健康評價指標是個人、外界,主觀和客觀兩方面來評價。
2.2? 鍛煉與非鍛煉兩組健康素養(yǎng)水平對比
從圖1可以看出,鍛煉組在干預前后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在基本知識與理念、基本技能(P﹤0.05),呈顯著性差異;生活方式與行為發(fā)生的變化(P﹤0.01),呈極顯著性差異。鍛煉組干預前后健康素養(yǎng)總分為(41.25±3.56)分、(55.43±4.58)分,呈顯著性差異(P﹤0.05)。分析得出參與體育鍛煉的老年人群對其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能得到改觀。
從圖2可以看出,非鍛煉組在干預前后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干預后健康素養(yǎng)各指標雖有所上升,無顯著性差異(P>0.05)。
2.3 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與健康行為相關性
健康行為所指的具體內容包含:參與體育鍛煉的次數(shù)為每周3次以上;每次參與體育鍛煉的強度;每次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為30min以上;每天參與體育鍛煉1h;每天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尋找獲取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有力途徑,這都是基本的健康行為,對于體育鍛煉與健康行為的影響,分析出健康行為與體育鍛煉的關聯(lián)。對每周不同體育鍛煉頻率健康素養(yǎng)水平的變化,調查發(fā)現(xiàn)參與體育鍛煉1~2天/周的老年人和3~4天/周的老年人占比較高(82.34%),5~6天/周和每天鍛煉的老年人總體較少(17.66%),其中參與鍛煉的這部分老年人多為退休職工,說明參與體育鍛煉需滿足相應物質基礎的支撐。
3 分析與討論
3.1 體育運動鍛煉與老年人健康素養(yǎng)水平的關系
科學的體育運動是一個系統(tǒng)的運動過程,以不同運動類型和頻次的方式參與體育鍛煉,來達到改善老年人身心狀況。在具有適應于各類人群的科學體育鍛煉的指導下,積極引導老年人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得到的效果是老年人身體結構有針對性的加強,對老年人的組織及系統(tǒng)改善。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個項功能器官退化,身體機能下降,為減緩機能衰老的過程,就需要具有方向性的開展體育運動鍛煉。特別是退休以后的老年人這一人群結構,沒有過多的工作任務,身體運轉較少,認知功能逐漸減退,根據(jù)具體功能減退情況開展相適應的體育運動鍛煉。
體育運動中,老年人的身體功能、心理情緒和社會活動得到有效改善,對遇到近似問題老年人能積極面對并正確尋找解決辦法[7]。參與體育鍛煉身體機能水平得到改善的同時,知識與技能也得到提升,對于健康的行為方式得到優(yōu)化。同時,參與體育運動鍛煉使得該運動功能作用得到認識,并涉及到體重、飲食、藥物使用等方面,在持續(xù)的進行中促進健康素養(yǎng)的提升。通過體育鍛煉外在的練習,使其身體機能有所反應,在相應環(huán)境刺激作用下,老年人技能活動得到遞進,使健康素養(yǎng)基本技能得到提升。
3.2? 體育干預方式與老年人健康素養(yǎng)水平的關系
體育活動具有廣泛的社會價值意義,科學指導老年人開展體育運動可以有效地改善其身心健康。體育所具備的功能和社會性對改善和緩解老年期的問題相對應,參與體育活動所具有的特點是具適合老年人的活動方式[8]。調查顯示,選擇參與體育鍛煉有71%的老年人是身體狀況下降所產(chǎn)生的心理危機感,28%的老年人由于身體條件受限選擇運動量較少的項目,如棋牌、散步、太極拳等,身心狀況較好,則選擇跳舞及跑步,生理條件比較好選擇爬山、游泳、遠游等運動項目,占到該人群的43.3%[9]。調查發(fā)現(xiàn),有氧運動對于人體執(zhí)行能力的積極影響,對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有氧運動訓練干預 6 個月后,患者 MoCA成績和執(zhí)行功能均得到顯著提升[10]。其中群體性的體育鍛煉項目是滿足老年人參與的重要社會性條件,有效促進老年人和諧生活,填補老年人交流的情感空間,同時有利于提升身體素質及機能水平。在群體參與的過程中交流其基本知與理念,獲取健康素養(yǎng)的基本技能,規(guī)范生活方式與行為。對此,群體性運動是推動社區(qū)老年人健康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途徑。
3.3 生活方式與老年人健康素養(yǎng)水平的關系
研究發(fā)現(xiàn),健康素養(yǎng)水平低的人群更易出現(xiàn)危害身體健康的行為,如吸煙、喝酒等行為[11]。健康素養(yǎng)水平于健康狀態(tài)具有直接的聯(lián)系,健康素養(yǎng)水平高的人群能獲取好的健康狀況。健康素養(yǎng)水平高對健康理念的認識更加深入,在平時的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升健康狀態(tài)。健康素養(yǎng)水平較低者對健康以及醫(yī)療信息缺失或不足,不能有效的利用保健知識及時的預防和處理疾病。調查發(fā)現(xiàn),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yǎng)、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yǎng)有具備的亞健康檢出率均低[12-13],提高居民的健康素養(yǎng)水平對改善群體的健康狀態(tài)有積極意義。
4 結語
系統(tǒng)、科學、持續(xù)的體育運動鍛煉對推動老年人健康素養(yǎng)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健康知識與基本理念獲取,能顯著改善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得到提升。老年人選擇最適應的體育鍛煉項目為群體類型,供氧為有氧方式的為主。體育鍛煉與健康素養(yǎng)水平密切聯(lián)系,鼓勵參與體育運動鍛煉是提升健康素養(yǎng)的有效路徑。
參考文獻
[1] 孫曉宇,張云策,劉維偉,等.健康素養(yǎng)水平與老年人運動鍛煉行為的關系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7,44(22):4143-4146,4155.
[2] 張立敏,査圣祥.體育鍛煉對老年人執(zhí)行功能的影響:多重中介模型的檢驗[J].體育與科學,2017,38(4):94-102.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健康中國2030 ”規(guī)劃綱要》 [EB/OL].(2016-10-25)[201811-20].https://www.nhfpc.gov.cn/guihuaxxs/s3586s/201610/21d120c917284007ad9c7aa8e9634bb4.shtml.
[4] 郭飏,黃芳,肖理紅,李海軍,等.湘潭市城區(qū)60~69歲老人健康素養(yǎng)水平及影響因素[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20,38(2):122-125.
[5] MARTIN L T, RUDER T,ESCARCE J,et? al.Developing? Predictive Models? of Health Literacy[J]. 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2009,24(11):1211-1216.
[6] 王乾貝,繩宇.太極拳對輕度認知障礙老年人記憶力和執(zhí)行功能的影響[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6,32(3):68-72.
[7] 趙德勛,王靜,王進選.體育運動鍛煉對老年人健康素養(yǎng)水平及執(zhí)行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4):804-807.
[8] 李愛紅.老齡人群低健康素養(yǎng)現(xiàn)狀的體育干預方式研究[J].體育科技,2020,41(2):51-52.
[9] 鄧陳亮,李樑,陸水萍.城市老年人體育鍛煉的行為特征[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1):190-194.
[10] 張建國,唐純志,孔令朔.太極拳運動對老年人認知功能影響的系統(tǒng)評價與Meta分析[J].中醫(yī)雜志,2017,58(17):1473-1477.
[11] 曾慶奇,常春.健康素養(yǎng)影響健康狀況的研究進展[J].中國健康教育,2013,29(1):57-60.
[12] 晏秋雨.天津市城鎮(zhèn)居民健康素養(yǎng)與亞健康狀態(tài)的流行特征及其相關性研究[D].天津:天津醫(yī)科大學,2020.
[13] PANAGIOTI M,SKEVINGTON SM,HANN M,et al.Effect of Health Literacy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Older Patients With Long-term Conditions: A Large Cohort Study in UK General Practice[J].Quality Life Res,2018,12( 3):1-12.
基金項目:2019年四川省<<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達標賽內江分站賽實踐策略研究(項目編號:HXL-19191)。
作者簡介:辛坤宗(1993—),男,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能訓練、運動康復。
馬傳奇(1986—),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