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紅
(1.滄州市市政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滄州 061000; 2.河北省路用材料與工藝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河北 滄州 061000)
伴隨道路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人們對道路建設材料的性能、壽命等方面的要求也日漸提高,改性瀝青混合料路面應用越來越多。自2010 年以來,滄州市區(qū)多條快車道采用橡膠改性瀝青混合料鋪筑,混合料的粗集料為玄武巖碎石,瀝青膠結料為廢胎膠粉和基質瀝青制備的橡膠改性瀝青。隨著路面服役時間的延長,其服務功能下降,需要對舊路面進行養(yǎng)護維修或銑刨后重建。銑刨回收的RAP 料中含有改性瀝青和優(yōu)質玄武巖石料。已有研究表明,橡膠粉與SBS 復合改性瀝青能夠形成比較穩(wěn)定的三維網(wǎng)絡結構[1-2],從而能夠改善混合料的高低溫性能及水穩(wěn)定性[3]。通常情況下,熱拌SMA 混合料的拌和溫度為170 ℃~185 ℃,在生產和施工過程中能源消耗大,會排放出大量的瀝青煙和有害氣體,嚴重污染環(huán)境,影響施工人員身體健康,而采用泡沫瀝青溫拌技術可以顯著降低混合料的拌和、攤鋪和碾壓溫度,節(jié)約能源,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有效解決傳統(tǒng)熱拌技術的弊端。
永濟路(迎賓大道—鞠官屯泵站) 提升改造工程全長8 025 m,其路面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上面層均設計為4 cm SMA 瀝青瑪脂碎石混合料,依托該工程,在迎賓大道—開元大道段(約660 m) 進行了溫拌再生SMA混合料的工程應用,即在SBS 改性瀝青SMA 混合料的基礎上摻加20%含橡膠改性瀝青和玄武巖石料的RAP,并采用泡沫瀝青溫拌工藝拌和、施工,將SMA 瀝青混合料應用技術、泡沫瀝青溫拌技術、瀝青路面再生技術3 項技術有機融合,實現(xiàn)廢舊改性瀝青混合料高值化節(jié)能環(huán)保再生。
采用河北倫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SBS(I-D) 改性瀝青,其技術指標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SBS(I-D)改性瀝青性能指標檢測結果
粗集料為石家莊10 mm ~15 mm,5 mm ~10 mm 玄武巖碎石,細集料為石家莊機制砂,填料為唐山石灰?guī)r礦粉。纖維穩(wěn)定劑采用木質素纖維。以上原材料的各項技術指標均能滿足JTG F40—2004 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的技術要求。
采用滄州市某道路工程上面層銑刨回收的橡膠改性瀝青混合料回收料。對改性瀝青RAP 料進行了抽提和篩分試驗,檢測油石比(質量比) 為5.1%,篩分結果見表2。回收瀝青的25 ℃針入度(0.01 mm) 為19.4,改性瀝青RAP 技術指標檢測結果見表3。
表2 改性瀝青RAP 篩分結果
表3 改性瀝青RAP 技術指標檢測結果
由于泡沫瀝青溫拌技術是生產工藝上的改善,所以溫拌全新SMA-13 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按照JTG F40—2004 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中熱拌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方法進行試驗。在全新SMA-13 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結果基礎上,根據(jù)RAP 的篩分結果,調整各集料的摻配比例,使20%RAP 摻量再生SMA-13 混合料與全新SMA-13 混合料具有基本相同的礦料級配,最終確定的混合料的目標配比見表4,礦料級配曲線見圖1。
表4 全新溫拌及溫拌再生SMA-13 混合料目標配合比
圖1 全新溫拌及溫拌再生SMA-13 瀝青混合料級配曲線
采用馬歇爾試驗確定全新SMA-13 的最佳油石比(質量比) 為5.92%,再生SMA-13 混合料采用與全新料相同的油石比,其瀝青結合料用量由RAP 料中的舊瀝青和新瀝青相加組成。對最佳油石比下SMA-13 混合料進行了體積指標和使用性能檢驗,同時進行謝倫堡析漏試驗及肯塔堡飛散試驗,結果見表5,表6。
表5 最佳油石比下SMA-13 混合料體積指標及使用性能檢驗結果
表6 謝倫堡析漏試驗及肯塔堡飛散試驗結果
在廠拌熱再生設備上安裝間歇式瀝青發(fā)泡裝置,使改性瀝青在極短的時間內大量、集中、間歇地發(fā)泡,并以泡沫形態(tài)的改性瀝青噴入攪拌缸中。泡沫改性瀝青黏度降低,和易性增加,能夠在比熱拌工藝降低30 ℃左右的情況下,與改性瀝青RAP、新集料、纖維穩(wěn)定劑等拌和均勻,生產出性能符合要求的溫拌再生SMA 混合料。
溫拌再生SMA 混合料生產時設定發(fā)泡用水量為新瀝青用量的1.5%,平均每60 s ~70 s 拌制一盤,首先投入改性瀝青RAP 和新集料干拌約15 s ~20 s,然后加入礦粉后干拌約5 s,最后加入泡沫改性瀝青、同時投入纖維穩(wěn)定劑濕拌約40 s ~50 s,拌和周期比普通瀝青混合料延長10 s ~25 s,能夠保證改性瀝青均勻裹附集料。
RAP 加熱溫度控制在90 ℃~110 ℃,因采用泡沫瀝青溫拌工藝,需保證瀝青在高溫下進行發(fā)泡,新改性瀝青的加熱溫度與熱拌混合料中瀝青的加熱溫度相同; 新集料的加熱溫度比熱拌降低20 ℃~30 ℃,最終混合料的出料溫度控制在150 ℃~165 ℃,生產的溫拌再生SMA混合料拌和均勻,沒有花白料、離析等現(xiàn)象。溫拌全新SMA 混合料各環(huán)節(jié)加熱溫度比溫拌再生SMA 混合料低5 ℃,混合料出料溫度控制在150 ℃~160 ℃。
SMA 混合料對施工各環(huán)節(jié)的控制及要求較高,對施工因素的敏感性較強,施工中對施工溫度、壓實工序等加強管控。
混合料運輸采用LNG 運輸車,保溫性能良好且使用方便。SMA 混合料到場及攤鋪溫度與出廠溫度相比,溫降較小。
溫拌再生與全新溫拌SMA-13 采用相同的施工工藝。攤鋪機分幅攤鋪,碾壓遵循“緊跟、慢壓、高頻、低幅”的原則,具體的碾壓組合及碾壓速度見表7。對于大型壓路機難于碾壓的部位,如收水口及井蓋周圍重要邊角部位,采用小型壓路機進行壓實。
表7 永濟路SMA 瀝青路面施工碾壓組合及碾壓速度
施工過程中設專人對混合料的攤鋪、碾壓溫度進行了檢測,混合料的攤鋪溫度為140 ℃~149 ℃,初壓溫度為135 ℃~139 ℃,碾壓終了溫度不低于90 ℃?;旌狭弦子谀雺好軐?,同時施工作業(yè)環(huán)境得到明顯改善。
施工完畢后,及時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了鉆芯,芯樣完整密實,經(jīng)檢測壓實度均大于96%,滿足規(guī)范要求;摩擦系數(shù)(BPN)51 ~57,滲水系數(shù)31 mL/min ~45 mL/min,符合設計要求。成型后的溫拌再生SMA 路面具有理想的外觀效果,行車舒適,路用性能良好。采用XC-0002 落錘式彎沉儀檢測路面彎沉代表值為14.3(0.01 mm) ,符合交工驗收彎沉值不大于19.8 mm 的要求。
生產過程中,分別取溫拌再生和全新溫拌SMA-13混合料進行性能對比試驗。
采用離心分離法進行油石比檢測,結果見表8。溫拌再生SMA 混合料中含有橡膠粉,導致檢測的油石比偏小。
表8 礦料級配檢驗
按照JTG E20—2011 公路工程瀝青及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中的試驗方法進行馬歇爾、車轍及凍融劈裂試驗,試驗結果見表9。
表9 馬歇爾、車轍、凍融劈裂試驗結果
同時,引入漢堡車轍試驗綜合評價混合料的水穩(wěn)定性(見圖2) 。漢堡車轍試驗水浴溫度為50 ℃,控制試件空隙率為(7 ±1) %,設置鋼輪達到20 000 次往復運動時停止試驗,其結果為浸水輪碾20 000 次時的車轍深度,試驗結果見表10。
圖2 溫拌再生SMA-13 漢堡車轍試件
表10 漢堡車轍試驗結果
從上述試驗結果可以看出:
1) 溫拌再生SMA 混合料的馬歇爾穩(wěn)定度、動穩(wěn)定度、殘留穩(wěn)定度、凍融劈裂強度比均滿足現(xiàn)行規(guī)范中對全新熱拌SMA 混合料的技術要求,且各項指標均高于全新溫拌SMA 混合料。
2)2 種混合料的漢堡車轍深度均較淺,而全新溫拌SMA 混合料的平均車轍深度約為溫拌再生SMA 混合料的1.8 倍,說明溫拌再生SMA 混合料在水浴狀態(tài)下具有良好的抗車轍性能。
3) 溫拌再生SMA 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車轍性能,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RAP 中瀝青老化而變硬,增加了再生混合料的抗車轍變形能力;二是RAP 中殘留的橡膠粉與新SBS 改性瀝青復合后,提高了瀝青結合料的黏性,改善了瀝青的高溫穩(wěn)定性,從而使混合料的高溫穩(wěn)定性提高。
4) 溫拌再生SMA 混合料的水穩(wěn)定性優(yōu)于全新溫拌SMA 混合料,分析原因可能是RAP 中含有殘留的橡膠粉,與新?lián)郊拥腟BS 改性瀝青發(fā)生了復合作用,瀝青黏度得到改善,因此瀝青與集料之間的界面強度得到了提高,形成的瀝青混合料就能夠有效抵抗水進入油石界面,減少瀝青從集料表面剝離,從而改善了混合料的水穩(wěn)定性。
綜合上述試驗結果,摻加20%廢舊橡膠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再生SMA 混合料,其高溫穩(wěn)定性、水穩(wěn)定性優(yōu)于全新SMA 混合料,具有橡膠粉復合SBS 改性瀝青混合料的特性,性能更優(yōu)于單純的SBS 改性瀝青混合料,與金科的研究結論一致[4-5]。
瀝青混合料拌和設備以天然氣為燃料,在生產過程中,對溫拌再生SMA 混合料拌和溫度和天然氣耗氣量進行了跟蹤,將其與傳統(tǒng)熱拌工藝進行了對比,經(jīng)濟效益分析見表11。
表11 溫拌再生與全新熱拌SMA 混合料經(jīng)濟效益分析
與傳統(tǒng)熱拌SMA 混合料相比,溫拌再生SMA 混合料技術再生利用了RAP 料,節(jié)約了新石料及新瀝青的消耗,同時生產拌和溫度降低20 ℃~30 ℃,節(jié)能率達30%,每噸混合料的生產成本可降低50 余元,經(jīng)濟效益顯著。此外,拌和溫度的降低,使生產及施工現(xiàn)場瀝青煙的排放量明顯減少,明顯改善施工作業(yè)環(huán)境。溫拌再生與溫拌SMA 混合料均采用泡沫瀝青溫拌工藝,平均單位耗氣量基本相同,兩者相比,溫拌再生SMA 混合料生產成本中節(jié)省了新石料及新瀝青等材料費用。
永濟路通車使用1 a 后,對溫拌再生SMA 路段進行了觀測,路面無裂縫,沒有出現(xiàn)推移、壅包、松散、坑槽、車轍及水損害等破壞,檢測路面摩擦系數(shù)(BPN)50 ~53,滲水系數(shù)39 mL/min ~48 mL/min,彎沉代表值為15.4(0.01 mm),路面使用狀況良好。
永濟路溫拌再生SMA 的成功應用為廢舊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提供了一種應用途徑和工程參考。通過該工程實踐,主要得出以下結論和建議:
1) 摻加20%廢舊橡膠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溫拌再生SMA 混合料,具有橡膠粉復合SBS 改性瀝青混合料的特性,其高溫穩(wěn)定性、水穩(wěn)定性更優(yōu)于單純的SBS 改性瀝青SMA 混合料。2) 溫拌再生SMA 混合料應用于瀝青路面上面層,提高了改性瀝青RAP 的應用層位,實現(xiàn)了改性瀝青RAP 的高值化再生利用。3) 溫拌再生SMA 混合料再生利用了含改性瀝青和玄武巖石料的RAP 料,解決了廢舊瀝青路面材料棄置堆放占用土地問題,減少了高品質砂石材料的開采和新瀝青的使用,結合泡沫瀝青溫拌技術,實現(xiàn)了廢舊改性瀝青混合料高值化節(jié)能環(huán)保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