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娟 宋輝 沈翊 (銅陵市立醫(yī)院中醫(yī)科,安徽 銅陵 244000)
慢性腎小球腎炎(CGN)是常見的免疫性炎性反應性病癥,隨著老齡化加劇,其患病率不斷增加,嚴重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1〕。CGN具體發(fā)病機制尚未十分清楚,其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蛋白尿、高血壓、血尿、頭暈、全身乏力等,導致患者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影響,需引起重視〔2,3〕。老年CGN治療難度較大,若未采取及時有效治療,常會引起多種并發(fā)癥如高血壓、水腫等,而造成疾病進一步惡化〔4,5〕。目前,臨床上采取西醫(yī)治療老年CGN患者尚無特效治療方法。隨著近年來中醫(yī)藥不斷研究發(fā)現(xiàn),針對老年CGN患者采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可獲得良好療效〔6,7〕。本研究旨在探討清熱降濁方聯(lián)合雷公藤多苷對老年CGN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癥因子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擇銅陵市立醫(yī)院于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老年CGN患者80例,依據(jù)《內科學》〔8〕和《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9〕中關于CGN診斷標準。按照隨機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65~78歲,平均(70.84±3.51)歲;病程9~43個月,平均(25.48±3.95)個月。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65~79歲,平均(71.20±3.98)歲;病程6~42個月,平均(26.32±4.87)個月。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納入標準:①符合CGN診斷標準,24 h尿蛋白定量>1.5 g;②年齡65~80歲;③臨床資料完整;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近3個月內使用過雷公藤制劑、免疫抑制劑和糖皮質激素等;②肝、心、肺功能嚴重異常者;③過敏體質者;④免疫功能障礙、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⑤繼發(fā)性腎小球疾??;⑥需接受腎臟替代治療者;⑦治療依從性差;⑧近3個月內存在局部或全身感染病史者。
1.2方法 兩組采取常規(guī)基礎治療,包括低鹽、低蛋白、少脂飲食,給予利尿劑消腫、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或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類藥物控制血壓,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對照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江蘇美通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10 mg;國藥準字Z32021007)0.5 mg/(kg·d),2次/d;觀察組:在雷公藤多苷片基礎上服用清熱降濁方,組成包括:黃芪30 g、山藥20 g、茯苓20 g、白術20 g、車前草20 g、芡實20 g、生地15 g、丹參15 g、牡丹皮15 g、菟絲子10 g、女貞子10 g、甘草6 g,水煎諸藥,1劑/d,150 ml/次,2次/d。兩組治療療程12 w。
1.3療效標準 ①顯效: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200 mg,腎功能正常,且患者主要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無血尿、蛋白尿;②有效: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減少≥30%,腎功能基本正常,且患者主要癥狀和體征改善;③無效: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減少<30%,腎功能無改善,且患者主要癥狀和體征無改善。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為總有效率。
1.4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腎功能變化,采用尿液化學分析儀(HT-2000型)測定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羅氏Cobas Integra 800)測定尿素氮和肌酐水平;②觀察兩組免疫功能變化,采集治療前與治療12 w外周靜脈血6 ml,取血清,采用免疫法測定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水平;③觀察兩組炎癥因子變化,采集治療前與治療12 w外周靜脈血6 ml,取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定白介素(IL)-6、腫瘤壞死因子(TNF)-α和C反應蛋白(CRP)水平;④觀察兩組尿液中白細胞和紅細胞變化。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軟件進行χ2檢驗、t檢驗。
2.1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37例(92.50%),顯效28例(70.00%)、有效9例(22.50%)、無效3例(7.50%)〕高于對照組〔28例(70.00%),顯效21例(52.50%)、有效7例(17.50%)、無效12例(3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646,P<0.05)。
2.2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12 w兩組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
2.3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IgA、IgG和IgM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12 w兩組均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2.4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反應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12 w兩組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反應指標比較
2.5兩組治療前后尿液中白細胞和紅細胞變化比較 治療前兩組尿液中白細胞和紅細胞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12 w兩組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尿液中白細胞和紅細胞水平 比較
CGN主要是多因素所致的一種疾病,具有起病緩慢、病程長、容易出現(xiàn)反復發(fā)作等特點,可累及腎間質和腎小管,甚至可能導致慢性腎衰竭,嚴重者可能威脅患者生命健康〔10,11〕。因此,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法具有重要意義。現(xiàn)代醫(yī)學針對CGN尚無特效治療方法,多以利尿消腫、控制血壓等綜合治療為主,以延緩腎功能損害、延緩病情進展及改善臨床癥狀為治療目的,但仍存在部分患者無法達到理想效果〔12〕。
中醫(yī)學認為CGN屬“尿血”“水腫”“腰痛”“虛勞”等范疇,其病機主要為先天之本不足復感外邪引起〔12〕。中醫(yī)理論認為先天稟賦不足,后天飲食起居,而造成機體陰陽失衡,外邪乘虛侵襲機體,阻遏氣機,從而引起三焦氣化功能障礙而引發(fā)此病〔13~15〕。脾腎氣虛兼濕熱證為其主要病因病機。本文采用清熱降濁方,黃芪和芡實可益氣固精,脾腎雙補,山藥健脾補腎,白術益氣健脾燥濕,茯苓健脾利水滲濕,車前草利水滲濕,生地清熱解毒、涼血養(yǎng)陰,丹參活血涼血,牡丹皮清熱解毒,菟絲子補腎益精,女貞子滋補肝腎、清虛熱,甘草健脾、調和諸藥??v觀全方可奏健脾補腎清熱化濕之功。雷公藤多苷是一種脂溶性混合物質,主要從雷公藤植物中提取分離而來,具有抗感染、增強免疫等生物學活性〔16〕。此外,雷公藤多苷具有明顯抗炎作用,可阻斷前列腺素E2、組胺和5-羥色胺產(chǎn)生,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慢性增生性、急性滲出性炎癥;且雷公藤多苷可通過多種途徑抑制機體免疫功能,誘導已活化淋巴細胞凋亡,抑制核因子-κB活性等〔17〕。本研究表明,老年CGN患者應用清熱降濁方聯(lián)合雷公藤多苷可提高臨床治療療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尿液中白細胞和紅細胞水平。
炎癥因子如IL-6、TNF-α和CRP等可促進腎小球損傷〔18〕。其中IL-6和TNF-α為機體免疫調節(jié)與炎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當出現(xiàn)CGN時會造成體內炎癥因子大量分泌,導致腎小球上皮細胞發(fā)生局部炎癥反應,IL-6可誘導機體免疫細胞產(chǎn)生多種炎癥因子;TNF-α可刺激T細胞與B細胞,促使5-羥色胺分泌,拮抗機體炎癥反應。CRP主要由急性時相蛋白生成,當機體受感染時其水平迅速上升〔19,20〕。本研究表明,老年CGN患者應用清熱降濁方聯(lián)合雷公藤多苷可降低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而使患者炎癥反應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