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勝威 (廣東省化州市新安中學 525133)
陳興海 (廣東省茂名市新世紀學校 525400)
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發(fā)布的《關于加強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下簡稱《意見》)指出: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命題要發(fā)揮引導教育教學作用,引導教師積極探索基于情境、問題導向、深度思維、高度參與的教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以素養(yǎng)為導向、提升試題科學化水平已成為各地中考試題命制的方向與共識.本文對浙江省2021年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金華卷)第23題進行評析,從中獲得了一些有益的啟示.
A
在反比例函數的圖象上,AB
⊥x
軸于點B
,AC
⊥y
軸于點C
,分別在射線AC
,BO
上取點D
,E
,使得四邊形ABED
為正方形.如圖1,點A
在第一象限內,當AC
=4時,小李測得CD
=3.圖1 圖2
探究:通過改變點A
的位置,小李發(fā)現點D
,A
的橫坐標之間存在函數關系.請幫助小李解決下列問題.(1)求k
的值.(2)設點A
,D
的橫坐標分別為x
,z
,將z
關于x
的函數稱為“Z
函數”.如圖2,小李畫出了x
>0時“Z
函數”的圖象.①求這個“Z
函數”的表達式;②補畫x
<0時“Z
函數”的圖象,并寫出這個函數的性質(兩條即可);③過點(3,2)作一直線,與這個“Z
函數”圖象僅有一個交點,求該交點的橫坐標.k
的值,求出點A
坐標代入即可(k
=4),是對“待定系數法”基本技能的考查.第(2)問引入了新函數——“Z
函數”,從題目給出的部分圖象可知,這并不是熟知的三大函數(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之一.學生欲求“Z
函數”的表達式,待定系數法“一設二代三求”的解題套路顯然無能為力,必須回歸到對函數本質的理解:函數是蘊含于變量之間的一種依存關系.求“Z
函數”的表達式應從z
與x
兩者之間的關系入手,結合圖1易得幾何等量關系CD
+DA
=CA
,而由四邊形ABED
為正方形得DA
=AB
,所以CD
+AB
=CA
,將幾何等量關系“坐標化”即為故“Z
函數”的表達式為函數是中學數學的核心內容,也是歷年中考的重點和熱點.根據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發(fā)布的2020年廣東省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數學試題評析的統(tǒng)計分析,三大函數是近五年廣東省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數學的高頻考點.在各地的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數學試題中,對函數考查的主要方向是函數的圖象與性質、函數與幾何的綜合、函數的實際應用.這些考題是運用“已知”的圖形性質、“已有”的函數模型去解決問題,是對舊知的記憶與運用,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學生的運算能力、推理能力、分類討論思想和應用意識等.本題要求學生探索未知函數求表達式、性質與圖象等,是基于函數概念的理解對新知進行探索,考查了學生對函數概念的理解.義務教育階段函數的學習,要在學習“三大函數”基礎上,形成利用函數的觀點認識現實世界的意識,讓學生會用函數的眼光觀察世界、會用函數的思維思考世界、會用函數的語言表達世界.
x
<0時“Z
函數”的圖象,并至少寫出這個函數的兩條性質.學生沒有現成的知識可憑借,需要利用“經驗”對新函數進行研究.根據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和二次函數的學習研究經驗,研究函數的一般方法和步驟是:畫函數圖象、觀察歸納特征、用數學語言描述性質.由“Z
函數”表達式,易畫它的圖象;而對函數圖象的研究可從圖象的形狀、位置、增減性(單調性)、對稱性等角度進行觀察,最后用數學語言概括與描述如下:a.此函數的圖象是由兩個分支組成的曲線(形狀).
b.此函數的圖象關于直角坐標系的原點成中心對稱(對稱性).
c.當x
>0時,函數值z
隨自變量x
的增大而增大;當x
<0時,函數值z
隨自變量x
的增大而增大(增減性).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主要表現為結論性知識、事實性知識,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主要表現為在數學活動中形成和積累的過程性知識、策略性知識.從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來看,它并非單純地通過接受數學事實性知識來實現,它更多地需要通過對數學思想的領悟、對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和條理化,以及對數學知識的自我組織等活動來實現.數學教學要克服“雙基”教學中過于表層、追求熟練、缺乏對數學本質理解的弱點,讓數學的思維方法、研究方法銘刻在頭腦中,并內化成為讓學生受益終生的必備品格和能力,就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所經歷的活動”進行概括與歸納,上升為更一般的思想方法、原理觀念.
Z
函數”圖象僅有一個交點時,存在“相交”與“相切”兩種情況:a.第一種情況(相交):“Z
函數”圖象不與y
軸相交,故平行于y
軸的直線與“Z
函數”圖象僅有一個交點,且直線過點(3,2),可得交點的橫坐標為3.b.第二種情況(相切):若從圖形的角度看則難于求出切點,可轉換為用代數的方法求解,考查學生對數形結合思想的領悟.可設直線的表達式為z
′=mx
+b
(m
≠0),將點(3,2)代入可求得b
=-3m
+2,故z
′=mx
-3m
+2.聯立兩函數表達式可得含m
的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得(m
-1)x
+(2-3m
)x
+4=0.當整式方程僅有一個解時,直線與函數圖象僅有一個交點,求得交點的橫坐標為4或2或6.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guī)定學習要求的程度,既要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還要注重考查思維過程、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舊知識”應用于“新問題情境”,注重的是問題解決中的知識遷移與運用;本題是“新知識”應用于“舊問題情境”,讓學生不囿于原有知識藩籬或固有的思維模式,使得學生更關注于問題解決的數學策略、思路、方法等.德國2012年頒布的高中數學標準中,將“數學地解決問題能力”界定為學生“擁有恰當的數學策略去發(fā)現解決問題的思路或方法,并加以反思”.
在《意見》頒布之前,《考試大綱》和歷年中考試題是復習備考的兩大必備資料,認真研究《考試大綱》和歷年中考試題是復習備考的成功經驗和基本要求.《考試大綱》指明了考試內容與范圍,即明確了“考什么”;歷年中考試題則蘊含了考查的形式與方法,即提供了“怎么考”的示范樣例.相同的知識點,不同年份的試題只是在考查形式上變化(形變),而考查的內容實質沒有變化(質變).例如,廣東省2017—2019年中考試題的解答題部分對“方程與不等式”的考查,見表1.
表1
年份題號分值試題考查內容201921(8分)某校為了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計劃購買籃球、足球共60個,已知每個籃球的價格為70元,每個足球的價格為80元.(1)若購買這兩類球的總金額為4 600元,求籃球、足球各買了多少個?(2)若購買籃球的總金額不超過購買足球的總金額,求最多可購買多少個籃球?列方程組、不等式解應用題201820(8分)某公司購買了一批A、B型芯片,其中A型芯片的單價比B型芯片的單價少9元,已知該公司用3 120元購買A型芯片的個數與用4 200元購買B型芯片的個數相等. (1)求該公司購買的A、B型芯片的單價各是多少元?(2)若兩種芯片共購買了200個,且購買的總費用為6 280元,求購買了多少個A型芯片?列方程組解應用題201719(6分)學校團委組織志愿者到圖書館整理一批新進的圖書.若男生每人整理30本,女生每人整理20本,共能整理680本;若男生每人整理50本,女生每人整理40本,共能整理1 240本.求男生、女生志愿者各有多少人?列方程組解應用題
通過對比發(fā)現,三年試題考查的是“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組)、不等式(組)”的建模能力和“解方程(組)、解不等式(組)”的運算技能.不同年度的考題只是問題情境和數據的
不同,對考生的能力要求沒有實質性的改變.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在復習備考中出現“為考試而考試”的短視行為:只關注“能列會算”等基本技能的操練,忽略對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的理解與思考.而在廣東省2020年的中考試題中,除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查外,還加強了對概念本質理解的考查:
(2020年廣東中考第21題)已知關于x
,y
的方程組與的解相同.(1)求a
,b
的值;(2)若一個三角形的一條邊的長為另外兩條邊的長是關于x
的方程x
+ax
+b
=0的解,試判斷該三角形的形狀,并說明理由.對“兩個二元一次方組的解相同”的理解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解相同”可以理解為兩個方程組有“公共解”或“相同解”;兩個方程組的“公共解”既滿足方程組(I),也滿足方程組(II);滿足方程組(I)的解是方程①②的解,滿足方程組(II)的解是方程③④的解.那么這個“公共解”是方程②③的共同解,方程組的解是方程①②③④的解.
面對此問題,學生沒有固定的解題模式可模仿.因此,在復習備考中也就不能只是“死摳”題型,而要注重對數學概念本質的理解,以不變應萬變!中考考查的內容與形式由“形變”到“質變”的遞進,是“在新課標與高考評價體系的指引下,以高考為代表的大規(guī)模中學數學考試命題正在發(fā)生從能力立意到素養(yǎng)導向的重要轉變”.
學習是人類的生存本能,也是人類需要不斷學習提高的能力,以適應不斷發(fā)展變化的環(huán)境.2016年發(fā)布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總體框架指出,學會學習是自主發(fā)展素養(yǎng)的基本要點.課堂教學除了讓學生“學會”具體知識、掌握特定技能,還要在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培養(yǎng)關鍵能力,形成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素養(yǎng).用什么方式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學習數學思考方法,從學會思考逐步走向學會學習,是教材編寫中需要認真思考和落實的主要任務.作為“指揮棒”的中考試題,除了考查學生是否“學會”了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更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即“會學”.例如,2020年貴州省遵義市中考數學第10題:
構建幾何圖形解決代數問題是數形結合思想的重要性,在計算 tan 15°時,如圖3,在Rt△ABC
中,∠C
=90°,∠ABC
=30°,延長CB
使BD
=AB
,連結AD
,使得∠D
=15°,所以tan 15°類比這種方法,計算tan 22.5°的值為( ).圖3
學生要解決本題,除了掌握含根式的分式化簡外,關鍵是通過題目給出的示例,學習領會其構造的方法,然后應用于所求的問題.此題考查的不是學生對具體知識技能的理解與掌握,而是對新知識的理解、遷移、運用的能力.學習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但不能僅停留于基礎知識的記憶、基本技能的操練,還要對學習過程進行審視與反思,習得符合自已的科學的學習方法與策略,提升自我評估與調控的元認知水平,養(yǎng)成注重學習的學習習慣與品格意識,實現由“學會”向“會學”的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