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俊建,居會東,周春
(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鹽城 224700)
顱內(nèi)感染是兒科臨床常見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疾病,是指由各類病原體侵犯腦實質(zhì)及腦膜等引起的疾病,常見病原體包括真菌、病毒、寄生蟲等[1]。顱內(nèi)感染患兒以高熱、頭痛、嘔吐等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化膿性腦膜炎更常見于嬰幼兒,其他類型顱內(nèi)感染則任何年齡都可發(fā)病。在化膿性腦膜炎與病毒性腦炎早期,患兒臨床表現(xiàn)腦脊液改變均無特異性,不易鑒別[2]。腦脊液病原學檢測是鑒別二者的金標準,但陽性率較低,且耗時長,臨床應用有所局限[3]。近年來,國內(nèi)外學者先后在腦脊液與血清中發(fā)現(xiàn)了PCT、CK-B、LDH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的特殊標志物[4-5]。本研究旨在評價上述3個指標在小兒顱內(nèi)感染診斷和鑒別中的應用價值,如下報道。
選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顱內(nèi)感染患兒(化膿性腦膜炎45例、病毒性腦炎55例)和45例行腦脊液檢查的熱性驚厥兒童作為研究對象?;撔阅X膜炎組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5個月至10歲,平均(5.46±2.06)歲。病毒性腦炎組中男29例,女26例,年齡7個月至10.5歲,平均(5.51±2.12)歲。對照組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7個月至9歲,平均(5.32±2.04)歲。三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患兒監(jiān)護人對研究知情同意。
所有患兒入院后24h內(nèi)在無菌條件下行腰椎穿刺,抽取檢查項目所需量的腦脊液,送檢細胞學檢查腦脊液生化及腦脊液常規(guī)。同時抽取靜脈血,置于離心機上,在室溫下以3000r/min的速度離心15min,收集上清液,置于微量離心管中,存放于-70℃冰箱中待檢。
化膿性腦膜炎和病毒性腦炎患兒治療7~10d,抽取1.5mL腦脊液,并抽取2mL靜脈血,于室溫下以3000r/min的速度離心15min,收集上清液置于微量離心管中,凍存在-70℃冰箱中待檢。
使用固相夾心法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定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試劑盒由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20162401534;雙抗體夾心法測定肌酸激酶腦型(creatinine kinase brainisoenzyme,CK-BB),試劑盒由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貨號SCE030Mu;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試劑盒由上海研域儀器設備有限公司提供,貨號YY-ELISA-03288。
化膿性腦膜炎腦脊液及血清中PCT含量顯著高于病毒性腦膜炎及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毒性腦膜炎腦脊液及血清中PCT含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化膿性腦膜炎組和病毒性腦膜炎組血清及腦脊液中CK-BB、LDH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腦脊液中,化膿性腦膜炎組LDH水平較病毒性腦膜炎高(P<0.05),血清中,化膿性和病毒性腦膜炎LDH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急性期患兒腦脊液及血清中PCT、CK-BB、LDH含量比較()
表1 急性期患兒腦脊液及血清中PCT、CK-BB、LDH含量比較()
注:與病毒性腦膜炎組比較,*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恢復期化膿性腦膜炎組患兒腦脊液及血清中PCT、CK-BB、LDH含量均較病毒性腦膜炎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恢復期患兒腦脊液及血清中PCT、CK-BB、LDH含量比較()
表2 恢復期患兒腦脊液及血清中PCT、CK-BB、LDH含量比較()
顱內(nèi)感染是兒童時期常見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本病是各種病原體微生物侵犯大腦引發(fā)的疾病,自身免疫力低下也可能誘發(fā)疾病[6]?;純号R床表現(xiàn)與顱內(nèi)感染原因相關,常見癥狀包括腦膜刺激征、全身感染癥狀、顱內(nèi)壓增高等,單依靠臨床癥狀無法鑒別感染類型及感染部位,需綜合影像學及生化檢查才能做出準確評估。
顱內(nèi)感染早期,病毒性腦膜炎與化膿性腦膜炎癥狀表現(xiàn)類似,并不典型,腦脊液檢查有時也缺乏特征性,增加了臨床診斷和鑒別的難度,亟待尋找快速、準確的檢查方式以輔助診斷。PCT是降鈣素前肽,屬于無激素活性的糖蛋白,在正常人群腦脊液與血清中,PCT含量一般低于0.1ng/mL,若受到細菌感染,人體各組織及器官中巨核吞噬細胞產(chǎn)生免疫應答,大量釋放PCT。相關研究指出,若發(fā)生全身性細菌感染或寄生蟲及真菌感染時,血清PCT表達水平顯著升高,而在發(fā)生非感染性炎癥與病毒感染時,血清PCT濃度一般無明顯變化,或有輕度升高[7-8]。本次研究中,急性期化膿性腦膜炎患者血清PCT水平顯著高于病毒性腦炎患兒,與相關研究結(jié)果一致,提示血清中PCT水平是鑒別化膿性腦膜炎與病毒性腦膜炎的特異性指標。
CK-BB為肌酸激酶同工酶之一,是一種可溶性細胞蛋白,主要存在于星形細胞與神經(jīng)元當中,無法通過完整的血腦屏障,健康人群血液及腦脊液中CK-BB濃度極低,無法檢出[9]。若腦組織發(fā)生病變,細胞發(fā)生水腫,滲透性增加,CK-BB可通過細胞向腦脊液中擴散,并從受損的血腦屏障向血液擴散,導致血清和腦脊液中CK-BB水平升高,因此其作為神經(jīng)元損傷標志物可反映神經(jīng)元的損傷程度,本次研究中,化膿性腦病患兒急性期腦脊液與血液中CK-BB水平均較病毒性腦炎患兒低,在恢復期中,化膿性組和病毒性組患兒CK-BB水平較急性期明顯下降,提示動態(tài)檢測CK-BB水平可及時掌握患兒病情變化。
LDH是糖酵解過程中的重要酶,在人體所有組織細胞的胞質(zhì)內(nèi)有廣泛分布。正常腦脊液中LDH活性極低,不足血清中LDH的10%,當組織受損,細胞被破壞,其中LDH釋入血液中[10]。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化膿性組腦脊液LDH水平高于病毒性組,考慮是化膿性腦膜炎患兒在大量致病菌介導的炎癥反應下,腦組織嚴重水腫,顱內(nèi)壓升高,導致病變組織缺氧缺血,而局部發(fā)生的糖酵解作用增強,LDH活性亦隨之增強。
綜上所述,動態(tài)監(jiān)測血清及腦脊液PCT、LDH、CK-BB水平有助于小兒顱內(nèi)感染診斷、鑒別以及觀察病情發(fā)展,對評估預后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