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月娥 胡 靚 寇 潔 湯 婧
金華市中醫(yī)醫(yī)院 浙江 金華 321000
當前,臨床對泌尿系統(tǒng)結(jié)石主要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ESWL)方式進行治療,盡管其可發(fā)揮一定干預效果,但是在手術后極易發(fā)生血尿以及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不良情況。伴隨臨床對該疾病研究的逐漸深入,在開展ESWL治療的同時,使用藥物進行排石,能夠明顯提升治療效果[1]。本文對觀察組患者采用祛瘀清熱排石方開展治療,獲得良好干預效果,現(xiàn)就研究相關內(nèi)容作出以下闡述。
1.1 一般資料:對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行ESWL手術治療的泌尿系統(tǒng)結(jié)石患者92例開展研究,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6例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齡 23~71(50.64±6.57)歲;結(jié)石平均直徑 1.28±0.17cm;腎結(jié)石32例,輸尿管結(jié)石14例。對照組46例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齡26~72(51.23±7.87)歲;結(jié)石平均直徑1.30±0.18cm;腎結(jié)石31例,輸尿管結(jié)石15例。兩組資料均衡(P>0.05)。
1.2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2]診斷標準。②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濕熱瘀阻證診斷標準,主癥:雙側(cè)或單側(cè)腰腹部疼痛,尿痛,尿急,尿頻,尿血;次癥:顏面虛浮,神疲乏力,腰膝酸軟,心煩咽燥或畏寒肢冷,大便干結(jié)。③均行ESWL術治療。④全身一般情況尚好,生活能自理。⑤簽訂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合并造血系統(tǒng)、肝腎及心血管等嚴重原發(fā)疾病者;存在ESWL手術禁忌證者;患有嚴重精神系統(tǒng)病變者;伴有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既往有腎輸尿管手術史或嚴重腎臟疾病者。
1.4 方法:術后常規(guī)給予止血、抗感染等處理。對照組于ESWL術后當天服用坦索羅辛,0.4mg/次,每天1次。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祛瘀清熱排石方治療,藥物組成:冬葵子、紅藤、王不留行、萹蓄、雞內(nèi)金各10g,地龍、郁金、莪術、海金沙各15g,川牛膝、石韋、瞿麥各20g,金錢草30g。水煎,每日1劑,每次200ml,每日2次。兩組均治療2周。
1.5 療效標準:治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影像學檢查提示無結(jié)石存在;好轉(zhuǎn):臨床癥狀有一定好轉(zhuǎn),有部分結(jié)石排出,影像學檢查提示結(jié)石出現(xiàn)下移;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結(jié)石未排出,影像學檢查結(jié)石位置無改變。
1.6 觀察指標:①血尿素、胱抑素C(Cys-C)以及血肌酐(Scr)水平;②尿紅細胞(RBC)和白細胞(WBC)水平;③血清降鈣素原(PCT)以及C反應蛋白(CRP)水平;④生活質(zhì)量得分[4]使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命質(zhì)量測定量表(WHOQOL-BREF),最終得分越低則說明生活質(zhì)量越差。
1.7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使用SPSS 22.0軟件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的形式表達,實施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達,實施χ2檢驗。當檢驗結(jié)果顯示P<0.05時,表明數(shù)據(jù)存在研究價值。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尿素、Cys-C以及Scr水平比較:治療后觀察組血尿素、Cys-C以及Scr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并且同組組內(nèi)治療后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尿素、Cys-C以及Scr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尿素、Cys-C以及Scr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shù)46 46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血尿素(μg/min)125.64±13.32 53.24±6.49*#125.50±13.27 78.19±8.62*Cys-C(mg/L)1.65±0.29 0.76±0.19*#1.63±0.25 1.18±0.26*Scr(μmol/L)107.66±13.21 73.87±9.87*#107.59±13.16 88.97±12.15*
2.3 兩組治療前后尿RBC以及WBC水平比較:治療后觀察組尿RBC和WB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并且同組組內(nèi)治療后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尿RBC以及WBC水平比較(±s,個/μl)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shù)46 46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尿RBC 1145.36±228.98 249.87±77.23*#1146.02±230.51 689.32±120.32*尿WBC 565.28±59.93 46.92±7.51*#558.82±58.67 132.52±12.85*
2.4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比較:治療后觀察組CRP和PCT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并且同組組內(nèi)治療后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比較(±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shù)46 46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CRP(mg/L)38.86±7.78 9.84±1.45*#39.00±7.85 13.42±2.65*PCT(ng/ml)1.50±0.29 0.58±0.12*#1.49±0.34 0.78±0.15*
2.5 兩組治療前后患者生活質(zhì)量得分比較: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zhì)量得分高于對照組,并且同組組內(nèi)治療后水平高于治療前(P<0.05)。詳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得分比較(±s,分)
表5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得分比較(±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shù)46 46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環(huán)境評分9.84±1.54 16.83±2.43*#9.45±1.60 13.24±1.87*社會關系評分10.65±1.78 17.87±1.54*#10.79±1.80 14.12±2.16*心理評分11.52±1.56 16.84±2.10*#11.08±1.64 13.62±1.89*生理評分10.94±1.68 18.08±2.13*#10.78±1.59 14.34±2.45*
泌尿系結(jié)石以腰痛、血尿、尿痛、尿頻及尿急臨床表現(xiàn)為主,對于直徑不足0.6cm的結(jié)石,一般可自行排出,因此多采用保守方式治療。而針對較大泌尿系結(jié)石者,以ESWL為其主要治療手段,具有安全性高、創(chuàng)傷性小等特點,仍為泌尿系結(jié)石治療的首選方法。但研究發(fā)現(xiàn),單純采取ESWL效果并不令患者十分滿意,故而需與藥物結(jié)合治療,以提高臨床療效。
泌尿系結(jié)石可歸屬于中醫(yī)“石淋”范疇,石淋病又稱為沙淋或砂石淋,其主要癥狀是在小便內(nèi)會有砂石排出。中醫(yī)在泌尿系結(jié)石方面有一定研究。其認為,腎以及輸尿管是發(fā)生結(jié)石的主要部位,其表現(xiàn)為血瘀、氣滯、腎虛以及濕熱等情況。腎屬于水臟,而膀胱則屬于州都之官,具有儲存以及排泄尿液的作用,臟腑可互為表里。當膀胱受到濕熱病邪侵犯后,或是受到腎氣虧損以及肝氣郁結(jié)等因素影響,出現(xiàn)氣化功能異常,水道不利,即可出現(xiàn)淋證。因此,應以清熱解毒、利水祛瘀通淋為治療方法。祛瘀清熱排石方中,海金沙利水通淋、清熱解毒,金錢草清熱解毒、利水通淋、散瘀消腫,莪術行氣止痛、破積消堅,郁金活血止痛、行氣解郁,地龍清熱利尿,石韋涼血止血、利尿通淋,川牛膝補益肝腎、祛風利濕,雞內(nèi)金軟堅化石通淋,萹蓄、瞿麥清熱利濕通淋,王不留行活血利尿通淋,紅藤清熱解毒、活血止痛,冬葵子利尿通淋??v觀全方,可奏活血化瘀、清熱利濕、行氣止痛之效。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藥物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且可影響結(jié)石結(jié)構(gòu);清利化濕藥可增加輸尿管蠕動。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祛瘀清熱排石方可獲得良好療效;觀察組治療后Scr、Cys-C和血尿素水平低于對照組,說明祛瘀清熱排石方可降低Scr、Cys-C和血尿素水平;觀察組治療后尿RBC和WBC水平低于對照組,表示祛瘀清熱排石方可降低尿RBC和WBC水平;觀察組治療后血清CRP和PCT水平低于對照組,得出祛瘀清熱排石方可減輕炎癥反應;觀察組治療后環(huán)境、社會關系、心理和生理評分高于對照組,我們認為祛瘀清熱排石方可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
綜上所述,運用祛瘀清熱排石方,對泌尿系結(jié)石患者ESWL術后療效明顯,且可減輕炎癥反應,降低尿RBC和WBC,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