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甜 劉亞男 周照旭
黑龍江省醫(yī)院消化內(nèi)二科,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急性胰腺炎由酒精、感染、內(nèi)分泌與代謝障礙等多種因素引起,患者多表現(xiàn)為腹痛、惡心、腹脹等癥狀,隨著病情發(fā)展, 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出現(xiàn)低血壓、呼吸困難、休克等嚴重癥狀,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臨床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以藥物綜合治療為主,可緩解臨床癥狀,但重癥患者病情復雜,預后較差,易反復發(fā)作,從而加重患者心理負擔,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2]。相關研究證明,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可促進疾病的康復,而負面情緒會引起軀體性障礙,激活機體應激反應,降低免疫功能,不利于疾病恢復[3]。因此,探尋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后患者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并制定針對性干預方案至關重要。 鑒于此,本研究將重點分析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后患者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
選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黑龍江省醫(yī)院收治的86 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①重癥急性胰腺炎符合《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3年,上海)》[4]中診斷標準,且經(jīng)實驗室、影像學檢查確診;②均為首次確診患者,在醫(yī)院接受治療;③可耐受本研究藥物。 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疾病,依從性較差患者;②合并認知功能障礙、溝通交流困難患者;③合并慢性臟器功能障礙患者;④合并急性膽囊炎、急性腸穿孔等患者。 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家屬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抗感染、 營養(yǎng)支持、胃腸道減壓、補充血容量、維持電解質(zhì)平衡等對癥治療,治療藥物包括注射用烏司他?。◤V東天普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032108124)、生長抑素(江蘇海岸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21100711)等。
1.2.2 心理健康狀況評估及分組方法 治療1 個月后,采用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5]評估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包含抑郁(7 個條目)、焦慮(7 個條目)兩個維度,共計14 個條目,每個條目0~3 分,任意維度總分>7 分,即表示患者存在焦慮或抑郁情況,評估為心理不良,納入心理不良組,反之納入心理良好組。
1.2.3 一般資料采集方法 詢問患者一般資料,并記錄研究所需資料,內(nèi)容主要包括:性別(男、女),年齡,婚姻狀況(已婚、未婚、離婚或喪偶),工作情況(在職、離職),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以上),有無并發(fā)癥(有、無),社會支持度[采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6]評估,包含主觀支持(4 個條目)、客觀支持(3 個條目)和對支持的利用度(3 個條目)3 個維度,共10 個條目,總分12~66 分,分值越高說明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家庭關懷度[采用家庭關懷度指數(shù)問卷(adaptation,partnership,growth,affection and resolve,APGAR)[7]評估,包含合作度、適應度、成熟度、情感度、親密度5 個部分,每個部分0~2 分,總分10 分,分值越高說明家庭關懷度越高]。
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全部計量資料均經(jīng)Shapiro-Wilk 正態(tài)性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檢驗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后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86 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療1 個月后經(jīng)評估,心理不良患者38 例,占44.19%(38/86)。
心理不良組文化水平、有無并發(fā)癥、SSRS 評分、APGAR 評分與心理良好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其他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n(%)]
將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后患者心理健康狀況作為因變量(心理不良=“1”,心理良好=“0”),將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作為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2,SSRS 評分、APGAR 評分為連續(xù)變量, 無需賦值),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有并發(fā)癥是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后患者心理不良的危險因素(β>0,OR>1,P<0.05);SSRS 評分、APGAR 評分是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后患者心理不良的保護因素(β<0,OR<1,P<0.05)(表3)。
表2 自變量賦值情況
表3 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后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因素的logistic 回歸分析
重癥急性胰腺炎如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易引起多臟器功能障礙,增加治療難度,預后較差[8]。 藥物綜合治療是重癥急性胰腺炎常用治療方案,但該疾病具有病死率高、病情反復等特點,容易使患者產(chǎn)生負面情緒,若長時間未得到緩解,可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影響疾病康復[9-11]。陳翠等[12]研究顯示,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療后心理不良發(fā)生率為44.04%。 本研究結果顯示,86 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療1 個月后經(jīng)評估,心理不良患者占44.19%,與上述研究相符,說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療后心理不良發(fā)生率較高。因此,積極探尋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后患者心理不良的影響因素十分必要。
本研究比較心理不良、良好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后患者的一般資料,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有并發(fā)癥是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后患者心理不良的危險因素(β>0,OR>1,P<0.05),SSRS 評分、APGAR 評分均是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后患者心理不良的保護因素(β<0,OR<1,P<0.05)。 逐個分析原因如下。 ①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文化水平較低的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理解能力較差,難以將所學知識熟練應用于自身康復過程中,難以有效應對突發(fā)情況,更容易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13]。 建議醫(yī)護人員鼓勵患者說出心中疑問,并給予解答,同時建立病友群,定期在群內(nèi)推送疾病相關知識,以提高患者對疾病了解程度,改善心理狀況。②有并發(fā)癥:并發(fā)癥易延緩疾病康復進程,還會使病情復雜化,加重患者軀體不適感,容易降低患者治療信心,懷疑治療的有效性,從而產(chǎn)生消極心理,出現(xiàn)不良心理[14]。 建議醫(yī)護人員叮囑患者相關注意事項, 采取預防措施,當出現(xiàn)并發(fā)癥時,應及時對癥治療,以緩解負面情緒。③SSRS 評分: 研究表明,SSRS 評分越高越容易緩解患者應激反應,改善心理健康水平[15]。 SSRS 評分低的患者在心情低落時難以獲得社會各界給予的物質(zhì)或精神上的援助,患者感受不到被愛護和尊重,獲得家庭、朋友、社會的支持較少,難以走出對疾病恐懼的情緒,從而加重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16]。 建議醫(yī)護人員應聯(lián)系社區(qū)制定患者后續(xù)康復方案,并叮囑患者家屬多鼓勵、支持患者,以改善其不良情緒。 ④APGAR 評分:APGAR 評分低的患者很少受到來自家庭的陪伴和關心,難以發(fā)泄內(nèi)心負面情緒,進而加重心理負擔[17]。 建議醫(yī)護人員叮囑患者家屬多陪伴、鼓勵患者,及時聽取患者的需求,以避免心理不良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后患者心理不良可能與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 有并發(fā)癥、SSRS 評分低、APGAR 評分低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