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光 李儉 楊吉 于奎武
摘要:沈陽市大光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全力引進人才,打造核心技術,樹立品牌,幫助農(nóng)民改良土壤、配方施肥、推廣綠色防控、無公害無殘留栽培技術,為保護環(huán)境和鄉(xiāng)村振興助力,為農(nóng)民豐產(chǎn)豐收保駕護航,是本中心的主要目標?,F(xiàn)已引進國內(nèi)、國外先進產(chǎn)品200多個品種,包括新型肥料、新型農(nóng)藥、生物制劑等,大光科技通過大面積的試驗示范已總結出保護地栽培黃瓜的配方施肥方案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及雙減增效技術,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關鍵詞:黃瓜;雙減增效技術;精準施肥;病蟲害防治
1 黃瓜精準施肥管理技術
黃瓜:葫蘆科,黃瓜屬,是典型的喜溫暖、喜濕潤作物
1.1 溫度
生長適宜溫度為10~32℃,白天室溫較高,約25~32℃。上午溫度達到34~35℃小口放風,放風后溫度維持在30~32℃左右。上半夜溫度約15~18℃,下半夜10~12℃。地溫維持在15℃以上。
1.2 土壤
適合的土壤pH值以5.5~7.2為宜。
1.3 光照
安裝小太陽殺菌固鈣補光燈(果蔬型),滿足黃瓜生長所需光照時長,早晚各補2~3h,陰天雨雪寡照天氣可全天點亮,提升果實品質(zhì),果相美觀減少畸形果,增加甜度,增加口感,獨有紫外線UV-B專利技術,具有殺菌消毒抗病害的作用,減少農(nóng)藥使用量。
1.4 養(yǎng)分需求
每生產(chǎn)1000kg黃瓜所需養(yǎng)分(kg):鉀3.4~4.4>氮2.7~3.2>鈣2.1~2.2>磷1.2~1.8>鎂0.6~0.8
2 科學育苗
2.1 營養(yǎng)土處理法
每二千碗加入巴巴金50g+菌益(枯草芽孢桿菌+膠凍樣芽孢桿菌)500g+奇貝或苗樂(12~11~18)500g與育苗土攪拌均勻。
2.2 送嫁肥+送嫁藥
定植前3~5d,誘抗特(惡霉·稻瘟靈)10ml+巴巴金(復硝銨粉)10g+盛力富(磷鉀鈣鎂鋅錳)40ml+果福來(解淀粉芽孢桿菌)100g+滿牛一號(橘皮精油助劑)20ml,兌水15kg噴淋,葉片、莖稈和苗坨濕潤為止(定植前兩天再噴淋一次效果更佳)此方案利于移栽后新根生發(fā)、快速緩苗、預防病害、提高抗逆能力。
2.3 黃瓜苗選擇
苗齡期40d左右,株高在12cm左右,莖粗在0.6~0.8cm左右,葉片4~5葉一心,且大小適中,葉片比較厚,葉色濃綠,節(jié)間短,根系發(fā)達而潔白,無病蟲害,定植時兩個子葉非常完好。
2.4 底肥方案
旋施雅苒苗樂(21~11~18)/大光奇貝50kg+澳大利亞緩釋鈣肥大力丹(堿性鈣肥)10kg(老大棚施用)或雅苒含硼福鈣12.5~25kg左右(新大棚施用)結合做壟施巴西硅20kg/667m2,比利時原礦硅20kg/667m2、黛色硅肥3~4kg/667m2;
定植時溝施或穴施微生物菌劑(碩根菌/可施可力/施力邦)(枯草芽孢桿菌+膠凍樣芽孢桿菌)80~1000kg,微生物菌劑大量使用可完全代替農(nóng)家肥+家保福8~10袋(地下害蟲)+線咣咣1組(根結線蟲)+巴巴金5袋。
復合肥可旋施到地里,生物菌劑、家保福、巴巴金、線咣咣可撒施到定植穴或定植溝內(nèi)。如使用農(nóng)家肥要保證做到充分發(fā)酵腐熟。
此底肥方案礦物質(zhì)營養(yǎng)元素全面,滿足黃瓜大、中、微量元素的補充;提高抗逆境脅迫的能力,促進根系生長、增加土壤中微生物菌群的數(shù)量、抗重茬、防死棵;有效防治地下害蟲和根結線蟲。
2.5 整地起壟
兩個壟中間步道溝處鋪草,原料為玉米秸或鍘碎的稻草,這樣做有如下好處:
(1)提高土壤肥力。(2)提高地溫。(3)防止土壤板結。(4)特別是冬天,大棚前面的黃瓜葉片不結露,減輕病害。(5)省工省水。具體做法:材料(雜草、稻草、玉米秸、麥秸)鍘成10cm左右;
鋪草時期:結果前下午鋪,厚度5~10cm
特別提示:鋪前澆水施肥,用苗樂25kg/667m2,大力丹10kg/667m2,可施可力/施力邦/碩根菌40kg/667m2。
黃瓜適宜的土壤溫度為26℃左右。耕層溫度低于12℃時,黃瓜的根毛停止生長。地溫長時間低于10℃時,容易發(fā)生寒根,如果同時土壤濕度也比較大,還容易引發(fā)根系腐爛。冬季建議鋪設白色地膜,更利于提高地溫。
3 苗期管理
管理要點:(注重緩苗、促根、防徒長)
3.1 苗期澆水原則輕灌,盡量保證不旱時不灌,防止幼苗徒長
定植至緩苗期:白天溫度管理28~32℃,夜間溫度15~20℃,地溫20℃以上。相對濕度70%~80%。保證根系強健,幼苗敦實。
定植水以澆透不澆澇為主,不宜大水漫灌,用巴陣組合/保陣組合,預防各種土傳病害,促進發(fā)根壯苗,根系下扎。
緩苗水用盛力富/埃爾夫佳境+引根旺+年年旺進行滴灌處理,促進根系下扎,花芽分化。
3.2 花期管理(注重防徒長、促進花芽分化、?;ū9?/p>
初花期(抽蔓期):抽蔓期是以莖葉生長為主,其次是花芽繼續(xù)分化,花數(shù)增加,直立生長轉(zhuǎn)入蔓性生長,營養(yǎng)生長開始向生殖生長過渡。既要促進根系生長,活力增強,又要擴大葉面積,確?;ㄑ繑?shù)量和質(zhì)量,保證坐果,防止落花。沖施懸浮硼200g/667m2,多聚硼200g/667m2,美心朋500g/667m2+小旋風5L/667m2,藻聚力5L/667m2+巴巴金250g/667m2,結合葉噴多聚硼10g/667m2,美心朋30g/667m2,花蕾寶30g/667m2兌水15kg,提高花粉質(zhì)量促進萌發(fā),提高座果率。
3.3 幼果期~盛果期管理(注重生根、養(yǎng)秧、促花、膨果、防早衰)F16A989C-95A1-4760-A68A-C5E190406100
幼果期:坐果后及時補充鈣肥,沖施懸浮鈣500ml/667m2,雅苒水溶鈣10kg/667m2+陣地8kg/667m2或優(yōu)素雷鈣鎂5L/667m2+巴巴金250g/667m2;每間隔20d沖施一次鈣肥,結合葉面噴施懸浮鈣/施多蓋/普羅蒂歐鈣/美蓋美+果福來(補鈣要做到宜早不宜晚、根系+葉面補充)
3.4 膨果期
注重水肥管理,為黃瓜果實膨大及時補充所需養(yǎng)分,沖施康晶/瑞佳/諾普豐/優(yōu)聰素/安杰等優(yōu)質(zhì)平衡型水溶肥(滴灌3.5~5kg/667m2)(大水漫灌6~7.5kg/667m2)+千層根5L/667m2,沃地牛5L/667m2,優(yōu)素雷有機肥/滿牛二號/碧葆;葉面噴施美心朋/施多蓋/花蕾寶+果福來
3.5 膨果中后期
沖施康晶/瑞佳/諾普豐/優(yōu)聰素/安杰等優(yōu)質(zhì)高鉀型水溶肥5~7.5kg/667m2+碧葆1L/667m2/陣地8kg/667m2,小旋風5L/667m2,藻聚力5L/667m2。
冬季溫度低以養(yǎng)根為主,水溶肥根據(jù)作物長勢和掛果量進行相應增減,根據(jù)氣候條件盡量少量多次施用。
3.6 落秧打葉處理
一般黃瓜秧子的高度控制在1~1.5m,黃瓜落秧子要少落勤落,每次落秧盡量不超過秧子高度的1/4,即每次落秧高度控制在20~40cm。黃瓜的葉片只要是不老化,特別是仍然具有光合作用的功能葉,就不能打掉,在葉片老化的過程中,黃瓜葉片自身的營養(yǎng)具有回流到植株體內(nèi)的功能。最好保證留存功能葉14片以上。在實踐的過程中,若是為了落秧需要,黃瓜的底瓜下面也要保留3~4片葉,并且每周打去的葉片要控制在3片以內(nèi),否則會造成傷口,而影響黃瓜的正常生長,黃瓜打葉要在上午進行,陰天和下午盡量不要打葉,否則不利于傷口的恢復。
3.7 通風原則
黃瓜幼苗定植后緩苗前盡量不通風或少通風,高于32℃再通風,時間一般在上午10點~下午2點。多層覆蓋的白天應減少覆蓋,利于通風透光,放風原則為先中間后兩邊,閉風原則為先兩頭后中間,前期以保溫、少放風為原則,中后期以保花保果、降溫、多放風為原則,盡量晚一些時間放風,以利于二氧化碳的積累,因瓜秧晚上有呼吸作用,吸進氧氣放出二氧化碳,白天上午葉片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與水形成碳水化合物,如過早通風,二氧化碳就會對流出去,不利于光合作用,故要晚通風。
3.8 花打頂問題
花打頂,又稱瓜打頂,花打頂是黃瓜植株生殖生長過盛,而營養(yǎng)生長受到強烈抑制的一種表現(xiàn),其發(fā)病程度不同使癥狀有差異。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黃瓜頂端生長停滯,植株矮小,生長點附近形成雌雄花密集相間的花簇,不長心葉,呈抱頭狀。如不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將會嚴重地影響產(chǎn)量。形成原因主要是在連陰、雨雪及降溫天氣時,光照不足,夜間溫度低于10℃,營養(yǎng)物質(zhì)不能及時轉(zhuǎn)運,影響翌日光合作用且持續(xù)時間較長時,便會發(fā)生花打頂。此外,土壤干燥或濕度過大、營養(yǎng)不良、植株長勢弱等原因也會引起花打頂。摘瓜疏瓜。將植株上的大瓜條全部摘除,并適當疏稀小瓜條,根據(jù)黃瓜長勢靈活掌握。一般較健壯的植株可保留1~2個小瓜,對于植株長勢較弱的可不留小瓜,待植株恢復正常后,再正常留瓜。
3.9 溫濕度管理要點
(1)迅速提高棚溫。加強溫度管理,提高棚內(nèi)溫度,白天應保持在23℃以上,夜間保持13℃以上,最低不得低于10℃。
(2)加強肥水管理。澆水應掌握小水輕澆防止大水漫灌造成地溫下降。
(3)畸形瓜:大肚瓜、細腰瓜、尖嘴瓜等,它們的出現(xiàn)主要原因是養(yǎng)分供應不均勻尤其是硼元素供應不足、溫度不正常、水分供給不足、授粉不良等使植株同化物質(zhì)的積累供應不均勻。開花坐瓜前缺少硼素供應,雌花子房發(fā)育不充分。
4 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病害:(真菌性、細菌性、病毒)
4.1 真菌性病害
灰霉?。?/p>
哈茨木霉菌+磷酸二氫鉀+滿牛(檸檬烯)+菌刀(井岡霉素A)
腐霉利或凱澤+果福來+滿牛(檸檬烯)+菌刀(井岡霉素A)
白粉病:意莎可+嘧啶核苷類抗菌素+諾普豐磷酸二氫鉀
炭疽?。何爝虼?泰克明++菌刀
葉霉?。捍豪?王銅+苯醚甲環(huán)唑+菌刀(井岡霉素A)
霜霉疫?。嚎ㄖZ滋(氟醚菌酰胺)+植物疫苗+菌刀(井岡霉素A)
4.2 細菌性病害
細菌性黃點?。?/p>
彩?。ù豪酌顾兀?咪鮮胺+滿牛助劑+菌刀
刺克(春雷霉素+多粘類芽孢桿菌)+氯溴異氰尿酸
細菌性潰瘍病:
刺克(春雷霉素+多粘類芽孢桿菌)+懸浮鈣
4.3 病毒病
植物誘抗疫苗+碧倩(香菇多糖)+愛優(yōu)威
4.4 蟲害
(1)根結線蟲:
底施淡紫擬青霉+壁壘(BT);苗期使用阿維菌素+壁壘(BT)灌根或沖施;中后期,沖施滿牛線蟲40型。
(2)螨蟲:螨卓+金滿枝
(3)菜青蟲:稻歡+滿牛(橙皮精油)
斧邦+滿牛(橙皮精油)
(4)白粉虱:哥倆好(微生物菌劑+植物助劑)+噻蟲嗪
(5)薊馬:哥倆好(微生物菌劑+植物助劑)艾綠士+滿牛助劑
5 黃瓜雙減增效技術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姓名:徐鳳芝 電話:13842165294
地址:遼寧省凌源市三十家子鎮(zhèn)姜杖子村
作物:黃瓜
該農(nóng)戶有一個大棚,在2020年報名參加項目全程使用大光科學技術,棚里還安裝小太陽補光燈。補光燈有著補光、殺菌、防病的作用。自從點亮補光燈后,病害減輕了,加上底肥使用了家保福連蟲害也少了,不管是地下害蟲還是地上害蟲。而且黃瓜葉片黑亮,瓜條也是又直又亮。2019年的總效益才4萬元,豆角收益還不到1萬元。但是在2020年使用大光科技項目全套技術之后,大棚黃瓜收益在6萬元,豆角收益
1.2萬元,總效益提高30%以上。該農(nóng)戶對該項目的實施技術方案非常認可。
案例二
姓名:程志效 電話:15124070762
地址:遼寧省凌源市萬元店鎮(zhèn)黑溝村
作物:黃瓜
該示范戶有兩個大棚一共0.13hm2地,已經(jīng)有7年的時間,前六年都不算太好。很幸運在2019年與大光科技結實,全程采用大光科技示范項目全套技術,而且兩個大棚都安上小太陽補光燈,病害確實發(fā)生得比較少,背噴壺打藥的次數(shù)都不多,不像往年病害嚴重的時候五六天打一次藥,當年在農(nóng)藥方面節(jié)省了很大一筆。而且更重要的是不上病不打藥的黃瓜葉片濃綠,黃瓜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更好了,其中一個有0.04hm2小棚在2019年10月初栽的苗到2020年5月底一共賣了4.7萬元,這一茬結束能賣到5萬多元,這讓周圍的種植戶都非常羨慕,很多種植戶都打算在2020年下半年也報名參加項目示范戶,向受益的示范戶代表學習,讓大棚種植管理提升,收益更高。
6 取得的效益
6.1 管理體系創(chuàng)新
在開展規(guī)模性“遼寧省保護地栽培黃瓜雙減增效技術方案”棚戶應用后,形成農(nóng)民生產(chǎn)自主管理體系,有完善的系統(tǒng)的技術支撐力量。
6.2 經(jīng)濟效益
截至2021年9,“遼寧省保護地栽培黃瓜雙減增效技術方案”示范工程在遼寧區(qū)域累計推廣面積866.67hm2次,平均增產(chǎn)3400kg/667m2,增收10200元/667m2,累計增收黃瓜4420萬kg,平均價格按3元/kg計算,共增收1.32億元。為遼寧省產(chǎn)業(yè)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
6.3 生態(tài)收獲
通過實施“遼寧省保護地栽培黃瓜雙減增效技術方案”,現(xiàn)已實現(xiàn)減藥約30%以上。按保護地栽培黃瓜一季度90d計算,平均殺蟲劑、殺菌劑及葉面肥每10d噴施一次,一畝地需要至少3壺水,每季度需要最少噴9次/棚×3壺/次.棚,即每個棚一季至少噴施27壺藥液;按每壺藥液30元計算每棚至少藥劑投入810元;通過實施該項目每棚僅噴藥6次,總費用月540元,降低約30%以上的費用。降低農(nóng)藥用量既降低成本,又保護環(huán)境,減少污染、減少藥殘,能夠讓農(nóng)產(chǎn)品的安全更有保障!F16A989C-95A1-4760-A68A-C5E19040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