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華宗
生物育種是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現(xiàn)代生物T程技術等方法原理培育生物新品種的過程.高中階段的生物學中,主要涉及常規(guī)育種(包括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等)和現(xiàn)代育種技術育種(包括基因工程育種、細胞T程育種等).生物育種涉及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理學等諸多知識,并且與實際生產緊密結合,相對容易創(chuàng)設實踐和探究情境,是高考的熱點之一,
一、考情分析
通過比較近五年的全國卷和部分自主命題試卷發(fā)現(xiàn),生物育種知識的考查題型變化較大,靈活度較高.生物育種高考試題具有以下特點:
1.基礎性
要求學生能夠利用生物育種相關概念、原理、規(guī)律、方法等陳述知識并對相關生物學問題作出解釋或者進行推理、判斷.如2021年廣東卷題11以白菜型油菜植株Bc為情境考查了單倍體植株特點和單倍體育種優(yōu)點等相關知識.再如2020年全國卷Ⅲ題32考查了異源多倍體的特點、多倍體育種優(yōu)點和操作流程等知識.
2.綜合性
要求學生能夠綜合運用生物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解決生物育種的問題.如2017年北京卷題30,綜合考查了單倍體植株的特點、DNA電泳圖譜結果的分析判斷、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相關知識和雜交育種等知識.
3.應用性
要求學生綜合運用遺傳學理論等知識解決生產實踐中的生物育種問題.如2017年北京卷題30,要求學生借鑒、應用題干所給的的思路和方法解決高產抗病抗旱抗倒伏品種玉米的育種問題.
4.創(chuàng)新性
要求學生在新穎的試題呈現(xiàn)形式中積極思考,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解決探究性或開放性任務的新思路、新方法.如2020年天津卷題14以表格形式呈現(xiàn)基因表達產物和面筋強度的關系以及親本和F1代的基因表達產物,要求學生依據(jù)表格信息推測出親本和F1的基因型并進行相關的遺傳計算,對不同育種技術的特點進行綜合比較,從而選擇合適的育種手段達到育種目標.
必修2《遺傳與進化》新教材刪除了實驗教材中的第6章“從雜交育種到基因T程”,將育種知識簡化后分散到各章節(jié)內容及“科學家訪談”等欄目中.基于這樣的變動,生物育種相關內容考查的試題呈現(xiàn)形式將更加多樣,題目的綜合性將更強,將更能充分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實驗探究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生物學科關鍵能力,
二、復習建議
1.梳理知識脈絡,構建知識框架
生物育種相關知識分散在高中生物教材的多個模塊,主要在必修2和選擇性必修3中.在高考復習時.學生在理解各種育種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優(yōu)缺點等詳細地知識點時,要做到“慢、細、實”,為進一步夯實基礎,學生應將知識條理化,通過列表歸納整理各種育種手段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優(yōu)缺點和實例,不僅可以進行知識的查漏補缺,還可以培養(yǎng)學科內知識融合的能力.
2.突出重點題材,帶入真實情境
生物育種試題中的材料多為在我國種植面積較大的一些作物,如玉米(2017年北京卷、2017年天津卷、2018年天津卷等)、小麥(2020年全國卷Ⅲ、2020年天津卷等)和水稻(2020年山東卷)等.在專題復習中,可以把同一作物的相關高考試題進行整合,建立以育種作物為中心的知識體系,以提高基礎知識的應用能力.
3.精心挑選習題,提高應試能力
對于知識的掌握,不僅是記憶,還有知識的遷移運用,因此,針對性的練習是不可缺少的,在知識點復習的同時,應有效結合高考真題,分析高考題的考查角度,提高審題能力和解題技巧,進而提升應試能力,
高考生物試題朝著新穎化的方向發(fā)展,不僅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更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應用能力,因此在生物育種專題復習中,教師要引導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并在真實問題情境中,提高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收稿日期:2022 - 03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