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暉
無論在戰(zhàn)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作為全黨領袖、全軍統(tǒng)帥的毛澤東,對組織紀律性、對請示報告制度一再強調,對無視中央權威、不及時請示報告、先斬后奏等自以為是的行為屢加嚴厲批評,甚至斥之為“獨立王國”,在黨內、軍內,特別是高級干部中敲響警鐘。
無論在戰(zhàn)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作為全黨領袖、全軍統(tǒng)帥的毛澤東,對組織紀律性、對請示報告制度一再強調,對無視中央權威、不及時請示報告、先斬后奏等自以為是的行為屢加嚴厲批評,甚至斥之為“獨立王國”,在黨內、軍內,特別是高級干部中敲響警鐘。
中國共產黨成為執(zhí)政黨以后,加強請示報告,集中統(tǒng)一領導,更成為毛澤東反復強調的組織原則和紀律要求。
多次要求加強請示報告制度
1948年是全國解放戰(zhàn)爭大決戰(zhàn)的關鍵之年。隨著戰(zhàn)爭進程的加快,各大戰(zhàn)區(qū)工作的流動性、分散性、交叉性、多樣性、變化性,對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tǒng)一領導和及時有效指揮提出了難題與挑戰(zhàn)。如何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使全黨意志高度統(tǒng)一、高度集中,成為當務之急。
1948年1月7日,毛澤東為中央起草了《關于建立報告制度》的指示,提出各中央局和分局書記必須親自動手,每兩個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綜合報告;各野戰(zhàn)軍和軍區(qū)負責人除作戰(zhàn)方針必須隨時報告和請示外,每兩個月要作一次戰(zhàn)績報告、損耗報告和實力報告;必須改變那種“事前不請示,事后不報告的不良習慣”。
隨后,毛澤東在起草的中共中央致各中央局、分局的電報和黨內指示中一再強調:要認真克服無紀律和無政府狀態(tài),將全國一切可能和必須統(tǒng)一的權力統(tǒng)一于中央;中央的一切政策不能允許不經中央同意就由下級機關自由修改,必須無保留地執(zhí)行。
8月14日,毛澤東在《中央、軍委關于各野戰(zhàn)兵團、各后方軍區(qū)嚴格執(zhí)行請示報告制度的指示》中指出:“我們現在向一切兵團及軍區(qū)的負責同志們提出警告,在戰(zhàn)爭第三年內,我們將要求你們嚴格執(zhí)行及時的和完備的報告制度,將這件事作為一種絕對不允許違反的指令?!?/p>
11月2日,中央軍委發(fā)出《關于檢查與整頓全軍紀律的指示》,指出“全國各野戰(zhàn)軍及地方軍的紀律狀況,皆有最好、較好、較壞、最壞四種”,全軍各級黨委“均要開會檢討無紀律、無政府狀態(tài)問題及整頓紀律問題”,并對解決此“兩無”(無紀律和無政府)問題作出決議。
應當說,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一系列加強組織紀律性、加強集中統(tǒng)一領導、加強請示報告制度的講話和電文,特別是具有綱領性文獻意義的《關于建立報告制度》及其補充指示,是對全黨全軍由上到下組織程序、組織紀律的一次明確而又嚴格的規(guī)范。
采取三項重大措施
新中國成立伊始,為了加強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在組織上,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采取了三項措施:
一是將東北、華北、西北、西南、華東、中南中央局及所屬分局撤銷,高崗、薄一波、習仲勛、鄧子恢、鄧小平等幾位書記均上調北京。將大區(qū)撤銷,此舉強化了中央對各省市區(qū)的直接領導。
二是在批評新稅制后,決定撤銷中央人民政府黨組干事會(即政務院黨組干事會,書記周恩來、第一副書記陳云、第二副書記鄧小平),政務院各部委黨組直接受中央政治局領導,并規(guī)定此后政府工作中一切主要的和重要的方針、政策、計劃及重大事項,必須經過黨中央討論、決定。此舉加強了黨中央對政府工作的宏觀領導。
三是毛澤東致信劉少奇和楊尚昆(時任中央辦公廳主任),批評“過去數次中央會議決議不經我看,擅自發(fā)出,是錯誤的,是破壞紀律的”,提醒他們注意,“嗣后,凡用中央名義發(fā)出的文件、電報,必須經我看過方能發(fā)出,否則無效”。
可以說,全國政權建立初期采取的上述三項重大措施,更加明確了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重要性。
屢批“獨立王國”
1959年4月5日,在中共八屆七中全會上,毛澤東就中央和地方一些部門狀況說:“平時不向中央反映情況,開會才拿一大堆材料來;平時不下毛毛雨,到時就下傾盆大雨……”
對于國家各部委,從請示匯報角度講,毛澤東對軍事、外交部門還是比較滿意的,但對國家計委、經委,國務院財貿辦、農業(yè)辦則不是很滿意。
1960年以后,毛澤東愈發(fā)感到中央和地方自以為是、我行我素的現象日益嚴重,甚至發(fā)展到無法容忍的程度。
1964年12月,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當董必武發(fā)言談到縣以上干部定期調換好、過去封建王朝三年一輪換時,毛澤東突然插話:“現在十五年了,成了獨立王國。北京,我說的不是北京市委,就有兩個獨立王國,你們去猜,我不講了。”
北京城內難道還有兩個“獨立王國”?這里,毛澤東沒有點名,許多人不明所指。吳冷西(曾任新華社社長,廣東省委書記等要職)回憶,過后在一次人數很少的常委會上,毛澤東才挑明這兩個“獨立王國”:一個是中央書記處,一個是國家計委。
此后,毛澤東在不同場合對國家計委、中宣部、文化部、北京市委等提出批評。
幾十年來,建立與執(zhí)行嚴格的請示報告制度,是被毛澤東作為“絕對不允許違背的命令”來要求的,是毛澤東極為看重、一再強調的組織原則。有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新中國成立初期短短幾年間,呈現出經濟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好勢頭。
(梁衍軍薦自《黨史博覽》202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