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藍眼睛
作為一名職業(yè)作家、業(yè)余“情感專家”,我專注研究兩性情感多年,經??梢越佑|到一些活生生的情感求助案例,最明顯的感受是,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情感危機存在,“情感定律”卻又無法被定義,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困惑,更迭速度驚人。10年前,二十七八歲的女性還在焦慮30歲前能否嫁出去,而嫁入豪門幾乎是主流夢想,小蘿莉搭配大叔,少年愛御姐。如今,大叔卻成了“油膩”的代名詞,姐弟戀也不再是新聞,豪門夢碎的例子到處都是,嫁入豪門不如自己成為豪門,30歲結婚魔咒似乎已經被打破,35歲的女性不再把結婚當做唯一出路,活成孤島的人多了,孤島也就不再恐怖。況且媒體在大肆傳播“單身美妙”“互助養(yǎng)老”“寵物陪伴”“只戀愛不結婚”,“每天一個恐男新聞”時刻在提示著婚姻的危險,有那么多劇可追,有那么多綜藝可看,還有那么多UP主(上傳者)賣力地散布各種野生知識……越來越多的人發(fā)現(xiàn),不結婚也不是不可以。
最重要的是,如今法律和輿論并不太有性別保護的特權,在結婚這件事上,女性幾乎是沒有任何利益可圖的。盡管這么功利的說法不對——婚姻原本應該是愛情勝利的號角,但“愛情”太過于夢幻和短暫,激情幻滅后,“婚姻”到底能夠帶給女性什么樣的生活“福利”呢?若沒有福利,為什么大家要前仆后繼地把下半生賭在這件看似沒必要的事情上呢?到底什么樣的愛情和婚姻才是最合適、最完美的?
很多女性是看著瓊瑤小說長大的,骨子里多少有點“純情”加“浪漫”的感情基因,雖然成年后發(fā)現(xiàn)純情和浪漫不合時宜,但在幼年的啟蒙和青春期的幻想浸泡下,依然殘留一些對“愛情”的朝圣心態(tài),認為理想的愛情模式應該是這樣的:意外的邂逅,一見鐘情的心動,男人像個騎士一樣騰云駕霧而來,不由分說就咆哮著認定你、就是你,然后進入海誓山盟永不移的生死盟約里,不管金錢、世俗何等誘惑,不論世界給出多少阻力,依然不離不棄,生死不渝。
然而現(xiàn)實中,帶著這樣純情裝備上路,結果就是滿身傷痕,成了情場上的孤勇求愛版堂吉訶德,不免有些荒誕和諷刺的意味。
為什么現(xiàn)實中的“愛情”和瓊瑤描繪給我們的愛情相差那么遠?誰不想有刻骨銘心的愛情呢?誰不愿意轟轟烈烈過一生呢?但為什么現(xiàn)實里的“愛情”如此無聊無趣,甚至在每個時代都幻化成不同的魔鬼,勾引著我們去追尋,卻用心碎和憔悴作為交換呢?
首先,我們討論一下什么是“愛情”。抱歉,沒人知道。迄今為止,全世界的作家、藝術家、哲學家甚至科學家們都在研究“愛情”到底是什么。每個門派、每項研究似乎都有自己的答案,就像是萬有切面的某一面,然而即使將全部研究結果拼湊在一起,依然拼湊不出“愛情”到底是何方神圣?!皭矍椤睆膩砭蜎]有真正被定義過,因為它實在是太玄幻、太懸浮。誰若敢說自己洞悉了愛情,那一定是見識太少。一位率領千軍萬馬馳騁沙場的常勝將軍可能搞不定一個普通女人,一個有傾國傾城容貌的絕世名伶也可能被市井小販拋棄,萬年蛇精怎么就愛上個窩囊老實的書生?卡門到底有什么魅力讓眾多男人魂牽夢縈?愛情到底是一見鐘情的見色起意還是相濡以沫的陪伴習慣?愛情沒有規(guī)律可循,也沒有方程去解,全靠實驗和盲盒運氣,最終,大家找到了一個玄學的名詞“緣分”,來解釋一切悲歡離合——毫無邏輯的案例。愛情的不確定性加玄學無解定義,更加深了它的神秘性,也因此充滿魅力,長久不衰地吸引著各種人探索求知。
極具諷刺的是,很多人看透了愛情的玄理,對于追求真愛這件事沒興趣,卻因為知道總有人追求,而利用這種脆弱而純真的心理,輕而易舉地將人操控在手,備胎不夠用都升級為“魚塘”養(yǎng)殖,撈女、軟飯男隨著時代更迭而永存不朽,“殺豬盤”成為愛情殺手組織應運而生,總會賺得盆滿缽滿。這是因為,哪怕有鋪天蓋地的案例宣傳,也總有人相信“愛情”,因此也總有人上當。
A小姐說這世界上沒有一個好男人——她剛剛經歷了一場痛不欲生的失戀。對方是她的同行,一次聚會中觥籌交錯之際,二人眉來眼去,直接發(fā)展到了共度良宵,醒來之后就算是進入了“戀愛關系”。成年人的戀愛不需要說清楚開始和結束吧?A小姐這樣想著,也就順其自然下去。A小姐和“男朋友”幾乎不聊天,每周有兩三次約會,內容基本就是睡覺,誰也沒捅破那層薄紙,又似乎不言而喻,但“男朋友”從來沒有在任何場合承認關系,不管是微信的朋友圈還是現(xiàn)實的社交圈?!安淮_定性”陰影一直盤繞在A小姐內心,問了害怕失去美好感覺,不問又心里別扭,終于有一天,A小姐借著某個電影劇情側面問了一下“男朋友”:什么時候打算結婚?沒想到“男朋友”想都沒想脫口而出:“結婚干嘛?誰這么想不開要結婚?”一句話讓A小姐心里涼了半截,隨后的發(fā)展就很不愉快了,A小姐開始糾結于這段關系的性質,而“男朋友”覺得A小姐莫名其妙:“這不是男歡女愛你情我愿的事嗎?”最后他給她的答案是:原來你是這么傳統(tǒng)老派的人啊,早說?。∵€是不耽誤你了,到此為止吧。
就這樣分手,A小姐備受打擊,陷入極大的悲憤和憋屈中。沒有界定的關系就像是沒有輸入目的地的導航,亂跑亂撞,結局就是悲劇。
關于“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好男人”這件事,更有發(fā)言權的是Q小姐。Q小姐是一個擁有豐富相親史的白領。平時在寫字間忙碌工作,下班的消遣居然是相親。很多人看到“相親”的字眼都會嚇飛,但對于Q小姐來說,相親是高效社交。每次約會新人都會打開一個新世界大門,雖然因此見識到各種奇葩怪物,但屢屢挫敗卻依然保持樂觀和積極的心態(tài),相信自己最終會遇到真愛。
Q小姐的故事寫一本書也寫不完,曾經給我當寫作素材吐槽過N個類型的奇葩,每個都比小說電影里的精彩百倍,如果不是Q小姐親口說出,我都不知道已經進化出如此多的怪胎分支。
有隨身帶著3部手機隨時切換身份的海王本尊,有帶著老媽相親的媽寶巨嬰,有吃飯不買單、打車都要“AA制”的摳門怪,有張口閉口資產百億卻連飲料都不舍得點、一下午蹭免費檸檬水的牛皮大王,還有拐彎抹角打探家產、工資、社保恨不得立刻入贅的油膩社畜,甚至有肆無忌憚地抖腿、挖鼻孔、吃飯吧唧嘴、開葷段子玩無聊梗,毫不講究公德的“灑脫君”……在Q小姐的眼里,相親像是在一個怪物劇場,但是一個無聊約會也好過一個人躲在家里追劇、看綜藝、打游戲——生活太孤獨了,回到一個人的房間,總有種窒息和被拋棄的感覺,養(yǎng)寵物、養(yǎng)植物、養(yǎng)電子玩物,都只能讓自己更空虛?!皭矍椤笔俏ㄒ坏南蛲?,而獲得愛情的途中,除了相親,不知道還有什么。Q小姐描述,也不是沒有遇到過正常人,優(yōu)秀的人也很多,但大多見一面就不再有下文,也許對方選擇面很多,大家都是雙向選擇嘛,Q小姐感慨自己逐漸變老,已經沒什么特別的競爭力了。
“你都不知道現(xiàn)在情場上的女孩子有多努力,但凡條件還可以的男人身邊都有一群女孩生撲,她們年輕、漂亮、勇敢、熱烈,男人都被慣壞了,普信男就是這么來的。”Q小姐說,“現(xiàn)在也不知道怎么了,都是女性主動、女生熱情,男人們都像僵尸一樣,不再追求女人了?!?/p>
女性主動,女生熱情?在全世界都呼喚女性覺醒、獨立的同時,情場上也居然變了乾坤,女人成了主動方?英雄們在原地踏步,公主從城堡里展翅飛出來,佩帶寶劍身騎惡龍來搶奪騎士?這也太不夢幻了吧?!
在我們潛意識里,一直認為情場上該主動的是男人,女生要有適當?shù)鸟娉?,應該把主動權讓給更有狩獵天性的男人,但如今很少聽到關于哪個男人為愛癡狂而感動心上人的故事,這類型的故事已經屬于史前傳說?,F(xiàn)在的男人面對感情,更多呈現(xiàn)無欲無求狀態(tài),三不男人(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成為主流情場選手。這真是元宇宙時代的特殊戀愛模式。
單身并不是我們這代人的“發(fā)明”。
《單身女性的時代》
曾經的那種深情熱烈的追求方式,如今有個非常難聽的名詞——“舔狗”。一個粗鄙詞匯毀了很多人的熱情。稍微主動點追求女性,都會被認定為“舔狗”,正常的追求行為會被定義為“舔”,就連王思聰和網紅的聊天記錄被爆出后,都被網友群嘲為“舔狗”。為了彼此警示,還發(fā)明了“舔狗到最后一無所有”的悲涼警告,更讓一批人不愿意再付出太多而成為笑柄,不過“舔狗”這個詞匯倒很公平,男女通用,女生主動也是“舔狗”。
主動意味著掌握主動權。一部分女性到了情場上,放下了女神包袱,從實際利益出發(fā),看到適合的就下手,不合適就閃退。如此一來,在很多男生的眼里,女性主動成了必然,還有一些女性總結出撩男秘笈,獲贊無數(shù),大家以套路到優(yōu)質男為驕傲——雌競令人心酸。
既然躺平就有女生來追,哪個男生還費心去追求呢?到最后,剩下的竟然大多都是條件不錯、個性沒那么勇敢的女生了——因為缺乏愛情搶掠技能,明明很好的條件,只因“按兵不動”,居然熬成了母胎單身,隨著年齡增大,焦慮感倍增,加上被狹隘社會觀和一群用心不良的身邊人進行說教,只能接受條件差一些的男人,于是,“普信男”這個群體就誕生了。
我們經常在街上看到這種奇觀:女生亭亭玉立、眉眼如畫,而身邊的男士則樣貌抱歉,也看不出有什么財寶傍身或者特殊技能,僅僅從外觀上來看,就如此不匹配,但當事人卻若無其事地坦然接納。
“大不了離婚自己過”成為一大半中年女性自力更生的口頭禪,回望這部分女性,大多數(shù)都是因為當年戀愛擇偶太著急而降低了標準,但生活不是童話,結婚只是拉開序幕,并不是終點或幸福的保險箱,在渾濁的時候著急決定的事情,往往是未來悲劇的根源。
男人們真的不愿意再追求愛情,不愿意再主動尋找愛人了嗎?
為什么男人不主動了?就這個問題,我曾經問過不同類型、不同身份、不同年齡段的男人。
中年男人的回答是:遇到喜歡的人太難了,年紀大了也不愿意再瞎折騰。前段時間有朋友給袁先生介紹了一個對象。袁先生45歲,離異多年,一直過著鉆石王老五的生活,有別墅有豪車,年薪百萬余,人也很風趣,身邊異性并不少,但單身的這些年真正發(fā)展過的幾乎沒有,從婚姻中解脫出來的他似乎很享受單身的生活,忙碌工作之余,約三五好友喝酒聊天打高爾夫,興致來了還自駕、跑山、跑馬拉松,想干嘛就干嘛,非常自由。拗不過朋友的好意,與相親對象見了個面,人家條件不錯,年齡、身份也都相當,算是個不錯的搭配,但見完面之后,袁先生幾乎沒有再聯(lián)系對方,他倒不是覺得對方不好,而是“沒有動力”,他覺得開啟一段關系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推翻如今生活的信念,而他覺得沒必要。說白了,對方雖不錯,但他并沒有“愛情”的感覺,這個年紀,如果不是真的一頭扎入情網神經錯亂,真的沒那么多熱情去對待任何人了。
年輕點的男生給出的答案更絕:如今男人不缺性,女人不缺錢,誰缺心眼兒去追誰???!——好吧,赤裸裸地把愛情當做彌補現(xiàn)實缺失的靈藥了。早些年網絡并不發(fā)達,女性也沒如此“勇敢”,想要獲得親密關系的方式和渠道都有限,“愛情”不失為最體面的通道。如今不一樣了,不必結婚甚至不用戀愛就可以輕松擁有兩性關系。慢慢地,基因里的追逐和狩獵本能退化成等待和虛無態(tài),日本在很多年前提出一個有趣的名詞——草食男,是說男性已經不再有雄性特有的力量感,而逐漸演變成無欲無求狀態(tài),宛如食草動物一樣綿軟溫柔,于是“肉食女”也就應運而生,這成為奇怪也算和諧的組合。
但是,相信沒有一個女性是真正愿意成為“肉食女”的,很多人在現(xiàn)實中失意,只有到虛擬世界里尋求安慰,網絡文學因此派生出一個獨特門派——霸總、甜寵。這些小說里的男性無一不是高富帥,且深情又霸道,不講道理地看上你,不合邏輯地愛你,全世界反對都不理,普羅天下的女性終于可以享受“云愛情”了。
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一代看瓊瑤,如今的年輕人看霸總系列,這都證明,受傷的幾乎全是相信和渴望愛情的女人。也更是因此,愛情顯得孤獨又危險、美好又罕見,依然值得傳頌和期待。
好吧,這真是一個現(xiàn)實又務實的時代,在疫情、戰(zhàn)爭、娛樂過剩、元宇宙出現(xiàn)以及各種爆炸訊息的催生下,“愛情”已經成為絕對的稀缺品,當然永遠有人幸運,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信。去年最火的電影是《愛情神話》,幾個中年人圍繞一段傳說中的愛情有各種質疑和鄙夷,大家都愿意相信愛情,但誰也不信愛情真的發(fā)生在自己身上,連發(fā)生在身邊人身上都覺得不可信,卻可以為一幕戲、一首歌、一句雞湯掉下感動的眼淚,不得不說這是20年目睹情場之怪現(xiàn)象了。
(責編:栗月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