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千里 王宜庭
(江蘇大學附屬醫(yī)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000)
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在術后一般需禁食6h,其原因在于麻醉藥物和手術刺激會影響患者胃腸道功能,如果早期飲水可能會出現明顯的胃腸道不良反應,甚至引起呼吸困難和肺部炎癥[1]。但圍術期長期禁飲也會帶來唇裂、口干等問題,會降低患者舒適度,影響其身體狀態(tài)的恢復[2]。近些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不斷進步,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對患者胃腸道的影響也在逐步減小。因此,許多醫(yī)護人員都主張在患者術后初期給予少量飲水。本研究選取我院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術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就早期少量飲水聯合基本口腔護理對其術后咽喉紅腫疼痛和胃腸道功能的影響進行具體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術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50例)與對照組(50例)。試驗組男20例,女30例;年齡20~66歲,均值(44.21±3.66)歲;體重44~78kg,平均(52.23±3.41)kg;疾病類型:腹股溝疝18例,剖宮產10例,骨折14例,關節(jié)置換8例。對照組男22例,女28例;年齡22~67歲,均值(44.61±3.80)歲;體重42~81kg,平均(53.08±3.38)kg;疾病類型:腹股溝疝14例,剖宮產10例,骨折14例,關節(jié)置換12例。兩組患者上述基礎資料比較P>0.05,試驗可行。納入標準:入選病例均采取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拔管時意識已經恢復,ASA分級為Ⅰ~Ⅲ級,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既往有消化道、口咽部手術史,且術后需長時間禁飲者;合并嚴重胃腸道疾病、吞咽功能障礙、溝通障礙、精神異常者;全麻誘導時出現插管困難、連續(xù)插管2次意識、插管時間≥6h者。本研究得到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基本口腔護理。術后指導患者選取合適的體位,為其清理口腔內分泌物和痰液,定時用棉簽清潔口腔,并禁食禁飲6h。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于術后清醒狀態(tài)下給予早期少量飲水。在確認患者無嘔吐情況后,以5mL無菌注射器向患者口腔緩慢注入38℃~40℃溫開水,注入過程中需觀察患者反應,如出現異常情況需停止注入;每半小時飲水5mL,如患者術后6h時仍無嘔吐現象,則可根據其需求給予適量飲水。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段咽喉紅腫疼痛發(fā)生率、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首次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胃腸道不良反應(惡心嘔吐、腹脹、誤吸等)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以SPSS19.0處理試驗數據,分別以χ2檢驗和t檢驗分析同類計數資料[n(%)]與計量資料(±s)的差異,當P<0.05時,表示組間差異顯著。
2.1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咽喉部紅腫、疼痛發(fā)生率 試驗組患者術后2h、12h、24h咽喉部紅腫發(fā)生率和疼痛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咽喉部紅腫、疼痛發(fā)生率[n(%)]
2.2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 試驗組、對照組患者術后首次排氣時間分別為(20.23±3.25)h、(24.88±4.20)h,t=6.191,P=0.000;腸鳴音恢復時間分別為(17.52±4.11)h、(22.88±4.52)h,t=6.204,P=0.000;首次排便時間分別為(46.65±10.02)h、(55.01±11.96)h,t=3.789,P=0.010。試驗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
2.3 比較兩組患者胃腸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試驗組患者胃腸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2.00%(6/50),其中:惡心嘔吐2例,腹脹2例,誤吸2例;對照組患者胃腸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6.00%(8/50),其中:惡心嘔吐4例、腹脹2例、誤吸2例。組間比較χ2=0.166,P=0.684。
手術患者已成為治療多種重大疾病的常用方法,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為手術患者的常用麻醉方法,全身麻醉雖然有較好的麻醉效果,但也存在諸多問題。傳統(tǒng)理念認為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術后需禁食禁飲一段時間,而臨床觀察發(fā)現禁食禁飲會引起咽喉紅腫疼痛現象。近些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不斷發(fā)展,人們思想觀念也在不斷更新,許多臨床實踐都證實對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在術后可給予少量飲水,少量飲水有助于降低患者咽喉紅腫疼痛發(fā)生率,促進其胃腸道功能的恢復,且不會引起明顯的胃腸道不良反應[3]。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術后早期給予少量飲水,既符合保障患者自身健康的需要,也符合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能顯著提升患者術后舒適度,此干預方式得到眾多患者的認可。諸多研究認為,全麻患者術后早期飲水少量有助于減輕其口干、口腔異味等不適癥狀,能有效浸濕其咽喉部,刺激唾液的分泌,預防口咽部紅腫疼痛,還可抑制口腔內細菌繁殖。代芳霞[4]的研究認為,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在術后早期給予少量飲水非常有必要,而做好口腔護理也有助于保障其身心健康,在臨床中要高度關注對此類患者的護理服務。本研究結果顯示,早期少量飲水聯合基本口腔護理有助于降低全麻氣管插管病人術后不同時間段咽喉紅腫疼痛發(fā)生率,縮短其術后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排便時間,且以上指標均優(yōu)于單用基本口腔護理者(統(tǒng)計學分析顯示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比較低(統(tǒng)計學分析顯示P>0.05)。與倪益益等[5]的研究結論與此相似。
經以上分析可見,早期少量飲水聯合基本口腔護理對全麻氣管插管病人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此干預方式值得借鑒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