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皓/江蘇如東
閱讀的魅力是什么?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閱讀的感受不一樣。今天,全民閱讀進入了新時代,閱讀就像空氣和水一樣,讓人習(xí)以為常。但對我來說,閱讀曾經(jīng)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八歲那年,我扛著小凳子來到學(xué)校,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書籍,拿到新書的那一刻比新年穿新衣還開心,稀奇地將書從頭到尾翻過好幾遍。那是鬧書荒的歲月,除了課本,根本沒有書可以讀。剛認識幾個字,我就不再滿足課文里的那些故事,不放過每一張從眼前閃過的有字的紙片,逮到什么讀什么。那時的閱讀,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饑不擇食。
第一次閱讀課外讀物,是上小學(xué)三年級時,同學(xué)帶來的一本小人書。沒有封面,沒有封底,中間的故事也不完整,伙伴們把它當(dāng)作寶貝,幾個小腦袋湊在一起看。有的看得快急著往前趕,有的看得慢要多停留一會兒,意見總是不一致。為了一本小人書,我們有時好得像穿一條褲子,有時又氣得幾天不說話。但小人書確實令人著迷,我們終究擋不住誘惑,又走到一起,一起看書,一起講故事。
我們的語文老師叫蔡奇峰,他帶領(lǐng)我們到馬路邊撿楝樹果,賣了錢做班費,買來十幾本小說書,建起了班級圖書角。老師有規(guī)定,每人每次可以借一本書,表現(xiàn)好的同學(xué)可以優(yōu)先借閱。我們個個都想好好表現(xiàn),希望能借到書,可書的數(shù)量少,實在滿足不了我們饑渴的心。老師鼓勵大家將自己的書,寄存到圖書角,一起參與流轉(zhuǎn)。因為有個圖書角,我班的同學(xué)走到哪兒都高昂著頭,感覺牛氣沖天的。
高中畢業(yè)后到南京求學(xué),可算是如魚得水。學(xué)校圖書館好書琳瑯滿目,新華書店、科技書店、古籍書店,新書目不暇接。正值青春歲月,遇到《青春之歌》,“這女學(xué)生穿著白洋布短旗袍、白線襪、白運動鞋,手里捏著一條素白的手絹——渾身上下全是白色。她沒有同伴,只一個人坐在車廂一角的硬木位子上,動也不動地凝望著車廂外邊。她的臉略顯蒼白,兩只大眼睛又黑又亮?!睏钅P下的林道靜,樸素、文靜而美麗,我為她牽腸掛肚,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我忍不住替她擔(dān)心,為她高興。當(dāng)她歷經(jīng)一次次“突圍”,成長為無產(chǎn)階級先鋒戰(zhàn)士,我又為她驕傲、自豪。我認識到,個人命運只有融入到民族命運、時代洪流中去,才會具有非凡的魅力。
閱讀,教會我認識事物、理解事物和改造事物的方法,使得工作更加得心應(yīng)手。我喜歡閱讀給我?guī)淼某删透校鼩g喜閱讀所謂的“無用”之書。盡管它不會告訴我機器如何運轉(zhuǎn),不能幫我拿到學(xué)位和職稱,但我可以通過閱讀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進而認識自己、涵養(yǎng)自己。
退休后的閱讀,超越了謀生與功利的需求,我的閱讀我做主。漸漸地,內(nèi)心一顆顆沉睡的種子被一一喚醒,寫作的欲望悄然而生,我開始做起了文學(xué)夢。閱讀讓我有了更多的寫作素材,寫作又讓閱讀更有成效。《書箱·書櫥·書房》《閱讀伴我五十載》《三代人的大學(xué)夢》《一門三代黨員的使命傳承》等等,記錄了我在閱讀過程中的所感所悟。
阿根廷圖書館原館長、著名作家博爾赫斯說:“如果世界上有天堂,那它一定是圖書館的模樣?!遍喿x是靈魂的休憩地、精神的港灣。我愿讀我所愛,寫我所想,讓身體和靈魂都得到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