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明
2022年3月5日,國航一架飛機上播放著機長的講話:“當你們登上了國航的飛機時,就意味著踏上了祖國的國土。”這是一架奉命前往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機場執(zhí)行撤僑任務的飛機。機艙內(nèi)四處懸掛著五星紅旗,在熟悉的《我和我的祖國》旋律聲中,機長的話讓脫離烏克蘭戰(zhàn)火的僑胞不禁熱淚盈眶。伴隨著中國迅即展開對滯留烏克蘭近6000名我國公民的撤僑行動,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王毅在“兩會”記者會上一句“每一位海外同胞,無論什么時刻、無論身處何方,你的身邊有我們,你的背后是祖國!”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令人感慨動容。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隨著烏克蘭局勢不斷緊張升級,黨中央、國務院高度牽掛每一位在烏同胞的安危。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多次過問,要求全力確保中國公民的安全。外交部啟動領事保護應急機制,組織在烏同胞抓緊安全避險。中國駐烏克蘭使館、駐敖德薩總領館外交人員多次深入火線,為中國公民撤離打開安全通道……我們黨采取一切辦法,動用一切資源,迅速派出多架包機,抓住戰(zhàn)局中出現(xiàn)的時間窗口組織緊急撤僑行動。這充分印證一個事實:堅持人民至上是我們黨堅定不移的政治立場。這個立場生動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篤行“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是愛民于至誠的“人民生命高于天”,是助民于危難的“不惜一切代價”,是救民于水火的“一個也不能少” !
“有國才有家,國強才能民安”。一個國家是否敢于在僑民處于危難時刻給予強有力的救助和保護,與她的經(jīng)濟實力和國力強弱有關。歷史上,舊中國積貧積弱,只能任人宰割,令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遇有海外動亂,國人和僑胞毫無尊嚴和安全可言。2011年以來,十年間中國有多次撤僑行動,每次都給世界交出漂亮的答卷。2011年,利比亞發(fā)生動亂,中國企業(yè)和工地被暴徒瘋狂襲擊,4萬中國人身處險境。連續(xù)12天,中國政府協(xié)調(diào)派出126架次飛機、12架次軍機、1艘護衛(wèi)艦、16艘次輪船和100余班次客車將分布在利比亞各地的35860名受困中國公民全部安全撤出。也門撤僑是中國首次動用軍艦進行撤僑,在最后一批撤離時只有幾個中國人,但祖國沒有放棄任何一個中國公民,仍然以萬噸巨輪接他們回國。這次俄烏沖突,已經(jīng)引發(fā)了“二戰(zhàn)以來歐洲增長最快的難民危機”,當各國為撤僑手忙腳亂之際,中國已于3月9日將最后一批中國留學生送抵利沃夫火車站,在短短五天內(nèi)圓滿完成烏克蘭撤僑任務。中國表現(xiàn)出的對公民生命的高度重視,正是“大國民貴”的最好體現(xiàn)。月是故鄉(xiāng)明,心安是歸途。作為中華兒女的命運共同體,強大的中國是每個中國人的堅強后盾,在危難時刻為海外華人撐起了全天候的保護傘。
危難時刻見真情,也更見胸懷和擔當。這次烏克蘭撤僑,中國不僅照顧到了本國公民,還考慮到了那些與“中國結(jié)親”的人。中國駐烏大使館通知,中國公民的外籍配偶、父母或子女可一同乘車。這種中國式撤僑包含人道主義精神,更以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承擔起救助義務,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體現(xiàn)。它感動著中國,也震撼了世界。
曾幾何時,國旗、國歌已成為中國人民在戰(zhàn)火紛飛中的通行證、護身符。最具代表性的撤僑畫面莫過于《戰(zhàn)狼2》中手舉國旗穿過交戰(zhàn)區(qū)的那一幕。在利比亞撤僑的過程中,由于人員眾多,在連日的顛沛流離中,一些國人的護照丟失無法證明身份。情急之下,有人提議唱國歌。一時間《義勇軍進行曲》響起。人們靠著激揚的國歌證明了身份逃離險境。這次烏克蘭撤僑,除中國護照外,持香港特區(qū)護照、澳門特區(qū)護照、臺胞證等都可乘坐中國包機撤離烏克蘭。一名來自臺灣的年輕人發(fā)布視頻稱,看到我駐烏使館準備分批包機接返中國公民,其中包含臺胞,直呼太感動了,他感到一種“即使你不聽話,但也是我們的孩子啊”的關懷。他喊話“臺灣同胞真的要好好愛自己的母親”。這一刻,他感受到了祖國給予自己的強大安全感??梢哉f,每一次海外撤僑都是一次血濃于水的愛國主義教育。它激發(fā)愛國情感的升華,增強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你可以永遠相信祖國。因為,中國的強大,是每一位中國人的自信力來源;也因為,無論什么時刻、無論身處何方,祖國永遠在你身后!688CDADD-5B64-475C-B805-31786A41E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