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若雷 蔡征遠 駱松梅
(麗水市中心醫(yī)院藥學部,麗水 323000)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導致糖尿病患者心衰的首要危險因素[1]。DCM是獨立于冠心病以及高血壓以外,由于長期代謝障礙引起的心血管功能異常,且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2]。研究顯示,DCM的病理生理學機制十分復雜,包括氧化應激損傷、炎癥反應、線粒體損傷及心肌細胞凋亡等在內的多種致病因素與DCM的發(fā)生及發(fā)展密切相關[3]。橙皮素(hesperetin,HSP)是一種在柑橘類果皮中發(fā)現的一種黃酮苷,具有抗炎、抗氧化及血管保護等生物活性[4-6]。體外細胞實驗證實,HSP能夠通過線粒體相關的抗凋亡途徑改善脂多糖誘導H9C2心肌細胞的凋亡[7]。但是由于HSP溶解度低、穩(wěn)定性差導致其在體應用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臨床應用[8]。納米粒是一種粒徑介于10~1 000 nm的新型藥物遞送載體[9]。應用納米粒包載難溶性藥物能夠顯著提高藥物溶解度、穩(wěn)定性及生物利用度[10],有望解決難溶性藥物在體應用的藥動學缺陷。本研究擬制備包載HSP的新型納米粒,并將其在體應用探討HSP納米粒對預防糖尿病大鼠心肌病的效果及其作用機制。
健康清潔級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60只,體質量190~210 g,鼠齡約40~50 d,購自上海斯萊克實驗動物有限公司,實驗動物生產許可證號:SYXK(浙)2015-0001,質量合格證號:wydw2013-0050。飼養(yǎng)于SPF動物房:室內溫度22℃±2℃,濕度保持在45%~55%,12 h循環(huán)照明,自由攝食和飲水。
HSP批號YK0827B2812J,購自日本東京化成工業(yè)株式會社,純度≥99%;聚ε-己內酯(PCL,平均分子量8萬,深圳市光華偉業(yè)實業(yè)有限公司,批號10032003GT);山梨醇單硬脂酸酯(Span-60,河南正通化工有限公司,批號20150210);吐溫-80(湖南爾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40501);辛酸/酸/癸酸甘油三酯(北京鳳禮精求商貿有限公司,批號120411);鏈脲佐菌素(STZ,美國Sigma公司,批號S0160);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測定試劑盒(批號20160311),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測定試劑盒(批號20160501)及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試劑盒(批 號20170319)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H-E染色試劑盒(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批號20180525);RIPA裂解液(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P0013B);BCA試劑盒(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批號20140722),兔抗鼠B淋巴細胞瘤-2蛋白(Bcl-2,批號15071S)、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批號19677S)及Bcl相關X蛋白(Bax,批號5023S)一抗均購自美國CST公司。
參考Jornada等[11]橙皮素納米粒的制備方法制備載藥納米粒,方法簡述如下:將處方量聚ε-己內酯(PCL,0.1 g),山梨醇單硬脂酸酯(Span-60,0.038 g),辛酸/癸酸甘油三酯(0.165 mL)及HSP(0.005 g)加入到適量丙酮中水浴加熱40℃,磁力攪拌條件下充分溶解作為有機相。另取吐溫80(0.077 g)加入到50 mL雙蒸水中充分混勻作為水相。然后在40℃水浴及磁力攪拌條件下緩慢將上述有機相溶液注入到水相中形成HSP納米?;鞈乙?,室溫攪拌10 min,40℃減壓旋轉蒸發(fā)除去有機溶劑即得包載HSP納米粒溶液。
應用透射電鏡觀察HSP納米粒的微觀形態(tài)。同時應用馬爾文激光粒度分析儀(Mastersizer 2000,英國)測定載藥納米粒的粒徑分布及Zeta電位。包封率的測定采用超速離心法,精密量取1.00 mL上述載藥納米粒溶液,7 280×g離心10 min后,取上清液稀釋后應用HPLC法(島津LC-20A型高效液相儀)測定上清液中HSP藥物含量。色譜柱:4.6×150 mm2。色譜條件:流動相,乙腈∶水∶0.1%乙酸體積比50∶49∶1,流速1.0 mL/min,檢測波長290 nm。
參考Zhang等[12]大鼠Ⅰ型糖尿病建模方法,采用腹腔注射STZ建立大鼠Ⅰ型糖尿病模型。隨機選取15只SD大鼠作為正常組,其余大鼠單次腹腔注射70 mg/kg STZ 建立Ⅰ型糖尿病模型,正常組大鼠給予等劑量PBS溶液。分別于STZ注射后第3、7、14天尾靜脈采血測定空腹血糖。大鼠空腹血糖值>250 mg/dL,且明顯表現為多飲、多食及體質量減輕等癥狀即為Ⅰ型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將實驗大鼠隨機分成正常對照組、糖尿病模型組(DM組)、HSP溶液組及HSP納米粒組,HSP溶液組及HSP納米粒組腹腔注射20 mg/kg HSP溶液或者HSP納米粒包括HSP 20 mg/kg,正常組及糖尿病模型組大鼠給予等劑量生理鹽水,所有治療形式每周干預2次,連續(xù)干預16周。
藥物干預結束后,應用常規(guī)超聲心動圖檢查大鼠心功能。將大鼠吸入式麻醉,仰臥位固定,褪去前胸毛發(fā),行超聲心動圖測量各組大鼠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舒張早期與舒張晚期最大運動速度比值(ratio of early and late diastolic tissue peak velocity of mitral annulus,Em/Am)及左室短軸縮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每只大鼠至少觀察3個連續(xù)的心動周期,計算其平均值。
超聲心功能檢查后處死大鼠,取左心室心肌組織,10%福爾馬林溶液中固定,脫水,石蠟包埋,切片,片厚4 μm,H-E染色,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心肌組織形態(tài)學變化。
另取部分心肌組織,用生理鹽水洗凈后制成10%心肌組織勻漿液,嚴格按照ELISA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測定心肌組織SOD、MDA及GSH-Px含量,評價各組大鼠的氧化應激水平。
將大鼠心肌組織剪碎后研磨,RIPA裂解緩沖液提取左心室組織蛋白,BCA試劑盒測定蛋白濃度后,加緩沖液煮沸使蛋白變性,隨后進行SDSPAGE凝膠電泳分離并轉至PVDF膜,室溫封閉2~3 h。加入兔抗大鼠caspase-3、Bcl-2、Bax一抗(1:1 000)稀釋液,4℃搖床孵育過夜。洗液沖洗3次,每次10 min,再用辣根過氧化酶結合的二抗室溫孵育2 h,滴加發(fā)光液曝光。β-actin為內參。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數據以±s表示,兩兩比較采用方差齊性檢驗、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LSD-t法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透射電鏡結果顯示HSP納米粒的微觀形態(tài)呈橢球形(圖1A),分散均勻,粒徑在150 nm左右。載藥納米粒的粒徑分布均勻(圖1B),平均粒徑為(161.34±9.71)nm。HSP納米粒的Zeta電位值為(-14.5±0.9)mV。載藥納米粒包封率為(91.23±5.23)%。
圖1 橙皮素納米粒透射電鏡下形態(tài)(A)及粒徑分布(B),標尺=200 nm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DM組大鼠LVESD、LVEDD值顯著升高,LVEF、E/A和LVFS值 顯著降低;和HSP溶液組比較,HSP納米粒組的LVESD、LVEDD值顯著降低,同時LVEF、E/A和LVFS值顯著升高,以上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各組大鼠心功能指標比較(n=15,±s)
表1 各組大鼠心功能指標比較(n=15,±s)
*P<0.05 vs正常對照組;△P<0.05 vs DM組;#P<0.05 vs HSP溶液組
組別 LVESD(mm) LVEDD(mm) LVEF(%) E/A LVFS(%)正常對照組 3.98±0.41 6.38±0.26 80.78±8.78 1.47±0.27 60.76±6.14 DM組 5.79±0.67 8.47±0.25* 63.12±6.93* 0.73±0.14* 43.28±6.41*HSP溶液組 4.86±0.28 7.73±0.42△ 71.13±3.12△ 1.01±0.23b 48.56±6.32△HSP納米粒組 4.12±0.24 7.14±0.50△# 76.86±4.51△# 1.32±0.11△# 53.34±3.71△#
正常對照組大鼠心肌細胞排列整齊、致密,結構清晰,染色均勻,細胞外間質較少(圖2A);與正常對照組相比,DM組大鼠心肌細胞間隙增大,有明顯的心肌纖維損傷和斷裂,心肌細胞排列紊亂(圖2B)。與DM組相比,HSP溶液組及HSP納米粒組大鼠心肌組織大體完整,細胞排列較規(guī)則,細胞間隙明顯減少,心肌組織損傷改善較明顯(圖2C)。尤其是HSP納米粒組,心肌細胞排列規(guī)則,心肌纖維結構清晰,心肌組織完整,接近正常對照組水平(圖2D)。
圖2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形態(tài)學比較,H-E染色,標尺=50 μm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DM組大鼠心肌組織SOD、GSH-Px含量顯著下降,MDA含量顯著升高;與DM組比較,HSP溶液組及HSP納米粒組心肌組織SOD、GSH-Px含量顯著升高,MDA含量顯著下降;與HSP溶液組比較,HSP納米粒組SOD、GSH-Px含量顯著升高,MDA含量顯著下降,以上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SOD、MDA及GSH-Px含量比較(n=15,±s)
表2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SOD、MDA及GSH-Px含量比較(n=15,±s)
*P<0.05 vs正常對照組;△P<0.05 vs DM組;#P<0.05 vs HSP溶液組
組別 SOD(U/mg) MDA(mmol/mg) GSH-Px(U/L)正常對照組 85.92±12.22 3.18±0.24 57.34±7.63 DM組 47.78±12.64* 4.93±0.32* 40.25±8.93*HSP溶液組 69.74±11.23△ 3.79±0.13△ 52.57±6.13△HSP納米粒組 79.38±14.45△# 3.32±0.23△# 56.24±7.12△#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DM組大鼠心肌caspase-3及Bax蛋白表達顯著增加,Bcl-2蛋白表達顯著下降;與DM組比較,HSP溶液組及HSP納米粒組大鼠心肌組織caspase-3及Bax蛋白表達顯著下降,Bcl-2蛋白表達顯著增加;與HSP溶液組比較,HSP納米粒組大鼠心肌組織caspase-3及Bax蛋白表達顯著下降,同時Bcl-2蛋白表達顯著增加。以上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圖3)。
圖3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達比較
已有研究顯示,應用新型的藥物遞送系統(tǒng)如環(huán)糊精包合物[13]及納米粒[14]等包載難溶性藥物HSP有望解決藥物在體研究的藥代動力學缺陷,實現藥物的臨床應用研究。本研究應用注入法制備包載難溶性藥物HSP的納米粒溶液,制備的載藥納米粒不僅形態(tài)圓整、分散性好,且粒徑分散均勻,藥物的包封率更是高達(91.23±5.23)%,說明載藥納米??梢詫崿F對HSP的高包封。研究顯示,載體表面的同種電荷產生的靜電排斥力是維持載體在水溶液中穩(wěn)定的關鍵因素[15]。本研究應用PCL制備載藥納米粒,而PCL表面帶有羧基,在水中電離,使得制備的載藥納米粒帶負電位,Zeta電位值(-14.5±0.9)mV,且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
據文獻報道,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Ⅰ型糖尿病模型16周以后,能明顯觀察到心臟收縮及舒張功能受損,與Ⅰ型糖尿病患者DCM的癥狀相似,目前多用此方法制備大鼠DCM模型[16-17]。與之前文獻報道的結果一致,本研究結果顯示,DM大鼠較正常對照組左心室心功能出現了明顯損傷,表現為左心室LVESD、LVEDD值顯著升高,而LVEF、E/A和LVFS值顯著降低,同時DM組大鼠心肌組織排列紊亂,心肌纖維斷裂,心肌細胞損傷明顯。經過不同形式HSP治療干預組大鼠的心功能及心肌細胞病理情況較DM組顯著改善,表現為LVESD、LVEDD值顯著下降,而LVEF、E/A和LVFS值顯著升高,心肌組織基本完整,心肌細胞損傷情況較DM組明顯改善。同時HSP納米粒組的大鼠心功能改善較HSP溶液組更加顯著,接近于正常對照組水平,說明應用納米粒包載HSP能夠有效增加HSP的在體治療生物利用度,從而增加HSP對Ⅰ型糖尿病引起的DCM的治療作用。
氧化應激損傷是引起DCM發(fā)生及發(fā)展的重要因素。DM大鼠長期處于高糖水平導致機體處于氧化應激狀態(tài),體內自由基增多,損傷線粒體DNA,引起細胞凋亡級聯反應,最終激活促凋亡蛋白Bax,降低Bcl-2含量,上調細胞凋亡執(zhí)行蛋白caspase-3表達,從而引起心肌細胞凋亡[18]。與之前研究報道相符,本研究糖尿病組大鼠16周之后心抗氧化酶SOD、GSH-Px含量及Bcl-2蛋白表達較正常組顯著下降,同時MDA含量、caspase-3及Bax蛋白表達顯著升高,說明DM組大鼠心出現了明顯的氧化應激損傷及誘導心肌細胞凋亡增加。應用不同形式HSP治療能夠顯著提高心肌抗氧化酶SOD、GSH-Px含量及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達,同時減少脂質過氧化產物MDA含量及凋亡相關蛋白Bax、caspase-3表達,說明HSP可能通過抑制氧化應激反應引起的心肌細胞凋亡從而發(fā)揮防治DCM的作用。
綜上所述,應用納米粒包載HSP能夠有效提高HSP在體應用的生物利用度,從而增加藥物防治DCM的效果。HSP在體應用可能通過抑制氧化應激損傷引起的細胞凋亡,從而發(fā)揮改善DCM大鼠心功能的作用,有望成為防治DCM的新型治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