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完春節(jié),守靜(化名)回到了湖南湘西山腳下的村子,這是搬離秦嶺山麓后的第二個隱居地。春天來了,她們要開始種菜了。四年前,她和朋友辭掉工作,告別城市,來到山中生活,劈柴挑水、洗衣做飯、翻土犁地、除草種菜。
? “沒當(dāng)農(nóng)民時覺得農(nóng)民好苦,天天面朝黃土背朝天,腰彎背駝人憔悴。當(dāng)了農(nóng)民后,覺得……農(nóng)民是真的好苦?!笔仂o在自己的公眾號“守靜隱居”中寫道,“但這種苦跟城里人的苦不一樣,就像白酒都烈,但各有各的味?!?/p>
“就像去赴一場約”
? 守靜從小乖巧懂事,一直按部就班往前走。但26歲這年,她一個激靈想到,人生怎么能這么過?
在此之前,守靜對人生沒有特別清晰的規(guī)劃??烧嬲と肼殘龊?,她更加確信,那些天天對著電腦,熬夜加班的日子只是對生命的消耗。
? 雖然才二十出頭,她早已是一個“老失眠人”。她嘗試過許多治療失眠的辦法,吃藥、吃補品、冥想,所有的辦法都用盡了,但還是經(jīng)常瞪眼到天明,身體的其他地方也發(fā)出了緊急信號?!爱?dāng)身體三番五次發(fā)出危機信號時,我從接收到反思,然后醒悟——我要的究竟是什么?”
索性就隱居吧。一起同行的兩位,是和她有著十多年交情的好友,她們對于守靜來說就是家人般的存在。她倆雖然沒有身體上的問題,但也認為沒有意義的工作就是在慢慢地損耗生命。她們很快一拍即合,利用節(jié)假日的時間,尋找隱居的目的地,“就像是赴一場約一樣”。
隱居也不是歲月靜好
? 四年前的夏天,守靜和兩位好友扛著大包小包的全部家當(dāng),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來了隱居地。
山路蜿蜒狹窄,陡峭曲折,兩旁密布著灌木荊棘,三人舉步維艱。走到半路下起了雨,守靜兩次連人帶車滾下了懸崖,好在沒受傷。
? 終于到了家門口。這是一棟年久失修的土房子,孤零零矗立在深山中,主人十幾年都不曾上山來看過了。把濕漉漉的行李拿出來晾曬后,她們就開始打掃屋子,砍竹斷木,建造家具。
收拾完畢后,她們便下山同房東簽合同。誰都沒想到麻煩事來了——房東突然要求漲房租,從之前電話里談好的第一年免費,后四年每年六百,變成了一年一千,一次繳清。
這間房子本是守靜和朋友利用辭職前的假期,走遍了終南山、秦嶺和廣東等地,尋了一年才尋到的,如今再尋別處更是難上加難。三個人又氣又無奈,只能想盡辦法選擇折中方案。
麻煩事還沒完。一個老婦人怒氣沖沖地用方言沖她們喊道:“你們要在這兒種菜也行,給一百塊錢!”
之前在這棟房子住過的一個老人也來了,指著黑乎乎的電線要一百元,因為這是他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山民,趁家里沒人時偷菜,捅破窗戶紙偷眼鏡……
? 但同樣還是這些人,之后卻成為了關(guān)系親密的近鄰?;蚴菚r不時來找守靜閑聊,幫忙縫補衣服,或是帶著自家種的枇杷、黃杏、蔬菜等送給她們。她們也禮尚往來,有時會送些村民們從未見過的網(wǎng)購品。
貧窮不一定限制想象力
? 守靜她們晚上很少開燈。黑夜中也可以做很多事情,她在漫天的星空下夜跑,夏夜,伴著蟬鳴蟲啼,在門口的草地上鋪開瑜伽墊,光著腳輕輕地踩上去。在極度靜謐中,守靜感覺自己的細胞都在流動。就為這一刻,她覺得荒野獨居也值了。
守靜的瑜伽是自學(xué)的,自己拆解動作,在紙上一個一個畫瑜伽小人圖,照著練。“實際卻是因為窮,沒有wifi,跟視頻練瑜伽用手機的流量,太耗流量了?!笔仂o調(diào)侃道。
結(jié)束運動后,身上已經(jīng)冒起了汗,正好趕緊洗個澡。沒有浴室,只能在戶外洗澡。冬天里感覺寒風(fēng)從身體鉆進鉆出,守靜就這樣切身地體會到了“寒風(fēng)刺骨”的真正含義。洗完澡擦干身子回到屋里,發(fā)現(xiàn)沒暖氣也無空調(diào),平時穿著衣服都覺得四壁漏風(fēng)的屋內(nèi)竟如此暖和。
在如此簡陋的環(huán)境中生活了幾年,每次偶爾去城里住幾天賓館,哪怕只是百來塊的便宜公寓,也會覺得舒適滿足。而有時出遠門徒步爬山,風(fēng)餐露宿幾天后回來,家徒四壁的居所也成了天堂。
她們吃得也很簡單,很少吃肉,也沒有太多的調(diào)味品,一來因為下山買肉麻煩,且沒冰箱不易儲存;二來因為沒有收入,要全方位節(jié)流。沒了味厚湯濃的肉覆蓋,清新的蔬菜味道也就慢慢顯現(xiàn)出來了。但窮也并不一定限制想象力。她們摸索出了一些“黃金搭檔”。比如,用西紅柿或者橘子來代替醋炒的酸溜土豆絲,比用醋炒出來的還好吃;再比如,用秋葵、絲瓜或土豆代替芡粉勾芡。她們自創(chuàng)的秋葵青豌豆雞蛋豆腐羹,貌如翡翠碧玉,清新脫俗,味如燕窩銀耳,絲滑濃郁。
諸如此類,還有很多,如用清甜的胡蘿卜或洋蔥代替白砂糖做糖醋魚,用月季花代替玫瑰做冰粉,用雞蛋或蘑菇代替味精提鮮,用自己炸的芝麻代替香油增香,用自己腌的納豆代替醬油添濃……
極簡生活
? 每頓飯從種植食材起,都是由守靜和朋友親自完成的。要想吃上親手種的菜,就得進行開荒、翻地、播種、移栽、澆水等一系列工作。僅翻地一項就是個大工程。不一會兒,手掌心就起泡了。幾天下來,泡被磨破,磨破了又起新的,一個星期后終于磨出來了繭。
? 山上做飯也不容易,連自來水都沒有。拎兩個桶去幾百米開外的山澗里提水,提上兩大桶水,上陡坡、踩石階、跨門檻,到家后已是氣喘吁吁。廚房里也沒有水槽,沒有煤氣灶,沒有電磁爐,沒有高壓鍋……在這樣簡陋的廚房做飯,所需時間五倍于城市廚房。“柴火鍋炒出來的菜,是真香。”
? 當(dāng)然,并非所有簡陋的環(huán)境都讓人樂在其中,有時是真真切切的痛苦。比如冬天早上洗菜切菜時,手指凍得鉆心地疼,伸都伸不直。她們果斷縮減為一日兩餐,本以為會餓得受不了,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足夠了。
隱居的四年,她們搬了兩個地方,都是家徒四壁,除了幾口鍋和一個烤箱外,什么家具都沒買過。
? 她們的生活主要靠積蓄,沒有什么收入來源,所以能自己做的就盡量不買。她們從家旁邊的竹林里砍下幾十根竹子,做了一個開放式衣物柜,用了一整天的時間。次日,再去砍幾棵松樹,做了一張寬敞結(jié)實的床,又用了一整天?!案F人并非沒資格隱居,反而自然地過渡到了極簡生活,了解了哪些才是生命必需品。”守靜說。
“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
? 守靜本就生在農(nóng)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過年全家才能團聚一次。守靜和父母的關(guān)系算不上太親密,但為了隱居這件事,守靜曾經(jīng)也跟父母周旋了很長一段時間,父母的態(tài)度經(jīng)歷了堅決反對——無奈接受——支持的過程。
守靜并不拒絕結(jié)婚生子,但她覺得目前更重要的事還是著眼于自身。
有人問她,父母辛苦供養(yǎng)你上大學(xué),你卻歸隱鄉(xiāng)野,何以為報?對此,守靜也曾羞愧過、自責(zé)過,但如今,已經(jīng)有了答案?!昂玫膱蠖鞑⒎菭奚约撼扇改?,而是把自己活好、活明白的同時,力所能及地幫助父母獲得思想上的覺悟,讓他們也活得通透明白?!?/p>
守靜的報恩方式是“按需分配”,而不是一味地去順從。她每年回家一兩次,幫他們做做家務(wù),給他們普及健康知識,送他們精心篩選的醫(yī)學(xué)書籍。
? “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笔仂o覺得隱居的日子像是開啟了四倍速,明明感覺才過一年,轉(zhuǎn)眼四年過去了。她不認為自己是在浪費時間,而是在休整、思考、磨刀。
? “至于以后的日子,可能等我身體和思想都達到了理想的狀態(tài),就會選擇回歸城市;如果在農(nóng)村能夠找到一條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路,可能就不出山了吧。”守靜說。
(摘自《看天下》石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