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秋月
9月14日,2022年湖南省質量大會在長沙召開,7家組織、1名個人榮獲第七屆省長質量獎,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就在今年上半年,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剛剛榮獲202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為什么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連獲殊榮?他們有什么制勝法寶?
堅持高質量發(fā)展,賦能制造新速度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作為我國唯一同時承擔高速、重載鐵路裝備九大核心技術中牽引電機和牽引變壓器兩項核心技術的企業(yè),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經過長期積累和發(fā)展,近年來創(chuàng)造了行業(yè)內諸多的首次:成功研制中國標準動車組、高速動車組配套產品;全球首套驅動55立方米超大型提升機電機等。十幾年來,公司年銷售收入由18.39億元增長至10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2%,成為國內最具規(guī)模、最具實力的機電企業(yè)之一。
廣為人知的“復興號”就是由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提供的強大“心臟”?!皬团d號”設計持續(xù)運行時速為350公里,最高試驗時速可達400公里以上,而這正是得益于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自主設計和制造的一整套高端動力裝備——牽引電機和牽引變壓器??煽康漠a品品質、強勁的技術實力、穩(wěn)定的動力輸出,株洲電機公司以“零缺陷”理念制造和服務中國標準動車組,為中國裝備制造復興之路加速。
把握時代脈搏,滿足市場需求。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不僅“跑得快”,而且跑出了更廣闊的天地。2019年11月,公司為中國出口歐盟首列動車組——“天狼星號”提供牽引動力裝備;2020年10月,研制出永磁同步牽引電機助力400km/h跨國互聯互通高速動車組;2021年7月,裝載有公司核心動力裝備的中國首列出口歐洲雙層動車組在株洲下線,將應用于奧地利、德國、匈牙利等5個國家鐵路線上。從奔馳在祖國廣袤大地上的“復興號”到四通八達的城市地鐵,從鐵路干線到城際交通,從國內干線到國際市場……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研制出了一大批高端動力裝備,有力助推了我國軌道交通從直流到交流、從低速到高速、從普載到重載的飛躍,助推了我國軌道交通牽引技術實現了由跟跑、并跑向領跑的轉變。
發(fā)展要速度,更要質量。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正是踐行“多元同心”質量管理模式,才獲得了省長質量獎。什么是“多元同心”?簡單來說,就是企業(yè)始終把產品品質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堅守“質量安全”一條基線,夯實“質量人才”和“質量技術”兩大保障,建立健全質量安全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最終生產出“高端定位、安全可靠、綠色環(huán)?!钡漠a品?!岸嘣摹逼焚|驅動模式在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的成功應用,推動了企業(yè)產品質量和經營質量的全面提升,企業(yè)先后解決了“機車牽引電機軸承試驗系統(tǒng)研究”等多項國內“卡脖子”難題,填補了“400km/h及更高速度等級動車組”等多項國內技術空白,為我國軌道交通產業(yè)“走出去”夯實了基礎。這也是湖南企業(yè)持續(xù)改進產品質量,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生動縮影。
注重技術革新,打造智能新模式
技術引領創(chuàng)新,制造走向智造。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通過技術再創(chuàng)新,成功研制出諸多具有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的新產品,補強提升基礎性技術能力短板,實現從技術跟隨到技術引領的重大轉變,全方位提升市場能力和產業(yè)鏈的增值能力。通過搭建智能制造“資源動態(tài)組織”場景,以制造執(zhí)行系統(tǒng)為核心,集成企業(yè)資源計劃系統(tǒng)、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tǒng),解決制造企業(yè)生產什么、生產多少、怎樣生產等核心管理問題,以現代企業(yè)管理理念驅動企業(yè)各生產要素資源協(xié)同高效執(zhí)行,從而優(yōu)化生產管理模式,縮短生產周期,提升生產管控水平。通過智能化管理及信息共享,實現計劃調度高效化,生產執(zhí)行透明化。此外,利用過程檢驗及質量數據采集和設備集成分別實現質量追溯和設備互聯。
基于智能制造新模式,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實現運營成本降低20%,產品研制周期縮短50%,生產效率提高30%,能源利用率提高6%,為軌道交通裝備行業(yè)樹立了可復制的智能工廠建設典范。
智能制造并非高高在上,必須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針對井下作業(yè)人員、設備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集5G網絡通信技術、無人駕駛技術、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于一體的井下軌道電機車無人駕駛運輸技術平臺,很好地適應了井下有軌、低照度、易爆等特殊環(huán)境的場景應用。通過5G高速無線通信進行信息傳輸,將礦用軌道運輸監(jiān)控系統(tǒng)、井下機車精確定位技術、圖像識別處理技術和機車安全運調技術有機結合,配合智能化電機車單元和電機車綜合監(jiān)控系統(tǒng),實現電機車運輸全過程的無人化駕駛作業(yè),極大地減少了井下作業(yè)人員的危險,提升了作業(yè)效率。中車株洲電機公司研發(fā)的這套裝備,已取得了目前礦山行業(yè)最高等級的MA證書(即煤安認證),在探索更加智能化、數字化礦用運輸方式的道路上,中車株洲電機公司已邁出成功的一步。
廣納天下英才,提升人才新高度
創(chuàng)新的事業(yè)需要創(chuàng)新的人才。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智造水平的提升離不開對人才的重視:引進高端人才隊伍,以國家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為載體,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達成戰(zhàn)略合作,多渠道、多層次吸納境內外高層次人才和智力資源;“靶向”引入超導電機、高速永磁等領域16名博士,引進7名海外人才,柔性引進院士團隊。目前85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中,中高級職稱占比74%以上,4人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7人獲得茅以升鐵道工程師獎,2人獲評湖南省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
積極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以及中國高鐵工人精神,公司每年開展“雙創(chuàng)”“安康杯”“三保一增”等主題勞動競賽,激發(fā)員工活力,匯集員工智慧,助推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通過技能大賽、導師帶徒、先進操作法征集、班組長協(xié)會、勞模工作室創(chuàng)建等活動的開展,逐步打造出一支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質的員工隊伍。目前,高技能人才占比已逐年提升至65.5%,其中,技師、高級技師占比提升至20.4%。在技能員工培養(yǎng)過程中也涌現出一批優(yōu)秀的集體和個人。
員工成長了,企業(yè)就成長了。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逐年加大投入改善員工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通過開展“擦亮‘金名片建設‘新小家專項活動”,以“集中場地資源和分散方便員工相結合”為原則,三年內為員工打造出“勞模之家”“活力之家”“花蕊之家”“女工之家”“暖心之家”“潔凈之家”“書友之家”等84個各具特色的職工“新小家”,集中解決了勞模團隊課題攻關、文化娛樂、學習閱讀等需求,成為公司員工的學習平臺、生活驛站和班組家園。建設籃球場、足球場、排球場、健身房、瑜伽房等文體陣地,組建24個文體協(xié)會,不斷豐富員工業(yè)余文化生活。親子開放日、趣味運動會、美食節(jié)、花藝制作……眾多文化活動在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開展得有聲有色,員工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xù)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