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聲
歲月可以抹去傷痕,卻永遠擋不住情感的共鳴。9月30日,寥廓秋色中,我們迎來第9個烈士紀念日,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或走進烈士陵園敬獻鮮花、寄托哀思,或登錄網上紀念平臺深沉緬懷、致敬英魂,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回蕩著不朽的英雄史詩,升騰著熾熱的家國情懷。
銘記歷史,崇敬英雄,才能明所從來、知向何處。將烈士紀念日設立在國慶節(jié)的前一天,既是對先烈的深切緬懷,更是對后人的深刻啟迪。“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征程中,多少仁人志士、革命先輩“不惜唯我身先死”“甘將熱血沃中華”,多少杰出楷模、平凡英雄“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這些英烈,用拳拳之心和血肉之軀挺起了我們這個民族的脊梁,以百折不撓、九死不悔的信念和擔當標定了我們這個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的誕生,就沒有今天我們作為中國人的尊嚴與榮耀。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牢記英烈功勛、繼承英烈遺志,是對歷史的負責,也是對未來的承諾。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對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永遠銘記他們的犧牲和奉獻?!秉h的十八大以來,從設立烈士紀念日、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烈士褒揚工作的意見》,到嚴厲打擊詆毀、污蔑英烈的行為,再到九批次迎接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以及大力宣傳弘揚英烈事跡……國家意志回應著人民崇尚英雄的心聲,以國家的名義緬懷烈士,以最高的規(guī)格致敬英雄,表達出的是全體中華兒女對歷史的共同追憶,以及賡續(xù)英烈精神踔厲奮發(fā)向前進的堅定意志。
中華民族歷來英雄輩出,滄海橫流更映丹心閃耀。英烈們雖然身處不同年代、不同環(huán)境和不同崗位,但他們的生活追求和生命內涵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那就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獻與擔當。賡續(xù)英烈精神踔厲奮發(fā)向前進,首先要捫心自問:面對名利、物欲的誘惑,我們是否有英烈們那種信念不衰、志向不改的忠貞氣節(jié)?面對公與私的碰撞、舍與得的選擇,我們是否有英烈們那種無私無我、生屬蒼生的博大胸懷?面對風險挑戰(zhàn)、災難考驗,我們是否有英烈們那種舍我其誰、勇往直前的崇高使命?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踐行是最有力的傳承。賡續(xù)英烈精神踔厲奮發(fā)向前進,每一個人除了思想認同、情感共鳴,還應在行動上對標看齊、追隨效仿,堅定理想信念,把個人命運同國家民族的前途緊密聯(lián)系起來,在苦與累中磨礪意志,在難與險中砥礪血性,努力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助力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立足平凡崗位,勤勉務實、刻苦鉆研,銳意進取爭創(chuàng)一流,努力在如虹的歷史接力賽中交出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時代答卷。
人事有代謝,傳承無絕期,英烈精神永駐天地間。讓我們以最真誠的方式,獻上對英烈最誠摯的敬意,勇毅前行、團結奮斗,繼續(xù)向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目標進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