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萍 王 江
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外科,武漢 430050
女性尿道綜合征(female urethral syndrome,F(xiàn)US)是以反復發(fā)作的尿頻、尿急或排尿困難、會陰部或小腹墜脹不適等為主要表現(xiàn)的非特異性癥候群。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生活壓力增大,F(xiàn)US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其癥狀遷延反復,逐漸成為影響患者社會生活質量的慢性疾患。本研究運用固泉貼穴位貼敷聯(lián)合中藥疏肝益腎湯加減治療腎虛型FUS患者,取得良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7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82例腎虛型FUS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例。對照組年齡36~70歲,平均(50.5±8.3)歲;病程3~24個月,平均(11.44±5.73)個月。觀察組年齡32~72歲,平均(51.0±9.2)歲;病程2~23個月,平均(12.61±4.99)個月。2組患者年齡、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考《臨床診療指南·泌尿外科分冊》[1]中相關內(nèi)容擬定,以尿頻、尿急、排尿不暢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可伴有小腹或腰部墜脹、疼痛感,尿痛或尿失禁等癥狀;尿常規(guī)及泌尿系超聲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中醫(yī)診斷標準參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和《中醫(yī)內(nèi)科學》擬定“淋證”腎虛型標準:小便頻數(shù)、淋漓不盡、排尿急迫和小腹拘急;腰膝酸痛;舌淡紅,苔薄,脈沉弦或細弱。
納入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的女性患者,臨床資料完整,治療依從性好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精神性及傳染性疾病,感染或腫瘤等所致的泌尿道疾患,以及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對照組采用疏肝益腎湯加減治療,方藥:熟地黃20 g,柴胡20 g,山茱萸15 g,益智仁15 g,炙黃芪15 g,茯苓15 g,白術15 g,山藥15 g,川芎15 g,香附15 g,澤瀉15 g。夜寐不安者加酸棗仁、合歡皮、首烏藤各10 g;口干者加天花粉、北沙參各15 g;腰痛明顯者加杜仲10 g,延胡索15 g。1劑/天,水煎早晚2次分服,7天為1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固泉貼穴位貼敷[3],取穴:神闕、關元、命門、雙側三陰交,每3天治療1次,1次敷貼24 h,每周敷貼2次,7天為1療程。2組共計治療4個療程后評價療效。
①臨床療效判定標準[4],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90%;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70%≤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9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30%≤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7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30%。中醫(yī)證候積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制定標準,于治療前后分別對小便頻數(shù)、不盡、急迫和小腹拘急,腰膝酸痛進行評分并記錄,各項癥狀均為無記0分,輕度記2分,中度記4分,重度記6分;臨床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②采用女性尿道綜合征癥狀(female urethral syndrome symptom,F(xiàn)USS)評分評價2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各項癥狀均為無記0分,輕度記1分,中度記2分,重度記3分,總分0~33分,分值越高代表癥狀越重。采用生活質量(quality of life,QOL)量表評分評價2組患者生活質量,分值0~6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差。
③不良反應:試驗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事件以及各項生命體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壓、體溫、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皮膚過敏反應等。
治療后,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5.1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61%(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比較(n=41,例,%)
治療后,2組FUSS評分及QOL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上述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FUSS評分與QOL評分比較(n=41,分,
治療期間,所有患者未出現(xiàn)藥物過敏及其他不適等現(xiàn)象。
尿道綜合征病因病機尚不明確,認為可能與內(nèi)分泌功能紊亂、精神情志變化、免疫系統(tǒng)功能障礙及局部刺激損傷等有關,其病程長且易反復發(fā)作。目前臨床藥物治療多選擇抗焦慮/抑郁藥、雌激素、平滑肌松弛藥及鎮(zhèn)靜藥等[5],同時配合生物反饋及膀胱訓練等方法,療效不盡人意。臨床上諸多患者被誤診為尿路感染而使用抗生素治療,不僅延誤病情,還增加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和精神痛苦。中醫(yī)學將本病歸屬于“淋證”范疇,認為病位在膀胱,與腎、心、肝、脾相關。淋證反復,久病必虛,以腎虛為主;正虛邪盛,纏綿難愈,易肝郁;因而臨床辨證多見腎虛肝郁型。中醫(yī)通過補腎疏肝、益氣縮尿治療FUS有一定療效[6]。
固泉貼為本科室治療尿失禁的外治經(jīng)驗方,由生黃芪、補骨脂、桑螵蛸、菟絲子、金櫻子和肉桂等組成。其中生黃芪補氣升陽舉陷,桑螵蛸、金櫻子補腎陽縮尿,菟絲子斂氣固下焦,肉桂溫補腎陽;諸藥合用,共奏溫腎補脾、益氣縮泉之效。穴位貼敷是中醫(yī)傳統(tǒng)外治法,藥膏貼敷于相應穴位,藥物成分通過刺激經(jīng)絡或透皮入血,以糾正臟腑失衡的狀態(tài)。“經(jīng)絡所過,主治所及”,任脈行走胸腹正中,任脈穴位關元能振奮元氣、培腎固本;氣海能調補三焦氣機;神闕、關元、氣海具有益氣強壯之效;三陰交善理脾胃、益肝腎;以上諸穴合取,補脾與溫腎相濟,有助于津液生化與固攝,膀胱開闔正常,從而改善排尿功能。既往研究顯示,固泉貼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療效顯著且安全性高,簡單易行[3]。疏肝益腎湯由逍遙散合六味地黃湯加減而成,方中熟地黃滋腎陰補血,柴胡疏肝解郁、升陽舉陷,山茱萸補益肝腎固脫,益智仁暖腎縮尿固精,炙黃芪養(yǎng)血補氣升陽,茯苓、白術、山藥健脾補腎利濕,澤瀉利濕消腫,川芎、香附行氣開郁、暢調氣機;諸藥配伍,共奏補腎疏肝、益氣縮尿之功效。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FUSS評分及QOL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說明應用固泉貼聯(lián)合疏肝益腎湯加減在改善FUS患者臨床癥狀及生活質量方面效果更好。綜上所述,固泉貼穴位敷聯(lián)合疏肝益腎湯加減治療腎虛型FUS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用疏肝益腎湯,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且簡便易行,無毒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