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薈
“時”和“體”是語法層次的兩個概念,它們之間存在一定聯(lián)系,但又各具特色。英漢兩種語言在時范疇和體范疇的類別、表達方式和組合方式等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區(qū)別。本文從英漢兩種語言的“時”和“體”方面的共性和個性特征出發(fā),通過對翻譯實踐展開對比研究,找出兩者的異同點,以期為譯者提供參考。
一、英漢語言中的“時”和“體”
一般來說,時間的客觀存在和時態(tài)的語法表達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范疇,時間信息一般體現(xiàn)在表示事物變化的動詞上,而帶有時間信息的動詞一般是句子中的謂語動詞,我們一般用“時”和“體”來表示,它們是動詞的一個重要范疇。雖然“時”與“體”都是用來表達謂語動詞的時間信息,但它們的側重點不同。在英語中,“時”側重于表示動作何時發(fā)生,或指示動作在時間軸上的位置?!绑w”強調(diào)動作在過程中的階段或狀態(tài),無論它是剛剛開始,正在進行,還是已經(jīng)結束。與英語不同,漢語往往需要其他手段,如詞匯手段或結合語境,來表達句子意義[1]。
二、英漢動詞“時”的特點及表達方式
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漢語和英語中謂語動詞的“時”都分為“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三種時制,然而,英語作為形合語言,一般通過動詞的形態(tài)變化來表達時間信息,而漢語則必須借助詞匯手段或結合上下文語境。兩種語言都有各自的特點,這也是為什么謂語動詞“時”的表達方式如此不同的原因。
(1)現(xiàn)在時
[英]I work as a Spanish teacher.He studies Chinese.
[漢]我是西班牙語老師。他學漢語。
(2)過去時
[英]Can you believe it?She cried for her dead pet all day yesterday.
[漢]你能相信嗎?昨天她為她死去的寵物哭了一整天。
(3)將來時
[英]We shall go to Los Angeles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漢]這個暑假,我們要去洛杉磯。
英語動詞的時態(tài)表達比較簡單,規(guī)律也比較明顯。一般現(xiàn)在時用動詞的原形表達,當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shù)時,謂語動詞應保持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一般過去時通常用動詞加-ed表示,一般將來時用動詞前加will表示,而當主語是第一人稱時,也可用shall代替will。
漢語作為意合語言,在表達時間時只需要在句子中使用能夠表達出過去、現(xiàn)在或?qū)淼脑~語即可,動詞本身沒有任何變化。也就是說,漢語動詞不包含時間信息,漢語主要使用詞匯手段和語法手段來表達時間。
如這里有兩句話:“今天早上7點上看電視”和“昨天晚上7點看電視”。從這兩個句子中我們可以看出,“看電視”這一動作的時間變化分別是“現(xiàn)在”和“過去”。由此可見,動詞的形態(tài)變化并不是表達“時”的唯一方式,在漢語中,詞匯手段也可以被用來表達時間概念。
三、英漢動詞“體”的特點及表達方式
根據(jù)發(fā)生過程的時間長短,動作可被分為持續(xù)性動作和非持續(xù)性動作。任何持續(xù)性動作都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過程,因此可以被分為開始、持續(xù)和結束三個階段。然而,一個非持續(xù)性的動作幾乎不存在什么過程,一般剛剛開始就立即結束,是短時間完成的動作或點性動作。非持續(xù)性動作的發(fā)生意味著從一種狀態(tài)轉(zhuǎn)入另一種狀態(tài),動詞的“體”表示動作本身處于過程中的何種階段或狀態(tài)?!斑M行體”是指動作正在進行中,“完成體”是指動作已經(jīng)結束。動作本身所具備的特性使得英漢“體”范疇的類別各不相同,表達形式也存在差異[2]。
[漢]湯姆和他的父母明天離開。
[英]Tom and his parents will leave tomorrow.
從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英語中也會使用表達時間的詞語,但不同之處在于句子里的動詞也必須改變形式才能與時間信息相匹配,如英語用情態(tài)動詞“will”“be going to”表示將來,而用“動詞+-ed”的形式表示過去。由此可見,漢語動詞不包含時間信息,在表達時間時主要采用詞匯手段和語法手段,如帶有時態(tài)助詞或情態(tài)助詞、動詞重疊形式和否定符號的句子。如漢語里會使用“過”“來著”“的”等虛詞來表達過去,使用“在……著”“正在……呢”等搭配表示現(xiàn)在。此外,詞匯手段和語法手段可以相互配合來表達句子的時、體意義,但往往存在相互選擇、相互制約的關系。如我們可以說“我是昨天打的球”,但我們不能說“我是后天打的球”。此外,漢語中有大量沒有時間標記的句子,這說明時間因素是可以隱含在句子里的,具體表現(xiàn)為句子中沒有明顯的詞匯或語法標記。
[漢]我喜歡和朋友們一起坐在教室里看電影。
[英]I like watching movies with my friends together in the classroom.
英語動詞包括進行體和完成體。此外,還有完成進行體。其中,英語的進行體與漢語的進行體相似。然而,英語中“體”的概念比漢語簡單,在表達行為或狀態(tài)的階段方面也不如漢語中的“體”準確。如在表示持續(xù)的狀態(tài)時,漢語中使用持續(xù)體,而英語中使用完成體。再如,漢語中使用持續(xù)體來表達持續(xù)的動作,而英語中使用完成進行體。英語中“體”的表達形式也不如漢語豐富。每一種“體”在英語中只有一種表達形式,并且具有明顯的規(guī)律性。
(1)進行體
進行體是由助動詞“be”加上動詞的現(xiàn)在分詞(包括動詞短語)組成,其形式為“be+動詞ing”。在現(xiàn)代英語中,動詞進行體的使用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普遍,也不斷衍生出新的表意功能。
[英]You can’t just keeping saying no to those girls.You’re being rude.
[漢]你不要老是對那些女生說不。這樣太不禮貌了。
(2)完成體
完成體將動態(tài)場景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對構成動態(tài)場景的各個階段不做區(qū)分。英語動詞的完成體由助動詞加上動詞的過去分詞(包括動詞短語)構成,其形式為“have+動詞的過去分詞”。
[英]I’ve been waiting my whole life.I’ve waited on tables,I’ve waited in bars,I’ve waited on home my delivery.
[漢]我當了一輩子的侍應。我在餐廳、酒吧都做過侍應,我甚至在家等我的快遞派送。
(3)完成進行體
完成進行體強調(diào)一個動作的連續(xù)性,意思是一個動作發(fā)生在過去,持續(xù)到現(xiàn)在,并且可能會一直持續(xù)下去。英語動詞的完成進行體由助動詞加been構成,后跟動詞的現(xiàn)在分詞,其形式為“have been+動詞的現(xiàn)在分詞”。
[英]The little boy has been playing basketball for three hours.
[漢]這個小男孩已經(jīng)打了三小“時”的籃球了。
四、英漢語言中“時”和“體”的翻譯
在語言層面上,謂語動詞的時間信息是通過“時”和“體”來表達的,英漢謂語動詞的“時”和“體”在范疇和表現(xiàn)形式上存在差異[3]。漢語中動詞的時態(tài)必須通過詞匯來表達,而英語中動詞的方面則是通過動詞本身的形態(tài)變化來表達的,詞匯手段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如在中文中,“完成時”指的是一個動作的完成。由于漢語可以直接通過詞匯手段表達過去時態(tài),所以漢語表達可以直接是“我昨天看了一本書。”但是在英語中,體必須與時態(tài)連用,所以由“完成體”和“進行體”組成的“完成進行體”不能與表示過去時間的詞連用,所以“我昨天看了一本書”不能被翻譯成“I have read a book yesterday.”因為在英語中,“have read”表達的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做過的動作,所以從時范疇來說,這個表述與“yesterday”不匹配?;谏鲜隼碛?,這句話只能翻譯成“I read a book yesterday.”。
五、總結
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內(nèi)容上,翻譯都不僅僅是基于不同語言之間的簡單轉(zhuǎn)換,而是需要將多種因素考慮在內(nèi)。由于漢語和英語中“時”和“體”的復雜性,本文給出的這些例子只是冰山一角。但是通過這些例子的比較分析,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時”和“體”在英漢翻譯實踐中的區(qū)別和共性。如漢語中“體”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時”組合,英語中“體”必須與“時”組合。但這兩種語言中的“進行體”都只可以與表示時點的詞語連用,不能和表示時段的詞語搭配。了解二者的共性和個性特征有利于為我們今后的英漢互譯帶來一些幫助和指導。
參考文獻:
[1]丘曉娟,肖小芳.共性與個性:比較法英漢動詞的“時”和“體”[J].外語教育,2007(1):30-35.
[2]田丹丹.英漢動詞“時”和“體”范疇的比較研究[J].網(wǎng)絡財富,2010(3):83-84.
[3]周慧先.漢英動詞“時”和“體”的比較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5(2):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