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同正
廣東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而酒文化同樣伴隨著粵菜的發(fā)展而變得多種多樣。探訪廣東的酒文化,這些地方你一定要去!
廣東人有多愛吃,看那大雞腿形狀的廣東地圖就知道了。
但很少有人去探究廣東的酒有多好喝,話說一方水土一方酒,廣東本地的特色酒類眾多,承載著廣東飲食文化的粵酒自然也是廣東飲食的重要組成。廣東地產酒的兩大“法寶”:客家娘酒與半固態(tài)發(fā)酵法,造就了粵酒的獨特風格和魅力。廣東人愛吃,粵酒也從來都是與粵菜文化相互交融的。廣東各地的美食美酒,常年吸引著游客前來一嘗究竟。
粵酒分布
廣東地區(qū)產酒的地方還是挺多的,幾大有名的酒廠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的“南番順”(南海、番禺、順德)地區(qū),而北至粵北的梅州市,西至粵西的湛江市,均有本地出名的白酒品牌和特色酒款。自古以來,南番順地區(qū)經濟富饒,同時其處于廣府文化中心,自然在“飲”與“食”上有著豐富的文化積累,近代也出產過眾多享譽中外的名酒。
不少游客來廣東旅游第一站是廣州。廣州作為廣府文化的中心,飲食文化是與這座城市深度融合的。不過廣州市內的酒廠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也誕生了全國前三的珠江啤酒廠。珠江啤酒廠歷史不算長,1985年建成投產,但目前已是國內單一品牌銷量位居全國同行第二。其在廣州總部的啤酒廠以年產150萬噸的能力成為全球單廠最大的啤酒釀造中心之一。而國內的第一條純生啤酒生產線,也誕生于珠江啤酒廠。
很多廣東人從小接觸的便是綠色瓶子印著金黃色酒標的“老珠江”,夏天的夜里一家人在街邊大排檔上吃點宵夜,大人點珠啤,小孩喝點菠蘿啤依然是很多老廣久遠的回憶。至今在廣州街頭巷尾的餐館飯店,珠江啤酒的地位依然很難撼動,但年輕人的啤酒文化也有了新的元素。
在珠江邊上,以前珠江啤酒廠的老廠房以及那高聳入云的啤酒發(fā)酵罐已經被改造成了文化創(chuàng)意園。珠啤舊廠房改建的“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創(chuàng)意藝術區(qū)”已成為了很多年輕人閑時前往消遣的地方??蓜e覺得這里就是單純的“酒吧一條街”之類的,事實上這里的酒館不算多,更多的是各類餐廳。當然作為創(chuàng)意藝術區(qū),少不了的是各類演出。園區(qū)內文藝青年們喜歡的藝術裝飾隨處可見。當然,逛累了找個小酒館或者餐吧坐下來,對著珠江喝點啤酒也是很愜意的選擇。
事實上,廣州的酒類文化反倒沒有隔壁的佛山濃郁。在飲食文化方面,佛山的南海、順德可以說得上是粵菜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從廣州出發(fā)沿著廣佛高速向西走,1個小時車程就能到達佛山南海區(qū)。每次我從廣州出發(fā)回粵西的老家時,都會經過那標志性的九江大橋,而橋的一側會有一個很顯眼的建筑,那就是九江酒廠所在地。
提起九江酒廠,很多廣東人會下意識地說起“九江雙蒸”。九江雙蒸實在是太過于常見,不管是大型的超市還是街頭巷尾的小店,貨架上九江雙蒸的紅色酒標總是有屬于自己的位置。九江雙蒸的“雙蒸”指的是把由酵飯蒸出來的酒再倒入同量的酵飯中重蒸而成的酒。“雙蒸”起著串香作用,即用首次蒸得的酒將續(xù)蒸酵飯中的香味物質抽提蒸餾入酒,從而使得酒香更濃。雖然工藝上挺復雜的,但是這類型的米酒價格并不貴,很多老一輩人喜歡中午吃飯時喝上一小杯,而更多的用途是用在廚房里。畢竟酒香濃郁,用來煮菜更香。
九江酒廠旁邊便是九江雙蒸博物館,這是中國首家以米酒為主題的博物館,內設古代的酒鋪、戲臺、米坊、酒坊以及碼頭等歷史場景,是展示嶺南文化以及九江酒飲文化的重要場所。而想要更深入體驗粵酒故事,佛山的嶺南酒文化博物館十分值得一去。嶺南酒文化博物館是由石灣酒廠籌建,歷時4年多時間進行歷史資料搜集整理和籌備才建成。地址位于石灣酒廠的總部,其位置正是石灣酒廠的前身所在地。石灣酒廠是始創(chuàng)于清朝道光十年(1830年)的陳太吉酒莊。在190多年的時間里,這里一直不間斷地進行著釀造生產。石灣酒廠釀造的玉冰燒可能很多人都挺好奇的,用豬肉浸制的釀造工藝實在是特別,雖然聽起來不容易接受,但嘗起來那獨特的豉香十分有趣,來廣東旅游一定要試一試。
除了廣佛地區(qū)有酒,廣東很多地方的名酒也曾在國內的酒類評選中大放光彩。像湛江吳川酒廠的梅鹿酒、清遠市酒廠的飛霞液都曾被命名為廣東省名酒,這些均是醬香型白酒。而梅州五華縣長樂燒酒廠距今已有300多年釀造歷史,其米香型的小曲酒長樂燒曾在1979年的中國第三屆評酒會上,榮獲國家優(yōu)質酒稱號及銀質獎章。雖然這些廣東名酒很多已經難覓蹤跡,但一方酒文化總能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印跡。
客家文化與客家娘酒
要說追尋酒文化的印跡,梅州的客家娘酒文化很值得一提。梅州自古是廣東客家文化04的聚集地,客語、客家菜及客家酒構成了梅州客家文化風貌。
之前有關注《行走》這一欄目的讀者都了解過梅州的歷史文化。梅州誕生了中國近代葡萄酒產業(yè)重要人物—張弼士。2021年,梅州大埔縣的張弼士博物館開館,重現(xiàn)了百年張裕傳奇。這里可以讓游客們體驗到近代中國葡萄酒產業(yè)興起,感受中國酒文化。而梅州本地的客家酒文化也是十分值得游客前往體驗的理由。
粵北客家地區(qū),客家人幾乎家家戶戶都精熟于釀制用糯米發(fā)酵而成的“客家娘酒”,因此,村中家家戶戶少不了酒甕、酒缸,曬在庭前院后??图胰撕每?,每當親朋好友到來,客家人喜歡以家釀米酒相待??图业貐^(qū),這種米酒又稱“水酒”,如是初開壇提取的酒,稱之為“酒娘”。這種“酒娘”好喝,度數(shù)雖然不高,但后勁大,容易醉人。此外,客家地區(qū)逢年過節(jié),客家娘酒也是重要一環(huán)。婦女們在自家的灶頭和院子里做客家娘酒,這也是比拼手藝的時候,要是誰家酒做酸了,那可是要鬧笑話的。還有小孩子出生時,娘酒除了是女子坐月子時的滋補品,還是招待親友的恩物。小孩子出生三天后,親友要喝“三朝酒”,滿月喝“滿月酒”,一歲喝“周歲酒”。到了孩子長大后,成年結婚上轎前喝“暖轎酒”,喜宴喝“完婚酒”,年老壽辰時喝“生日酒”??梢哉f,客家釀酒伴隨著客家人的一生。客家娘酒,也同樣與客家菜相輔相成,成為地方飲食的一張名片。
粵酒粵菜
“粵菜配粵酒”這一說法在廣東源遠流長。古時廣東氣候濕熱,瘴氣多,“養(yǎng)生”成為廣東人的“頭號大事”。很多老廣喜歡中午時分就開始喝點廣東的米酒,倒不是為了貪那一口醉意,而是為了驅散濕氣,保持一天的精力。廣東的米酒普遍度數(shù)不高,喝起來更加輕松。也因為粵酒大多是用大米或者糯米釀成,較其他白酒更為純凈,喝起來不容易上頭,也更適合搭配日常的菜肴飲用。
這些年我們嘗試了很多粵菜配酒的活動,當然我們做的大多是用粵菜搭配葡萄酒。其實粵菜搭配廣東的地產酒,如客家娘酒,又或者是其他米香型白酒、豉香型白酒更為合適。廣東米酒度數(shù)低,口感純粹,味道上不會喧賓奪主,影響菜肴本身的滋味。配餐上也不用講究什么樣的菜配什么樣的酒,往往帶上一款酒,點上幾味地道小菜,就能喝個微醺,做到賓主盡歡。
即使不喝酒的廣東人,其實日常生活里也會或多或少地嘗到廣東酒。像是上面提到的九江雙蒸等米酒,除了是用來喝以外,廣東家庭的廚房里往往也都會備上一瓶用于做菜。廣東地區(qū)以酒入饌的烹飪手法十分多,米酒能去腥,也能增加菜肴香氣。而粵菜追求的“鑊氣”,也往往由米酒入饌而來。下一次來廣東,不妨在品嘗粵菜的同時,也來一杯廣東米酒,完整地體驗廣東的“好酒好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