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釀酒需要用酒曲,酒曲釀酒更是中國釀酒的精華所在。但這次我們來點不一樣的,試試看用紙巾作為原材料能否做成白酒?釀造白酒還需要哪些步驟呢?
應該有許多愛酒的朋友知道白酒的具體釀造過程,雖然大多數(shù)人并沒有研究過,但至少我們都知道白酒的原材料是糧食,高粱、大米、小麥、玉米、大麥等。
近日,小編看到有一個博主:“懂8實驗室”用衛(wèi)生紙,通過化學方式發(fā)酵蒸餾成白酒的科學實驗,這樣能成功嗎?成了不就實現(xiàn)白酒自由了?我們一起看看。
衛(wèi)生紙制作白酒的實驗解析
視頻中講述,先處理紙巾中的纖維素,在鍋中加入了3L蒸餾水,60g的氫氧化鈉,攪拌讓其化開,再將衛(wèi)生紙放進去,讓其充分浸濕后,將其撕碎變成面糊糊的狀態(tài)。接下來將其放在微波爐上用大火燉煮,這幾乎跟熬稀飯的操作方式一樣,一個半小時之后過濾,將被去除靈魂的衛(wèi)生紙留下。
第二步是制作酶,在燒杯中加入90g的酵素粉,再添加400ml的蒸餾水,然后覆蓋保鮮膜,讓其發(fā)酵。
第三步是找一只大瓶子添加2.6L的蒸餾水,再添加一些檸檬酸和檸檬酸鈉,攪拌均勻,然后把制作好的酶倒進去,制作成酶溶液,再將衛(wèi)生紙放進去,看上去有點像醪糟了吧?
第四步是將其放在烤箱中加熱至50攝氏度,放置2天,在這個過程中酶會攻擊纖維素且慢慢變成葡萄糖,并破壞纖維之間的鍵,沿著纖維素移動切斷二或四個葡萄糖單元的組,最后分解成葡萄糖。
經歷了48小時,打開烤箱,將其冷卻到35攝氏度再添加一點酵母,再加上氣閘,此時酵母片帶著二氧化碳漂浮到表面,釋放掉二氧化碳后再回到瓶子底部,直到第二天酵母混合在水中,吃掉瓶子中的糖,之后繼續(xù)浸泡21天。
第五步是將所有發(fā)酵好的液體進行分離,衛(wèi)生紙殘留物退場,剩余液體加入燒瓶中,進行蒸餾冷凝,當二氧化碳氣體排出,里面的液體開始變色,酵母開始懸浮出來,攻擊了整個冷凝器。沒錯,最終結果失敗了。
這是為什么呢?明明看似一切都很有道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白酒制作方法和制作工藝,讓你能夠實實在在明白如何釀造白酒。
釀造白酒的真實流程
釀酒的原理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利用微生物發(fā)酵,生產含一定濃度酒精飲料的過程,當然,實際操作的時候遠遠不是這么簡單。大致來講,一瓶白酒的誕生,一般要經過這樣幾個步驟:選料、制曲、發(fā)酵、蒸餾、陳釀、勾兌、灌裝。
第一步,選料。一般是將高粱、玉米、小麥、大米、糯米、大麥、蕎麥、青稞等糧食和豆類等作為原料,當然,原料中還包括一些輔料,除此之外,水也是重要的原料之一。
第二步,制曲。制曲是釀酒過程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縱觀世界各國用谷物原料釀酒的歷史,可發(fā)現(xiàn)有兩大類:一類是以谷物發(fā)芽的方式,利用谷物發(fā)芽時產生的酶將原料本身糖化成糖分,再用酵母菌將糖分轉變成酒精(比如啤酒);另一類是用發(fā)霉的谷物,制成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酶制劑將谷物原料糖化發(fā)酵成酒。
白酒釀造采用的就是第二種方式,這個過程主要是將淀粉糖化(轉化成葡萄糖)。而實驗中將衛(wèi)生紙作為原材料,造紙的原料主要是植物纖維沒錯,里面確實含纖維,纖維素由成百上千個葡萄糖分子構成,利用化學反應將它轉化成糖似乎也沒毛病。
第三步,發(fā)酵。發(fā)酵的過程其實就是將上一個階段生成的糖發(fā)酵轉化成酒精的過程。第四步,蒸餾??堪l(fā)酵產生的酒精度數(shù)其實是很低的,為了提高酒精含量(度數(shù)),一般還要進行蒸餾提純,主要采用蒸餾酒設備進行緩慢蒸餾,還可采取將分離的液體、酒尾倒入鍋底進行蒸餾等措施。
第五步,陳釀。經過蒸餾的高度原酒只能算半成品,只有在特定環(huán)境中貯存一段時間使其自然老熟,才能使酒體綿軟適口,醇厚香濃。
看似實驗流程一樣,可實驗忽略了實際上衛(wèi)生紙里反應得到的葡萄酒含量比谷物少得多,轉換成酒精的量少之又少,最后發(fā)酵完水里可能只剩下水和酵母了吧......事實上,只需你讀到這里,相信你對釀造白酒有了一定的熟悉。
中國酒文化積厚流光,飲酒也成為國人生活的一部分,白酒更是承載著數(shù)千年來的中華文化,與其糾結其復雜的釀造工藝,不如端起酒杯一飲而盡,享受那股烈勁,這感覺才叫爽,或一口一口慢慢小酌,怡情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