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張掛書畫,舊時布置居室廳堂的“標配”。貴胄府邸、官宦人家、書香門第,耕讀之家,莫不如此。清末民初歐風吹進,上流社會以洋貨為時髦,但居室陳設依舊傳統(tǒng),少不了中堂、對聯(lián)、條屏之類的書畫。
一九一八年夏,三十八歲的李叔同在杭州出家,入冬,致書滬上許幻園(許嶸,一八七八至一九二九)代為求字:“ 擬請倉石( 吳昌碩,一八四四至一九二七)、梅庵(李瑞清,一八六七至一九二0)各書一幅,以補草庵之壁,大小橫直不限,能二幅配合相等尤善。仁者有暇,奉訪二老人為述貧衲之意。文句另寫奉,能依是書,尤所深愿?!?/p>
一九三二年陰歷除夕, 錢鍾書拜訪陳石遺( 陳衍, 一八五六至一九三七),談話內容說及石遺屋內所掛名流書畫:“晚飯后隨丈入其臥室,指吳昌碩畫軸、楊惺吾(楊守敬,一八三九至一九一五)書聯(lián)謂鍾書曰:東洋人最崇拜此二人書畫。又曰:他人謂余屋內多流連光景,少持家勤儉語,余自有勤儉對,人不知耳。因出示一聯(lián)云:園小栽花儉,窗虛月到勤。自撰句而弢庵書?!保ㄥX鍾書:《石語》)弢庵乃陳寶?。ㄒ话怂陌酥烈痪湃澹?,清末“清流四諫”之一,末代帝師。石遺夸他“翰林出色人才,做八股文、賦試帖詩、寫白折子,皆拿手當行”。錢鍾書年輕氣盛,直言:“弢庵書縱似放腳娘姨,不甚自在。梁武帝評羊欣所謂‘舉止羞澀者’有之?!笔z與弢庵同是閩人,回護道:“此乃結習難除,不能怪他?!?/p>
吳昌碩、李瑞清、楊守敬三家,皆清末民初書畫勝流,索求者趨之如鶩。老派人物陳石遺如此,新派人士李叔同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