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當司機長楊國華捧回共青團中央、鐵道部聯合授予的景泰藍紀念獎杯,紀念洛陽機務段6K-059機車組連續(xù)三年獲“全國青年文明號”時,人們無不為這來之不易的榮譽感到振奮,同時,也對榮譽背后的司機長楊國華以及洛陽機務段6K-059機車組產生濃厚興趣。究竟是什么樣的司機長和什么樣的機車組,能獲得這樣高的榮譽?
1986年,楊國華來到洛陽機務段,成為一名機車乘務員。陪同前往的父親臨別前語重心長說的話,哪怕楊國華現在已經年過半百,仍然記得每一個字,“國華,火車司機手里握著的可是上千名旅客的生命和幾百萬國家財產的安全”!從那一刻起,年僅17歲的楊國華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之重,意識到安全不容有絲毫差池。
在肩負責任、保障安全的方法路徑中,年輕的楊國華選擇了業(yè)務,決心以業(yè)務保安全、擔責任。他勤奮學習、實踐,“急、難、險、重、新”任務總能看到他的身影。其間,他不知度過多少個不眠之夜,不知流下多少汗水淚水,也不知拒絕多少次朋友邀約,著了魔似的把機車當作自己最親近的“朋友”,樂此不疲為它去漬除污,使它干凈清爽,帶它“體檢”,使它保持動力十足。楊國華心里只有一個想法:盡快具備保安全、擔責任的業(yè)務能力。
星光不負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1989年,楊國華以總分第一的成績通過電力機車副司機考試,1994年提職為電力機車司機,1996年擔任“全國青年文明號”6K-059機車組司機長。
此后十年間,工作崗位在變化,崗位職責也在變化,但楊國華對安全的堅守始終如一。為了使自己能夠時刻繃緊安全弦,“火車頭,首先要帶好安全頭”這句話成了他口頭禪,常常掛嘴邊提醒、勉勵自己。為牢牢守住列車運行安全底線,他在學習實踐中總結出沿用至今的“六勤”口訣,即出乘勤預想、整備勤檢查、運行勤瞭望、聯控勤呼喚、道口勤鳴笛、退乘勤保養(yǎng),并對出入段、進出站、連掛車、出退勤及調車作業(yè)五個值乘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卡控。因此,在面對列車運行中的險情時,他總能游刃有余地化險為夷。
一次,1232次列車從關林站開出,試閘發(fā)現排風有異常。憑借過硬業(yè)務和豐富經驗,楊國華斷定是折角門塞關閉所致。于是,他果斷采取停車措施,并立刻向疏解區(qū)報告。停車檢查后發(fā)現,原來是有人為了盜竊鐵路貨車運輸的物資,人為故意關閉折角塞門。隨后,他協(xié)助公安人員對從貨車上扔下的140多塊鐵錠妥善處理。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十年間,楊國華共防止近百起各類行車事故,帶好了火車頭的安全頭。
1987年,洛陽機務段配屬了當時國內最先進的日產6K型電力機車。初生牛犢不怕虎,面對這個漂洋過海而來的龐然大物和密密麻麻的電路圖,剛上班不久的楊國華沒有露怯退縮,而是廢寢忘食投入學習。他遇到不懂的知識盲點就大膽地問,向業(yè)務精湛、經驗豐富的師傅請教;發(fā)現有不熟悉的電器、機械部件和連接導線,便鉆進機械間或打開輔助柜按圖索驥;對機車各部件構造、性能、工作原理了解之后,便常常思考并假設故障進行模擬處理;對本車出現的故障和聽說的機車故障現象、原因、處理方法等都進行專門的記錄……隨著業(yè)務理論和操作技能水平突飛猛進,國內最先進的日產6K型電力機車被楊國華馴服。他的學習方法被總結為“四勤”,即嘴勤、腳勤、腦勤、手勤,直到今天還為洛陽機務段青年職工沿用。
馴服6K型電力機車,使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楊國華初露鋒芒,他學習實踐的信心更足、勁頭更足,不久就以總分第一的成績通過電力機車副司機考試。他不滿足于此,想要站在競技舞臺上與業(yè)務尖兵一比高下。
1994年,楊國華著手備戰(zhàn)洛陽鐵路分局舉辦的十大工種對抗賽,將厚達268頁的《規(guī)章匯編》背得滾瓜爛熟,最終在機車乘務員工種中,第一次參加技術比武的他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績。但不服輸、要當火車頭的楊國華,對于第三名的成績并不滿意。通過復盤這次比賽經歷,他清楚地看到自己與業(yè)務尖兵的差距,也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理論知識的缺口和實踐能力的不足,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強、補全學習實踐,成為同事口中問不倒、難不倒、考不倒的“不倒翁”。
一年后,在洛陽鐵路分局第五屆職工技術比賽的競技場上,楊國華拔得頭籌,證明了自己實力,實現要當火車頭、爭當第一名的目標。
楊國華“以車為家、與車共榮”的集體觀念,“技術求高、業(yè)務求精”的敬業(yè)精神,“善打硬仗、勇創(chuàng)一流”的頑強作風,與洛陽機務段6K-059機車組高度契合,年僅27歲的他被委任“全國青年文明號”洛陽機務段6K-059機車組司機長。一時間,人們的夸贊、羨慕紛至沓來,而久聞6K-059機車大名的楊國華內心十分清楚,自己肩負的責任更重了,畢竟6K-059機車是在1995年就被共青團中央、鐵道部評為全國首批青年文明號的模范機車。
面對新挑戰(zhàn),楊國華說“要做火車頭,怎能不奮勇直前!正值青春年華,此時不拼何時拼”!他以積極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工作。他梳理自己的成長過程,總結多年兼職團支部書記積累的經驗,決心從青年職工——這個最有朝氣、最有生氣、最有希望的群體入手,以鍛造青年職工鐵一樣的能力素質為目標,把業(yè)務學習和技術練兵作為切入點,為青年職工創(chuàng)建學習平臺,組織機車組成員學機車電路原理、結構特點等理論知識,練電路圖繪制、機車應急故障處理,并針對新提職的副司機實行“以老帶新”重點輔導,使之更快提高業(yè)務技能,更好適配副司機崗位需求;為青年職工組建競技擂臺,以賽促學使6K-059機車組內形成濃厚比學趕超、學技練功氛圍;為青年職工搭建展示舞臺,助力青年職工成長成才,將6K-059機車組8名青年職工的心緊緊凝聚在一起。此外,他還對四個機班進行了優(yōu)化組合,以更加合理的人員組合增強班組自控能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火車頭”楊國華帶領下,6K-059機車組接連摘得碩果,獲得“全局青工安全生產十周年標桿集體”“路局標桿機車”等5項榮譽。
6K-059機車前進的鳴笛穿越時空,在新時代仍有余音回蕩。楊國華“打鐵先得自身硬、立足本職創(chuàng)一流”的理念在今天依然被機組青年職工認同,他們將創(chuàng)建學習平臺、組建競技擂臺、搭建展示舞臺改良為“學、講、練、比”活動。其中,“學”是在已有學習平臺基礎上,提出每人每月總結一條關于機車操縱與保養(yǎng)實踐經驗的要求;新增加的“講”,是指利用學習會、定檢會、交接班等機會,把自己的工作經驗講給其他人,并虛心征求他人意見或建議;“比”融合原有競技擂臺和展示舞臺,并提出每季度評比請獎的激勵措施。通過這一系列改良,青年職工全身心投入技能提升,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滿足感和榮譽感。6K-059機車組副司機馬嘉翊,為了提升自己業(yè)務素質,跟上機車組團隊進步速度,跑車歸來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去檢修庫熟悉電器部件位置,仔細對照電路圖查找線號、分析原理、請教師傅,比楊國華曾經的“問不倒、難不倒、考不倒”更進一步,達到了機車組“一口清、一手精,問不倒、難不倒、考不倒”水平。
楊國華沒有辜負青春年華,奮勇拼搏,只爭朝夕,展現了鐵路青年職工意氣風發(fā)的精神風貌。楊國華也沒有辜負青年職工的期望,牢記兼職團支部書記的職責,全心全意為青年職工引路導航,幫助他們成長、成熟、成才,助力洛陽機務段6K-059機車組在新的起點不斷前進。
(作者單位:洛陽車務段)
責任編輯 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