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凡,李 婷,陳 新,朱海燕,苗紅艷,吳秀明
(江南大學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江蘇 無錫 214024)
PVA(結構式如圖1(a)所示)是一種水溶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化學穩(wěn)定性和成膜性能,是一種理想的聚合物基體材料[1]。但是由于PVA含有大量羥基,分子鏈間和分子鏈內部形成大量氫鍵,導致PVA的熔點與分解溫度十分相近,這使得PVA難以進行熱熔加工[2-4]。在過去的研究中,殼聚糖、檸檬酸、乙二醇等一些增塑劑,通過共混與PVA分子鏈形成氫鍵來改變PVA的熔點,從而拓寬了PVA的熔融加工窗口,使PVA得熱塑性加工成為可能[5-7]。Sun[8]等采用酸水解法制備了微晶纖維素(MCC),并以水和甲酰胺為增塑劑對熔煉聚乙烯醇(PVA)進行了增強,MCC可以通過氫鍵與PVA形成強烈的界面相互作用。從而限制了聚乙烯醇的結晶,降低了聚乙烯醇的熔融溫度,且PVA/MCC復合材料的模量和抗拉強度均有顯著提高。汪洋[9]等人將從鹽酸多巴胺中提取的黑色素NPs與PVA共混,黑色素的-OH(或-NH)與PVA的-OH之間存在較強的氫鍵,阻止了黑色素納米顆粒在PVA基體中的自聚集,使PVA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使得PVA/黑色素納米復合材料在薄膜或纖維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OPC為紅棕色粉末,可溶于水,廣泛存在于黑枸杞、藍莓、葡萄籽等植物中,是一種天然多羥基黃烷低聚物,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肥胖等多種生物學性能(結構如圖1(b)所示)。OPC不僅具有抗氧化活性,還具有很強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因此具有抗衰老、調節(jié)免疫力等功效[10-11]。Bagchi等[12]的研究清楚地表明,從葡萄籽中提取的原花青素(GSP)在體外和體內均具有清除自由基的顯著潛力。此外,與維生素C、E和β-胡蘿卜素相比,GSP是一種優(yōu)越的自由基清除劑,可防止動物肝和腦脂質過氧化和DNA損傷,在醫(yī)學方面具有廣泛應用。
圖1 (a)PVA結構式;(b)OPC結構式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備PVA/OPC薄膜,研究不同質量分數(shù)的OPC對PVA膜熱性能、力學性能、透光率以及紫外屏蔽性能的影響。此外,本文采用先進的小角X射線散射技術揭示了OPC的加入對PVA性能影響的機理。
OPC,純度95%,上海賢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VA,1799,中石化長城能源寧夏有限公司;去離子水,自制。
取100 mL圓底燒瓶,加入4 g的PVA,再分別加入一定質量分數(shù)(0、0.2%、1.0%、2.0%、5.0%、10%)的OPC和60 g去離子水。上述共混物在95 ℃下攪拌6 h,待全部溶解成為均一透明液體后進行脫泡處理;再將得到的PVA/OPC混合溶液倒入合適的模具中,在40 ℃環(huán)境中干燥16 h。根據OPC添加量,共混物薄膜樣品分別標記為PVA、PVA-0.2% OPC、PVA-1.0% OPC、PVA-2.0% OPC、PVA-5.0% OPC、PVA-10% OPC(OPC添加量均為質量分數(shù))。
測試前將樣品在80 ℃ 真空下干燥12 h以消除小分子水的影響(拉伸測試除外)。
1.3.1 熱性能測試
采用8000型差示掃描量熱儀(DSC)測定PVA/OPC共混物薄膜的熱性能,測試條件:樣品質量為5~10 mg,在N2氛圍中以30 ℃/min的升溫速率從30 ℃升溫至250 ℃,在250 ℃時恒溫3 min消除熱歷史;再以10 ℃/min的速率從250 ℃降溫至30 ℃;最后以10 ℃/min的升溫速率從30 ℃升溫至250 ℃,取第二次升溫曲線。
采用SDTA851e型熱重分析儀(TGA),稱取6 mg左右的PVA/OPC共混物薄膜樣品,在N2氛圍中以10 ℃/min的升溫速率從25 ℃升溫至600 ℃,記錄熱失重曲線。
1.3.2 紫外屏蔽性能測試
采用Nicolet 6700全反射傅里葉紅外光譜儀(FTIR),掃描PVA/OPC共混物薄膜在4 000~500 cm-1范圍的吸收光譜,分辨率為1 cm-1,掃描50次。
1.3.3 透光率測試
采用TU-1901型雙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Vis),將PVA/OPC共混物薄膜剪裁成40 mm×10 mm(長×寬)的樣條,干燥2 h后測定薄膜紫外屏蔽和透光率。
1.3.4 力學性能測試
采用萬能材料試驗機(5967x型)測定共混物薄膜的力學性能,按GB/T1040-2006測試,將PVA/OPC共混物薄膜制成啞鈴形標準樣條,拉伸速度為10 mm/min,測試前將試樣放入相對濕度為54%[在密封箱中放置飽和Mg(NO3)2溶液獲得]空氣環(huán)境中24 h;每組樣品測5次,取平均值。
1.3.5 結晶性能測試
采用Xeuss 3.0HR二維多功能小角X射線散射儀分析共混物薄膜的結晶性能,將PVA/OPC共混物薄膜裁剪成20 mm×20 mm的樣條,粘貼于樣品臺上進行WAXS(廣角X射線散射)和SAXS(小角X射線散射)測試,測試條件:WAXS測試時樣品到探測器距離為60 mm,光斑大小為0.9 mm,采集600 s;SAXS測試時樣品到探測器距離為900 mm,光斑大小為0.9 mm,采集600 s。
圖2為不同OPC質量分數(shù)PVA/OPC共混物薄膜的DSC曲線(取第二次升溫曲線),詳細數(shù)據列于表1中。
表1 不同OPC質量分數(shù)PVA/OPC的熔融焓(ΔH)和熔點(Tm)
圖2 不同OPC質量分數(shù)PVA/OPC薄膜的DSC曲線
由圖2可知,純PVA在232℃處有明顯的熔融峰,隨著OPC質量分數(shù)(ω(OPC))增加,熔融吸收峰向低溫處偏移且熔融焓降低。當ω(OPC)為0.2% 時,PVA/OPC共混物薄膜的熔點與純PVA相比幾乎沒有變化,并且熔融焓的值也大致相同;添加1.0% 的OPC時,PVA/OPC薄膜熔點變化較小,但熔融焓變小為42 J/g;當ω(OPC)增加到2% 時,熔點降低至229 ℃;當ω(OPC)增加到5.0% 時,熔點降低至227 ℃;ω(OPC)進一步增加,達到10%,PVA/OPC薄膜熔點變降低至221 ℃,比純PVA的熔點降低了11 ℃。這種熔點降低現(xiàn)象是由于OPC與PVA分子鏈之間產生了相互作用力。隨著ω(OPC)的增加,PVA分子鏈中的羥基與OPC的多酚結構形成氫鍵作用力,這種分子鏈間的相互作用破壞了PVA分子內和分子間的氫鍵,增加了分子鏈柔性[13],降低了PVA的熔融焓,導致了共混物薄膜熔點降低。
圖3為不同OPC質量分數(shù)PVA/OPC共混物薄膜的TGA曲線,相關數(shù)據列于表2中。純PVA膜的熱分解分為3個階段:自由水蒸發(fā),PVA側鏈斷裂以及PVA主鏈斷裂[14-15]。由圖3和表2可知,純PVA的初始分解溫度Td(失重5%時的溫度)為246 ℃,而熔點Tm(詳見表1)為232 ℃,其加工窗口僅14 ℃;當ω(OPC)為2.0%時,Td提高至254 ℃,加工窗口拓寬至25 ℃;當ω(OPC)達到10%時,分解溫度為274 ℃,相比純PVA提高了28 ℃,其加工窗口拓寬至53 ℃。以上數(shù)據表明,ω(OPC)的增加,提高了PVA的初始分解溫度,且有效的拓寬PVA加工窗口,有望實現(xiàn)PVA熔融加工。
圖3 不同OPC質量分數(shù)PVA/OPC共混物薄膜的TGA曲線
表2 不同OPC質量分數(shù)PVA/OPC的初始分解溫度(Td)
圖4為不同OPC質量分數(shù)PVA/OPC共混物薄膜的全反射傅立葉紅外光譜圖(FTIR)。如圖4所示,3 274 cm-1處的吸收峰為純PVA中-OH的伸縮振動,2 940和2 910 cm-1處為-CH2-的對稱伸縮和不對稱伸縮振動吸收峰,1 429 cm-1為C-H 的彎曲振動峰,1 330和1 090 cm-1處的吸收峰分別是由CH-OH 彎曲振動以及C-O 的伸縮振動引起的特征峰[16]。
圖4 不同OPC質量分數(shù)PVA/OPC共混物薄膜的全反射傅立葉紅外光譜曲線
隨著ω(OPC)的增加,—OH的伸縮振動峰向低波數(shù)的方向發(fā)生偏移(詳細數(shù)據列于表3),ω(OPC)達到10% 時,—OH的伸縮振動峰為3 240 cm-1,偏移了39 cm-1。由表中數(shù)據可知,隨著ω(OPC)的增加,ΔυO—H也在不斷增大。這是因為OPC的增加,使得PVA與OPC之間的氫鍵作用增強,破壞了PVA原有的分子鏈間和分子鏈內的氫鍵作用力,導致—OH峰位發(fā)生了明顯的偏移。
表3 不同OPC質量分數(shù)PVA/OPC共混物薄膜的-OH伸縮振動峰位置(υ—OH)以及—OH峰偏移差(Δυ—OH)
圖5為不同OPC質量分數(shù)PVA/OPC共混物薄膜的紫外-可見光透射光譜圖,波長范圍從200到800 nm。由圖可知,純PVA在整個可見光區(qū)和UVA波段(波長320~420 nm)透光率可達90%,沒有任何吸收;相比之下,PVA/OPC共混物薄膜在紫外區(qū)有較強的紫外吸收能力;當ω(OPC)為0.2%時,大部分UVC波段(波長200~275nm)和一部分UVB波段(波長275~320nm)被過濾;當ω(OPC)增加到5.0%時,UVA波段的紫外光被有效阻擋,但是可見光區(qū)的透光率可達到85%,幾乎未受影響。綜上所述,OPC的加入,可以對共混物薄膜的紫外屏蔽效應有效提升,有望應用于濾光片等光學屏蔽材料。
圖5 不同OPC質量分數(shù)PVA/OPC共混物薄膜的紫外-可見光透射光譜圖
圖6為不同OPC質量分數(shù)PVA/OPC薄膜的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曲線。由圖6可知,隨著ω(OPC)的增加,PVA 的拉伸強度逐漸降低,斷裂伸長率逐漸增加。這是因為OPC的加入,使得PVA與OPC之間的氫鍵作用隨之加強,起到了增容作用,破壞了PVA自身的晶區(qū)結構,非晶區(qū)增加,PVA鏈的自由體積增大,分子鏈的可遷移性增加,共混物薄膜的柔韌性也隨之增大[10]。當ω(OPC)為2.0% 時,拉伸強度為49.84 MPa,斷裂伸長率為273.3%;當OPC含量 增加到10% 時,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分別變?yōu)?3 MPa和320%,力學性能仍舊優(yōu)異。
圖6 不同OPC質量分數(shù)PVA/OPC薄膜的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曲線
通過對不同OPC質量分數(shù)PVA/OPC共混膜的WAXS分析,進一步探究PVA與OPC之間的氫鍵作用對結晶度的影響。如圖7所示,純PVA薄膜在q值為0.137 nm-1(根據Bragg方程q=(4πsinθ)/λ[17],換算出對應的2θ角度為19.4°)時有一個明顯的衍射峰,這表示PVA在(101)晶格方向上的晶面間距為0.468 nm(d=2π/q)[18-19];OPC是非晶固體,由圖7可知OPC在0.137 nm-1處只有非晶鼓包;隨著OPC質量分數(shù)不斷增加,0.137 nm-1處的衍射峰強逐漸減弱,表明PVA的結晶度逐漸減弱,這與DSC、TGA以及力學測試等的分析結果相符,都是因為OPC的加入破壞了PVA分子鏈內和鏈間的較強的氫鍵作用,形成較弱的OPC與PVA之間較弱的氫鍵作用,增加了分子鏈的自由體積,破壞了PVA的結晶結構,使得PVA的結晶度降低。
圖7 不同OPC質量分數(shù)PVA/OPC共混物薄膜的廣角X射線散射圖譜
圖8為不同OPC質量分數(shù)PVA/OPC共混物薄膜的小角X射線散射圖譜(SAXS),可以清楚看到在q值0.006~0.008 nm-1范圍內有明顯的散射峰,這表明存在8.0~10.0 nm(d=2π/q)[20-21]的半晶體結構。實際上,散射峰意味著一個長周期(即布拉格間距),散射峰的位置與周期長短相關,并且散射峰的強度取決于有序半晶結構的數(shù)量[22]。由圖8可知,散射峰強度隨著ω(OPC)的增加而降低,這就意味著OPC質量分數(shù)的增加使得PVA/OPC共混物薄膜有序半晶數(shù)量降低。同時散射峰的峰寬也隨ω(OPC)的增加而增大,而散射峰的峰寬取決于層狀結構的規(guī)律性[20-22],這說明了ω(OPC)的增加使得層狀堆積趨于雜亂。
圖8 不同OPC質量分數(shù)PVA/OPC薄膜的小角X射線散射圖譜
為了更進一步的分析SAXS曲線,將其歸一化化為一維相關函數(shù)。為圖9為純PVA薄膜的歸一化一維相關函數(shù)圖,如圖所示dac為層狀結構長周期厚度,da為非晶區(qū)厚度,dc為晶區(qū)厚度[21-22](dc+da=dac),由此可以得到的晶區(qū)厚度詳細數(shù)據(列于表4中)。由表中數(shù)據可知,隨著ω(OPC)增加,晶區(qū)厚度降低,即結晶度降低,這個結果與之前一系列分析結果相符,再一次論證了OPC加入導致PVA結晶度降低的機理。
圖9 純PVA薄膜的歸一化一維相關函數(shù)
表4 不同質量分數(shù)的PVA/OPC的結晶區(qū)厚度
采用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原花青素(OPC)作為自由基捕獲劑,與聚乙烯醇共混制膜,得出以下結論:
(1)在熱性能方面,OPC的加入使得PVA熔點降低,熱分解溫度提高,提高了熱穩(wěn)定性,拓寬PVA的加工窗口;其中,ω(OPC)增加到2% 時,熔點由初始的232℃降低至229℃,加工窗口拓寬至25℃;進一步增加至10%,薄膜熔點變降低至221℃,加工窗口拓寬至53℃;
(2)在光學性能方面,OPC的加入提高了共混物薄膜紫外吸收能力;當ω(OPC)增加到5.0%時,UVA波段的紫外光被有效阻擋,且可見光區(qū)的透光率可達到85%;
(3)在力學性能方面,OPC的加入在保持薄膜一定的拉伸強度時,可有效增強薄膜的韌性;當ω(OPC)為2.0% 時,拉伸強度為49.84 MPa,斷裂伸長率為273.3%;當ω(OPC)增加到10% 時,拉伸強度可保持43 MPa且斷裂伸長率增加至320%;
(4)在結晶性能方面,通過SAXS和WAXS的測試表明,隨著ω(OPC)的增加,晶區(qū)厚度降低,即結晶度降低,PVA結晶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