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小林美希 譯/阿夫
論家務和育兒,雖然男性有各種迫不得已,但仍有許多人在做著努力。然而殘酷的是,很多人的努力在妻子眼里一文不值。
妻子期待丈夫分擔多少家務和育兒工作呢?由于價值觀和家庭條件不同,每一位妻子的要求肯定都不一樣。我想舉一個例子,也許能夠接近妻子心目中的理想丈夫。
在教育機構工作的山野正人(化名,46歲)語氣平緩地說:“我不認為家務是夫妻中的某一方必須做的事情。
“很難講丈夫做多少家務妻子才會感到幸福。這就是為什么必須要明確雙方都能接受的規(guī)定和具體承擔的家務內容。
“如果丈夫年收入兩三千萬日元,也許就不用親自做家務和育兒了。專心工作,等年收入達到5000萬日元,妻子就可以待在家里,或者請一位阿姨。可是,我們這些工資不高的打工族,不可能有那樣的生活條件。所以,男人在家必須做家務、看孩子?!?/p>
正人大學畢業(yè)后入職教育機構,25歲時結婚,妻子是他的大學同學。妻子曾是一家食品公司的正式員工,最近辭了職。他們生活在埼玉縣頗具田園風光的地區(qū),周圍有許多農(nóng)場,可以買到清晨剛從果園采摘的水果,當?shù)胤N植的蔬菜又新鮮又美味。夫妻倆常常在晚飯時段,就著用鮮美食材做出的飯菜喝上一杯。他們的生活可謂悠哉樂哉。
每年2月進入工作忙碌期后,正人必須住進公司附近的酒店,一個星期都回不了家。6月出差頻繁,一個月中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時間不在家。其余月份出差也不少。因此,正人總是趁自己在家的時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星期天,正人一邊做當天的飯菜,一邊考慮“明天做什么”。
決定后,他把第二天要用的芋頭提前煮好,放進保鮮盒。孩子出生前,正人和妻子經(jīng)常在周末就計劃好下一周每一天的菜單,并約定每天“誰先到家,誰做飯”。
28歲的時候,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雖然正人的妻子休了育兒假,但正人為了方便照顧孩子,每晚也睡在嬰兒床旁邊。孩子哭了,他抱起來哄哄;如果覺得“欸,拉粑粑了?”,就一邊逗孩子,一邊給孩子換尿布。正人開心地照顧著孩子,突然有一天, 孩子扶著東西搖搖晃晃地站起來,沖著正人笑。那一刻,他的心都融化了。
飯也是正人來做。他每周日去購物,回來后,把魚用醬料腌好,冷凍起來,把做孩子輔食的高湯倒進制冰盒里冷凍,這樣,一塊冰正好是15毫升,量剛好合適。凍好的高湯塊存儲在冷凍包里,做粥的時候也可以用。正人一邊忙活,一邊想:“就算我不能和家人一起坐在餐桌旁吃飯,他們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知道是爸爸為他們準備了飯菜。這樣,我就不會和家人疏遠了。”
孩子上托兒所以后,正人負責每天接送。因為工作,無法參加孩子的運動會等活動,正人就每天堅持認真寫家校聯(lián)絡本,內容十分詳細,以至于托兒所的老師說:“感覺我們每天在交換日記?!?/p>
妻子早上出門上班前,化妝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因此,正人包攬了做早餐和照顧孩子吃早飯的活兒。他說:“誰能做,就誰做。”正人要在早晨一個小時的時間里,叫醒孩子,準備早餐,和孩子一起吃飯,給孩子量體溫、換好衣服,做好自己上班的準備, 寫好家校聯(lián)絡本。
孩子生病了,也是正人請假在家照顧。因為小孩子常常突然發(fā)燒,正人總是提前做好手上的工作,以便能隨時請假。算上前一年沒有休完的帶薪假期,正人一年總共有40天假期,可到了年底,常常用得只剩下一兩天。正人自己絕不能感冒發(fā)燒,因為他沒有可以用來休息的帶薪假了。
丈夫和妻子都有工作上的忙碌期,如果提前協(xié)商調整家務分工,就不會發(fā)生爭執(zhí)。最近,正人下班回家后,會提前準備第二天的晚飯,用自己熬制的高湯做味噌湯。持家有道的正人,還在托兒所里交了很多“媽媽朋友”。
正人自稱是“男歐巴桑”。他說:“男人拎著菜籃子去買菜為什么不可以?很多人覺得男人不必做家務,但是,認清自己的生活條件,直面家務和育兒,才是最自然不過的活法?!?/p>
夫妻談論家務分工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妻子埋怨丈夫“什么也不做”,而丈夫哪怕只做了一丁點家務,也堅持說自己“在做家務”。夫妻之間,難免彼此誤解。做家務是家庭生活中最平常的事,只要活著就得面對。大多數(shù)女性雜志和育兒書籍往往建議妻子“用多夸贊的方法讓老公幫您做家務”,這簡直像是在說:男人是白癡。讓丈夫清洗、消毒嬰兒奶瓶,一點點培訓丈夫做家務的能力,才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吧。
談到自己的育兒經(jīng)時,正人說:“相比之下,爸爸帶孩子出門時更容易得到周圍人的善待。我感覺和孩子的醫(yī)生、托兒所的老師,還有媽媽朋友們的交流總是很順暢。我常和媽媽朋友們聊天,向她們請教。這樣,自己照顧起孩子來就更加順手了。”其實,只要和孩子一起外出,就有各種機會和不同的人交談。在育兒過程中自得其樂,是最好的育兒方式。
也許,很多人很難立刻變成正人這樣的理想丈夫,但如果做到了,妻子們的心底會再次涌起愛意吧?只是,現(xiàn)實中正人這樣的丈夫少之又少。
(摘自中信出版集團《有恨意但不離婚的妻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