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吉,金超煥,陳 慧
(臨海市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浙江臺州 317000)
剎車盤是一個圓的制動盤子,車子行進時它也是轉動的,制動卡鉗夾住剎車盤而產生制動力,踩剎車時就是它夾住剎車盤起到減速或者停車的作用。剎車盤制動效果好,且比鼓形剎車更易維護。
在剎車盤磨損之后,一般需要對表面毛刺進行打磨修復,但傳統(tǒng)打磨裝置多只能通過機床夾持后單面打磨,打磨后再次反轉進行二次打磨,加工修復效率較低,并且加工夾具夾持穩(wěn)定性較低,定位容易出現(xiàn)偏差,影響到剎車盤的加工打磨效果。
但是,由于剎車片的打磨精度要求高,需要采用類“8”字形的打磨方法進行打磨提高精度,較文獻公開的常規(guī)打磨方式精度低。
這種雙面打磨機床,除了加工臺及安裝立柱(安裝立柱鄰設于加工臺一側),還有以下5 種主要機構。
(1)液壓機構。液壓機構安裝于安裝立柱的頂部、位于加工臺的正上方,用于壓緊定位加工臺上待打磨加工的剎車片。
(2)載料機構。載料機構安裝于加工臺上,用于承載剎車片且?guī)觿x車片旋轉。
(3)上打磨機構。上打磨機構安裝于加工臺的正上方,由液壓機構帶動升降設置,且該上打磨機構包括沿剎車片的徑向滑動設置的上打磨片(上打磨片用于打磨剎車片的上端面)。
(4)下打磨機構。下打磨機構安裝于加工臺上,包括沿剎車片的徑向滑動設置的下打磨片(下打磨片用于打磨所述剎車片的下端面)。
(5)側打磨機構。側打磨機構安裝于加工臺上,分設于剎車片徑向的兩側,且該側打磨機構用于打磨剎車片的側壁。
2.2.1 液壓機構
(1)液壓缸。液壓缸豎直安裝于安裝立柱的頂部,該液壓缸豎直向下推送。
(2)升降板。升降板沿豎直方向通過滑塊副滑動安裝于安裝立柱上,與液壓缸的推桿固定連接。
(3)旋轉主軸。旋轉主軸豎直安裝于升降板上,其下端部安裝有壓蓋、用于壓緊剎車片的上部,且該壓蓋上貫穿設置有若干的通孔。
2.2.2 載料機構
(1)電主軸。電主軸豎直安裝于加工臺上,與旋轉主軸同軸設置。
(2)載料盤。載料盤安裝于電主軸上,由電主軸帶動旋轉,用于承載剎車片,載料盤上設置與通孔穿插配合的導柱。
2.2.3 上打磨機構
(1)上磨盤。上磨盤與旋轉主軸同心設置,通過導桿組安裝于升降板上,且該上磨盤與導桿組安裝連接部位設置有彈性調整組。上磨盤上沿周向等距設置有若干上滑槽,上滑槽均指向上磨盤的圓心。
(2)上卡合塊。上卡合塊與上打磨片一一對應地安裝連接設置,沿上滑槽滑動設置。
(3)上拉桿。上拉桿與上卡合塊一一對應地安裝連接設置,均指向上磨盤的圓心的端部設置有上導軸。
(4)上導向圓盤。上導向圓盤安裝于旋轉主軸上,隨旋轉主軸同步旋轉,且該上導向圓盤上開設有用于與上導軸配合的花形設置的上導槽。
2.2.4 下打磨機構
(1)下磨盤。下磨盤與電主軸同心設置,通過支撐柱安裝于加工臺上,且該下磨盤與支撐柱之間設置有彈性調節(jié)件,下磨盤沿周向等距設置有若干下滑槽,該下滑槽均指向下磨盤的圓心。
(2)下卡合塊。下卡合塊與下打磨片一一對應安裝連接設置,下卡合塊沿下滑槽滑動設置。
(3)下拉桿。下拉桿與下卡合塊一一對應安裝連接設置,均指向下磨盤的圓心的端部設置有下導軸。
(4)下導向圓盤。下導向圓盤安裝于電主軸上,隨電主軸同步旋轉,其上開設有用于與下導軸配合的花形設置的下導槽。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和“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設備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除了加工臺及安裝立柱(安裝立柱鄰設于所述加工臺一側),該雙面打磨機床還包括:液壓機構,安裝于安裝立柱的頂部,位于加工臺的正上方,用于壓緊定位加工臺上待打磨加工的剎車片;載料機構,安裝于加工臺上,用于承載所述剎車片,且?guī)铀鰟x車片旋轉;上打磨機構,安裝于加工臺的正上方,由液壓機構帶動升降設置,且該上打磨機構包括沿剎車片的徑向滑動設置的上打磨片,上打磨片用于打磨所述剎車片的上端面;下打磨機構安裝于加工臺上,包括沿剎車片的徑向滑動設置的下打磨片,下打磨片用于打磨剎車片的下端面;側打磨機構安裝于加工臺上,分設于剎車片徑向的兩側,且該側打磨機構用于打磨剎車片的側壁(圖1~圖3)。
圖1 立體結構
圖2 剖視結構
圖3 剎車片裝夾狀態(tài)剖視結構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案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