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芳,魏淑鳳,張媛,徐磊,張?zhí)煨?,邢桂娥,董?/p>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房山醫(yī)院風濕內(nèi)分泌科,北京 102400
2 型糖尿?。═2DM)是臨床常見病癥之一,易感人群或肥胖人群多存在白細胞介素-12(IL-12)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水平低下及血脂水平失衡等情況。 微小RNA-146a(miR-146a)屬于非編碼小分子RNA 的一種, 對于減輕機體炎癥反應、增強免疫反應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1]。 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 相較于正常人群,T2DM 肥胖患者血清miR-146a 更低,而該指標表達與T2DM 密切相關(guān)。 中醫(yī)學理論中,“脾” 是人體免疫器官之一,“益氣健脾”“以脾論治”等均可用于T2DM 防治[2]。參苓白術(shù)散具有健脾益氣之功,可改善T2DM 肥胖患者病情,并減輕機體炎癥, 但臨床尚未有參苓白術(shù)散治療對T2DM 肥胖患者miR-146a 表達影響研究[3]。 該次研究選取2018 年4 月—2020 年4 月該院收治的80例T2DM 肥胖患者, 研究T2DM 肥胖患者應用參苓白術(shù)散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對其血脂、miR-146a 及GLP-1 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80 例T2DM 肥胖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有糖尿病癥狀,均符合《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 中T2DM 診斷標準;②隨機血糖≥11.1 mmol/L 或空腹血糖≥7.0 mmol/L;③體質(zhì)指數(shù)(BMI)≥25.0 kg/m2;④患者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對該研究藥物過敏者;②中途退出者;③合并精神系統(tǒng)疾病者;④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⑤合并心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 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組,各40 例。 對照組男21 例,女19 例;年齡38~69 歲,平均(50.59±2.21)歲;病程6 個月~2 年,平均(1.26±0.24)年。 觀察組男22 例,女18 例;年齡40~72 歲,平均(50.47±2.35)歲;病程7 個月~2 年,平均(1.31±0.18)年。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颊呔橥猓撗芯拷?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采用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20054786)口服治療,劑量為0.5 g/次,3 次/d,連續(xù)治療6 個月;針對糖化不達標患者,聯(lián)合阿卡波糖、促泌素及胰島素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參苓白術(shù)散(國藥準字Z11020755)治療,劑量為6 g/次,3 次/d,連續(xù)治療6 個月。
治療前、治療1 周、治療3 個月及治療6 個月,記錄患者BMI,并于清晨采集患者3 mL 靜脈血,離心處理(轉(zhuǎn)速4 000 r/min,時間10 min)后取血清保存于-80℃環(huán)境中待檢;采用AU5800 型全自動生化儀,測定血清IL-12、GLP-1、TC、TG 及LDL-C 水平;采用ABI7500 實時qPCR 儀測定血清miR-146a 水平。
采用SPSS 19.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經(jīng)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比較, 觀察組治療3 個月、6 個月GLP-1 水平更高,IL-12 水平更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IL-12 與GLP-1 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IL-12 與GLP-1 比較(±s)
組別IL-12(ng/L)治療前 治療1 周 治療3 個月 治療6 個月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 值P 值141.12±20.66 140.05±17.54 0.249 0.803(122.94±19.58)①(120.77±14.95)①0.557 0.579(102.32±23.78)①②(90.72±18.38)①②2.441 0.016(90.81±19.69)①②③(66.52±15.08)①②③6.194<0.001
續(xù)表1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治療3 個月、6 個月血清miR-146a 水平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各時間BMI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miR-146a 與BMI 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miR-146a 與BMI 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同組治療1 周比較,②P<0.05;與同組治療3 個月比較,③P<0.05
組別miR-146a治療前 治療1 周 治療3 個月 治療6 個月BMI(kg/m2)治療前 治療1 周 治療3 個月 治療6 個月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 值P 值0.52±0.09 0.53±0.12 0.421 0.674(0.64±0.13)①(0.65±0.13)①0.344 0.731(0.86±0.16)①②(1.15±0.21)①②6.947<0.001(1.09±0.21)①②③(1.49±0.23)①②③8.122<0.001 26.26±1.08 26.19±1.11 0.285 0.775 26.49±1.02 26.54±1.15 0.205 0.837 26.33±1.12(26.06±1.05)①②1.112 0.269 26.01±0.99(25.64±1.01)①②③1.654 0.102
與對照組比較, 觀察組治療6 個月TG、TC 及LDL-C 水平均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用藥前比較,兩組治療1 周、治療3 個月、治療6 個月LDL-C 水平均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血脂指標比較[(±s),mmol/L]
表3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血脂指標比較[(±s),mmol/L]
組別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 值P 值TG治療前 治療1 周 治療3 個月 治療6 個月TC治療前 治療1 周 治療3 個月 治療6 個月2.45±0.26 2.42±0.27 0.506 0.614 2.39±0.22 2.38±0.24 0.194 0.846(2.27±0.22)①(2.21±0.21)①②1.247 0.215(2.19±0.22)①②(2.09±0.21)①②③2.079 0.040 5.66±0.44 5.68±0.38 0.217 0.828 5.59±0.33 5.58±0.36 0.129 0.897 5.39±0.34(5.31±0.26)①②1.182 0.240(5.23±0.42)①②(4.87±0.38)①②③4.019<0.001
續(xù)表3
糖尿病在我國發(fā)病率較高,以T2DM 最為常見,占比高達70%。既往研究證實,老年、肥胖等均可對炎性因子合成及分泌產(chǎn)生影響,促進其水平升高,且可對miRNA 表達產(chǎn)生調(diào)控作用,進而誘發(fā)T2DM[4-6]。由此,調(diào)節(jié)miRNA 表達、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及控制體質(zhì)量等均是臨床防治T2DM 的重要方法[7]。二甲雙胍是T2DM 防治指南中推薦治療的藥物之一, 可降低血脂、血糖,減輕體質(zhì)量及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等,且具有減輕炎癥反應作用[8]。 該研究發(fā)現(xiàn),對照組T2DM肥胖患者治療后IL-12 水平、TG、TC 及LDL-C 水平均降低(P<0.05),且呈現(xiàn)時間效應,證實二甲雙胍可對炎癥因子分泌產(chǎn)生抑制作用, 以緩解T2DM 患者發(fā)生胰島素耐受(IR)[9]。miR-146a 是一種與肥胖、炎癥等密切相關(guān)的miRNA,研究發(fā)現(xiàn),相較于健康人群,T2DM 患者血清miR-146a 水平更低, 也有研究顯示, 人體中miR-146a 表達降低使T2DM 風險更高[10-12]。 中醫(yī)認為,脾是后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負責對精微物質(zhì)進行轉(zhuǎn)化,針對過食肥甘厚味、飲食不節(jié)者,若脾虛則無法運化水濕,使得代謝紊亂,形成脾虛濕困之證,是T2DM 常見證型之一[13-15]。 中藥方劑參苓白術(shù)散是中醫(yī)治療T2DM 肥胖患者的常用藥物,可通過化濕止泄、益氣健脾等途徑,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16]。 該研究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治療3個月、6 個月GLP-1 水平更高,IL-12 水平更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治療3 個月、6 個月血清miR-146a 水平更高;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治療6個月TG、TC 及LDL-C 水平均更低(P<0.05)。 提示參苓白術(shù)散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T2DM 肥胖患者,可調(diào)控患者miR-146a 表達,減輕機體炎癥反應,并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彭俊華等[17]研究發(fā)現(xiàn),試驗組用藥6 個月后血清miR-146a 水平為(1.48±0.23),明顯高于對照組(1.06±0.22),與該研究結(jié)果一致??紤]原因可能與參苓白術(shù)散用藥后可提高miR-146a 水平,對IL-12 等炎性因子分泌及合成產(chǎn)生抑制, 以改善高血脂狀態(tài)有關(guān)。
綜上所述,T2DM 肥胖患者應用參苓白術(shù)散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減輕機體炎癥反應,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