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東
摘要 蘋果是山東煙臺地區(qū)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yè),一直以來,病蟲害問題是制約果品品質和產量的關鍵因素,尤其是近年來病蟲害的結構不斷發(fā)生變化,給防控工作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基于此,分析了蘋果病蟲害種類、特點及危害程度,提出了科學、合理的防治措施,旨在為煙臺地區(qū)蘋果產業(yè)的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煙臺;蘋果;病蟲害;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S436.6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2)03–0001–03
煙臺地區(qū)蘋果栽培歷史悠久,聲名遠揚,煙臺市位于山東半島東部,氣溫適宜,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600~900 mm之間,土壤條件優(yōu)越、保水力強,為蘋果的種植和生長提供了豐厚的氣候環(huán)境和土壤條件。截至2017年,煙臺地區(qū)蘋果栽培總面積高達 1 881 km2,品種豐富多樣,主要以“紅富士”品種種植為主[1-2]。近些年,在市場需求下,蘋果栽培面積日益擴大,病蟲害問題也愈發(fā)凸顯,造成果品品質下降,產量降低,對蘋果種植的產業(yè)化發(fā)展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針對蘋果病蟲害防治問題受到了農業(yè)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關于蘋果病蟲害防治措施主要有物理防治、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等,傳統(tǒng)的防治措施以化學防治為主,但在基于綠色種植、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理念下,蘋果病蟲害防治手段也逐步向綠色、無公害方向發(fā)展,從煙臺地區(qū)蘋果主要病蟲害特點出發(fā),分析了蘋果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現(xiàn)狀,提出了相應的科學防治策略。
1 煙臺地區(qū)蘋果主要病蟲害
1.1 病害
煙臺地區(qū)蘋果病害按照種類大致可分為4類:枝干病害、葉部病害、果實病害和根部病害[3]。近幾年,由于在蘋果種植過程中過度施肥現(xiàn)象嚴重,并且果園管理粗放,導致蘋果腐爛病呈大幅上升態(tài)勢,對蘋果產量和品質構成了嚴重威脅。目前,蘋果生產方式主要有套袋和免套袋2種方式:在套袋蘋果生產中,黑點病病害的問題比較突出,但隨著人工成本的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果農選擇免套袋栽培方式,使得輪紋病、炭疽病發(fā)病呈加重的趨勢,因此,在對蘋果進行免套袋栽培方式時,果農要注重對蘋果輪紋病和炭疽病的防治。以下是煙臺地區(qū)幾種蘋果典型病害(表1)。
1.2 蟲害
二斑葉螨、蘋果綿蚜、綠盲蝽是蘋果的主要蟲害,危害程度日益擴大,并且大多數(shù)果園仍采用套袋栽培方式,導致康氏粉蚧蟲害愈發(fā)嚴重,葉部害蟲危害日益加劇,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此外,由于多數(shù)果園不斷增施有機肥源,使得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生一定程度的改變,其中,地下害蟲蠐螬、地老虎等日益加重[3]。以下為幾種典型蟲害(表2)。
2 蘋果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的現(xiàn)狀
由于化學防治具有見效快、應用范圍廣等特點,傳統(tǒng)的防治措施主要是以化學防治為主,但對環(huán)境和果品污染較大。因此,近年來國家也在積極倡導減少化學農藥施用量,合理控制藥量,并盡可能選擇一些低毒性的農藥試劑,大力推廣無公害防治技術的應用。其中,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都是無公害防治技術的重要代表,其主要是通過自然的方式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具有環(huán)境污染小、防治長效、持久等特點,符合當下綠色生態(tài)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尤其是生物防治主要利用了“以菌治菌”和“以蟲治蟲”的原理,在治理病蟲害的同時,還可以專項大幅度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蘋果病蟲害主要防治技術見表3。
3 煙臺地區(qū)蘋果重點病蟲害防治措施
3.1 主要病害的防治
(1)蘋果腐爛病防治措施。蘋果腐爛病屬真菌性病害,發(fā)病高峰期為3—4月和8—9月,尤其是3—4月最為嚴重。在20世紀90年代左右,蘋果腐爛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隨著果樹樹體負載量加大、修剪過重以及冰雹、干旱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導致蘋果腐爛病又呈現(xiàn)加重的趨勢,部分果園發(fā)病率甚至在20%以上。
該病的主要防治措施有:第一,化學防治。抓好防治關鍵期,不能忽略秋季的防治,在6—8月每月各噴施1次80%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在噴藥時,要注重藥劑能夠均勻噴施在枝干、枝杈各處,保證無漏施。第二,農業(yè)防治。增施有機肥和微量元素肥的投入量,減少氮肥使用,提升樹體的抗逆性,并做好定期合理修剪[4]。
(2)蘋果黑點病防治措施。蘋果黑點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是蘋果套袋栽培的主要發(fā)生病害,尤其是一些栽植密度過大、地勢低洼、通風性不佳的果園發(fā)病程度較重,遇高溫多雨季,蘋果黑點病發(fā)病達到高峰期,此外,袋子材質的選擇也對病害發(fā)生有一定的影響。
防治措施:第一,加強對果園環(huán)境的日常管護,保持果園室內溫、濕度適宜,尤其是濕度不能過大,在選擇套袋材料時要盡可能選擇透氣性好的材質,避免袋內微環(huán)境濕度過大,給病菌提供溫床。第二,還要注重在關鍵期進行噴藥防治,通過調查,在蘋果謝花后到套袋前是防治蘋果黑點病的關鍵期,通??稍诨都t前,噴施80%必備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可達到對初期病菌的有效去除;也可選用1.5%多凱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400倍液;還可以選用80%噴克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和3%多凱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的混合藥劑,效果也十分可觀,可實現(xiàn)對蘋果黑點病的有效防治[5]。
(3)輪紋病防治措施。近些年,蘋果品種結構不斷變化,栽培密度加大,導致果園采光性不佳、通透性差、濕度大,這為病毒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條件,盡管通過采用套袋技術有效控制了蘋果輪紋病,但其危害性仍不可忽視。
防治措施:6—8月雨季是輪紋病菌的侵染高峰期,可選用多錳鋅50%可濕性粉劑(招遠三聯(lián)化工生產),該藥劑具有廣譜抗菌性、毒性低、環(huán)境友好等特點,試驗結果表明:室內700倍液對蘋果輪紋病菌殺菌效果可達100%;采用撲海因50%可濕性粉劑(法國羅納普朗克公司生產),室內1 500倍液對蘋果輪紋病菌抑制效果也十分理想[6]。
(4)炭疽病防治措施。炭疽病多發(fā)于氣溫高、濕度大的區(qū)域,6—7月是該病害的防治關鍵時期。近些年,炭疽病出現(xiàn)日益加重的趨勢,主要防治措施有:在果樹發(fā)芽前期,徹底清掃果園,務必把殘存的枝葉清理干凈,消除病菌隱患;在6月初期,可通過化學防治手段,選用80%噴克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法國埃爾夫·阿托公司生產),對蘋果炭疽病的抑制效果可達100%[7]。5750CD64-9C67-411A-AF8C-D40E6E8BB3BD
3.2 主要蟲害的防治
(1)蚜蟲的防治措施。蚜蟲是蘋果的重要蟲害,主要有蘋果黃蚜、瘤蚜和綿蚜。5—6 月瘤蚜危害最為嚴重;6—7月雨量少,氣候干旱,黃蚜繁殖速度極快,極易發(fā)生黃蚜蟲害;蘋果綿蚜一年發(fā)生10代以上,適宜溫度為22℃~25℃,在高溫環(huán)境下,蚜蟲的繁殖受到抑制,數(shù)量會大大降低。蚜蟲的防治措施:
第一,蘋果黃蚜的防治。采用物理防治技術如燈光誘補技術,利用蘋果黃蚜對黃色光源的趨光性,在果園內選擇通透性好的區(qū)域,如在樹體中上部每 667 m2懸掛10~20 張黏板,將黃蚜引入到誘補燈中,全部殲滅,該防治技術是現(xiàn)階段綠色、高效的瓶蓋病蟲害防控措施之一;也可采用生物防治技術,利用黃蚜的天敵如瓢蟲、食蚜蠅等,在天敵昆蟲繁衍期間,積極將天敵昆蟲引入果園內,并且在這段時間果園內要盡量減少施藥,注重保護天敵,達到抑制黃蚜蟲害的目的[8]。
第二,蘋果瘤蚜的防治。花前時期是防治蘋果瘤蚜的關鍵期,在該時期進行合理用藥,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只需用1~2次藥,就可以起到良好效果,因此,應把握好該關鍵期,進行合理用藥。
第三,蘋果綿蚜的防治。選擇通透性好的區(qū)域,如樹體中上部每 667 m2懸掛20~25 張黃黏板可防止蘋果綿蚜;也可通過選用化學試劑,比如應用較多的是萬靈和滅多威,選擇萬靈24%水溶性液劑1 000倍液、90%可溶性粉劑4 000倍液、20%滅多威乳油1 000倍液防治蘋果黃蚜,施藥2周后藥效仍在92%以上,防治效果顯著[9]。
(2)綠盲蝽防治措施。綠盲蝽對蘋果的危害性極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尤其是在開花前、開花后和幼果期是綠盲蝽的高發(fā)時期,應抓住這一防治關鍵期進行合理防治,蘇恒等[10]的研究中,采用生物防治技術,通過利用綠盲蝽性誘劑實現(xiàn)對綠盲蝽蟲害的防治,系統(tǒng)研究了誘捕器的顏色、類型和放置位置對綠盲蝽的誘捕效果,結果表明,選用凸形船式誘捕器效果最佳,誘捕器的懸掛高度在1.5~2.0 m之間最為適宜,每667 m2懸掛90個。
(3)食心蟲的防治。近些年,由于果樹混栽、果實套袋不完全導致食心蟲的危害開始逐年加重。其中,桃小食心蟲的防治關鍵期為6—8月,梨小食心蟲防治關鍵期為5月中旬,可分別在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的成蟲發(fā)生期,通過向果園釋放赤眼蜂,使其寄生蟲卵,一般4~5 d放蜂1次,連續(xù)釋放3~4次[11]。
4 蘋果病蟲害防治技術展望
研究人員應加大對防控技術的研發(fā)力度,積極培育高抗性品種;并根據(jù)不同病蟲害的特點,把握好對病蟲害關鍵期進行的合理防治,果農在采用化學防治技術時,要依據(jù)病蟲害的種類和特性精準施藥,合理選藥,優(yōu)選毒性低的藥劑,并注重多種藥劑輪換交替使用,避免長期單一用藥導致害蟲產生抗藥性,與此同時,還要合理控制藥量,盡可能減少用藥量,避免過度用藥對環(huán)境造成巨大負擔,以及農藥殘留影響果品品質。因此,今后蘋果病蟲害的防治趨勢應是以無公害防治和生物防治技術為重心,注重環(huán)境友好性,加快助推蘋果病蟲害綠色防控新技術、新模式、新理念深入果農心中,構建可操作性強、實際應用好、適合本地的綠色防控新模式,達到長期持久防治蘋果病蟲害的目的。
5 結論
綜上,病蟲害是制約蘋果產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管護過程中,果農必須加強對蘋果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并且加大經濟投入,選取高科技防治手段,不斷將高、精、尖技術引入到蘋果病蟲害防治工作中,還要充分了解病蟲害的特點、發(fā)生規(guī)律和危害程度,采用綜合防治措施,在保證經濟科學的同時還要兼顧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
參考文獻
[1] 范寶偉,李嘯嘯,呂蕾.1999~2016 年煙臺蘋果產量變化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煙臺果樹,2018(4):1-3.
[2] 趙增鋒.蘋果病蟲害種類、地域分布及主要病蟲害發(fā)生趨勢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yè)大學,2012.
[3] 徐曉厚.煙臺地區(qū)蘋果病蟲害發(fā)生調查及防治技術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yè)大學,2018.
[4] 房道亮,姜麗芝,劉寶芝.煙臺蘋果主要病蟲害的演變與防治對策[J].煙臺果樹,2009(2):3-5.
[5] 郝寶鋒,于麗辰,許長新.亂跗線螨(Tarsonemus confusus)引發(fā)套袋蘋果黑點病其防治[J].果樹學報,2010,27(6): 956-960.
[6] 李豐志,李凌燕.山東煙臺市無公害蘋果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業(yè)工程技術,2019(10):72-73.
[7] 王微,符丹丹,張榮,等.蘋果炭疽葉枯病原學研究[J].2015(1):13-25.
[8] 智宇,李晶,宋來慶,等.蘋果蚜蟲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措施[J].中國果菜,2020,40 (8):87-90.
[9] 李金章,張彥山,馬杰,等.5 種殺蟲劑對蘋果綿蚜的田間防效和安全性綜合評價[J].植物保護,2017,43(5):205-209, 220.
[10] 蘇恒,孫小旭,張金勇.蘋果園綠盲蝽性誘劑監(jiān)測與誘集方法研究[J].果樹學報2021,38(8):1390-1395.
[11] 孫瑞紅,宮慶濤,武海斌,等.蘋果主要食心蟲的發(fā)生特點與科學防治技術[J].落葉果樹2017,49(3):39-41.
責任編輯:黃艷飛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Strategies of Appl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Yantai Area
LIU Zhaodong (Taocun Town Government, Qixia City, Yantai, Shandong 265300)
Abstract Apple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pillar industry, shandong yantai area for a long time,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the problem is the key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fruit quality and yield, especially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t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has brought some challenges.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kinds, characteristics and harm degree of apple pests and diseases, and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ntrol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apple industry in Yantai area.
Key words Yantai; Apple;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Control technology5750CD64-9C67-411A-AF8C-D40E6E8BB3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