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脾氣暴躁、根本安靜不下來的朋友想去學書法,我們都委婉地勸,書法這種藝術根本不適合他。
書法是一種持之以恒的藝術,起起落落間都有學問和講究,真想要寫一筆好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要能靜坐下來,還要心無旁騖的態(tài)度,心清,心靜,心凈,心明,還需要靈感和悟性。
而這個朋友是個熱鬧的人,生活和習慣似乎都與書法不相連。但朋友依舊一意孤行,不但每天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抽出時間來練字,還跑到郊區(qū)的園林拜一個老師傅學園藝。我們更加不解了,這么個粗枝大葉的人,會有侍弄花草的那份耐心和細致嗎?
正如大家的料想一樣,一年多的學習,朋友在書法上的長進并不明顯。園藝呢,也是浮光掠影,看上去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收獲。然而,另一個心細的朋友卻發(fā)現他走路說話的速度跟以前不一樣了,從前總是風里來火里去的模樣,現在竟然慢了下來,有點閑庭信步的意味。說話的語速慢了,脾氣竟也變好了,沒想到他這樣火爆的人也能與溫和親切搭上邊。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朋友臉上的笑容多了,他的笑陽光,清新,像春天樹枝上剛綻出的那一抹嫩綠。
這個朋友的故事讓我想到一個詞語——無痕有味。他沒有因為練字就成為書法名家,也沒有因為學習園藝而成為園藝大師,卻因為沉下心來學習,讓自己成為更美好的人,這就是有味道、有意義的好事。
朋友的故事也許只是個例,并不適合其他人,但無痕有味的事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品嘗酸甜苦辣咸,看花,聽風,欣賞風景,感受人世冷暖,無痕有味,慢慢在時光里成長。(摘自《知識窗》耿艷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