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昆,顧建偉,季峰,龔金星,陳焱
昆山市中醫(yī)醫(y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江蘇昆山 215300
乳腺癌是起源于乳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據統(tǒng)計,2020年全球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分別為58.5/10萬、17.7/10萬,其防治形勢十分嚴峻[1]。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一直是乳腺癌早期篩查的重要手段。癌胚抗原(CEA)和癌抗原15-3(CA15-3)是目前乳腺癌早期篩查應用最廣泛的血清腫瘤標志物。但近年研究報道,血清CEA、CA15-3 水平早期篩查乳腺癌的假陽性率高,并且易受肺病、肝硬化、結腸炎等疾病的影響[2-3]。因此,探索新的血清腫瘤標志物對乳腺癌早期篩查意義重大。癌胚抗原相關細胞黏附分子1(CEACAM1)是CEA 家族的重要成員,能夠通過介導細胞黏附參與腫瘤細胞分化、遷移和凋亡等生物學過程[4-5]。四跨膜蛋白超家族成員 1(TM4SF1)為跨膜四蛋白超家族中的一員,可參與腫瘤細胞新陳代謝和微環(huán)境形成,能夠調控腫瘤細胞增殖、侵襲和遷移等[6-7]。以往研究發(fā)現,CEACAM1、TM4SF1 在乳腺癌組織中高表達[8-9]。但二者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變化尚不明確。本研究探討了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M1、TM4SF1 水平變化及其臨床意義。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20年12月昆山市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00 例(觀察組)。所有患者經組織病理檢查明確診斷。納入標準:①符合乳腺癌診斷標準;②初診,入組前未接受任何抗腫瘤治療;③年齡≥18 歲;④女性;⑤臨床病理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部位腫瘤者;②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疾病者;③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者;④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颊吣挲g25~65(50.87 ± 10.53)歲,其中≥50 歲36 例、<50歲64例;腫瘤直徑:≥4 cm 47例,<4 cm 53例;病理類型:浸潤性癌43 例,非浸潤性癌57 例;雌激素受體:陽性72例,陰性28例;孕激素受體:陽性57例,陰性43 例;組織分化程度:低分化41 例,中高分化59 例;TNM 分期[10]:Ⅰ、Ⅱ期49 例,Ⅲ、Ⅳ期51 例;轉移:無轉移53例,局部轉移29例,遠處轉移18例。同期選擇在昆山市中醫(yī)醫(yī)院體檢健康的女性志愿者50 例(對照組),年齡22~68(51.54±10.75)歲。兩組年齡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昆山市中醫(yī)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審批編號:20200812),所有研究對象或其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
1.2 血清CEACAM1、TM4SF1、CEA、CA15-3檢測 觀察組入院次日,對照組體檢當日,采集空腹肘靜脈血3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半徑8 cm,留取上層血清,-80 ℃冰箱保存,72 h 內完成檢測。采用Multiskan?FC酶標儀、ELISA法檢測血清CEACAM1、TM4SF1、CEA、CA15-3。CEACAM1 ELISA 試劑盒購自北京百奧萊博科技有限公司,TM4SF1 ELISA試劑盒購自上海撫生實業(yè)有限公司,CEA ELISA 試劑盒購自上海江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A15-3 ELISA 試劑盒購自上海梵態(tài)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嚴格按照儀器操作規(guī)程和試劑盒說明進行。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 統(tǒng)計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hapiro-Wilk 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以表示,結果比較采用t檢驗或F檢驗;符合偏態(tài)分布的以M(P25,P75)表示,結果比較采用U檢驗或H檢驗。預測效能分析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曲線下面積(AUC)比較采用Hanley & McNeil法。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清 CEACAM1、TM4SF1、CEA、CA15-3水平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CEACAM1、TM4SF1、CEA、CA15-3水平比較
2.2 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M1、TM4SF1 水平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見表2。
表2 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M1、TM4SF1水平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ng/mL)
2.3 血 清 CEACAM1、TM4SF1、CEA、CA15-3 水平對乳腺癌的診斷效能分析 ROC 曲線分析顯示,血清CEACAM1、TM4SF1 水平聯合診斷乳 腺 癌 的AUC高 于 血 清 CEA、CA15-3、CEACAM1、TM4SF1 水平單獨(P均<0.01)。見 表 3、圖 1。
圖1 血清CEACAM1、TM4SF1、CEA、CA15-3水平診斷乳腺癌的ROC曲線
表3 血清CEACAM1、TM4SF1、CEA、CA15-3水平診斷乳腺癌的效能分析
乳腺癌是由乳腺上皮細胞增殖失控進而惡變形成的惡性腫瘤。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生活節(jié)奏加快和生活方式轉變,乳腺癌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并且發(fā)病人群呈年輕化趨勢[11]。近年來,隨著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策略不斷發(fā)展,乳腺癌患者預后得到極大改善。但乳腺癌早期癥狀不典型,等到出現明顯癥狀就診時大多數患者已進展至中晚期,即使多學科綜合治療仍難以改善預后,中位生存期僅2~3 年[12]。因此,早期診斷對延長乳腺癌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乳腺癌早期篩查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血清腫瘤標志物等,但影像學檢查的假陽性率較高,血清CEA、CA15-3 雖然是乳腺癌重要的特異性標志物,但易受多種因素影響,靈敏度較低。因此,探索新的血清腫瘤標志物對乳腺癌早期篩查的意義重大。
細胞黏附分子異常表達或功能喪失能夠引起細胞調控機制失常或惡性轉化,導致腫瘤細胞黏附能力降低,繼而從腫瘤原發(fā)灶上脫離形成游離細胞,破壞細胞外基質,促使腫瘤細胞突破結締組織,引起腫瘤細胞浸潤和遷移[13]。因此,細胞黏附分子異常表達或功能喪失對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至關重要。CEACAM1 基因定位于人染色體19q13.2,其編碼蛋白廣泛表達于內皮細胞、上皮細胞、淋巴細胞等,能夠通過鄰近細胞表達的N 末端免疫球蛋白區(qū)域或p27、CEA 等中介因子調控細胞黏附。陳立新等[14]研究報道,甲狀腺癌組織CEACAM1 高表達,并且其表達與腫瘤惡性程度呈正相關關系。KANG 等[15]研究發(fā)現,腎細胞癌組織CEACAM1 低表達,下調CEACAM1 表達會促進腎細胞癌血管生成。以上研究結果表明,CEACAM1 在不同腫瘤中發(fā)揮的作用不同。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清CEACAM1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與顧立學等[8]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研究發(fā)現,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M1 水平與腫瘤組織分化程度、TNM 分期、局部或遠處轉移有關。提示CEACAM1 在乳腺癌中可能發(fā)揮促癌作用,血清CEACAM1 水平升高與乳腺癌惡性進展密切相關,這可能與CEACAM1 能夠介導乳腺癌細胞黏附有關。近年研究發(fā)現,免疫功能紊亂與乳腺癌發(fā)生密切相關,而CEACAM1可作為T細胞活化后的協同受體,抑制T細胞產生細胞因子,從而調控機體的 免 疫 功 能[16]。 STEIN 等[17]研 究 報 道 ,上 調CEACAM1表達能夠抑制T細胞活性,促進乳腺癌細胞免疫逃逸,進而促進乳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
四跨膜蛋白超家族是一個以四個高度保守的跨膜結構為特征的蛋白家族,能夠通過與細胞表面多種跨膜蛋白形成復合物,從而參與調控細胞的多種生物學行為。TM4SF1 基因定位于人染色體3q25.1,其編碼蛋白通常位于細胞表面,能將細胞外信號傳送至細胞質中,主要參與細胞生長和上皮間質 轉 化(EMT)調 控[18]。 TANG 等[19]研 究 報 道 ,TM4SF1能夠通過Wnt/β-catenin/Y染色體性別決定區(qū)-盒轉錄因子2 信號通路,促進結直腸癌細胞EMT,進而促進結直腸癌細胞增殖、侵襲和遷移。FU 等[20]研究發(fā)現,TM4SF1 能夠通過調節(jié) Yes 相關蛋白/轉錄增強締合域信號通路,促進非小細胞肺癌細胞增殖、侵襲和遷移。本研究結果發(fā)現,觀察組血清TM4SF1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與既往高新雅等[9]報道一致。進一步研究發(fā)現,乳腺癌患者血清TM4SF1 水平與腫瘤組織分化程度、TNM 分期、局部或遠處轉移有關。提示TM4SF1 在乳腺癌中亦發(fā)揮促癌作用,血清TM4SF1 水平升高與乳腺癌惡性進展密切相關,其機制可能與TM4SF1 能夠調控乳腺癌細胞EMT 有關。EMT 是指細胞從上皮狀態(tài)向間質狀態(tài)轉換的過程,該過程中會修飾細胞表達的黏附分子,使細胞具備遷移和侵襲能力,從而促進腫瘤細胞的惡性生物學行為[21]。而TM4SF1 能夠通過Ras 同族體基因信號通路介導EMT[18]。近期亦有研究報道,上調TM4SF1 表達能夠促進乳腺癌細胞EMT,進而促進乳腺癌細胞增殖、侵襲和遷移[22]。
本研究ROC 曲線分析顯示,血清CEACAM1、TM4SF1 水平診斷乳腺癌的AUC分別為0.770、0.787,稍高于傳統(tǒng)血清腫瘤標志物CEA、CA15-3,提示CEACAM1、TM4SF1可作為乳腺癌早期診斷的新型腫瘤標志物。血清CEACAM1、TM4SF1水平聯合診斷乳腺癌的AUC為0.872,顯著高于血清CEA、CA15-3、CEACAM1、TM4SF1 單 獨 ,說 明 血 清 CEACAM1、TM4SF1水平聯合能夠提高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
綜上所述,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M1、TM4SF1水平升高,且其水平與組織分化程度、TNM 分期、局部或遠處轉移有關。CEACAM1、TM4SF1 可作為診斷乳腺癌的血清生物標志物。但CEACAM1、TM4SF1 參與乳腺癌的具體分子機制尚不清楚,仍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