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靖園
衡量指標 睡眠改善應該成為衡量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一個重要指標,更應成為衡量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指標。
“很困,眼睛卻瞪得像銅鈴”“吃最貴的保健品,熬最深的夜”……?為什么“困”的同時卻睡不好?如何保證優(yōu)質的睡眠質量?
一份對智聯招聘和某社交應用程序站內用戶隨機調查形成的《2022中國職場青年睡眠質量報告》顯示,52%的職場青年入睡時間晚于24點。而由中國睡眠研究會、慕思共同推出的《2022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顯示,每天、經常、偶爾睡不著的受訪者占比超73%。
“我一般凌晨2點左右才睡,早上9點起,睡眠時間能保持在7小時左右?!北本┠郴ヂ摼W企業(yè)系統(tǒng)工程師何釧表示,由于工作項目需要時時跟進,24點之前睡覺對他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每天都要加班到晚8點以后,到家還要輔導孩子功課。等孩子睡了,躺在床上就要想第二天的工作安排,真正合眼睡著肯定要24點以后了,早上6點起床送孩子、上班?!惫珓諉T唐問道表示自己每天5~6小時的睡眠已持續(xù)了近20年。
曾在某互聯網公司工作的楊彤告訴《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自己曾工作的單位不僅經常加班,上班打卡還實行軍事化管理,遲到一分鐘就要受到處罰,哪怕頭一天加班通宵都一樣?!皢挝灰箅S時回復領導信息,所以我根本不敢放下手機,隔幾分鐘就要拿起來看看有沒有消息?!痹诰薮蟮膲毫ο拢瑮钔畮缀趺刻焓摺W罱K,她工作2個月就果斷離職了。
“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tǒng)社會,睡眠從來不是一個突出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陳光金表示,在現代社會,由于生活節(jié)奏加快,生活壓力增加,睡眠越來越成為一個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陳光金認為,一方面人們對睡眠環(huán)境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平均睡眠時間卻越來越少,睡眠障礙也在不斷增多。睡眠作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關系到全民的總體健康,也關系到“健康中國”戰(zhàn)略的實施。
工作壓力是職場人群心理問題的首要影響因素。業(yè)績壓力、加班時間長、焦慮、工作量大等會對職場人群的睡眠造成不同程度影響。所以睡覺看似是一個小問題,其實是關系到每個人的大事,想要解決睡眠不足的問題除了改善社會氛圍,還需要科學綜合的方式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此外,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衍介紹,影響睡眠時長的因素分別是看手機或上網導致“睡眠拖延”,工作或學習時間長擠占了睡眠時間,以及失眠等睡眠障礙的影響。在這些因素中,“睡眠拖延”這一主動熬夜的現象在當今社會中十分普遍,尤其是在當代年輕人中更為流行。
《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2)》指出,年輕人不受控制的手機使用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睡眠質量,每日手機使用時長超過2小時會導致睡眠障礙。例如,對于手機不離手的大學生群體來說,大多數都存在“睡眠拖延”問題,除了生活習慣、學習壓力外,手機、電腦依賴也是影響睡眠的重要因素。
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睡眠醫(yī)學科副主任范滕滕告訴記者,睡前玩手機,的確會導致失眠。一方面,當人們在手機上刷視頻、玩游戲時,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tài),而進入睡眠需要大腦皮層處于放松狀態(tài);另一方面,手機屏幕釋放的藍光會抑制松果體分泌褪黑素,影響睡眠質量。因此,建議在睡前30分鐘至1小時內,最好不要玩手機,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
“其實,不只是手機,睡前長時間面對電子屏幕,比如使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也會導致內源性褪黑素(自身分泌褪黑素)分泌延遲,從而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入眠,次日也會更加困倦?!狈峨f。
養(yǎng)生知識的缺乏也是影響睡眠的因素之一。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睡眠醫(yī)學科主任徐亞輝介紹,部分職場人擁有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睡前劇烈運動、進食過多、饑餓、抽煙、飲用咖啡等對睡眠都有影響。經常性倒班、處理工作中突發(fā)事件、應激反應會導致職場人短期失眠。此外,女性職場人在月經期、孕期、產后、更年期都比較容易失眠。
盡管對熬夜、失眠的危害有所認識,但據《2022中國職場青年睡眠質量報告》數據顯示,10%的年輕人對此已經躺平接受,不為所動。更多的年輕人正在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改善睡眠——23%的年輕人會聽助眠音樂來助眠,18%的年輕人選擇適當運動、泡腳沐浴來助眠,也有10%的年輕人希望可以通過換一份合適的工作遠離焦慮來源,褪黑素等保健品也成為8%的年輕人助眠首選。
數據還顯示,59%的年輕人都為解決睡眠問題花過錢,接近10%的年輕人花費了1000元以上;學歷越高,對失眠經濟的投入越多,博士及以上學歷投入3000元以上的占比達到36%,遠超其他人。
更為有趣的是,從獲取改善睡眠的方法或知識的渠道來看,因刷短視頻而失眠的年輕人,也最愛通過短視頻平臺尋找緩解睡眠障礙的方法。此外,他們還會通過健康類媒體、自媒體獲取相關知識,也容易被身邊朋友家人“種草”助眠好物,而僅有15%的年輕人失眠后會尋求醫(yī)生的幫助。
因此,專家建議職場人士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堅持科學補益,配合適度輕運動,從而更好地緩解職場壓力。
那是不是每天睡得越多就越好呢?著名的睡眠學著作《睡眠革命》中曾提到,將每天睡眠6到7.5個小時和每天睡眠8個小時的人相比,明顯睡眠6到7.5個小時的人要更加精神。不僅如此,睡眠時間過長,也的確會造成大腦反應遲鈍,血液供應不足而頭暈、頭疼一類的情況出現。
何釧說每周末是他補覺的時間,一覺睡到中午才起床,也無暇出去玩,睡醒起來就覺得頭暈腦脹,怎么都恢復不過來。
究竟怎樣的睡眠才是健康的?關于這一點,《睡眠革命》中也提到,以彈性的R90睡眠方案,來替代固定的8小時睡眠論。
淮安市中醫(yī)院副主任中醫(yī)師徐寶對此解釋,簡單來說,就是將每90分鐘看做一個科學的睡眠周期,一般情況下5個周期,也就是7.5個小時反而是睡眠的標準平均值,而正常且健康的睡眠,只需一周保持在28~30個周期之間即可,并不固定,主要根據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來決定??偠灾灰诙炱鸫埠蟮木穹答伜芎?,你的睡眠就可以歸納在健康的范疇。
“如果是偶有熬夜現象的職場人士,建議不要采取第二天過分補覺的方式試圖‘補回頭天晚上缺失的睡眠,這樣極易導致惡性循環(huán)。?”范滕滕說,可通過適度休息、保持光照,將睡眠節(jié)律調整回正常作息規(guī)律。同時,他還提示,晚上失眠嚴重的人群,不建議白天午休,因為白天睡眠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夜晚睡眠質量更差。如果常年有午休習慣,建議午休時間最長不超過40分鐘。
因此,“對于睡眠問題,僅從生活習慣或健康角度討論和研究是不夠的,必須把睡眠研究的重要性提升到衡量民眾心理健康、幸福感、生存質量、社會質量的高度?!彼吒纳埔矐摮蔀楹饬咳藗兩钯|量提高的一個重要指標,更是衡量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指標。BB7D4E62-6762-4BC7-8E81-78BB1F00A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