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學史力行,實干為民。2021年以來,重慶圍繞辦好人口“一老一小”、住房“一舊一?!薄⒕蜆I(yè)“一生一困”、交通“一堵一安”等“八個一”方面的民生實事,把學習黨史同總結(jié)經(jīng)驗、觀照現(xiàn)實、推動工作結(jié)合起來,解決了一件件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
為此,七一客戶端暨重慶市委黨建全媒體記者深入“八個一”民生實事現(xiàn)場采訪,并邀請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結(jié)合自身實踐談變化、談感受,展現(xiàn)重慶如何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zhuǎn)化為實實在在的為民舉措,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本期推出“我為群眾辦實事”專題第七輯《讓城市“血管”更通暢》:聚焦交通“一堵一安”之“一堵”,看重慶如何多措并舉,全力疏堵保暢,提升城市通行效率。
成效
“一下降”
重慶市抓住橋梁隧道這一關鍵瓶頸,于2021年3月1日推出主城都市區(qū)中心城區(qū)高峰時段橋隧錯峰通行新規(guī),工作日高峰時段中心城區(qū)在網(wǎng)車總量達44.1萬輛,較錯峰前下降6.3%。
“兩提升”
一是中心城區(qū)干路網(wǎng)高峰時段平均車速為26.5公里/小時,較錯峰前同比提升6.9%,其中九龍坡、渝中、南岸、江北、沙坪壩高峰車速提升7.5%—20%。
二是錯峰橋隧高峰時段平均車速為34.4公里/小時,較錯峰前同比提升20.2%,其中高家花園大橋及復線橋、朝天門大橋、曾家?guī)r大橋等高峰時段平均車速提升超過9公里/小時。
“三改善”
出行高峰得到改善。從全天時段看,由于部分車輛停駛和錯峰行駛,工作日高峰時段車輛使用強度降低,高峰時段外的9:00—11:00和19:30—21:00,車輛使用量占比分別增加了4.5%和6.6%,“削峰”成效明顯。
出行效率得到改善。錯峰通行實施后,中心城區(qū)高峰時段小汽車平均一次出行耗時較錯峰前縮短7.5%,特別是內(nèi)環(huán)以內(nèi)平均耗時縮短10.2%。部分重要通道的運行效率有明顯提高,平均縮短了2—7分鐘,如新牌坊立交、觀音橋環(huán)道、牛角沱立交和四公里立交等路段,平均通行時間縮短了5—7分鐘。中心城區(qū)地面公交平均一次出行耗時較錯峰前減少約4分鐘。
出行方式得到改善。目前,重慶公共交通日均運送乘客761.2萬人次,較錯峰前同比上升4.6%。其中,軌道交通日均運送乘客336萬人次,較錯峰前同比上升1.5%;地面公交日均運送乘客425.2萬人次,較錯峰前同比上升6.8%,平均車速由17.3公里/小時提升至18.2公里/小時。
(數(shù)據(jù)來源:重慶市交巡警總隊秩序管理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