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丹
2021年9月1日,武漢市漢陽區(qū)第三初級中學開學典禮,有電視臺記者到場采訪。每年9月1日中小學開學是慣例,這個學校也沒有什么特別的事情,采訪不過是例行公事。采訪中,站立在廣場第一排的一位女同學突然倒地,正在采訪開學典禮的記者明明看到了,卻像沒有看到一樣繼續(xù)采訪。這個視頻在網(wǎng)上傳播后一時成為一個輿情事件,引發(fā)社會對記者行為的質(zhì)疑。其實,每年講新聞理論課時,新聞職業(yè)道德一課里都會例舉同類事例,不過那是外國的,這回逮到一個發(fā)生在本國的事例,真是丟臉丟到家門口了。這個采訪重要還是救人重要?還記得習近平要求新聞工作者的“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嗎?
在習近平關于新聞輿論的一系列講話里,唯一重復引用是這樣兩句話:“你是替黨講話,還是替老百姓講話”,“你是站在黨的一邊,還是站在群眾一邊”。它們是某些基層黨員干部,甚至普通黨員脫口而出的,因而習近平敏銳地意識到黨群關系的嚴重對立,會危及到黨的長期執(zhí)政。他要求新聞輿論工作堅持黨性,同時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要求新聞工作者明確“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
在2015年的新年賀詞里,習近平說:“這一年,我國發(fā)生了一些重大自然災害和安全事故,不少同胞不幸離開了我們,云南魯?shù)榈卣鹁驮斐闪?00多人遇難,我們懷念他們,祝愿他們的親人們都安好?!边@年他首次離京考察,第一站就是云南魯?shù)榈卣馂膮^(qū)。在那里他說:“震后,我一直牽掛著你們:安置好沒?能不能吃上一口熱飯?孩子有沒有學上?生病能不能治療?現(xiàn)在我特別關心你們越冬和災后重建情況,能不能盡早搬進新居?”習近平如此關心人民的疾苦,而在地震發(fā)生后,個別媒體卻把同一天發(fā)生的郭美美被批捕新聞做成頭條,大號標題和配發(fā)兩張大照片。一個反面人物已經(jīng)被抓起來了,不過履行一個批捕手續(xù),算什么大新聞?而云南魯?shù)榈卣鹚离y數(shù)百人的新聞,則安排在角落上。這無意中顯現(xiàn)了媒體人對人民生命安危的冷漠。也有的媒體做的很好,把云南魯?shù)榈卣鹦侣勛龀深^條,主標題是“搶救生命”。
我在事情發(fā)生后,就此出了一個研究生復試考題:“下面是2014年8月4日南京市4家報紙的頭版,請從新聞價值、新聞職業(yè)道德和媒體社會責任角度,評價一下報紙編輯對云南魯?shù)榈卣鹣⒌奶幚??!绷蠲嬖嚴蠋焸凅@訝的是,沒有一個同學正確回答出這個問題。隨后有的老師在課堂上講了這個事情,傳開了。2015年1月6日,我在博士生中期考核中再次出了這個題,不過改為分析有問題的那個頭版,同學們都答對了。這說明進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教育是很重要的。
2016年,習近平的新年賀詞仍然關注著人民生命安危。他說:“‘東方之星號客輪翻沉、天津港特別重大火災爆炸、深圳滑坡等事故造成不少同胞失去了生命……我們懷念他們,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康!群眾的生活中還有一些困難和煩惱。黨和政府一定會繼續(xù)努力,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保障人民生活改善、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绷暯饺绱岁P切人民的安危,而個別媒體竟用“生為國人,何其有幸”、“世界透過沉船見中國決心”的大標題來報道死難了422人的“東方之星”翻沉事件。有的網(wǎng)友就此氣憤地寫道:“化悲痛為贊美,何其有才!何其無恥!”習近平以自己的言行踐行著他提出的關于人民性的內(nèi)涵:“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
習近平很了解媒體存在的問題:涉及人民群眾的新聞和通訊普遍缺乏問題意識,一般化的工作表揚居多,既不吸引人,也不具備指導工作和解惑的報道價值。他在2016年2月19日的講話里批評“一些媒體還是按照老辦法、老調(diào)調(diào)、老習慣寫報道、講故事,表達方式單一、傳播對象過窄、回應能力不足,存在受眾不愛看、不愛聽的問題”。他說:“不能搞假大空式的宣傳,不能停留在不斷重復空洞口號的套話上,不能用一個模式服務不同類型的受眾,那樣的宣傳只會適得其反?!睘槭裁疵襟w上缺乏群眾關注的問題和事實,沒有群眾的話語,一提筆一張口就是套話空話?因為新聞輿論工作者沒有身處基礎,不到社區(qū)去,不在現(xiàn)場,“習慣于跑機關、泡會議、抄材料,或借助網(wǎng)絡摘抄拼湊”。這樣,哪里談得上“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
習近平要求恢復以往黨報的光榮傳統(tǒng)。“在路上心里才有時代,在基層心里才有群眾,在現(xiàn)場心里才有感動。越是信息發(fā)達、信息繁雜,越要把實踐和基層當作最好的課堂,把群眾當作最好的老師”。怎樣做到既堅持黨性原則,還要以人民為中心?看起來很難,其實問題就在于媒體人沒有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只要堅持經(jīng)常身處基層和社區(qū),就能發(fā)現(xiàn)問題,就能做到報道的主題既堅持黨性,又體現(xiàn)以人民為中心。
(作者系四川大學講席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