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
右軍孫智永禪師自臨八百本,散與人間,江南諸寺,各留一本。永往住吳興永福寺,積年學書,禿筆頭十甕,每甕皆數(shù)石。人來覓書并請題頭者如市。所居戶限為之穿穴,乃用鐵葉裹之,人謂為鐵門限。后取筆頭瘞之,號為“退筆?!保灾沏懼?。
——《尚書故實》
南北朝末期,有一位著名的書法家名叫智永,本名王法極,字智永,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是“書圣”王羲之的七世孫,被人們稱之為“智永禪師”。
智永極為欽佩他的先祖王羲之,想繼承祖輩的書法,并使之流傳千古。為此,他苦練書法30余年,還在修行的永欣寺內(nèi)蓋了一座小樓,專門用來練字。小樓蓋好后,他每日在樓上不停地練字,寫壞了大量毛筆。智永將壞筆全都扔在甕里,積攢了好幾甕后,就把它們?nèi)悸窳似饋?,做成一個墓,不僅如此,他還為此墓寫了墓志銘。后來,這座特殊的墳墓被稱為“退筆冢”。
經(jīng)過努力,智永的書法水平大有長進,名氣也越來越大。人們對他的評價很高,每天都有人上門拜訪,有的是為求字,有的是為學書法。前來拜訪智永的人越來越多,竟然把他所住的屋子的門檻都踩壞了。智永只好用鐵皮把門檻包起來加以保護,后來,這道鐵皮包裹的門檻被稱為“鐵門限”。
智永禪師晚年時,有一天正在指導一位小沙彌練字,幾位年輕書生慕名來到永欣寺,想要一份智永的墨寶,并向他請教練習書法的秘訣。智永笑了笑答道:“贈字不難,但我確實沒有寫好書法的秘訣。不過,我可以送給你們4個字——勤學苦練。如果你們能在練習書法的道路上持之以恒,我確保這個秘訣足夠你們這一生使用了?!睅孜粫牶蠡腥淮笪?。
“戶限為穿”典故出自唐代李綽所著《尚書故實》?!皯粝蕖敝傅氖情T檻,該詞意為:房屋的門檻被(人們)踏破了,形容進出的人很多。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賓語。
這則成語告訴我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無論是做人還是做學問,要想達到一定的高度,勢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成功沒有捷徑可走,勤學苦練才是唯一的秘訣。
(編輯 王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