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霄
【摘要】目的:探討觀察牙周組織再生術以及口腔正畸聯(lián)合治療牙周炎患者的應用效果。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選取100例牙周炎患者進行臨床研究,基于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50例,單用牙周組織再生術治療)和觀察組(50例,聯(lián)用牙周組織再生術、口腔正畸治療)。獲取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牙周指標與治療滿意度,并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8.00%大于對照組的80.00%(P <0.05)。觀察組治療后的五項牙周指標數(shù)值(菌斑指數(shù)、齦溝出血指數(shù)、牙齦指數(shù)、牙周探診深度、臨床附著喪失)低于對照組(P <0.05)。觀察組治療后的白細胞介素5、白細胞介素-1β、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低于對照組(P <0.05),觀察組治療后的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8水平高于對照組(P <0.05)。觀察組治療滿意度評分(牙齦健康、牙齒美觀、口腔清潔、口腔功能、整體滿意)高于對照組(P <0.05)。結論:牙周炎聯(lián)合應用牙周組織再生術與口腔正畸治療,可提升治療效果,改善牙周狀態(tài),減輕炎癥水平,提升治療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牙周炎;口腔正畸;牙周組織再生術;治療有效率;牙周指標;
【中圖分類號】R781.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2)15-0182-03
牙周炎屬于局部因素誘發(fā)的牙周組織慢性炎癥性疾病,35歲以上群體是該病高發(fā)人群[1]。若不能第一時間進行有效治療,炎癥可從患者的牙齦部位逐步擴散到牙齦深處,進入牙槽骨、牙周膜與牙皮質,最終導致牙齒松動脫落[2-3]。但牙周炎早期患者的癥狀不典型,多數(shù)患者確診疾病時已經(jīng)發(fā)展到中后期,此時病情十分嚴重,甚至不能有效保留牙齒,只能在后期種植牙保證牙齒完整性[4]。牙周組織再生術與口腔正畸是該病常用治療方法,但單一治療,存在一定不足?;诖?,本文以100例牙周炎患者為對象,探討牙周組織再生術與口腔正畸治療的效果,見下文。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本院100例牙周炎患者進行臨床研究,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中男性37例、女性13例,年齡26~61(43.74±12.19)歲,病程1~28(14.76±8.29)個月,牙齒松動度Ⅰ度有35例、牙齒松動度Ⅱ度15例,慢性牙周炎18例、侵襲性牙周炎32例。觀察組中男性有39例、女性有11例,年齡25~61(43.50±12.17)歲,病程1~27(14.42±8.31)個月,牙齒松動度Ⅰ度有33例、牙齒松動度Ⅱ度17例,慢性牙周炎20例、侵襲性牙周炎3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展開對比。
納入標準:(1)患者完善口腔科檢查,經(jīng)臨床確診牙周炎;(2)近2個月內患者未接受牙周炎對癥治療;(3)患者可理解臨床治療原因及意義,可全面配合治療、復查與隨訪;(4)患者對研究知情同意,簽訂相應文件。
排除標準:(1)處于生理期女性患者;(2)合并口腔潰瘍、口腔癌等口腔疾病患者;(3)近1個月內應用抗生素治療患者;(4)凝血功能檢查顯示異?;颊?。
1.2 方法
患者確診疾病后,首先進行牙周潔治、致病因子消除以及根面平整等多項基礎治療,結合患者情況給予對應抗生素治療控制炎癥水平,并實施口腔衛(wèi)生宣教,要求患者做好口腔衛(wèi)生知識。
對照組單用牙周組織再生術治療,獲取患者的口腔影像學檢查結果后,對患者牙槽、牙根、牙周等部位進行全面細致觀察,探診患者的牙周袋,保證其深度處于5 mm以下,然后矯正牙槽骨,吸收角形,實施牙周組織再生術。通過牙周翻瓣術有效修復牙骨損傷嚴重且具有較深牙周袋患者,在牙周骨的缺損部位臨近牙槽嵴邊緣區(qū)域置入人工骨,進行粘骨膜瓣縫合,逐步清除損傷牙齦組織,完成手術。
觀察組聯(lián)用牙周組織再生術(同對照組)、口腔正畸治療,完成牙周組織再生術之后進行口腔正畸治療,有效固定患者的磨牙粘連頰面管,在移位牙齒部位置入直絲弓矯正器,在牙周炎癥消失之后,應用鎳鈦絲將牙齒平整、排齊,力度應從小到大,轉動鎳鈦絲并保證患者的牙間隙始終在2 mm左右或是全面關閉牙間隙。治療期間要把控好力度,正常情況下牙齒力值需維持在25~50 g。
1.3 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療效評定標準[5]如下,顯效為牙周腫痛以及牙齦出血等多項癥狀消失,牙齒功能恢復正常,牙周主觀感受以及外觀表現(xiàn)恢復正常。有效為牙周腫痛以及牙齦出血等多項癥狀緩解,牙齒功能有所改善,牙周主觀感受以及外觀表現(xiàn)有所改善。無效為牙周腫痛以及牙齦出血等多項癥狀無緩解,牙齒功能無改善,牙周主觀感受以及外觀表現(xiàn)無改善。(2)牙周指標,在治療前、治療3月后分別檢測一次,指標包含菌斑指數(shù)、齦溝出血指數(shù)、牙齦指數(shù)、牙周探診深度、臨床附著喪失五項。(3)炎癥因子,在治療前、治療3月后分別檢測一次,指標包含白細胞介素5(IL-5)、白細胞介素6(IL-5)、白細胞介素8(IL-8)、白細胞介素-1β(IL-1β)、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要求患者提前做好檢測準備,采集適量齦溝液,將標本儲存在-20℃環(huán)境中,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完成五項指標的檢測工作。(4)治療滿意度,治療后應用醫(yī)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獲取,主要評估牙齦健康、牙齒美觀、口腔清潔、口腔功能以及整體滿意五項,單項總分是6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治療滿意度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 SPSS 20.0數(shù)據(jù)包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應用[ n (%)]和(x(—)± s )表示,組間差異通過χ2和 t 檢驗。在 P <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分析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牙周指標分析
治療前,兩組患者菌斑指數(shù)、齦溝出血指數(shù)、牙齦指數(shù)、牙周探診深度、臨床附著喪失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牙周指標數(shù)值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的牙周指標數(shù)值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炎癥因子分析
統(tǒng)計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的五項齦溝液炎癥因子(IL-5、IL-6、IL-8、IL-1β、TNF-α),兩組治療前的炎癥因子比較無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IL-5、 IL-1β、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IL-6、IL-8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颊咧委熀蟮腎L-5、IL-1β、TNF-α水平低于治療前(P<0.05),患者治療后的IL-6、IL-8水平高于治療前(P<0.05),見表3。
2.4 治療滿意度分析
觀察組治療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 討論
牙周炎是常見口腔疾病,菌斑、創(chuàng)傷性咬合、牙石、其他因素是導致疾病誘發(fā)的主要原因[6-7]。疾病發(fā)生后,患者的主要癥狀是牙周袋形成、牙齒松動以及牙周腫脹溢膿等[8-9]。若患者病情嚴重,還會有牙齒脫落現(xiàn)象,嚴重影響其口腔健康與生活質量。如何有效治療疾病,是臨床重點研究問題??谇徽桥R床常用治療方案,可有效矯正牙齒,解除患者的錯頜畸形,有效改善病情狀態(tài)。但該治療方案的適應癥比較窄,更適合在前牙反、牙齒擁擠以及牙間隙治療中[10-11]。且該方法需要較長的治療周期,患者的耐受性與治療依從性無法保證。伴隨著口腔正畸技術的發(fā)展,該治療方案的適應癥逐步擴大,已經(jīng)不限于牙齒矯正治療,還可在顱面積頜骨等位置矯正處理中發(fā)揮理想作用,并達到一定美容效果。牙周組織再生術也是牙周炎常用治療方案,在口腔正畸治療前進行,可創(chuàng)造良好的口腔正畸治療條件,可提升疾病治療效果[12-13]。通過該手術可有效修復破壞、受損的牙周組織,促使該部位組織短時間內修復再生。口腔正畸聯(lián)合牙周組織再生術,可提升治療效果,更好的改善患者牙周組織,提升牙齒美觀度,提高患者治療滿意度[14]。再者,牙周炎發(fā)生后,局部有炎癥反應發(fā)生,若持續(xù)處于炎癥狀態(tài),患者會有持續(xù)劇烈的疼痛癥狀,最終損傷牙槽骨??谇徽?lián)合牙周組織再生術治療造成的創(chuàng)口更小,可減輕對口腔組織的損傷,貼面進行牙周組織修復,增強具備抗感染能力與抗炎能力,可預防持續(xù)炎癥狀態(tài)導致的牙槽骨損傷。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效果、牙周指標、炎癥水平以及治療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可見口腔正畸與牙周組織再生術的聯(lián)合應用價值優(yōu)于單用牙周組織再生術。
綜上可知,牙周炎聯(lián)合應用口腔正畸與牙周組織再生術治療,可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牙周組織狀態(tài),提升患者的治療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Issa DR,Abdel-Gha?ar KA,Al-Shahat MA,et al. Guidedtissue regeneration of intrabony defects with perforated barrier membranes,simvastatin,and EDTA root surfacemodi?cation:A 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study[J]. Journal of periodontal research,2020,55(1):85-95.
[2]? 閆利輝,姚海亮,劉琳,等.牙周基礎治療聯(lián)合口腔正畸對牙周炎患者炎癥細胞因子的療效分析[J].廣州醫(yī)藥,2021,52(5):122-126,134.
[3]? 王曉忠,姬小婷.正畸聯(lián)合牙周治療基于 OPG/RANK/RANKL 通路對牙周炎模型大鼠的干預作用[J].廣西醫(yī)學,2022,44(6):622-626.
[4]? 張劍.牙周炎患者應用葛根芩連湯聯(lián)合正畸治療對PLI、SBI 、齦溝液 PGE2水平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21,37(30):114-115.
[5]? 畢磊,賀釗,劉輝,等.正畸聯(lián)合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對牙周炎的治療效果及患者齦溝液中 TSLP、IL-33水平的影響[J].貴州醫(yī)科大學學報,2021,46(4):466-470,475.
[6] 趙飛.牙周組織再生術聯(lián)合口腔正畸對牙周炎患者牙周狀態(tài)及血清 IL-8、IL-6、TNF-α水平的影響[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21,21(1):57-58.
[7]? 李想.牙周組織再生術聯(lián)合正畸治療在牙周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山東省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21,42(11):837-840.
[8] 馮小東,趙晶,吳建有,等.牙周基礎治療和牙周再生術聯(lián)合正畸治療對廣泛型侵襲性牙周炎合并牙槽骨缺損患者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22,22(5):842-846.
[9]? 董婷婷,解用江,劉玲珍,等.牙周炎患者應用牙周組織再生術聯(lián)合正畸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全科口腔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19,6(20):54,56.
[10]? 劉艷華,劉燕霞,田寶金.牙周炎患者應用口腔正畸聯(lián)合牙周組織再生術治療的臨床分析[J].全科口腔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19,6(20):79.
[11]? 劉龍坤.口腔正畸聯(lián)合牙周組織再生術治療牙周炎效果及對疼痛程度、血清 PGE2、IL-1β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20,17(6):43-46.
[12] 楊鳳蓮,孟戎,張旭.口腔正畸+牙周組織再生術對牙周炎患者牙周情況及炎癥反應的影響觀察[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8,5(18):65,68.
[13]? 張麗娟,鄒娟娟.牙周組織再生術與口腔正畸聯(lián)合治療牙周炎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研究[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8,5(20):12-13.
[14]? 鄧甜,周敏,凌莉.口腔正畸聯(lián)合牙周組織再生術在牙周炎患者中的臨床效果及對美觀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8,8(9):38-41.
(收稿日期: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