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班級管理中,加強對學優(yōu)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關注學優(yōu)生的全面發(fā)展,是小學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學優(yōu)生成績優(yōu)秀,自主學習能力強,經常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表揚,久而久之,容易產生驕傲自負、爭強好勝、脆弱等心理表現?;诖耍逃ぷ髡邞又匾晫W優(yōu)生的心理問題,采用多種方法疏導學生,解決其心理問題,讓學優(yōu)生在智力和人格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真正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
關鍵詞:學優(yōu)生;心理輔導;班級管理
作者簡介:馮素娟(1972—),女,廣東省惠州市新湖小學。
近年來,不時有報道稱一些學優(yōu)生因無法承受老師的批評、無法達到家長的高要求而出現偏激行為,種種悲劇警示著教師應該提高對學優(yōu)生的關注與管理。加強對學優(yōu)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義務教育工作中一項值得研究的課題[1]。因此,筆者將以學優(yōu)生小李為例,探究解決學優(yōu)生心理問題的有效策略。
一、典型案例
“老師,同學們都不愿意和我玩?!币惶欤嗌系男±钔瑢W向筆者哭訴,在體育課上玩游戲時,沒人愿意和他組隊。筆者感到很驚訝。小李是大家公認的學優(yōu)生,他不僅學習認真、成績優(yōu)秀,還對老師布置的工作積極認真負責。可就是這樣的學優(yōu)生,怎么不受班級同學歡迎呢?筆者經過調查發(fā)現,許多同學認為他平時過于驕傲,時常自恃成績好而嘲笑成績差的同學[2];有同學指出他做得不好的地方時,他總是拒絕接受,并因此發(fā)脾氣;還有同學向他請教問題時,他也常常愛理不理。長此以往,他就變得不受其他同學的歡迎了。此外,也有科任教師評價他在學習時比較自負,不能虛心接受教師的建議。小李逐漸出現了驕傲自大、自私冷漠等消極心理,這引發(fā)了筆者對學優(yōu)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與重視。
二、學優(yōu)生產生消極心理的原因分析
(一)內在因素
學優(yōu)生一般都比較看重學習成績。有的學優(yōu)生有較強的優(yōu)越感,很關注自己的形象和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他們希望給別人留下好的形象,難以比較客觀地評價自己,對自己有較高的期望,不愿意聽見不好的評價。當其產生挫敗感時,就會悶悶不樂,更有甚者會出現攻擊他人或是傷害自己的行為。
(二)家庭因素
部分學優(yōu)生成長在健全、幸福的家庭中,和睦的家庭氣氛為其成長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同時,他們也得到了家庭提供的更好的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部分學優(yōu)生存在驕傲自滿而又害怕挫折的心理。
小李出生在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且是獨生子女。父母嚴格管教他,每天督促他學習、做作業(yè),很少讓他和別的孩子玩;而爺爺奶奶卻很寵愛他,對小李有求必應。小李長期處于這樣高期待、集眾人寵愛于一身、比較封閉的家庭環(huán)境中,父母過于關注學習,忽略了對小李良好習慣和品行的教育,使其逐漸形成自負、高傲、自私、脆弱的性格。
(三)教師因素
因為學優(yōu)生的“優(yōu)”,部分教師在對學優(yōu)生管理上的有所疏忽。一方面,教師有所袒護。當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犯錯誤時,部分教師擔心公開批評會挫傷學優(yōu)生學習的積極性,一般采取不公開的態(tài)度,即使是批評,也輕描淡寫地帶過。另一方面,教師在班級管理上用心不足。部分教師往往在轉化“后進生”上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而對學優(yōu)生的管理教育不夠重視,忽略了學優(yōu)生的消極心理問題。
三、學優(yōu)生輔導策略和輔導過程
學優(yōu)生心理問題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教育工作者需要對學優(yōu)生進行心理疏導,使其樹立正確的思想導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針對小李的不良心理,筆者主要采取以下幾種方法對其進行疏導。
(一)家校同步,培養(yǎng)良好品行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文中寫道:“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學素養(yǎng)?!盵3]可見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家長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還要多與孩子進行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重視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行為習慣方面的教育。針對小李同學的性格及心理問題,筆者和他的家長取得聯系,在溝通中達成教育的共識。筆者建議小李的家長轉變以往過于看重孩子學習成績的觀念,優(yōu)化對孩子的評價角度,重新審視家庭培養(yǎng)策略。在這之后,小李同學的家長定期與班主任聯系,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并且每天都會抽空和小李聊天,了解他在學校的思想狀況、與同學交往時出現的一些問題,引導小李通過向父母訴說、寫日記等方式排解情緒。小李的父母認真傾聽、理解和接納兒子的心聲,并給予合理的建議,引導他以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事情,逐漸消除了他的心理障礙。此外,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小李的人際交往能力,使其融入集體,筆者建議小李參加籃球興趣班,希望他通過運動不僅能更好地調節(jié)情緒,還能學會和隊員們團結合作。小李的家長也會在周末、節(jié)假日帶他出去和同齡人玩,并在他與同伴玩耍的過程中觀察他人際交往能力的變化。在教師和家長的攜手努力下,一段時間后,小李的性格逐漸變得平和,更好地融入了班集體。
在改變小李的過程中,筆者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引導作用,使得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步,做到家校教育理念協調一致,這對學校教育取得正面教育效果和孩子的健康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二)開展集體活動,促進學優(yōu)生全面發(fā)展
班集體是學生自我教育、共同學習生活、互相影響的場所。通過集體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張揚學生的個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組織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集體活動,特別是對于像小李這樣不擅交際的學優(yōu)生,教師可以為其在集體活動中創(chuàng)造更多的展示平臺,并用激勵的語言,鼓勵他在活動中融入班集體。為此,筆者首先從關注他的優(yōu)勢入手。筆者在肯定他的學習成果后,讓他和班里幾名“學困生”組成學習小組,鼓勵他主動幫助同學。慢慢地,他和班里其他同學的距離越來越近,同學們都樂于和他交朋友,小李更進一步地融入集體。在幫助同學的過程中,小李獲得成功的喜悅,同時感受到助人的快樂,也提高了他應對人際交往的自信心。此外,筆者還鼓勵小李積極參加其他集體活動,如班級運動會、愛心義賣等,提升他的班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讓他在活動中運用自身特長為班集體爭取榮譽,同時也學習其他同學的特長和優(yōu)點。漸漸地,小李既有積極的自我認識,又能面對自己的弱點,接受失敗,他的溝通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也得以提升。
(三)公平對待,樹立正確的認識
古希臘有句名言:“公平是賞罰分明者的美德?!惫綄Υ龑W生是教師必要的修煉。教師的偏愛、贊賞的目光、表揚的話語常常讓學優(yōu)生怡然自得。觀察實際教學可以發(fā)現,學優(yōu)生性格缺陷的形成和教師不能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有一定的關系。因此,要想保證學優(yōu)生健康成長,教師首先應該擺正心中的天平。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表揚的尺度,運用科學的方法,既不要拔高吹捧,也不要一味否定。對于學優(yōu)生身上存在的缺點或問題,不能放松管理教育,應對全班同學一視同仁。教師對學優(yōu)生應愛之有度,嚴之有理,肯定他們的成績與優(yōu)點,也要淡化他們的優(yōu)越感。同時,也要引導他們學會客觀看待自己,不僅要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也不能忽略逃避自身的缺點和問題,及時改正,全面發(fā)展。例如,在一節(jié)手工制作展示課上,學生紛紛展示自己的作品。筆者利用這個契機,讓不擅長手工制作的小李擔任評委之一,讓他了解其他同學的長處,認識到只有取長補短,才能真正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全面發(fā)展自己[4]。
(四)競爭機制,促進班級良性循環(huán)
筆者在班級管理中采用班干“輪換制”,班干部不再由學優(yōu)生“壟斷”。擔任眼保健操督查員的小李也不是“終身制”的,他的崗位會和其他同學輪換?!拜啌Q制”可以讓更多學生得到鍛煉的機會。
此外,筆者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多種形式的競爭,比如學科競賽、體育項目競賽、繪畫書法競賽等,讓學生有機會各施所長。學生之間多種形式的競爭,不僅對學優(yōu)生形成外在的壓力,還可以形成“人競向學”的優(yōu)良班風。
(五)藝術批評,觸動心靈的良藥
批評是一把雙刃劍,卻在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面對學優(yōu)生出現的錯誤行為,教師不能一味簡單粗暴地批評,而要學會藝術地批評。在進行批評教育時,教師首先要冷靜,要根據學生的性格選擇合適的方式,對于有個性、自尊心強的孩子,要消除其抗拒心理;而對于心思細膩、內向的孩子,要注意批評的語氣和地點。同時,教師要抓住時機教育,就事論事,避免傷害學生自尊心,從尊重和關愛學生的角度進行人文化的批評,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發(fā)自內心地承認自己的錯誤,樂意改正錯誤[5]。
例如,有一次數學老師向筆者提出小李在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小李由于父母是數學專業(yè)畢業(yè)的,因此在學習數學時過于驕傲,平時上課經常不認真聽講,數學老師找他談話也無濟于事,結果他的單元測試成績卻沒有達到優(yōu)等。筆者當時并沒有直接批評小李,而是等過了兩天,再把小李和另一個數學成績較好的同學小何一起叫到辦公室,拿出數學老師提前出的五道習題給他們做。小李思考了很久,最后五道題只做對了兩道,而小何卻快速又準確地完成了這些習題。筆者讓小何離開后,發(fā)現小李的情緒明顯有點低落,耷拉著腦袋。筆者告訴他,這五道題里有三道題的知識點是還沒學到的部分,所以他沒全做對是很正常的。但是為什么小何能全做對呢?小李目睹他人的優(yōu)秀,明白“人外有人”的道理,從而不再驕傲自負,對學習多了一份敬畏。有時批評不需要太多的語言,教師點到為止,留有余地,給學生一個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機會,也是一種藝術[6]。
另外,給孩子樹立榜樣,運用簡潔的啟發(fā)教育也是一種無聲的批評藝術。如面對犯錯誤的學優(yōu)生,教師可以通過書本中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進行感化教育,讓孩子在故事中得到啟發(fā),進而自我批評。面對驕傲的孩子,老師可以講述《龜兔賽跑》的故事;面對合作意識差的孩子,可以講述《三個和尚》的故事……童話故事里的人物形象鮮明,更貼近學生的認知世界,讓他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明辨是非,反思自己的行為,可以達到批評教育的目的。
(六)挫折教育,增強抗挫折能力
小李的家庭條件比較好,成長的過程也比較順利。所以,他一旦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情緒就比較反常。對此,筆者在改變小李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情境,抓住教育的契機,開始有計劃有目的地對他實施挫折教育,增強他的抗挫折能力。例如,筆者在班級中實行分層作業(yè),針對小李的作業(yè)的難易程度和評價標準,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時候也會讓小李在數學作業(yè)上“栽跟頭”。這時,筆者會利用班會課組織全班同學觀看身殘志堅的人物小故事,讓小李明白人生的艱辛和不如意,讓他知道困難是常常存在我們身邊并伴隨一生的,從而提高他抵御挫折的能力。
四、輔導效果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小李在班級中逐漸學會了與同學相處。曾經那個驕傲自負、自私冷漠的小李慢慢消失了,變成了一個熱愛集體、樂觀上進、受同學歡迎的小李。作為班主任,筆者深深地為這個學業(yè)優(yōu)秀的孩子取得人格魅力的進步而高興,并以此不斷鞭策自己在班級管理中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
五、總結與評析
小李不良行為的個案,引起筆者諸多思考。他之所以出現錯誤的行為,有家庭教育的影響,也有學校教育的失職。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淡化“學優(yōu)生”“學困生”的區(qū)分,引導學優(yōu)生正確、客觀地看待成績,重視對學生健全人格個性的培養(yǎng)。
健全的人格不僅需要好成績,更重要的是人的品行端正。有句話說:“成才必成人,只有讓知識與崇高的國格,高尚的品格等相結合,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才?!笨梢?,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忽視對學優(yōu)生心理問題的探究?!案叻值湍堋笔墙逃叩氖。瑢τ趯W優(yōu)生,教師除了幫助他們增長知識,還要不斷地對其人格進行教育,使得學優(yōu)生真正地成為德才兼?zhèn)涞纳鐣髁x建設者、祖國未來的接班人[7]。
[參考文獻]
柏素霞.如何讓學優(yōu)生更“優(yōu)”:班主任工作案例反思[J].考試周刊,2013(46):194.
李添龍.不要人為劃分學生的界限[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
莊玉婷.加強與家長聯系溝通,提高家長育兒水平[J].華夏教師,2019(18):89-90.
李靜.小學生健全人格的教育與培養(yǎng)[J].新課程(教師版),2005(4):7.
徐賀新.創(chuàng)新理論在改進投影儀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09(22):22.
周潔芬.實施人格教育提升人格素質:淺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恰當地滲透人格教育[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chuàng)新,2010(2):230,159.
付麗芳,王春紅.賞識教育與批評懲戒[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