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亞楠
透過作者的文字,能夠看到“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發(fā)生沖突的樣子。理想中的作者敢于表達自己的需求,哪怕是想要一串挺立在街角迎接著飛塵的糖葫蘆,或者是一場不負朋友期待充滿刺激的游戲。而現(xiàn)實中卻不自覺地扮演起聽話的乖孩子或是愛學(xué)習、懂禮貌、有號召力的班干部角色。好像只有先滿足他人的期待,我們才有資格去做原本就可以做的事情。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想要向外在他人和內(nèi)在自己展現(xiàn)一種受贊許的形象過程叫作印象管理。被重要他人所喜歡,對每個人來說,是一種幸運與力量。每個人都有一個重要他人系統(tǒng),他們會隨時為我們提供支持與幫助。但如果當你想要的和別人想給的并不一致時,是否一定只有沖突的結(jié)果呢?當然不是,正如作者所說,我們需要對自己的角色和人生負責,所以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大聲說出你的渴望與需求,這會讓他人更了解你,他們更在乎你想要什么。
往往在進行印象管理的過程中,我們只關(guān)注如何讓自己在他人腦海中的形象更好,卻忽略了只有當你自己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知道通過哪些途徑與方法去完成,甚至考慮過有沒有方法可以既滿足自己需求又不會傷害他人并且能夠達到多贏的效果時,他人腦海中自然有你閃光的形象。
取悅他人很難,取悅自己很容易。人生只有一次,沒有劇本沒有彩排,你就是你自己的導(dǎo)演,不妨大膽一些,本色出演。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