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紅
一位班主任崩潰地向我求助:“吳老師,你幫我跟陳浩(化名)聊聊,他到底想要做什么!上課睡覺,考試交白卷,完全無視我,他快要把我逼瘋了!”在班主任急切地懇求下,我和陳浩同學開始了第一次見面。
陳浩雙手插在口袋里,鼻孔朝天地走進咨詢室——陳浩的防御和抗拒,使得我只能采用迂回戰(zhàn)術。
我:今天我想跟你了解一下你好朋友的事。
陳浩:你直接問他就好了,叫我干嗎?
我:我也會跟他聊。俗話說,旁觀者清,所以我想聽聽你的觀點。班主任說他最近作業(yè)都沒有完成,你知道他晚上回家在做什么嗎?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
陳浩:我怎么知道,我又不跟他住一起!
我:我以為他會跟你這位好朋友說。
陳浩不耐煩說道:他還能干嗎?玩游戲唄!
我(點了點頭):他會和你一起打團隊賽嗎?(陳浩看著我,不回答)
我笑著說:不會是他玩得比你好,每次帶你“飛”吧?
陳浩:胡說!每次都是他們求著我的!
我:那你打游戲肯定很厲害!是每天晚上都打游戲,才變得這么厲害的嗎?
陳浩:嘿嘿,小菜一碟!每天晚上我都上線的。
我:那看來你的操作能力挺好的。
陳浩:玩電腦,So easy!
我:你還對什么感興趣?
陳浩:不知道,我要回去上課了。
我:謝謝你。下次可以跟你的朋友一起來。
陳浩表現(xiàn)出無所謂的樣子,隱隱地對他人有著很深的防御,似乎誰都走不進他的心里。在與家長溝通時,母親一直強調:“我和他爸都很優(yōu)秀,怎么會生出這么沒用的廢物?”
與陳浩媽媽的幾次電話交流之后,我與陳浩開始了正式的約談。
我:如果用5個詞形容你自己,你會用什么詞語?
陳浩:沒用、帥氣、義氣、廢物、暴躁。
我:第一次聽到有人用“沒用、廢物”形容自己。你為什么用這兩個詞呢?
陳浩:就是一個廢物??!
我:誰對你說過?
陳浩:我爸媽。
我:他們經常這樣說,還是偶爾講過一次?
陳浩:很多次吧,記不清了。
我:一般遇到什么事情,他們會這樣說你呢?
陳浩:學習、考試。(抓了抓自己的頭發(fā))
我:好像提到學習,你的心情不是很好?
陳浩:如果是你總是因為學習被罵,你會高興嗎?
我:我可能會憤怒、生氣、委屈。老師小時候家里人重男輕女,我總是被忽視的那一個,心里很不甘心,我就咬緊牙認真學習,直到小學五年級期末考了高分,終于得到了爸媽的表揚和認可。
陳浩:沒用的,不管我考多少分,我媽都是不滿意的。
我:聽起來,你媽好像要求非常高。你能具體說一說你媽的事嗎?
陳浩:我媽很厲害的,她現(xiàn)在比她的同事都要優(yōu)秀。我爸爸也很厲害。他們都很優(yōu)秀。
我:嗯嗯,你父母都很優(yōu)秀,聽起來你挺為爸媽驕傲的?
陳浩:呵呵,還有厭惡吧。我為他們驕傲的同時換來的是我爸媽對我的嫌棄——我媽總說“我們兩個人這么優(yōu)秀,怎么會生出你這樣的廢物”!
我:你媽媽的這句話給你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你父母的優(yōu)秀給你帶來了壓力。
陳浩(捂著臉):我小學一年級也是經???00分的,但是他們從來不表揚我;如果我沒有考到100分,他們就會罵我,有時候還動手打我,說我不認真。慢慢地,我就不想學習了,反正學得再好,他們也不會滿足的,他們的要求永無止境,我根本達不到。我在他們眼里就是一個廢物!
我:我似乎看見一個孩子很努力學習,拼盡全力想獲得爸媽認可,卻一直沒能如愿,還被批評教訓。你真的挺不容易的……
陳浩(眼里充滿了感激):老師,我真的是個廢物吧,不配做他們的孩子吧?
我:你當然不是廢物!相反,你是個上進、積極、勇敢的孩子。只是,現(xiàn)在在成長的道路上遇到了困難。我想老師也許能幫你一把。
陳浩非常在意父母對他的評價,卻永遠滿足不了父母的期待。他既敬佩優(yōu)秀的父母,又厭惡父母對自己的態(tài)度。這樣的矛盾心態(tài)讓他時常感到慚愧、內疚,進而自我攻擊和退行。解鈴還須系鈴人,為了找到問題解決的關鍵,我邀請陳浩父母來了學校。
陳浩父母雖然坐在雙人沙發(fā)上,但是兩人各坐沙發(fā)一頭,距離很遠。父親雙手環(huán)抱在胸前,靠著沙發(fā),不說話。
我:對于孩子的現(xiàn)狀,你們有什么想法嗎?
母親:再不聽話就讓他復讀一年。
我:復讀就能解決問題了嗎?問題依然在那。
母親:那怎么辦?我們打也打了,罵也罵了,這個孩子教不好啊!
我:您有沒有發(fā)現(xiàn),從開始談話到現(xiàn)在,您一直在否定孩子。
母親:我有嗎?
我:您有。您說孩子不努力、不聽話、笨、不省心,而且一直強調“你們倆這么優(yōu)秀,怎么生出了他”,充滿了對孩子的嫌棄和不滿。我想他也一定感受到了。
母親:我說的是事實。
我:陳浩媽媽,我不清楚您是否意識到這樣的話會讓他深受打擊。到底是孩子不認真不努力,還是您的要求過高?
母親:嗯?!從來沒有人這樣說過。
我:如果讓您感到難受,那萬分抱歉。但我必須得指出來,因為我發(fā)現(xiàn)您的要求很高,對孩子的學習有些苛刻,總是批評和否定。用孩子的話來說,您總有無盡的要求,即使這次他達到了,您只會說爭取下次考得更好。
母親:我這是為他好!指出他的缺點和不足,避免他驕傲。
我:您的出發(fā)點是好的,方式方法可能不適用于他,有沒有考慮過陳浩想要什么?
母親:嗯……他想要什么?
我:陳浩多次和我說過,他很崇拜你們,也很想得到你們的認可。
母親:????。ㄈ粲兴嫉臉幼樱?/p>
我:陳浩爸爸,您一直在聽我們說,能說說您的看法嗎?
父親:我很少在家,工作比較忙,都是他媽媽在管他。我覺得他媽媽批評得多了點兒。
我:那您對陳浩的現(xiàn)狀有什么想法嗎?
父親:看他媽媽吧,家里都是她說了算。
我:您有沒有想過,爸爸的教育對兒子的成長至關重要,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更愿意跟同性的父母溝通。您有沒有想過,能不能多花點兒時間陪他,或者跟他聊聊呢?
父親:花時間是可以的,只是有用嗎?(看向陳浩母親)
我:我們先試試,萬一有些話陳浩愿意跟您說呢?
母親:先試試吧,我也向朋友去請教下,學學怎么跟孩子溝通。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我運用多元智能分類卡幫助陳浩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能力,初步修正他的非理性信念“我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
我:從你選擇的這些卡片中,我看到了你的優(yōu)勢智能有音樂智能、運動智能以及人際智能。音樂智能就是感知音調、旋律和節(jié)奏的能力;運動智能就是用肢體來表達想法感受,創(chuàng)造事物的能力;而人際智能就是辨識他人意向,恰當反應的能力。你對這樣的結論認可嗎?
陳浩(點了點頭):音樂方面還可以。這也算能力?
我:當然算!能力有很多,你的鋼琴彈得很好,這也是能力。
陳浩:我鋼琴有10級!在小學五年級就考到了,不過我媽媽后來不讓我學了。
我:哇,你真厲害!
陳浩:那這樣說,我電腦方面也很厲害。我打字很快,打游戲很厲害。
我:打字、打游戲可以算是運動智能的能力,那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你的動手操作能力很好。我們再來看你剛才擺放的卡片中,哪些是你認為非常符合又想提高的能力呢?
陳浩:學習音樂快、能夠創(chuàng)作或改編音樂這兩個是我擅長的,我想要繼續(xù)學。其實我還會彈吉他,但是我媽媽不允許我彈,說這些事不務正業(yè)。
我: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如果是你想的、感興趣的,你可以學得好。這樣的優(yōu)勢能力需要好好保護和發(fā)展。至于你母親那里,我們一起想辦法來勸說一下。
陳浩:但是我媽媽只允許我學習。所有的時間都給了文化課學習。
我: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的成績達到你媽媽的一些要求,是不是你就有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陳浩:我不知道我媽媽會不會同意。
我:我和你媽媽聊過,她愿意嘗試去改變自己。而你也得有所行動和改變,這樣你媽媽才會同意你去學音樂。
陳浩:有道理。
我:你喜歡音樂,要看懂歌詞,想要表達,或者自己編寫歌詞,這些是不是跟語文息息相關呢?
陳浩(點了點頭):語文有些難。
我:語文素養(yǎng)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但是你可不可以先從背誦古詩詞、散文出發(fā)呢?很多流行歌曲的歌詞都是源自這些文章啊。
陳浩:對哦,這倒不錯……
我:那我們先去嘗試,你在這期間遇到困難可以再來找我。
運用多元智能分類卡,幫助陳浩再次認識他的能力,樹立“每個人的能力各不相同,各有各的優(yōu)勢能力”的信念。
我:這個月,你進步很多。老師們都在夸你。我們看下,這次選擇的卡片比上次豐富多了。我們先來探討下你想提高的能力。
陳浩:詞匯量豐富。我有時想表達,但是詞窮,就尬聊了。
我:這個時候確實尷尬。有沒有想到什么好方法?
陳浩(笑著):看書,看一些經典著作。
我:我們心理中心的書可以隨時借閱,圖書館的書也可以借。我們兩人一起讀一本書,做一些筆記,每周一中午我們分享,你也可以邀請一些同學一起參與。
陳浩(點了點頭):老師,我的這些能力也想提高(指著3張能力卡片)。
我:這是件好的事情。每個人的能力各不相同,各有自己擅長的能力。你現(xiàn)在想要提高的4個能力,我們需要從長計議,好好計劃一下。有位心理學教授說過:“每個人都各有優(yōu)缺點,但是優(yōu)秀的人之所以優(yōu)秀,是他們把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了極致。”如果你能發(fā)揮你的優(yōu)勢,選擇適合自己的路,你的未來必將色彩斑斕。
陳浩:那我的成績這么差……(聲音低沉)
我:陳浩,努力的時間還有,只要竭盡全力,不管結果如何都可以問心無愧。如果你無法考上心儀的普高,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優(yōu)勢能力和興趣選擇適合的職業(yè)學校,未來也能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今天,我們先來制訂一下小目標,職技校的專業(yè)錄取分數(shù)一般要300多分。你現(xiàn)在的總分是……
陳浩:200多分(臉紅了)。
我:咱別急,一切皆有可能。我們來運用SMART原則制訂接下來的目標,S代表具體,M代表可度量,A代表可實現(xiàn),R代表相關性,T代表有時限。我們可以根據(jù)它來制訂接下來一個月內你的各科目標,然后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
陳浩:老師,你能協(xié)助我一起制訂這個計劃嗎?
我:當然,我們現(xiàn)在就開始……
在理論教授和實踐指導之后,陳浩的非理性信念得到了修正,家長對孩子的認識和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轉變,親子關系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內外作用的加持下,使得陳浩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對生活、學習有了積極的態(tài)度,學習成績也在不經意間穩(wěn)步提升。
像陳浩這樣的情況并非個例,不少家長并不清楚孩子的優(yōu)勢能力以及適合的方向,只用分數(shù)衡量一切,沒有滿足孩子的需求,從而與孩子產生隔閡,關系變得疏遠。我們知道,并不是每一位學生都擅長學習,學科成績優(yōu)秀,我們也知道每個孩子都熠熠生輝,自帶光芒。冰心先生說過:“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沒有一個學生不可愛,時光不語,靜待花開?!蔽覀冎灰龊煤⒆忧靶新飞系耐姓吆团惆檎?,看見他們的成長,微笑著為其鼓掌!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