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賦予了筆記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隨時聯網的能力。如今,Wi-Fi 5(802.11ac)已經全面普及,Wi-Fi 6(802.11ax)則成為了新款手機和筆記本的標配,有望在2023年商業(yè)化的Wi-Fi7也已經箭在弦上。那么,歷代Wi-Fi標準的最高傳輸速率到底相差多少?
誕生于1999年的第1代Wi-Fi(802.11b)只有最高11Mbps的理論傳輸速率,按照8Mbps=1MB/s的公式換算,實際傳輸速度最高約1.375MB/s。第2代和第3代Wi-Fi的理論傳輸速率提升到了54Mbps(約6.75MB/s),速度也談不上太快。
直到第4代Wi-Fi(802.11n)的問世,無線傳輸速度才有了質的跨越,其單流帶寬為150Mbps,在4×4 MIMO技術的幫助下其理論最高傳輸速率就能達到600Mbps。第5代Wi-Fi(802.11ac)則更進一步,它的單流帶寬提升到了8 67Mbps,同時還支持8×8MIMO技術,最大可以實現6933Mbps的理論速率。
到了最新的第6代Wi-Fi(802.11ax),在上行MU-MIMO、1024QAM調制方式、160MHz信道帶寬、8×8 MIMO等技術的幫助下,可以獲得驚人的9600Mbps傳輸速率。在Wi-Fi 6的基礎上還衍生出了Wi-Fi 6E標準,其后綴的E代表“Extended”,除了Wi-Fi 6所支持2.4GHz和5GHz頻段外,還新增了對6GHz頻段的支持,這意味著它支持更多的信道,吞吐量更大,延遲更低,也就是可以同時連接更多IoT設備,更加適合未來的智能家居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