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龍
隨著教育的深化改革,社會逐漸重視人才的全面發(fā)展,在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水平的提升下,對教育形式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科技與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學校將多媒體融入實際教學已成為必然趨勢。小學的美術課堂是學生審美水平初步形成階段,因此教師應積極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充分展現美術課堂的趣味性,在豐富學生對課堂體驗的同時,與美術課堂建立一定的情感基礎。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重要性
多媒體教學在實際輔助美術教學時應結合具體內容,充分展現美術課堂的教學目標,豐富教學形式。現階段小學美術教學結合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將教學模式與技術有效創(chuàng)新,通過多媒體對美術的輔助教學,利于實現課堂教學目標。一方面多媒體技術可以改善美術教學的傳統(tǒng)模式,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具有實際效果。因學生的年齡段特征,新奇事物對其有著強烈的吸引力,教師在實際開展美術教學時,結合了具體教學內容,積極利用自媒體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通過趣味性教學充分激發(fā)學生參與美術教學的熱情。另一方面?zhèn)鹘y(tǒng)的美術教學只能通過單一的課本教育,嚴重限制了學生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美術教學加深了學生對美術的認知,深層次培養(yǎng)其審美水平,使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具體策略
(一)營造學習氛圍
美術教學具備一定的特殊性,教師若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利于學生學習取得良好效果,教師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可通過對學生視覺與聽覺的刺激,在各種因素下使學生保持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并通過新穎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利用音樂、視頻等形式營造出積極的學習氛圍,提升課堂的藝術效果。教師在此過程中應結合美術教學的具體內容,有效整合相關資源,加深學生對美術的認知,充分體現藝術的美好,從而在心理層面上建立密切聯系。因此,教師在實際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應有效整合資源,為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營造健康的學習氛圍。例如,當教學“瓢蟲的花衣裳”一課時,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帶有自然元素的音樂,并要求學生閉上眼睛,對瓢蟲的外形發(fā)揮想象,將自己心中瓢蟲的形象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將美術與音樂有機結合,營造了積極的學習氛圍,在音樂不斷渲染下實現美術教學目標的高效達成。另外,在“保護珍稀野生動物”一課的講解中,教師可通過自媒體播放有關自然世界的視頻,學生對自然世界中野生動物的觀察形成深刻的認知,并對人與自然的關系有新的看法,觀看視頻后可讓學生將自己心目中的感悟展現到繪畫作品中。教師充分利用自媒體輔助美術教學,對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對此應充分重視。
(二)豐富教學形式
教師在實際設計美術教學內容時應充分考慮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其創(chuàng)造形式豐富的課堂教學。在小學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現階段的理解能力加以重視,從實際學習特點出發(fā),通過提升學生的視覺審美水平體現美術課堂的藝術魅力。多媒體輔助教學全面展示了課堂形式的多變性,教學形式的立體化可以充分提升課堂層次。多媒體將靈活調用色彩元素,并通過圖片與角度的變化,提升視覺上的審美享受。另外,多媒體教學利于教師表達美術教學中的抽象藝術,并配合著音樂與講解,學生可以充分領略藝術的魅力,在此過程中不僅實現了現代化的教學目的,還提升了學生的欣賞能力。例如,在教學“重重復復”一課時,教師的主要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充分認識線條,并在創(chuàng)作中充分體會其美感。以往的美術教學模式不能生動展現線條的魅力,使教學課堂失去了原本的活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展現一個較為普通的圖案或形狀,并通過不斷地重復、拉伸、收縮、翻轉,獲得一個極具藝術感的圖案,使學生對圖案的形成有了新的認識,并體會到線條變換的魅力。教師在此節(jié)課的教學中應注重營造線條的無限意境,利于學生深入學習美術知識,并提升一定的藝術品格,使其在以后學習、生活中提升對事物的思考能力,促進其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三)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在課堂學習中易受外界事物的影響,注意力得不到有效集中。美術的教學課堂需要對藝術深刻鉆研,并應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與小學階段學生年齡特征并不相符。因此教師為進一步達到教學目的,應積極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吸引學生的興趣,充分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多媒體技術通過多種形式生動展現書本中單一的圖畫,并在屏幕上進行視覺傳達,充分利用好奇心理吸引學生的目光。在求知欲的作用下,學生學習將會有充足的動力,利于教師美術教學工作的開展。因美術課堂具有藝術性,現階段的學生對藝術的認知并不全面,在實際教學中難以實現情感共鳴,教師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后,可以充分結合生活實踐,深度探求與學生之間的聯系,使學生眼中的藝術作品生活化,通過多媒體以全新面貌呈現,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在此過程中,加深了對美術的實際認知。例如,在講授“可愛的動物”一課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不同形態(tài)的動物,如卡通版、藝術版等。在實際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時可與學生積極互動,向學生提問見過哪些動物,并通過動畫呈現動物的形態(tài),拉近學生與動物及課堂的距離。教師可在互聯網中尋找動物的趣味簡筆畫,通過簡單線條勾勒出動物的形狀,并讓學生效仿,在增添樂趣的同時,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新時代教育注重于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對教育形式的創(chuàng)新也提出了一定要求。小學生對美術認知并不深入,相較于大段文字,色彩豐富的圖案對其吸引力更高?,F階段美術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對外界事物的認知能力,并充分接受藝術的熏陶。美術課本上的知識在實際教授時抽象性較強,因此教師應將美術知識全面、立體地向學生展示,在實際生活中感受藝術魅力。相比于靜態(tài)的圖文,多媒體輔助教學可將其生動化地呈現,與真實生活相貼切。將藝術性較強的作品通過多媒體技術簡單化展示,利于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在充分想象的同時引起一定的情感共鳴,從美術課堂中鍛煉其發(fā)散思維。通過對美術知識的感悟,將心中所想具象地描繪出來,極大提升了學生的繪畫能力,充分激發(fā)其潛能,并全面提升審美水平。如教學“乘上大船游世界”一課時,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將教學的重點及難點展現??烧故居未牟煌螤钆c多種用途,使學生形成船的初步認知,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知識的梳理與指導。通過展示航海游行的視頻,促進學生充分想象,并搭配不同船型的圖片,促使學生心中游船形態(tài)的形成。學生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可通過對圖形的深入理解與構思,完成獨立的美術作品。教師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豐富學生的思維能力,并在學生的發(fā)展過程中提升對創(chuàng)造的興趣。
(五)拓寬學生視野
教師在實際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應注重對多媒體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有機融合,通過對具體課堂的知識反饋,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多媒體的使用應服務于教學,充分展示美術知識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師應充分認識多媒體教學,分清課堂教學的主次。在實際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應體現美術教學的實質特征,通過多媒體將靜止的圖文全面放大,并使用多種表現形式呈現出內在聯系。隨著現代科技的深入發(fā)展,多媒體實現了空間的有效轉換,并可容載量極大,在實際融入新時代教學形式時,教師應利用多媒體的積極優(yōu)勢,將課本中的知識與圖文動態(tài)地呈現出來,增加學生的實際認知,拓寬其看待世界的視野。在此過程中應注意對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積極調動課堂氛圍,使其生動活潑。如在教學“甜蜜的夢”一課時,因現階段學生的想象力較為豐富,夢的種類形式多樣,因夢境中通常充滿未知且夸張怪誕,并具備一定的藝術性,與美術教學的實質相符合,因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不同的夢境,利于學生回憶,在此過程中提升美術課堂的藝術價值,將其與實際教學緊密連接,通過展現夢的不同形式,豐富學生的想象并拓寬其視野,對美術教學有更深的感受。
三、結語
隨著教育的深化變革,美術教育方式應與時俱進,符合新時代的發(fā)展需要。教師在實際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應充分體現其實質價值,認識到多媒體技術的重要性。在應用教學的實踐中,教師通過不斷調整課堂結構,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全面提升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創(chuàng)造全新的美術課堂體驗,不僅優(yōu)化了小學美術的教學方式,而且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全面提升了美術教學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