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夏瑞芳張元濟合作與交誼考

        2022-05-30 02:49:14張人鳳
        中國出版史研究 2022年3期
        關(guān)鍵詞:張元濟股份制商務印書館

        【摘要】本文結(jié)合與夏瑞芳先生有關(guān)的史料,對夏瑞芳與張元濟訂交的年份、張元濟投資商務印書館、商務編譯所的成立、商務印書館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以及夏瑞芳的政治態(tài)度等進行考辨,以此紀念夏瑞芳先生為早期商務印書館的發(fā)展所做出的貢獻。

        【關(guān)鍵詞】夏瑞芳 商務印書館 張元濟 股份制 編譯所

        125年前,商務印書館創(chuàng)立于上海。名列四位創(chuàng)辦人之首的夏瑞芳先生(1871—1914),字粹芳,江蘇青浦(今屬上海市)人,出生于貧苦農(nóng)家,篤信基督教,畢業(yè)于基督教會所辦清心書院,當過排字工人,因不滿所在《捷報》館英籍老板粗暴對待中國工人和克扣工人工資,遂離職,與同學鮑咸恩、鮑咸昌、高鳳池集資3750元,創(chuàng)立一家小規(guī)模的印刷所,命名為商務印書館。經(jīng)營數(shù)年,頗有成績,夏遂萌生向出版發(fā)展的意念。此時他結(jié)識了張元濟先生,兩人互相敬重,愿意真誠合作,于是商務印書館開創(chuàng)了向我國首屈一指近現(xiàn)代出版企業(yè)邁進的時代。

        一、夏、張訂交的年份

        張元濟(1967—1959),字筱齋,號菊生,浙江海鹽人,清光緒十八年(1892)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因參與戊戌維新運動,變法失敗被清廷革職來到上海,入南洋公學,任譯書院總校兼代辦院事,自1899年至1902年,共任職4年。此時,夏瑞芳正四出拓展業(yè)務,兩人遂相識。張元濟好友陳叔通有記述:“譯書院編了一些課本書稿要交印刷商承印,夏瑞芳為兜攬印刷生意而和張相識。二人交往既多,逐漸彼此認識。有一次,夏短少周轉(zhuǎn)資金,張覺得夏辦事很好,存心幫助一下夏,為商務介紹一家錢莊,張作擔保立透支一千元的往來。之后,夏、張更加接近。”[陳叔通:《回憶商務印書館》,《商務九十年》,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第133頁。]記述頗為生動。夏瑞芳慧眼識英才,結(jié)交了這位后來的真誠合作者和他未竟事業(yè)的繼承者,使他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發(fā)展到了頂峰;而張元濟又克服了種種艱險,直到帶領(lǐng)它走進新中國。

        那么,夏、張兩位究竟是哪一年結(jié)識的?有沒有時間上更為精確的史料?答案是肯定的。上海圖書館藏有海量的盛宣懷檔案。1900年初春,張元濟寫了上一年的工作匯報《南洋公學譯書院己亥年總報告冊》,文內(nèi)有“滬上印書,自以商務印書館為最”一語。一家剛創(chuàng)辦才兩年的印書館,已經(jīng)躍居滬上之最!這是夏瑞芳等創(chuàng)辦人艱苦奮斗的結(jié)果,也為日后商務出版、印刷始終保持高品質(zhì)奠定了最早的基礎(chǔ)。這句話,至少說明那時張元濟對商務已有所了解。該報告的后文更說明了己亥年(即1899年)南洋公學譯書院和商務已經(jīng)有了業(yè)務往來,并指出此時商務尚有不足之處和兩家單位所采取的措施:“惟辦理不免遲滯。自八月改由鄭稺翁(名鄭孝檉,任南洋公學譯書院“分校”職——引者按)專校印稿,并隨時督促后稍見迅速?!?/p>

        這篇報告間接印證了夏、張兩位結(jié)識于1899年,即張入南洋公學譯書院的第一年。那時商務雖有成績,但仍處于艱難的起步階段,人手很少,夏瑞芳“一個人身兼幾職,從總經(jīng)理、校對、‘式老夫(按,收賬員,shroff的諧音——引者按)、買辦、出店為止,一個人都得做”[高鳳池:《本館創(chuàng)業(yè)史》,《商務印書館九十五年》,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第12頁]。對于南洋公學這樣頗具社會聲望的單位,更不會忽視。而南洋公學譯書院一共才十來個人,只有張元濟兼管行政事務,加上他事必躬親的工作作風,兩家單位之間業(yè)務聯(lián)系,必由夏、張二人親自辦理。因此夏、張二人結(jié)識于1899年便可確定。

        二、張元濟投資商務

        經(jīng)過兩年磨合,1901年張元濟決定投資商務印書館。高鳳池回憶稱:“那時張菊生先生在南洋公學任譯書院院長,因為印書,常有接洽,見夏、鮑諸君辦事異常認真;而夏先生正想擴充本館,預備設(shè)立編譯所,想聘請張先生主持編譯事務。雙方意見相投,一談之后張先生等愿意投資參加。同時印錫璋先生亦有意參加,就由原發(fā)起人邀請張、印諸先生在四馬路晝錦里口聚豐園會議合資辦法,并進行成立有限公司,議定原發(fā)起人每股照原數(shù)升為七倍,共計資本五萬元。這是光緒二十七年的事?!盵參見《商務印書館九十五年》,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第6頁。]商務自己編印的史料《本館四十年大事記》的記載相同:“民國前十一年張元濟、印有模二君加入,并成立有限公司。原發(fā)起人每股照原數(shù)升為7倍,共計資本5萬元?!盵參見《商務印書館九十五年》,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第678頁。]章錫琛在《漫談商務印書館》中稱,1901年商務股本擴大至5萬元,發(fā)起人原股升為7倍,即3萬5千元,除發(fā)起人添股外,另招新股[參見《商務印書館九十五年》,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第106頁。]。但都沒有說明張元濟的投資額,直到目前,所見的資料還未能肯定確切數(shù)字。

        張元濟在南洋公學譯書院的薪水不算高,上海圖書館藏盛宣懷檔案里有一份盛宣懷致汪鳳藻的照會,有1902年時“總校張薪水”欄,為每月“一百四十兩”,約合銀元180元,上年還只有一百兩,約合銀元130元。1901年投資商務時,他在南洋公學工作才兩年,積蓄不可能多,此時只能動員夫人售去首飾。由此可見張元濟對于夏瑞芳和他的團隊敬業(yè)、勤奮,以及對夏瑞芳所具有的企業(yè)家目光和極強的經(jīng)營才能充分信任,才做出了這個愿意和夏長期合作的重大決定。

        三、夏瑞芳、張元濟和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的建立

        夏瑞芳出于他企業(yè)家的遠見和膽識,以及《華英初階》的出版成功,萌生了向出版業(yè)發(fā)展的意向和決心。起初,遇到過譯稿質(zhì)量低劣而未能察覺的挫折,遂有意設(shè)立編譯所。張樹年先生曾經(jīng)說起過,設(shè)立編譯所的點子是張元濟給他出的,張說如果要編書,一定要有自己的編譯所。這個建議為夏所接受,并邀張主持。此說沒有文獻記載,尚待考證。

        張元濟在《東方圖書館概況·緣起》里說道:“光緒戊戌政變,余被謫南旋,僑寓滬瀆,主南洋公學譯書院,得識夏君粹方于商務印書館。繼以院費短絀,無可展布,即舍去。夏君招余入館任編譯。余與約,吾輩當以扶助教育為己任。夏君諾之。”[張元濟:《東方圖書館概況·緣起》,《張元濟全集》第4卷,商務印書館2008年版,第392頁。]這句話被多種研究專著和論文所引用,它表述了張和夏二人此后十余年合作共事的基礎(chǔ)。既是張元濟入商務創(chuàng)辦編譯所的初衷,也得到了夏瑞芳的首肯。可以說這是他們往后成功合作的原點,是他們共同事業(yè)的起始點。

        商務編譯所成立于何時?有兩件商務自己印制的小冊子,說得比較明確。一是1906年商務自己編印的《上海商務印書館創(chuàng)業(yè)十年新廠落成紀念冊》,這是一本以廣告為主的手冊,前言中說“翌年正月又置編譯所于蓬路”,“翌年”是緊接在“二十八年七月不戒于火”之后,也就是說在光緒二十九年正月,即1903年2月[原書藏于張元濟圖書館。]。另一件是民國二年《商務印書館成績概略》,稱“壬寅七月不戒于火,乃建印刷所于美租界北福建路,同時設(shè)發(fā)行所于棋盤街。癸卯正月又置編譯所于蓬路”[轉(zhuǎn)引自汪耀華編:《商務印書館史料選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17年版,第3頁。]。兩者完全一致??梢娋幾g所成立于1903年2月,而不是很多書上說的1902年。這兩件史料印行的時間與事件的發(fā)生最為接近,又是商務自己編寫的,其可信度遠遠高出幾十年后的其他文獻和個人回憶錄。

        張元濟又是什么時候應夏瑞芳邀請正式進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的?也有兩件可靠的史料。第一件是《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同人錄》,稿本,商務印書館藏,表格式,每頁錄入三名人員基本信息。其第一頁第一人即為張元濟,“到所年月(按,表格錯排為“到所年日”)”欄記光緒二十九年正月,“介紹人”欄記夏瑞芳。第二件是我見到的張元濟同年正月二十一日致梁鼎芬信手跡原件,張在信中婉拒端方相邀入鄂襄事,說:“惟自客歲辭退南洋公學譯書院后,復為友人招辦編譯之事。近已啟館,未便擅離?!边@封信由我抄錄后,編入《張元濟全集》[《張元濟全集》第3卷,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第230頁]。一件是商務檔案,另一件系私人書信,兩相印證,說明張入館時間是1903年2月,也正是編譯所開辦的時間。以上四件史料的時間點完全吻合。

        陳叔通有一段很生動的記述:“夏有一天便與張開談,問張既在譯書院不得意,能否離開,我們來合作。張說你能請得起我這樣大薪金的人嗎?夏說你在譯書院多少薪金,我也出多少?!盵陳叔通:《回憶商務印書館》,《商務九十年》,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第133頁。]章錫琛說:“菊老任譯書院長的月俸只一百兩,夏為了表示敬意,愿意供給月薪三百五十元。菊老很受感動?!盵章錫?。骸堵勆虅沼^》,《商務印書館九十年》,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第108頁。]核對《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同人錄》,張元濟的薪金為350元,章錫琛提供的兩個數(shù)字得到了證實。《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同人錄》對人員月俸有所記載,除了1907年后在商務任職僅兩年的高鳳岐月俸300元以外,其余的著名編輯都不超過200元:如高鳳謙200元,長尾槙太郎200元,蔣維喬120元(后增至200元),杜亞泉150元,陶保霖150元,莊俞100元,孫毓修100元(后增至120元)。這時,夏瑞芳本人的薪金也只有每月200元[張元濟1912年1月22日致原亮三郎、山本條太郎信,見《張元濟全集》第3卷,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第571頁。]張元濟在商務起步階段就獲得高薪,可見夏瑞芳對他的器重和尊敬。對于一位有經(jīng)營頭腦的企業(yè)家來說,必然懂得“物有所值”的經(jīng)濟規(guī)律,付出薪金如此之高,也反映出他對張元濟日后能為他的事業(yè)起到的作用,有著正確的、有長遠眼光的判斷。夏瑞芳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企業(yè)家膽識和胸襟,在這一件事上得到了很好的反映。雖說張元濟本著教育救國,欲借重夏的團隊去實現(xiàn)他的理想和抱負,但對于一位讀透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知識分子來說,對夏的知遇之恩有著深刻的領(lǐng)悟,知恩圖報也成為他全身心投入商務事業(yè)的原因之一。

        四、夏瑞芳、張元濟和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的工作

        張元濟加入商務,創(chuàng)立編譯所后,陳叔通說:“于是雙方言定,夏管印刷,張管編書?!盵陳叔通:《回憶商務印書館》,《商務九十年》,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第133頁。]事情大體上如此,但也未必盡然。夏是商務的主要負責人,一把手,盡管對張絕對信任,但責任所在,也不應該完全不管。而張的性格和辦事作風,是非常理性的,時時處處按規(guī)則辦事。他在最初幾年里,只是商務的一個部門負責人,中層干部,深明職權(quán)的范圍,不會僭越。以下舉一些事例加以說明。

        編譯所有會議記錄簿,歷盡滄桑之后,其第一冊保存至今,極為珍貴。該冊記錄了光緒二十九年(1903)十月十三日建立編譯所定期會議制度起,到光緒三十二年(1906)三月初三日的113次會議。會議每周舉行1次,由于各種原因,停開42次,實際開會71次。出席人員不嚴格固定,大體是中方夏瑞芳、張元濟、高鳳謙、鮑氏兄弟,后來偶見有杜亞泉等;日方有長尾槙太郎、加藤駒二、小谷重、原亮三郎等。最多一次出席9人,最少幾次僅3人。會議內(nèi)容主要是對編譯所提出的編譯項目作出是否采納的決定。因為向作者購稿、自己編譯書籍有時要增加人員或外包,以及市場銷售預測,這些都不是編譯所秀才們可以決定的。出席會議人員也可以提出應編譯何種書籍的意見,經(jīng)過會議,決定取舍。例如,癸卯十一月廿五日第7次會議上,夏瑞芳就提出了擬印各種地圖的意見,包括單幅掛圖《大地平方》《大清一統(tǒng)》《東西兩半球》《六大洲》和地圖冊《大清一統(tǒng)廿二省分圖》《六大洲各國分圖》《瀛寰全圖加俄德法三國》《讀世界史地圖》《(中國)歷代沿革圖》等一批項目,經(jīng)眾議,決定《六大洲掛圖》《讀世界史地圖》緩印,其余可印。原來我們只知道張元濟歷來重視普及教育,讓國民了解國情和世情,地圖是必不可少的讀物,他在戊戌維新時期就重視地圖的出版發(fā)行。從這本記錄簿可以看到地圖同樣受夏瑞芳的重視。他們兩人共同的見解,使商務版地圖成為一項重要出版物。再如同一次會議上,張菊生/夏瑞芳(按,記錄簿毛筆豎寫,兩人姓名并列,張在右,夏在左)提議辦一種雜志,經(jīng)眾議決,認為“可辦,以團結(jié)東亞人心,鞏固黃種安寧為目的。本館每期撰論一二首,或不撰亦可。每月一期,零售每冊價三角,全年三元”。后來很快,這份雜志定名為《東方雜志》,并成為民國時期出刊時間最長的雜志。此刊成為夏、張合作形成的一份文化遺產(chǎn),迄今為止,仍有多位學者和研究生以此刊為題進行研究,并有專著或論文問世。此外,如外聘夏曾佑從事校訂及編書,由夏瑞芳提出酬金辦法;夏瑞芳還在會上報告與李佳白訂定翻譯若干種書籍的合同事宜等。統(tǒng)計下來,71次會議,夏僅缺席8次。

        1906年春,晚清四大藏書樓之一浙江歸安(今湖州)陸氏皕宋樓藏書求售,張元濟有過一段記述:“時歸安陸氏皕宋樓藏書謀鬻于人。一日夏君以其鈔目示余,且言欲市其書,資編譯諸君考證,兼以植公司圖書館之基。余甚韙之。公司是時資金才數(shù)十萬元,夏君慨然許以八萬,事雖未成,亦可見其愿力之雄偉矣。”[張元濟:《東方圖書館概況·緣起》,《張元濟全集》第4卷,商務印書館2008年版,第392頁。]關(guān)于皕宋樓藏書出售的史料和論述很多,這里不再重復。這里著重指出的是該信息來源于夏瑞芳。夏對古籍目錄、版本、??敝畬W未必精通,但他明白皕宋樓藏書的價值。在商務資本并不寬裕的時期,夏同意拿出巨額資金去購取一批被旁人視為擱置資金的古籍。這也證明他在商務初創(chuàng)的年代就萌生了公司將來創(chuàng)辦公共圖書館的意愿。這一難能可貴的文化理想,也和張元濟高度契合。

        商務在1903年10月,即編譯所建立的第一年內(nèi),出版了一本名為《版權(quán)考》的小冊子,“1903年,張元濟知悉清政府將設(shè)立商部以應付當時迫在眉睫的中外版權(quán)糾紛后,就立即組織商務印書館的編譯人員周儀君等根據(jù)英國泰晤士報館編撰的《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第十版)上版權(quán)內(nèi)容編譯出版了《版權(quán)考》一書”[鄧紹根:《〈伯爾尼公約〉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出版史料》2006年第2期。]。書前有商務印書館主人的序言,文曰:“人己兩利乃為真利。自計學家發(fā)明此理,國家不得禁人言利。既不禁人言利,而又恐罔利之徒奪人之利以為利也。于是不禁之中又有所當禁者。而所謂Trade Mark商標、Patent專利、Copyright版權(quán)之律必成。而關(guān)系于文明之進步者,獨以版權(quán)為最。駁其說者謂風氣初開,著作未盛,若成一書必禁人翻印,則行之不遠,受其澤者少,不如無版權(quán)之為愈也。不知著述之士,大抵窮愁,發(fā)憤者多積年累月,耗竭心力,得稿盈寸。持以問世,而射利之輩乃遽襲為己有,以分其錙銖之微。徒任其勞,不食其報,蓋未有不廢然而返者矣。然則前者之說,蓋猶僅為目前計而未嘗為后來計也。況今者美、日兩國皆要以版權(quán)列入商約,使不及早訂定專律,吾恐懷鉛握槧之士,皆將踵商人掛洋旗、持三聯(lián)單之為,以托庇于他人之宇下。我國家寧必驅(qū)魚爵而入淵叢乎?頃奉明詔建設(shè)商部,受命者皆明達大臣,吾知異日必有議及事者,故譯是篇以備采擇,聊以盡吾當盡之義務爾?!盵原書藏于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同年5月27日(癸卯五月初一日),商務開始出版《繡像小說》,可以說是編譯所先于系統(tǒng)出版教科書的一項重要的出版活動。張元濟的理念和梁啟超相同,即通過小說開啟民智、革除陋習、轉(zhuǎn)移風氣,促進社會改良和進步?!独C像小說》創(chuàng)刊號即刊登了署“商務印書館主人謹啟”的《本館編印繡像小說緣起》,文曰:“歐美化民,多由小說,榑桑崛起,推波助瀾。其從事于此者,率皆名公巨卿,魁儒碩彥。察天下之大勢,洞人類之賾理,潛推往古,豫揣將來,然后抒一己之見,著而為書,以醒齊民之耳目,或?qū)θ巳褐e弊而下砭,或為國家之危險而立鑒。揆其立意,無一非裨國利民。支那建國最古,作者如林,然非怪謬荒誕之言,即記污穢邪淫之事,求其稍裨于國、稍利于民者,幾幾乎百不獲一。夫今樂而忘倦,人情皆同,說書唱歌,感化尤易。本館有鑒于此,于是糾合同志,首輯此編。遠摭泰西之良規(guī),近挹海東之余韻,或手著,或譯本,隨時甄錄,月出兩期,藉思開化夫下愚,遑計貽譏于大雅。嗚呼!庚子一役,近事堪稽,愛國君子,倘或引為同調(diào),暢此宗風,則請以此編為之嚆矢?!盵商務印書館主人:《本館編印〈繡像小說〉緣起》,原載于《繡像小說》第一號。轉(zhuǎn)引自文娟:《前“五四”時代的文化符號——商務印書館與中國近代小說》,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第175頁。]出版物沒有采用編譯所或所長本人的名義,而是請商務印書館主人撰寫序言或緣起,充分說明了張元濟對夏瑞芳的尊重。由于同年底,商務和日方合資,成立股份有限公司,“主人”一詞不再合宜,第二年的出版物就不出現(xiàn)這種署名方式了。

        五、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開創(chuàng)

        商務印書館成立時,雖然也進行集資、認股,但難免仍帶有家族式作坊的印記。1903年與日本投資人的合資,開啟了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新局面。股東、董事、經(jīng)理等名稱開始出現(xiàn)了。現(xiàn)存《股東會議簿》第一冊始于光緒三十一年二月廿六日(1905年3月31日)的股東會議。這次會議記錄有“癸卯年十月初一日改為有限公司”(即1903年11月19日)語,此日期即股份制公司之起點。這次會議記錄之末,第一次出現(xiàn)四位董事的署名(按,非本人簽名,系記錄人之筆跡),他們依次是董事兼經(jīng)理夏瑞芳及董事原亮三郎、董事加藤駒二、董事印錫璋。第一次出現(xiàn)推舉董事的記錄是同年五月八日的股東會,“公舉印錫璋、原亮三郎、夏瑞芳、加藤駒二為本年值年董事,張桂華、田邊輝雄為稽查本年賬目董事”。由于股東會記錄簿開始幾年的記錄不盡完善,不夠規(guī)范,歷年董事名單、何時推選產(chǎn)生等情況有所缺失,但大部分尚可推得。汪家熔先生在他的論文集《商務印書館史及其他》中編列一份1903—1909年歷年董事會成員表[汪家熔:《商務印書館史及其他》,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頁。],經(jīng)仔細核對《股東會議簿》后,發(fā)現(xiàn)這個表格不盡完善,甚至有錯誤。首先,夏瑞芳的職務應為董事兼經(jīng)理,而不是作者在表格下方所說的“總經(jīng)理”。1908年及之前每次會議記錄后都有董事署名,夏均名列首位,并鈐有印章,而后面幾位的職務僅為董事,且不鈐章。這說明夏既是董事會成員的首席,又兼行政的一把手,在商務居總負責的地位,不同于后面幾位。其次,表格稱1907年5位董事為“三月廿八日推舉”,這是錯的。三月廿八日僅是一次董事會議,5位董事只是會議記錄后的署名。董事必定在股東年會時由股東們推舉產(chǎn)生,他們是不能自己推舉自己的。1907年5位董事是四月十一日股東會推舉的,會議記錄有“丁未年董事及查賬董事公決聯(lián)任”語,據(jù)此即可以推得,包括張元濟在內(nèi)的5位董事是1906年推舉而聯(lián)任的,亦即1906年的董事就應該是5人,他們是董事兼經(jīng)理夏瑞芳、董事原亮一郎、張元濟、印有模、山本條太郎,比1905年增出一人,而表格內(nèi)只寫了與1905年相同的4人??上?906年推舉日期會議簿內(nèi)并無記載。最后,《股東會議簿》中有一事應存疑,即1908年四月初六日股東會議記錄有“議戊申年董事及查賬董事,公議照舊蟬聯(lián)”語。那么1908年的董事應同1907年的5人(亦即1906—1908年三屆董事相同,都是5人)。然不知何故,記錄末署名僅夏瑞芳、原亮一郎、印錫璋3人?!豆蓶|會議簿》看不出減少2人的原因。這是一個存疑的問題。表格的編制人就將此記錄末署名的三人定為該年的董事,這或許是誤讀,或許另有所據(jù)而未便注明?由于研讀原始資料不夠仔細,我在《張元濟年譜長編》之1907年“三月廿八日”條中犯了同樣的錯誤,且對1906、1907年董事推薦情況表述得不夠明確[張人鳳、柳和城編著:《張元濟年譜長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26、227頁。]。綜上所述,讀者若需引用,還得留心一二。

        每年舉行一次的股東年會制度那時建立起來了,由董事會推舉一人向股東報告上一年營業(yè)情況、收支結(jié)算、紅利分派、重要資金投向等,并推舉新一屆董事,這是慣例??上А豆蓶|會議簿》最初幾年對報告記錄得很簡單,直到1909年方始出現(xiàn)報告人姓名夏瑞芳[按,1908年報告人為高鳳池,在記錄中未出現(xiàn),資料來自蔣維喬《退庵日記》,稿本,上海圖書館藏。]的名字。夏的報告有以下項目:戊申全年銷售、開支、盈余數(shù)及股息分派方案、上年生意較前年減少的原因、各省設(shè)立分館數(shù)及經(jīng)營情況、分赴江蘇等三省張貼廣告的情況、提請選舉新一屆董事。從記錄簿可以看出報告和會議記錄逐年得到完善和規(guī)范的過程。夏瑞芳遇害后,1914—1920年各年均由張元濟代表董事會向股東會作報告,他的報告沿用了夏瑞芳開啟的格局。

        六、夏瑞芳的政治態(tài)度

        夏瑞芳是一位勤勞刻苦、埋頭經(jīng)營的企業(yè)家,鮮有政治言論發(fā)表,這一點和具有從政經(jīng)歷、有較鮮明政治觀點的張元濟有所不同。然而有一份史料可以看到夏的政治態(tài)度。所見的這份史料題為《預備立憲公會會員題名表》,載《辛亥革命浙江史料選輯》[《辛亥革命浙江史料選輯》,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0頁。]。1906年9月23日鄭孝胥等7人在上海發(fā)起成立預備立憲公會,該會以推動清末立憲為宗旨,通過出版書籍、發(fā)行報刊,傳播憲政思想。發(fā)起人中就有商務的陸爾奎。10月6日吸收第一批會員6人,內(nèi)中有商務人士張元濟、高鳳謙和館外編輯夏曾佑[上述兩個日期,據(jù)《鄭孝胥日記》,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1058、1059頁確定。]。此后陸續(xù)入會的商務上層人士有徐珂、夏瑞芳、汪詒年、印有模、李宣龔、陶保霖等多人。夏的職業(yè)欄填“候選道”,通信處欄填“上海棋盤街商務印書館”。題名錄不注明會員入會的年月日,但說明“下表以入會先后為序”。據(jù)《鄭孝胥日記》,表格內(nèi)周蓮等四人于1907年9月4日入會,排名在夏瑞芳之后,亦即夏入會晚于1906年10月6日,早于1907年9月4日。

        加入預備立憲公會,是夏瑞芳的一次政治亮相??梢杂纱送频盟恼螒B(tài)度,既贊成變革圖新,又主張穩(wěn)健和平,甚而偏于保守??梢娤?、張兩人的政治態(tài)度基本一致。這符合他的社會地位,也與他的工作環(huán)境相合。他敬重張元濟,張曾積極投身戊戌維新,此時又贊成君主立憲,并一貫主張“和平改革,勿傷元氣”[張元濟:《康有為〈戊戌奏稿〉跋》,《張元濟全集》第10卷,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第129頁。]。商務又有多位同樣受夏尊重的知識分子持有相同主張,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也勢必對夏產(chǎn)生影響。至于有人說,夏、張曾以經(jīng)濟方式支持反清排滿活動[汪家熔:《晴耕雨讀集》,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07頁。],那只能是一家之臆測,缺少實質(zhì)證據(jù)。

        七、橡皮股票事件與張元濟的態(tài)度

        1910年,我國剛萌生的現(xiàn)代金融市場,被外國資本以投資橡膠業(yè)為餌,實施大規(guī)模金融欺詐,造成許多投資人血本無歸,損失慘重。企業(yè)、錢莊等紛紛倒閉,私人投資者家破人亡。商務因為夏瑞芳用公司資金為正元錢莊調(diào)票(按,指錢莊到期莊票不予兌現(xiàn),以另一份莊票調(diào)換),引發(fā)極大財政危機。此時張元濟在歐洲考察,從信中得知消息,當然很緊張,“為之驚駭不止”[張元濟1910年7月致鄭孝胥等信,見《張元濟全集》第2卷,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第515頁。]。此后,他對整個事件的處理如何?首先,他表示對外示人鎮(zhèn)靜,做必要收縮,公司有款,分存多家可靠莊行。其次,對于夏瑞芳,他提出“粹翁如駛順風路船,如飲酒過醉,往往不能自主,殊為危險。從前本公司辦事,不能盡按法律,致粹翁屢為外界牽累,公司亦大受影響。以后宜按照法律,及嚴定辦事權(quán)限,保全公司,亦正所以保全粹翁也”[張元濟1910年7月致鄭孝胥等信,見《張元濟全集》第2卷,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第515頁。]。1911年某次會議上,張元濟的意見表述得較為詳細,他說:“公司之助夏君,其最要之義在欲得其為公司盡力。如不能寬其負擔,使其無內(nèi)顧之憂,夏君如何能為公司盡力?然欲寬其負擔,使其無內(nèi)顧之憂,公司之財力又有限,且夏君現(xiàn)尚完全無缺,如何能告眾股東特別給與利益?”又說:“夏君去年所為之事,由于冒險之性質(zhì),其負眾股東之委任,貽公司之損害,固不待言。然商務印書館十年來能臻此地步,雖有種種之原因,而得力于夏君冒險之性質(zhì)者亦甚不少。此次雖不能不責其非,然亦宜有以報之。故能籌得一策,使其可以清理債務,仍將來之希望,則既以報夏君往日之勞,仍可得其后日之力,而公司可冀發(fā)達,股東亦仍有利益可沾?!盵張元濟:《關(guān)于夏瑞芳虧蝕之處理意見》,《張元濟全集》第4卷,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第287頁。]他還提出了夏瑞芳清退公司欠款的具體方案。對一位犯了錯誤的同人,既有批評,又有愛護;既不苛責,又不放任。愛護既出于友誼,更出于公司前途。張元濟想方設(shè)法,包括和日本投資人多方聯(lián)系,采用多種措施,既嚴格歸還欠款,又減免利息,加發(fā)月薪及應酬費,幫助夏克服低落的情緒,使其積極投入公司業(yè)務。這樣,商務到1912年初,經(jīng)濟情況才得稍見寬裕。此時張更強調(diào)的是從根本的方面,提出今后要按照法律,嚴定辦事章程,限定經(jīng)理的權(quán)限等完全符合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制度的根本辦法,吸取教訓,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

        八、夏瑞芳遇害前后

        辛亥革命成功,清王朝覆亡,商務適時出版《大革命寫真畫》《倫敦被難記》等多種出版物,編寫了《共和國教科書》,正以為在共和時代可以更好為普及教育、開啟民智發(fā)揮作用,孰料夏瑞芳、張元濟等居然被某些暴徒列為暗殺對象。張樹年先生有一段回憶:“父親為商務印書館涵芬樓搜購古籍,特制一塊紅底黑字的鐵皮招牌,上書‘收買舊書四字,釘在寓所大門上。果然常有書賈送書求售。父親傍晚回家翻閱,選定收購之書,寫一字條。書賈憑此字條去商務印書館結(jié)賬。一天有人送一包書來,父親不在家,來者留下書就走。父親歸家較晚,第二天早晨又匆匆出門,未及打開此包。及午,那送書人又來,說書不賣了,將書包取回。不數(shù)日,巡捕房包探來詢問此事。據(jù)他說這包書中間挖空,藏有炸彈,送書人回去炸彈自爆,當場斃命,顯然有預謀暗殺的嫌疑?!盵張樹年:《我的父親張元濟》,東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18頁。]這是他兒時印象中十分深刻、極具恐怖感的一幕。后來在《鄭孝胥日記》里找到了此事的確切日期:1913年9月29日,“陳子范自作炸彈,為彈炸斃?!盵中國歷史博物館編,勞祖德整理:《鄭孝胥日記》,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1485頁。]“陳為革命黨,造炸彈,欲殺菊生及余,乃自炸斃。”[中國歷史博物館編,勞祖德整理:《鄭孝胥日記》,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1623頁。]同年8月28日,鄭孝胥日記記有:“至印書館,夏瑞芳示投書者言:黨人惡虞洽卿、張菊生及夏等,將加害,可慎出入?!盵中國歷史博物館編,勞祖德整理:《鄭孝胥日記》,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1481頁。]可見,暗殺蓄謀已久。其時,夏正忙于回購日股,為之費盡心力。因為出于民族主義情緒,商務持有日股,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唯一辦法就是將日股以十分優(yōu)惠之價購回。夏親往日本,經(jīng)過艱難談判,至1914年1月6日簽訂合同,1月10日在《申報》刊登1月31日舉行股東特別會的一份通告,稱:“現(xiàn)擬改定章程,不收外股,為完全本國人集資營業(yè)之公司,已將外國人股份全數(shù)購回?!本驮诋斖?,夏瑞芳在河南路發(fā)行所門前遭兇手狙擊,以身殉職。

        商務印書館于1914年1月31日舉行特別股東會,張元濟作關(guān)于收回日股的報告。報告最后說:“此項收回日股均系夏總經(jīng)理苦心經(jīng)營,乃得達此目的。不意大功告成,本公司可免去同業(yè)侵軋最為有力之一題目,朝登廣告而夏總經(jīng)理即于是夕在公司門首遇害。此誠公司最不幸事,想眾股東聞之亦必惻然者也。”[《張元濟全集》第4卷,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第298頁。]商務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將收集到的親朋好友、各界人士贈送的挽聯(lián)、悼文輯成《夏瑞芳先生哀挽錄》,排印出版,內(nèi)有蔣維喬《夏君瑞芳事略》、許國英《追悼會記事》、孟森《夏君瑞芳小傳》、蔡元培《商務印書館總經(jīng)理夏君傳》,以及誄文五篇、哀辭五篇、祭文十二篇、詩詞歌七篇,還有大量挽聯(lián)、挽幛?!栋熹洝防锍瞬淘唷断木齻鳌穬?nèi)提到一句“特立編譯所,延張君元濟主其事”外,沒有第二處出現(xiàn)張元濟的名字,更無他書寫的哀悼文字。張元濟很重視親友的喪儀,寫過很多祭文、挽聯(lián),何以竟對夏瑞芳不著一詞?這可能是商務方面有意保護張元濟,免其又遭惡勢力黑手所采取的措施。

        夏瑞芳遇害后,案件最后沒有審理清楚。雖處決了兩名兇手,但幕后真兇沒有被公開揭露和得到應有處罰。商務是一家民營商企,對付強權(quán),無能為力,更不敢深究。對于此層張元濟和商務人士心中都很明白。1917年7月10日張元濟在日記中記述:“翰翁告知,巡捕房派包探來問,粹方遇害時馬夫何在,欲令到堂與被獲之周棲云質(zhì)證,問余如何。余言千萬不可告知,只言現(xiàn)在不知去處。此事于粹無益,于粹夫人有損,于公司亦有損。千萬不可游移?!盵《張元濟全集》第6卷,商務印書館2008年版,第228—229頁。]這是他的理性、務實的正確做法。

        商務董事會1914年5月5日舉行第123次董事會議,伍廷芳、鄭孝胥、張元濟、印有模、高鳳池、鮑咸昌出席,決定了夏瑞芳酬恤項目:(一)提去年盈余十分之一為恤款;(二)送喪葬費月三千元;(三)照夏君在日,每月薪二百元、每年花紅三千元,送至夏君生齡六十歲為止,至民國二十年;(四)俟伊子將來出洋游學酌給學費[《商務印書館董事會議簿》,稿本,商務印書館藏。]。這些酬恤項目表達了包括張元濟在內(nèi)的商務人士對夏的懷念、敬仰和感激之情。

        1926年,張元濟在60歲時,辭去商務印書館監(jiān)理一職,退出了行政領(lǐng)導崗位。其時,商務眾多人士出而挽留,夏瑞芳夫人也來信竭誠勸阻。張元濟在回信中有這樣一段話:“元濟與粹翁訂交之始,意氣相投,即入公司辦事。原有五十退休之約。不意早二年粹翁猝遭意外。內(nèi)憂外患,岌岌堪虞。元濟不得不勉為其難,聊盡后死之責。”[張元濟1926年5月6日致夏瑞芳夫人信,見《張元濟全集》第3卷,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第36頁。]這是張元濟自身唯一可行的對待好友的做法。他1915年起擔任經(jīng)理,與總經(jīng)理高鳳池在辦館宗旨、思維方式和性格等方面不合,很難合作共事,但他還是堅持了12年,隱忍了很多不快,克服了許多困難,使商務這個機構(gòu)始終保持著高速運轉(zhuǎn),12年后,他才有機會擺脫行政雜務,集中精力從事他自己最感興趣的古籍校勘、編輯工作。這是張元濟對待亡友開創(chuàng)的未竟的事業(yè),也是他自身熱愛的事業(yè)的最為理性和行之有效的做法。

        九、題 外

        近年來,研究夏瑞芳的專著和論文逐漸增多,是十分可喜的現(xiàn)象。拜讀了趙俊邁《典瑞流芳》(商務印書館2017年版),見夏瑞芳夫人名鮑翠玉(該書第38頁);又讀黃嗣《中國出版家·夏瑞芳》(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見夏瑞芳夫人名鮑鈺,又名鮑翠玉(該書第11頁)。我處見有1926年5月1日夏瑞芳夫人致張元濟信復印件,毛筆書寫,是否親筆,抑或他人代書,尚不得知,但內(nèi)容嚴肅、語氣誠懇,十分感人,最后署名即便他人代書,想亦不致有誤。署名是夏鮑金玉。為此,懇請夏瑞芳研究者再作考證,搞清三個名字的來源和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

        〔作者張人鳳,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A Research on the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ween Xia Ruifang and Zhang Yuanji

        Zhang Renfeng

        Abstract:Based o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about Mr. Xia Ruifang, this article examines several issues, including the year in which Xia Ruifang and Zhang Yuanji made acquaintance with each other, Zhang Yuanji's investment into Commercial Pres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institute,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ercial Press as a modern enterprise,Xia Ruifang's political attitude,and so on. By doing this, it commemorates Mr. Xia Ruifang and appreciates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Press.

        Keywords:Xia Ruifang, Commercial Press, Zhang Yuanji, shareholding,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institute

        猜你喜歡
        張元濟股份制商務印書館
        閩侯縣集體經(jīng)濟股份制改革初探
        張元濟婉拒孫中山
        中外文摘(2018年13期)2018-11-21 02:28:04
        張元濟“犯傻”
        老友(2018年2期)2018-04-08 16:41:36
        商務印書館120年
        全國新書目(2017年3期)2017-04-17 01:49:08
        高等職業(yè)教育股份制辦學可持續(xù)模式探索
        新課程研究(2016年3期)2016-12-01 05:53:42
        1949年以前商務印書館股東財產(chǎn)權(quán)分析
        聯(lián)墨雙馨二
        對聯(lián)(2016年5期)2016-05-30 11:04:20
        股份制企業(yè)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商務印書館
        全國新書目(2014年7期)2014-09-19 18:15:59
        合刊抄本 共傳四庫——記張元濟與張宗祥
        天一閣文叢(2013年1期)2013-11-06 10:01:11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主| 西西大胆午夜人体视频|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老狼| 欧美日韩区1区2区3区| 偷柏自拍亚洲综合在线| 精品久久久少妇一区二区| 国产无遮挡又爽又刺激的视频老师 | 国产自拍高清在线观看| 日产无人区一线二线三线乱码蘑菇 | 天天插视频| av免费网站不卡观看|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 国产毛多水多高潮高清|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zozo另类人禽交|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成年女人vr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免费美女黄网站久久久| 青青草骚视频在线观看|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999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东京热加勒比国产精品| 无码小电影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国产激情з∠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又黄又大又爽毛片| av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 国产亚洲第一精品| 中文字幕高清视频婷婷|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久久国产A√无码专区亚洲| 区三区久久精品水蜜桃av|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丰满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aa视频在线观看播放免费| 女女同恋一区二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