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東芹 山嵐
“鄉(xiāng)愁”是詩人、散文家余光中的散文集《青青邊愁》中常出現(xiàn)的主題,自小就離家在外、飽嘗漂泊之苦的他曾在《鄉(xiāng)愁》中,一筆一畫,將鄉(xiāng)愁種進每個中國人心中。赤子情懷總是詩,他也毫不掩飾自己對中華文化的眷戀。他說:“我的詩必有一基調(diào)是與源源的長江同一節(jié)奏,從我筆尖潺潺瀉出的藍墨水,遠以汨羅江為其上游。在民族詩歌的接力賽中,我手里這一棒是遠從李白和蘇軾的那頭傳過來的,上面似乎還留有他們的掌溫,可不能在我手中落地?!?/p>
【經(jīng)典摘抄】
蒲公英的歲月
蒲公英的歲月,流浪的一代飛揚在風中,風自西來,愈吹離舊大陸愈遠。他是最輕最薄的一片,一直吹落到落基山的另一面,落進一英里高的丹佛城。丹佛城,新西域的大門,寂寞的起點,萬嶂砌就的青綠山岳,一位五陵少年將囚在其中,三百六十五個黃昏,在一座紅磚樓上,西顧落日而長吟:“一片孤城萬仞山?!钡沁厛A形的足球場上,不會有羌笛在訴苦,況且更沒有楊柳可訴?于是在不勝其寒的高處他立著,一匹狼,一頭鷹,一截望鄉(xiāng)的化石??v長城是萬里的哭墻,洞庭是千頃的淚壺,他只能那樣立在新大陸的玉門關上,向紐約時報的油墨去狂嗅中國古遠的芳芬。
也許,真的,將來在重歸舊大陸的前夕,他會跪下來吻別這塊沃土。因為這就是他的國家,兒時就熟悉的夏日的夜晚。不記得他一生揮過多少柄蒲扇,撲過多少只流螢,不記得長長的一夏鯨飲過多少杯涼茶、酸梅湯、冰杏仁?只曉得這些絕不是冷氣和可口可樂所能代替。每一次出國是一次劇烈的連根拔起。但是他的根在這里,因為泥土在這里,落葉在這里,芬芳,亦永永遠遠播揚自這里。
他以中國的名字為榮,有一天,中國亦將以他的名字為榮。
【片段賞讀】
作者以蒲公英自喻,作為心中的追求,不遠萬里,放逐遠游。再回首,羌笛楊柳,長城洞庭,春蘭秋菊,鐵畫銀鉤,仍然是心中永遠的烙印,無法割舍。蒲公英的種子在空中輕盈舞動,作者的鄉(xiāng)愁溢滿天空,同樣都能觸動人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蒲公英的歲月很短暫,落地那一刻,就是永遠。中國,從來都不是一個地域名詞,它是我們的胎記。踏上家鄉(xiāng)沃土的那一刻,也是作者和眾多漂泊異鄉(xiāng)的人的永恒。因為賡續(xù)血脈,所有游子都有著落葉歸根的夢想。
【經(jīng)典摘抄】
山盟
走回賓館,太陽就下山了。宋朝以前就是這樣子,漢以前周以前就是這太陽,神農(nóng)和燧人以前也是這太陽。在那尊巨紅檜心中,春來春去,畫了八百圈年輪的長老,就是這太陽。在它眼中,那紅檜和島上一切的神木,都像小孩子一樣幼稚吧。后羿留給我們的,這太陽。
此刻它正向谷口落下去,像那巨紅檜小時候看見的那樣,緩緩落下去。千樹萬樹,在無風的岑寂中肅立西望,參加一幕壯麗無比的葬禮?;鹪釤脒吿?。宇宙在降旗。一輪橙紅的火球降下去,降下去,圓得完美無憾的火球??!怪不得一切年輪都是他的摹仿。
快要燒完了。日輪半陷在暗紅的灰燼里,愈沉愈深。山口外,猶有殿后的霞光在抗拒四圍的夜色,橫陳在地平線上的,依次是驚紅駭黃悵青銅綠和深不可泳的詭藍漸漸沉溺于蒼黛。怔望中,反托在空際的林影全黑了下來。
最后,一切都還給縱橫的星斗。
【片段賞讀】
這樣描寫落日的景象,非詩人余光中莫屬。
落日,本來就是一場悲壯的告別,如一個英雄退出了曾經(jīng)屬于他的歷史舞臺。太陽屬于白晝,而黑夜來了,他不得不把位置讓給星星。這是一種獻身,更是一種瀟灑和從容。英雄一樣的火球,不止旋轉(zhuǎn),不止擁有年輪,也不止于燃燒,更精彩的在于謝幕時的完美和壯觀。我們都在用無怨無悔來形容落日,是因為你心無旁騖般的決絕么?我們曾經(jīng)為你烈焰灼心的熱情所感染。我們寧可相信,那黑夜中的璀璨星斗都是你的英雄主義精神帶來的。
【經(jīng)典摘抄】
花鳥
客廳的落地長窗外,是一方不能算小的陽臺,黑漆的欄桿之間,隱約可見谷底的小村,人煙曖曖。當初發(fā)明陽臺的人,一定是位樂觀外向的天才,才會突破家居的局限,把一個幻想的半島推向戶外,向山和海,向半空晚霞和一夜星斗。
陽臺而無花,猶之墻壁而無畫,多么空虛。所以一盆盆的花,便從下面那世界搬了上來。也不知什么時候起,欄桿三面竟已偎滿了花盆,但這種美麗的移民一點也沒有計劃,歐陽修所謂的“淺深紅白宜相間,先后仍須次第栽”,是完全談不上的。這么十幾盆盆栽,有的是初來此地,不畏辛勞,擠三等火車抱回來的,有的是同事離開學校的遺愛。無論是什么來歷,容顏各異,我們都一般看待?;ㄉ竦暮⒆?,名號不同,但迎風招展的神態(tài)都是動人的。
【片段賞讀】
花似人,鳥似人,也更親近人。這是一種生活中的極致浪漫,更是人生的認真追求。花鳥本無情,而一位有心人往往能化無情為有情。人的一生,可以轟轟烈烈,可以安安穩(wěn)穩(wěn),但一縷花香、一聲鳥啼,會讓生活多一些滋味,多一份天真。愿我們盈一袖自然之美,永遠懷揣著對美好的向往。
【經(jīng)典摘抄】
假如我有九條命
假如我有九條命,就好了。
一條命,用來讀書。世界上的書太多了,古人的書尚未讀通三卷兩帙,今人的書又洶涌而來,將人淹沒。有人讀書,是縱情任性地亂讀,只讀自己喜歡的書,也能成為名士。有人呢,是苦心孤詣地精讀,只讀名門正派的書,立志成為通儒。要是我不寫作,就可以規(guī)規(guī)矩矩地治學;或者不教書,就可以痛痛快快地讀書。
一條命,專門用來旅行。我認為沒有人不喜歡到處去看看:多看他人,多閱他鄉(xiāng),不但可以認識世界,亦可以認識自己。有人旅行是乘豪華郵輪,謝靈運若在世大概也會如此。有人背負行囊,翻山越嶺。有人騎自行車環(huán)游天下,這些都令我羨慕。我所憂為的,卻是駕車長征,去看天涯海角……
最后還剩一條命,用來從從容容地過日子,看花開花謝,人往人來,并不特別要追求什么,也不被“截止日期”所追迫。
【片段賞讀】
丹麥王子說:“既有肉身,就注定要承受與生俱來的千般驚擾?!笔篱g之事,紛繁復雜,讀書,無疑是通往靈魂之純粹的道路。我愛讀書,亦如余光中先生對書之鐘愛。我常買書,也常在深夜,待燈火暗去,濤聲漸靜,遠處的山巒默于月色里,蟲聲止于薔薇花香中,便沉浸于書中,來到書中,恍似走進一個久遠的年代??淳昧?,便會覺得,書中的一切,就是現(xiàn)實中的一切。
人的一生,很是短暫,應活得熱切??幢M山河遼闊,覽盡星辰大海,閱盡天下之美,使人生飽滿。楊絳先生說:“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追求波瀾壯闊的生活,也需沉靜與從容,安守于每一個平凡的日子,便是對生命最好的守望。